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禅与悟_圣严法师-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谕馔骋坏奶逖椤V灰闹杏蟹穑耐庵罘ǎ薏皇欠稹
    (三)有僧问洞山良价(公元八○七—八六九年):“如何是佛?”师曰:“麻三斤。”问:“如何是佛?”师曰:“干屎橛。”
    这两个公案在禅宗史上非常有名,不同的人对它有不同的解释。在正常的佛教徒不会把无情的植物当成佛,更不可能用干大便来形容佛,可是通过内外统一、凡圣平等、法法皆如的观点,来看世间的万象,就可以理解洞山禅师所见的佛才是真的。也就是说,法法是佛,处处是佛。至于那样的佛究竟是一个身体,还是无量身体?其实既有无量身,也等于处处是佛,处处不是佛,统一就没有差别,就没有佛与非佛的问题。
    三、禅是内心的自在
    前面已经说过,禅悟的体验是属于主观的,解脱的感受是属于内心的。如果心有所囿、心有所著、心有所系,便会被境所转,反之便得解脱。所以禅宗特别重视心的历炼,炼心又称为炼魔,炼魔的目的称为选佛。禅修的功夫叫作安心,只要心有牵挂,便不能安。必须无心可用,才能无心可安,便是真的解脱。解脱的人纵然身在囹圄,乃至绳捆索绑,斧钺加颈,还能够谈笑风生。这就是内心的自在,属于精神的层次,非局外所能分享及体味的事。
    现在举几个禅宗的例子来说明:
    (一)三祖僧璨(公元?—六○六年)的《信心铭》云:“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一般的人遇顺缘则爱,遇逆缘则瞋,顺者谓之善,逆者谓之恶。粗人或小人喜怒形于色,瞋爱现于外,有教养的君子虽然能够瞋爱不形之于色,却无法不动于心,所以心不自在。《六祖坛经》便告诉我们若能“不思善、不思恶”,便能见到我们与诸佛同根的本来面目。那也就是转烦恼而成智慧,所以三祖称之为“洞然明白”,也就是如《心经》所说的“心无挂碍”。明白什么?就是发现只要心得解脱,就是万事如意。
    (二)牛头法融(公元五九四—六五七年)的《心铭》云:“一切莫作,明寂自现。”
    小乘的罗汉圣者,因为已经断尽烦恼,所以称为“所作已办”,自己心中没有要做的事,也没有不要做的事。就会体验到心底的光明,是从不动中产生,既能明而常寂,便会见到自性的佛,就在方寸之间。
    (三)清凉澄观(公元七三八—八三九年)的《答皇太子问心要》云:“心心作佛,无一心而非佛心;处处成道,无一尘而非佛国。”
    这四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的每一念心,无非佛心,以佛心看世间的每一个极微细的空间,无非佛国的净土,也就是如果心得自在,此心即是佛心。以自在心看世界,此世界即是佛国,不论外在的环境好坏、顺逆,对他来讲,都是一样,这是纯粹主观的解脱境界。可是不要误会,主观的解脱并不等于自我催眠,也不等于自我欺骗。因为那是真实的体验,就好像口渴的人喝到了水,肚饥的人吃到了饭,一样的真实。
    (四)大慧宗杲(公元一○八九—一一六三年)的《语录》云:“欲空万法,先净自心,自心清净,诸缘息矣。”
    如果心系一法,便是不空,便有烦恼。如何做到心不系法,不随境转?宗杲禅师告诉我们“先净自心”就好。净心的方法很多,在他的《语录》中,常常教人参无字话头,当话头参破之际,便是明心见性之时,便会发现自性本来清净,到那时节,心外诸法,不论染净、好坏、善恶,对他已是无可奈何。所谓八风吹不动,便是对于这种心得自在的形容。
  四、禅是无我的智慧
    禅宗所说的无我、无相、无心,都是指的智慧而言。“无”并不是等于没有,而是指的心无所住的自我解脱。没有自我执著,却有智慧的功能,它的功能,从主观的表现是解脱,从客观的表现是慈悲。如果仅仅离开自我的执著,而不能产生慈悲的功能,那一定不是真的解脱。解脱是智慧,慈悲是菩提心。两者的关系,如鸟的两翼,车子的两轮,必须平行发展,缺一不可。现在举两个例子如下:
    (一)菩提达摩(公元五二七年来华)的《二入四行》云:“经云:‘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又云:“法体无悭,于身命财,行檀舍施,心无悋惜。”又云:“称化众生,而不取相。此为自行,复能利他,亦能庄严菩提之道。檀施既尔,余五亦然。”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得道解脱之人,就像《金刚经》所说的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那是说不会由于自我及众生等的原因,而产生烦恼,名为“离我垢”及“离众生垢”。可是,不会因为自我的解脱,而就不度众生,相反的,更会积极地施舍所有的一切,才能真正表现无我、无悭的智慧与慈悲。所以悟前的人必须修行,悟后的人还要修行,发菩提心是悟前的人为广度众生作准备,修行六波罗蜜,是悟后菩萨的正行。
    (二)仰山慧寂(公元八○七—八八三年)问沩山灵佑(公元七七一—八五三年)云:“百千万境一时来,作么生?”沩山云:“青不是黄,长不是短,诸法各住自位,非干我事。”
    经中说:“法住法位,法尔如是。”意思是说,一切诸法、万事万物,都有它们各自的现象和范围,毫不混乱。在统一的和谐中不失个别的差异现象。若以智慧眼看世间相,每一相各有其自己的位子,所以说,青的不是黄的,长的不是短的,纵然千千万万的境界,在你的面前同时出现,你不会黑白颠倒,张冠李戴,可是你也不会为其所动,受其所惑,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好。
    五、禅是无著的生命
    生命的现象,可以分作一生一世的连续及多生多劫的连续,凡夫的生命是以业力而随波逐流,生死不已,圣者菩萨的生命是以悲愿的力量,往返于无尽的生死大海,广度无量的众生。同样是有生有死,凡夫是无奈的,菩萨是自然的,凡夫是受苦受难,菩萨是救苦救难,其不同的关键,就在于心有所著和心无所著。
    悟后的禅者,已经心无所著,既不在乎生与死,也不在乎不生不死。因为已证无我,我都没有,究竟是谁去流转生死?因为已证无相,那就没有生死相,也没有涅槃相。换句话说,我无、法也无,所以能够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才是大解脱、大涅槃。这也就是为什么伟大的禅师不需要为他们自己的生死问题担忧的原因了。现在举两个例子如下:
    (一)永嘉玄觉(公元六六五—七一三年)初见六祖惠能(公元六三八—七一三年)就说:“生死事大,无常迅速。”而六祖惠能开示他说:“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永嘉证道歌》则说:“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又说:“几回生几回死,生死悠悠无定止,自从顿悟了无生,于诸荣辱何忧喜。”
    这段话告诉我们,永嘉玄觉在未闻六祖惠能开示之前,他还执著生死的问题,如果不了生死,一旦无常到来,究竟何去何从,这是多么重要而可怕的事!当六祖惠能告诉他不需要害怕生死,也不需要担心生命的无常,只要体会到生即是无生,迅速无速,那就是生死已了,无常不在。永嘉听到这样的开示之后,就把生死的大事解决了,所以要说迷时如做梦,悟后如觉醒。梦中有生死,觉后无世界。所谓无生就是无著的意思,不起烦恼,就是不生分别。畏生死则求涅槃,厌苦欣乐,无非是执著。心无执著,就不在乎生死的可怕,也不会认为涅槃之可取。这是禅悟者对生命的态度。
    (二)大珠慧海(马祖道一的弟子)云:“求大涅槃是生死业,舍垢取净是生死业。”又云:“本自无缚,不用求解,直用直行,是无等等。”
    这段话的意思非常明显。本来,涅槃和生死、垢和净、缚和解,都是相对的。惟有从生死才知有涅槃,从垢才知有净,从缚才知有解。因此,追求涅槃一定是在生死中,追求清净一定是在垢秽中,追求解脱一定是在束缚中。惟有心无所著,既不畏惧生死,也不追求涅槃;既不讨厌垢秽,也不心喜清净;既不感到束缚,也就不用解脱。那才是活活泼泼、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禅的生命现象。
  六、禅是活泼的生活
    禅的本身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而是一种生活的理念、方式、内涵。不过跟平常人的生活不同。禅者生活的目的,不是为自己追求什么、表现什么、丢掉什么,也不一定要为环境的好坏而欢乐及苦恼,只要跟着一般的人过平常的生活,该做的做,不该做的不做;能做的做,不能做的不做。努力,既不为自己也不为他人,只是尽其生活的责任。所以,他的原则,既是心不随境,同时也心不离境。不随境迁,是禅定的功夫;心不离境,是智慧的作用。也就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能寂所以离相无相;能照所以日常活用。活用而不流俗,亦无烦恼,那是智慧的功能。普通的人,心若动便迷失了自己,心若静便闭塞了自己,那不是禅者的生活。
    现在举二个例子如下:
    (一)《六祖坛经》云:“不是风动,不是帆动,仁者心动。”
    这个故事许多人耳熟能详,是因为六祖惠能大师在广州法性寺,见到二僧议论风和帆,一曰风动,一曰帆动,争持不下。惠能大师告诉他们:那个动的现象,既不是风也不是帆,而是你们二位自己的心,心随境动。所以知道景物在动,这是常识,并没有错。如果深一层考察,知道景物在动的,是人的心,也没有错。如果坚持认为帆动或者风动,就成了引生烦恼的原因。可是,凡夫的心动,叫作分别和执著,因为他有主见,就是心有所住,就会失去活泼自由的精神。禅悟者的心,照样会动,不过心无所住,没有执著,所以是智慧的照明作用。因为心无挂碍,所以活泼自在。
    (二)《六祖坛经》的“无相颂”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又云:“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
    类似这样的理念,在禅籍中可以发现很多,许多人误解禅宗,扭曲佛教是消极、逃避、厌世的,也的确有许多学佛学禅的人,表现出这样的心态。事实上,禅宗是绝对积极、人世、化世的。它不仅是理论、也不仅是信仰,而是一种活泼、自在、踏实的生活。只要能够练习和体验到不因为顺逆环境而产生爱瞋的冲动,就能太平无事,自由自在。所以,佛法就在平常生活之中,离开平常生活而追求佛法,那就像是龟毛兔角,根本没有这样的事。因为,悟前的禅者,只要知道他们未悟,便与悟境相近,一旦发现事实本来如此,摆下一切欣厌的执著,就是悟境现前。可见,迷与悟,原来贴邻而住,甚至就是一物的二名。智慧生于烦恼而用于烦恼。拖泥带水,瞻前顾后,犹豫不决,爱此瞋彼,就会处处障碍。如果,见怪不怪,知道是烦恼而不拒不迎,当下就是智慧,就能左右逢源地洒脱自在。
 七、禅是运水与搬柴
    现代人的工作所得称为薪水,有它的典故,是指古代的读书人和官吏,淡泊清廉,生活得非常节俭,朝廷所给的待遇,仅够买柴烧水,而不敷主食与副食之需,所以称为薪水。
    在古代禅修者的生活,比之于书生还要简朴,连柴与水都无人提供,必须自给自足,所以人人需要劳作,每天的恒课之中,一定会有运水搬柴的“坡事”。故在禅语之中,就有庞蕴居士(公元七八五—八○六年)所说的“神通并妙用,运水及搬柴。”便是禅悟者的生活写照。这也就是说,对于禅者而言,日常生活中,处处是禅机,待人接物时,事事有禅意。
    生活就是禅。在今天的社会,除了家庭生活还有工作的环境、社会的环境,在工作的环境之中,又有工、商、农,还有军、公、教,乃至自由职业的宗教、文化、娱乐、餐饮等生活方式。不像古代禅者生活那样的简单,从早到晚只有寺院的作息。所谓吃饭、睡觉、走路,以及厨房和庄园的工作。所以在禅宗的语录中,常常发现禅师们就用这些生活现象,来表达他们活用的智慧。例如:
    (一)有源律师问大珠慧海(马祖道一的弟子):“和尚修道,还用功否?”师曰:“用功。”问:“如何用功?”师曰:“饥来吃饭困来眠。”
    (二)有一僧问沩山灵佑:“师的道法为何?”师曰:“一粥一饭。”
    (三)有一僧问赵州从谂(公元七七八—八九七年):“学人迷昧,乞师指示。”师云:“吃粥也未?”僧云:“吃粥也。”师云:“洗钵去。”
    (四)黄檗希运(公元八四七—八五九年间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