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善见律毘婆沙-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來結戒故。令比丘隨順。若隨順者。具足而得拢J枪蕦W為初正法久住。為愛重律者。有結戒故。覆藏毘尼。棄捨毘尼。眨睔衬帷=Y戒毘尼。此四毘尼極為愛重。是故律本所說。愛重毘尼藏。法師曰。以一切語句。若初中後句。汝自當知。於戒中罪福。比丘應學。是故律本說。佛語諸比丘。汝當說戒。問曰。此語云何。佛語比丘。我已結戒。汝當說當持當學當教餘人。作如是說。若比丘行婬欲法。得波羅夷罪不得共住。如是斷根法。堅固作已。初結波羅夷。為欲隨結獼猴。今說其根本。如是佛以為聲聞弟子結戒。是故律本所說。為諸比丘結戒。初結品竟

法師曰。若句義難解者。我今當說。爾時有一比丘。此句義易解。以飲食誘獼猴者。是時大林中多諸比丘行慈悲心。為慈悲故。多畜生無所畏。獐鹿獼猴孔雀翡翠雁雉諸雜禽獸。於禪房前經行撸颉J菚r有一比丘。於獼猴群有一雌獼猴。形狀肥壯可愛。此比丘以飲食誘。共行不淨法。是比丘行不淨法。撸杏^看房舍者。諸比丘從餘國來問訊世尊。因而往到此。是時比丘早朝得阿揵多食(漢言客比丘食)食竟而作是念。我等宜往觀諸比丘房舍。是故律本言。往觀房舍。往至諸比丘所。是獼猴先與一比丘作不淨行。獼猴見諸比丘來。意謂諸比丘悉如先比丘無異。即往到諸比丘所。而以欲心行眨H缦人残袐H比丘無異。到已便以欲根向諸比丘。現其婬相。舉尾現示待。恐諸比丘皆有婬意。于久不見。便自作其婬形狀。示諸比丘。諸比丘知獼猴欲為婬事。諸比丘言。我等可在屏處伺乞食道人還。當見其所行。定是長老。定者實不虛。如劫盜人具收其藏不敢耄П巍崬殚L老不作如此耶。女人欲根畜生女根不異。佛所結戒皆為此事。人女見者。若見若捉若摩。所為不淨行者。畜生女亦如是。一切作悉是惡法。汝長老。汝以此方便而作。乃至共畜生。得波羅夷罪不應共住。若共畜生女以作不淨行。亦言成波羅夷罪。法師曰。隨結令得堅固。戒有二法。一者世間自然罪。二者摺}人語得罪。若心崇於惡法者。即是世間自然罪法。餘者如來所結戒罪。於世法隨制。以斷結令堅固。唯除夢中。於夢中不犯。制中隨結無性罪。展轉食別眾食。無性罪隨結。不犯如是世間法。如是如來。以為諸比丘隨結戒已。獼猴品竟

今起餘法。悉是因拔闍子而起。如眨_得拔闍子都黨而破和合僧。此是拔闍子起。又佛涅槃後一百歲。而作非法非毘尼非佛教。皆是拔闍子起。如律本所說。佛已結戒竟。拔闍子恣食恣眠已而生欲意。又不捨戒行婬欲法。而後眷屬壞敗。壞敗者。各迸散為王所罰。或死亡別離。是名眷屬壞敗。或病苦逼迫病者。身體羸損。以羸損故。而生大苦。大德阿難。我等非毀謗如來者。不說如來罪。不誹謗法。不毀眾僧。我輩自毀身。無福德無威風。今當修持正法者。三十八觀法。我等輩次第而觀菩提法者。此是阿羅漢道。慧因修集者。令增長我等而住者。棄捨白衣所住。住清淨處無所餘作。阿難答言。善哉。是時阿難不知他心。但聞發大誓言。若得如是極為大善。是故阿難答言。善哉。無有是處。此語斷。若應果者。即言有處。以無果故。而無是處。是故佛答阿難。無有是處。如來已觀拔闍子等無有因緣。若佛與拔闍子等具足戒者。此等已得波羅夷罪不應共住。是故律本所說。無有是處。若至莫與具足戒。若眾僧與具足戒者。非清淨法不成沙門。於沙彌地而住。若住沙彌地者。尊重正法所修而得。佛以憐愍此等故。不與具足戒。亦與具足戒。何以故。為不破戒故。於清淨法中恭敬尊重。此有因不久得道。是故律本說。若出家者。與具足戒。不與具足戒。此三法已具。如來為欲結戒。告諸比丘。汝當如是說戒。若比丘不應共住。法師曰。此律本已具。我今當分別說。若者總名。不屬一人。法師曰。於戒句中於戒本中於問難中。若欲知者有四毘尼。應當知。諸大德有神通者。抄出令人知。爾時集眾時。問曰。何謂為四。一者本。二者隨本。三者法師語。四者自意。問曰。何謂為本。一切律藏是名本。何謂隨本。四大處名為隨本。佛告諸比丘。我說不淨而不制。然此隨入不淨。於淨不入。是名不淨。佛告諸比丘。我說不淨而不制。然此隨入淨。是名淨。佛告諸比丘。我說聽淨。然此隨入不淨。於淨不入。此於汝輩不淨。佛告諸比丘。我說聽淨。然此隨入淨。於汝輩淨。是名四大處。問曰。何謂法師語。答曰。集眾五百阿羅漢時。佛先說本。五百阿羅漢廣分別流通。是名法師語。問曰。何謂自意。答曰。置本置隨置法師語。以意度用方便度。以修多羅廣說。以阿毘曇廣說。以毘尼廣說。以法師語者。是名自意。又問。此義云何。莫輒取而行。應先觀根本已次觀句義。一一分別共相度量。後觀法師語。若與文句等者而取。若觀不等莫取。是名自意。從自意者。法師語堅強。法師語應觀。隨本文句俱等應當取。若文句不等勿取。從法師語。隨本堅強。若觀隨本文義等者應當取。若不等莫取。從隨本本皆強堅。不可動搖。如眾僧羯磨。亦如佛在世無異。法師曰。若觀隨本不能自了者。應觀修多羅本義疏。俱等者取。法師曰。有二比丘共相詰問。一比丘言淨。第二比丘言不淨。更觀本及隨本。若本與隨本。言淨者善。若言不淨莫取。若一比丘觀本已淨。又文義證多。第二比丘文義寡少。應從第一比丘語。法師曰。若二比丘文義俱等者。應反覆思惟籌量義本。應可取不可取。此是學四種毘尼人。若律師者。有三法者然後成就。問曰。何謂為三。答曰。一者。於本諷誦通利句。義辯習文字不忘。此是一法。第二者。於律本中堅持不雜。三者。從師次第受持不令忘失。問曰。何謂為本。答曰。一切毘尼藏。是名為本諷誦通利者。若有人不以次第句問。不假思懀щS問能答。句義辯習者。律本句義善能分別。義及義疏皆悉能解。堅持不雜者。有慚愧意。是名堅持。若無慚愧人。雖多文解義敬重供養。不依法律。是法中蕀刺。何以故。亦能破和合僧。亦能惱僧。有慚愧者。於戒中恒生慚愧。乃可洠粸楣B而破正法。緣有慚愧者。而有戒律。不雜者。於文句中不相雜亂。若有人問者次第而答。若顛倒律本義及義疏而答。譬如人行刺蕀中難可得度。若有人以此理問者。乃以彼語而答。若能辯者有所問難。隨問而答無所脫落。如以金碗請師子膏。不得漏失。故名不雜。次第從師受持不忘者優波離從如來受。陀寫俱從優波離受。須提那俱從陀寫俱受。悉伽婆從須那俱受。目揵連子帝須從悉伽婆受。又栴陀跋受。如是師師相承乃至于今。若知如是者。是名堅固受持。若不能得次第盡知師名者。須當知一二名字也。若能具足善三法者。是名律師。若是律師。眾僧集判諸諍事。律師於中先觀六事。安詳而答。問曰。何謂為六。答曰。一者觀處。二者觀本。三者觀文句。四者觀三叚。五者觀中間罪。六者觀無罪。問曰。何謂為觀處。答曰。若草若樹葉應覆身而來。若不覆身裸形入寺者。得突吉羅。如是觀罪相已。即取律本為證。而滅諍法。是名觀處。觀本者。問曰。何謂為觀本。答曰。若故妄語得波夜提罪。如是五篇罪。於五篇中。可一一觀罪性。即取本為證。而滅諍法。是名觀本。何謂觀文句。身未壞者得偷蘭遮。如是七聚罪相。可一一觀罪性。即取本為證。而滅諍法。是名各觀文句。何謂三。僧伽婆尸沙有三叚。波夜提有三叚。於三叚中觀。即取本為證。而滅諍法。何謂為觀中間罪。答曰。舉火榛得突吉羅罪。如是戒本中。觀中間罪取本為證。而滅諍法。是名為觀中間罪。何謂無罪。不受樂。無盜心。無殺心。無妄語意。無出心。不故作不知。如是一一無罪相觀。以本為證。而滅諍法。若比丘知四毘尼法。又善三法觀六事已成滅法。若比丘滅法不俱迴轉。如佛在世無異。若比丘犯制戒。即往律師自有狐疑。而便問言。此事云何。律師先善觀。若有罪答言有罪。無罪者應答言無罪。可懺悔者語令懺悔。應與阿浮呵那者答言與。若不與當言不與。見波羅夷罪相。莫道言汝得波羅夷。何以故。初波羅夷婬欲虛誑妄語其相易現。殺盜二戒其相難知。因細而得從細而解。是故莫向狐疑人道。汝得波羅夷罪。若有師者答言。汝今可往諮問汝師。即便遣去。仍往到律師所。而問言。此罪云何。若此律師觀其罪相可治。此比丘得律師語已。即還報律師言可治。律師言。善哉。隨語而作。若無師者。教問同學。同學若答言可治。還報律師。律師答言。善哉。若無同學教問弟子。弟子又答言可治。還報律師。律師言。善哉。隨語而作。若弟子見有罪相。莫作是言。汝得波羅夷罪。何以故。法師曰。佛出世難得。出家亦難得。受具足戒甚難。語已律師即淨掃灑房舍。令狐疑比丘盡日坐。坐已即與三十禪法。令其自觀。若戒無病。觀者禪法即現。威儀貫通心便入定。坐在定中。若過一日亦不覺知。到瞑律師往至其所。而問言。長老。心意云何。答言。大德。我心意唯有定耳。律師又言。長老。出家人甚難。於沙門法慎勿懈怠。皆應修學。若破戒者。入禪心即不定。如坐棘刺。何以故。為悔過火所燒。亦如坐熱石上。不得安定。而復起去。若律師往到其所而言。長老。心意云何。為定與不。答言。不定。律師言。人於世間為罪行。不可覆藏。初作時。護身善神先應觀知。又沙門婆羅門略知人心。長老。汝可隨宜覓安止處。四種毘尼及律師三法品竟


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六
善見律毘婆沙卷第七

    蕭齊外國三藏僧伽跋陀羅譯


法師曰。今當為解律中文句。如律本所說名者。不獨一隨人而結。人身修習生名姓戒寺行年紀。當以一一而知。我今分別解說。人身者。隨得一人。或長或短。或赤或黑或白。或肥或瘦。修習者。或修禪定。或修僧事。或修學問。是名修習。生者。或生剎利家。或婆羅門家。或毘舍家。或修陀家。故名為生。名者。或名佛陀勒詰多。或名曇無勒詰多。或名僧伽勒詰多。是為名。姓者。或姓迦旃延。或姓婆私叉。或姓拘私夜。是名為姓。戒者。隨其所持禁戒。故名為戒。寺者。隨其所住寺舍。是名為寺。行者。隨業而行。故名行。年紀者。或五或十或二十或三十。故名年紀。是名律中文句。若有比丘行。是比丘得。比丘者。是乞士。或得或不得。亦名乞士。此皆是善人之行。佛辟支佛聲聞悉行乞食。或貧或富捨家學道。棄捨牛犢田業及治生俗務。而行乞食資生有無。皆依四海以為家居。是名比丘。著割截衣者。衣價直千萬。比丘得已。便割截而著。壞衣價直。以針綖刺迹浼氒洝K斐甥洂骸R孪弱r白。而以樹皮壞其本色。便是故衣。名為比丘。是故律本所說能著割截衣者。是名比丘。沙彌者。亦名比丘。如有檀越來請比丘。沙彌雖未受具足。亦入比丘數。是名字比丘。長老。我亦名比丘。此是假名比丘。法師曰。云何名假名比丘。如長老阿難夜行見一犯戒比丘而問。咄此為是誰。犯戒比丘應言。我是比丘。此是假名無堅實也。善來比丘者。有白衣來詣佛所欲求出家。如來即觀其根因緣具足應可度者。便喚言善來比丘。鬚髮自墮而成比丘。喚者。如來於迹卵Y出右手。手黃金色。以梵音聲喚善來。可修梵行令盡苦源。佛語未竟。便成比丘得具足戒。三衣及瓦阖炛蠹缟稀c色如青鬱波羅華。袈裟鮮明如赤蓮華。針.綖.斧子.漉水囊。皆悉備具。此八種物是出家人之所常用。自然而有威儀具足。世尊即為和尚。亦是戒師。來至佛所頭頂禮足退坐一面。法師曰。如來從初得道乃至涅槃。善來比丘其數有幾。答曰。如此比丘其數有一千三百四十一人。問曰。名字何等。其名曰阿若憍陳如等五人。次名耶輸長者子。其諸知識五十四人。拔群有三十人。闍致羅一千人。此二大聲聞二百五十人。鴦掘摩羅一人。是故律以讚一千三百四十一人

 一千三百  四十一人  有大信心
 皆來詣佛  如來慈悲  舉金色手
 以梵音喚  應時得度  衣阕越
 皆悉善來 

有大智慧皆悉是善來比丘名。非但此等比丘善來。復有諸善來比丘。斯樓婆羅門與三百人俱。復有摩訶劫賓那。與一千人俱。迦維羅衛國。復與一萬人俱。又有一萬六千人。與波夜羅尼婆羅門俱共出家。悉是善來比丘。此是修多羅中說。於毘尼藏不說其名。以三歸得具足戒者。如是三過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