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江文艺 2009年第05期-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平原;东瞰吴越;沃野千里;由东往西;过了石花镇便进入连绵的崇山峻岭;西望秦巴;莽莽苍苍。漫长的汉唐时期;无论对于西京长安还是东都洛阳;石花古镇都是战略要冲和物资集散中转中心。而宗教因素更不可忽视;石花西北不远处即是道教圣地武当山;石花往西北的路因此被称作“神路”。对于远道朝拜祖师爷的信徒们;石花是他们最后的驿站;朝拜前夕正好在这里歇上一晚;洗掉疲乏;备足香火;以饱满的精神和良好的心境去攀登金顶。 
  石花之所以有名;还因为古镇充满了各种足以吸引各色人等的神奇传说。如龙王的四太子受命下凡布雨救旱被女妖所惑误了玉帝使命被罚到石溪一带降雨安民、鲁班为石溪镇的戏楼砍楗栓;东汉光武帝刘秀被王莽追杀逃至石溪被深潭所阻;策神马飞跃深潭侥幸脱险……印证这些传说的确有不少实物;如印证龙王四太子的有石花酒石仍存在的双泉井遗址、印证鲁班传说的有文革才被撤掉的古戏楼等等。不过流传最广的还是石花镇的街名;而且有好几种版本。通常的说法是:石花原本名为石溪;因流经街边的石溪河而得名。河上的那座石桥比老街历史更为古老;古老得每一根桥柱都有着自己的典故。古老的石桥宽一弓;长三弓;通体青石结构;两侧雕有二龙戏珠等多种图案。每根栏柱顶端雕有荷叶莲花;工艺考究;栩栩如生。每逢夏汛水没桥面时;桥栏上的莲花便如荷塘中的真莲一般令世人称奇。人们遂将街名石溪改为石花。又一说法是;青石桥年代久远;生出仙气;栏柱顶端的雕花见太阳就放出耀眼的光芒;如宝石一般灿烂。更有一种说法是:桥中一根栏柱最为神奇;晴日正午;贴脸透过石莲仰望天空;可见一轮满月亮如金盆;满天繁星灿烂…… 
  无论哪种说法;都在共同印证古镇曾出现过“宝石开花”的奇观。石花镇名由此远播四方。 
  相对于正史;传说只是给古镇增加了神秘色彩;而石花镇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本身就久远得令人咋舌。史载战国时期楚国伐庸;秦末楚霸王项羽率大军讨伐刘邦;战车铁骑都曾从这座桥上隆隆开过;站在今天仍为咽喉要道的石花大桥上;遥想当年“车辚辚、马啸啸”的景象;仍令人壮怀不已。 
  从古至今;跨越了数千年历史时空的古镇一直以其神秘的色彩吸引着世人关注的目光。 
   
  古镇内在魅力源自酒文化的浸润 
   
  悠久的历史和神奇的传说固然能给古镇增色;但随着现代交通的发达;新型工商业的兴起;不少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古镇由于缺乏经济的支撑;都一个个先后衰落。对于当代人来说;当年地位显赫的古代“四大名镇”概念已不复存在;襄樊乃至湖北的许多繁华古镇也早就被历史的尘埃所湮没;唯有石花古镇能够穿越漫长的历史时空;仍保持着往昔的盛名。这个特殊现象曾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兴趣;不少经济界人士与新闻记者曾为此作了专门探讨;结论大抵都是“石花镇一直站在改革的潮头;与时代同步快速发展”;或是“地方工业的繁荣促进了古镇经济的起飞;从而使石花镇盛名不衰”云云。然而本镇居民和真正了解石花镇发展史的人士却不肯苟同;他们认为:石花历史固然悠久;但是若没有著名的石花大曲酒;石花镇同样摆脱不了被人遗忘的命运。而石花古镇之所以盛名不减当年;经济快速发展固然是重要因素;但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始终在全国、全省白酒行业占据重要地位的石花大曲系列白酒。如同茅台酒始终维系着茅台镇的知名度一样;石花酒厂出产的上好曲酒从民国初年至上世纪末;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悠远时空里;始终同山西汾酒等著名清香型曲酒平分秋色;保持着稳定的市场份额。而在湖北本省名声更盛;长期与“白云边”并驾齐驱;占据着湖北白酒市场的半壁江山。从北国边陲到椰岛海南;到处可以看到包装简朴、质地优良的石花酒的身影;无论在大饭店的盛宴上还是寻常百姓的餐桌上;都可闻见石花大曲的清醇酒香。清代诗人欧阳常伯进京城赶考路过石花街;品尝石花酒之后诗兴大发;顺手题写了“此处竞跨竹叶;何须遥指杏花”的佳句。以“竹叶青”和“杏花村”作为石花酒的参照;实际上也为石花酒确立了中国名酒的地位。 
  随着石花大曲酒经久不衰的风行;作为出产地的石花镇便因酒而名;声名远播。与此同时;那些传说故事便也伴随着酒香不断增添着古镇的魅力。 
  在工业文明兴起之前;一些繁华的古镇便开始从事一些诸如染织、酿造、瓷器、木器和铁器加工之类的生产;这就是中国早期工业文明的萌芽。其中数酿酒业最为普及。石花酒就是在这种酿造业兴盛时期应运而生。也正是在酿酒业的刺激下石花街才有了最初的繁华。史书记载说;酿酒业最盛时;石花街和贵州省的茅台镇一样;石溪河沿岸的老街酒坊一家挨一家;当时的行人走在青石板铺就的窄窄的街心里;看到的全是迎风招展的酒旗;路人一走进石花地界就会闻到香气四溢的酒香。据说当时来石花镇的客商没有不醉的;会喝酒的喝醉了;不会喝酒的闻也闻醉了。传说当年楚霸王项羽追击刘邦路经石花街时;因为贪恋石花的美酒竟不顾范增苦劝;下令屯军石花街休整一天;让军士们饮酒解乏;自己则携了虞姬到酒坊作彻夜痛饮;并乘酒意即兴作歌;抒发他“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豪情。霸王为石花老街留下了英雄美酒的浪漫故事;却贻误了追歼刘邦的最好战机。从史学的角度看;镇志记载的霸王醉酒石花街的事因年代久远而无法考证其具体年代;但后来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与张献忠在此会师;并以石花酒歃血结盟确是真实地记载在县志和镇志上的;这是明崇祯13年的事。当时李自成陕西受挫;只带轻骑10数人来谷城;想说服已被迫降服明朝的另一支义军领袖张献忠再举义旗;张献忠设盛宴为闯王洗尘;席上喝的就是今天的石花大曲。被迫假意降服明朝养精蓄锐的张献忠听信下属谗言本欲借对饮之机杀掉李自成;以便自己起义成功后独得天下。但也许是石花美酒的内在的英雄品质促使他改变了这种为英雄不耻的暗杀预谋;也许是李自成的光明磊落和凛然大义感染了张献忠;两人酒热耳酣之际;捐弃前嫌;达成了再度联合重举义旗共同推翻封建王朝的血誓之盟。在姚雪垠的小说《李自成》里对这次“双雄会”盛宴描写得较为生动详尽。所以英雄自古喜爱美酒;美酒触发英雄豪情。一席石花酒盛宴竟然决定了大明王朝覆灭的命运;这大概是酿酒人和崇祯皇帝都未能想到的。 
  假如楚霸王项羽贪恋美酒贻误战机的故事像“双雄会”一样是事实而非传说;那么楚汉时期的历史就又该是一个样子了。我们不是史家;不必去细究伴随石花酒产生的英雄故事哪些是史实、哪些又是传说;因为正是这种传说与真实相辅相成的蒙胧美感才使我们的酒文化魅力无穷——英雄自古常与美女和美酒相伴;美酒和美女也常常影响历史对英雄评价的毁誉;而石花古镇也因为美酒衍生出来的这些多彩故事更加神奇迷人。 
  2 
   一副货郎担挑成富商巨贾 
  “黄公顺”酒馆奠基石花老街 
   
  石花酒的前身“黄公顺酒馆”竟源自一副货郎担(“黄公顺”字号溯源) 
   
  客观地说;无论石花街酿酒历史多么悠久;酒的品质多么优良;石花酒尚未形成真正的“石花”概念。在此前的各种文史记载中;对石花酒的称谓一直无定名。如史书记载楚庄王当政时;石花酒曾被选作贡酒;但当时的石花酒还是被称为“石溪双泉”。谷城县志和镇志均记载了楚庄王赞誉石花酒的诗文;诗曰:“双泉液兮琼浆;醇芳袭兮甘柔;玉斛倾兮寿康;祈国兴兮民强。”西楚霸王项羽、明末义军领袖李自成在石花街作英雄豪饮;亦未明确概定其酒名。真正让石花酒形成风格和品牌的还是清末一位黄姓江西商人。这位黄公富有传奇性的经历又为石花酿酒历史增添了色彩。 
  这位黄公名叫黄兴德;年轻时从江西流离到汉口经营小本生意;每日挑着货郎担在汉口走街串巷叫卖。一日;黄兴德累得精疲力竭;路过一家汤圆店门口时被香甜扑鼻的汤圆吸引;再也挪不动脚步;便歇了担子蹲在汤圆店门前喘气。汤圆店主便极力怂恿这位货郎吃一碗汤圆。早已饥肠辘辘的黄兴德面对香味四溢的汤圆心里是七上八下;有心吃一碗;却舍不得腰里好不容易才攒起来的一锭银子。但在又冷又饿的情势下;经店主的再三劝说;终抵不住满锅鲜美汤圆的诱惑;决定吃上一碗。付钱时拿出那唯一的一锭银子;小本生意的店家却找不起钱。这时汉口街上已有卖彩票的;店老板就怂恿黄兴德也去买一张彩票;说是让他去碰碰运气;其实是要他把银子换开。老实巴脚的黄兴德就真的去买了一张他根本不知是何物的彩票。没想到就是这张彩票竟从此改变了货郎的命运。黄兴德在不经意间买的那张彩票竟中了头奖。然而在兑奖时卖彩票的老板却不想付现银;就用一船积压的盐抵了货郎黄兴德的奖金。老实巴脚的货郎黄兴德也就接下了这船盐。当时天下军阀纷争;农民起义不断;连年战争使物价极不稳定。那船盐一出汉口;市面上盐就开始上涨;价钱一天一个样的往上蹿。等货郎黄兴德千辛万苦把盐运到石花街;一船盐竟变成了三船盐的价钱。 
  挑了多年货郎担未能发家的黄兴德由此感叹:刻意求财财不至;发财全在无意间。这种人生转折使黄兴德从中悟出一个看似简单、实际却蕴含着中国古典哲学的一种经营之道。凡事不以盈利为目的反能赚钱;处心积虑求财者最终却为钱所伤。在这种经营理念的支配下;这个江西来的外乡人以诚信公正为本;用一种顺其自然的方式实实在在地做着生意;收山货、收毛皮;把毛皮、山货运到汉口;再把盐、布匹和日用杂品运回石花街;那时的石花街辐射房陵州、均州及陕西安康一带;货物吞吐量极大;没几年黄兴德就在石花街成为家产万贯的富商。 
  钱多了;黄兴德就想到扩大经营范围。当他看到石花满街的小酒坊和当时正在蓬勃兴起的酿酒业;便把目光转向了大众消费长盛不衰的酿酒业。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黄兴德用经商积累的银子将建在“双泉井”上的大酒坊买了下来;然后遍访天下名酒槽坊请名师;最后从山西杏花村请来清香型酿酒师傅大刘和二刘。在大刘二刘的帮助下;将当地小酒坊简单酿造工艺加以改进;将原来的深泉井口扩大;用青石条砌成井台;建成了马拉式自动翻水井;并确定将高粱作为蒸馏主要糁料、将大麦豌豆作为制曲主料;摸索出了地缸深池发酵、地窖低温贮存等一系列规范的酿造技术;探索出贮藏期决定酒的质感口感和营养的原理;使白酒酿制技术日臻完善。独特的工艺、稳定的质量很快使黄家的白酒声誉鹊起;赢得了稳定的市场消费群体。善于经营之道的黄兴德那时就有了品牌意识;为了让消费者记住自己的酒;便按照当时的时尚为酒坊起了字号“黄公顺酒馆”——暗喻黄氏酒业生意通达;发展顺利。几年下来;“黄公顺酒馆”字号在市场响了起来;像当时的“杨柳青年画”一样随同自己的产品驰名全国各大商埠。黄公顺酒馆趁势扩大生产规模。由于资金雄厚;便借鉴欧洲人酿葡萄酒的经验;将酒的贮存期无限延长;由三年到五年;再由五年到十年、上好的极品酒贮存期达到二三十年。“黄公顺酒馆”由此贮下了一批百年老酒。这些百年老酒除了少数达官贵人买了往京师进贡以外普通百姓少有人问津;但却给“黄公顺酒馆”创下了牌子;使其酒逐渐形成垄断之势。满街的小酒坊则渐渐失去了客户;一家家先后关门歇业。黄公顺酒业虽未明确界定酒名为“石花”;却在包装简陋的酒缸酒桶上全部打上“产地石花街”印记。最终实现天下归一统;石花酒品牌尽归黄公顺酒馆所有。今日人们印象中的“石花酒”品牌实际上是黄公顺品牌的延续和变异;公正地说;今天石花酒品牌仍是当年“黄公顺酒馆”的余韵。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这位江西来的黄公带来了经商办工业的新观念。当时江浙和广东人在商界远没有今天这样风光;而山西、陕西、江西等地商人则已在各地建立行帮性质的会馆。黄兴德不仅做大了石花街的酒业;而且带起了石花街的经商意识;这就是今天石花镇工业为何在襄樊几大名镇中出类拔萃的潜在原因。笔者作过一个调查;目前石花工业的几大巨头——全国著名的骆驼蓄电池集团总经理刘国本、全省纺织集团效益最好的石纺集团总经理安明等企业家都与黄氏家族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黄氏家族不仅是石花酒业的创立者;也是石花工业的奠基人。 
  随着岁月流逝;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