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鋈�6…11)。比撒列的团队结合了艺术、技术和科学知识,包括金、银、铜(金属)、宝石、木材、膏油、香料、布料的有关科学知识来建造会幕。
目前基督徒也可以应用科学在崇拜事工上,例如听道时可以使用麦克风和扩音器来增强讲员的声音;唱圣诗时可以使用钢琴、吉他或电子风琴来伴奏;讲道时可以使用(传统的或接电脑的)投映机来展示讲道大纲或要点;聚会时可以使用冷或暖气机来调解会场的温度,使会众有舒适的室内环境等。
此外,现代信徒也可以应用科学在宣教事工上,例如汽车、火车、轮船、飞机可以把宣讲天国福音的宣教士和他们需要的物资带到遥远的宣教工场;医疗科技可以使宣教士医治各样的病症;电脑可以帮助宣教士编撰语言学的统计资料,使他们可以有效地学习语言和翻译圣经;无线电收音机的发明使宣教士可以广播录音的福音节目;而电视机与网际网络的发明更使宣教士可以广播录影兼录音的福音节目等。
问题研讨
一、为什么正确的信仰与正确的科学是和谐的,不互相冲突的?
二、创造与护理的教义与科学的可能性有何关系?
三、基督徒可以如何从科学定律的不变性论证神的存在?
四、治理全地的使命如何提供科学崇高的目标?
五、约翰·加尔文如何说明圣经恢复人认识自然启示的能力?
六、尝试举一实例说明「宗教没有科学是盲目的」。
七、为什么科学研究是人类对神的一种宗教责任?
八、信徒也可以如何应用科学知识在崇拜事工上?
九、科学研究如何能够促进宣教使命?
阅读建议
一、周功和:《基督教科学观》,第四版,台北:华神,二000年。
二、韩伟等:《科学、理智与信仰》,台北:宇宙光,一九九二年。
三、ColinA,Russell,Cross…Currents:InteractionbetweenScienceandFaith。Leicester:InterBarsity,1985。
四、韩梅尔斯著,闻人杰等译:《自伽利略之后》,台北:校园,二00二年。
五、模琴恩著,陈永成译:《圣经中的科学》,台北:中国主日学协会,一九八0年。
六、骆其雅著,何云、周天麒译:《圣经中所有的神迹》,台北:中主,一九九五年。
七、伊安·巴伯著,苏贤贵译:《当科学遇到宗教》,北京:三联,二00四年。
八、约翰·鲍金霍恩著,柯意敏译:《上帝的科学密码》,台北:小知堂,二OO一年。
三。护教篇 第18课 自然与超自然/黄小石
理性与自然
艾伯特·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曾经说过:「宇宙中最不可思议的事,就是这宇宙居然是可以思议的。」当科学家愈来愈认识这宇宙中的自然现象时,就愈来愈发现自然现象的奇妙。其间最奇妙的现象之一,就是人藉着人的思维,用人的理性所推演出来的数学公式,居然与我们所能测量的自然现象非常的切合。数学纯粹是出于人内在的思想世界,而自然却是个外界的客观实存,那么自然的运作与人的思维法则怎么会有这样深切的关联?严格地说来,基础科学,尤其是物理学,所用的语言不是中文或英文而是数学,只有用数学我们才能准确地描述自然。自然运作(自然律)为何要符合一些普世不变的原则,而这原则又何以要符合人用理性演绎出来的数学思维?我想这也许就是爱因斯坦所提的这件不可思议的事的原因。他又说:「当数学定理涉及真实的现象时,不见得很有把握,而数学中很有把握的定理,却不一定涉及实存。」因此这自然物质界与人心灵思想的交连,实在是件令人惊异的事。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认为自然是最终的原则,一切都是出于自然也归于自然。固然老子所讲的自然与我们所看见的自然界不全相同,但是许多科学家的确也同意老子这种看法,认为自然即使最终的实存,自然律是一切现象的解释,自然律也控制一切自然界中的运作。虽然我们还不明白所有的自然律(其实我们真正能明白的自然律并不太多),但深信这些自然律是存在的。所以有朝一日,若是人能全然明白这些自然律(或是一个终极的定律,有人称它为GOT…GrandUnificationTheory或称为TOE…TheoryofEverything),我们就能解释一切发生在自然界中的现象,如此我们似乎可以说自然不再神奇,是很「自然」的了,只是这一天也许还离我们很远,但是在原则上,这自然律是可以被我们发现和了解的,所以除了自然之外,不再需要另一个境界的存在,来认识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康乃尔大学(CornellUniversity)知名的天文物理学家卡尔·萨根(CarlSagan)曾说:「宇宙(cosmos或自然)是整个永不改变的实存,是那昨日今日直到永远都不改变的。」物理学家史蒂文·温伯格(StevenWeinberg)在他所写的一本畅销书《起初三分钟》里,也谈到若用已知的数据和自然律来推测宇宙的起源,我们已经大致可以了解宇宙开始时最初三分钟内的一般状态和演变。他在该书结束时写着:「当我们愈来愈认识这宇宙,这宇宙也就好像愈来愈没有什么意义可言了。」
理性是超自然的
但是从古到今,还是有许多人对这宇宙的实存的看法是与萨根不同的。他们认为宇宙不是那终极的实存。宇宙的存在有其原因也是有其目的,所以宇宙是果而不是因。一切实存的原因,有人称之为最后之因,不是存在于自然宇宙中,而是在宇宙之上(这个「上」不是指宇宙三维空间里面的一维)。到底这位创造者是否存在,我在这里先且不提。如果自然真是包含了一切的实存与现象,那么我们用来思量这自然的思想又是什么呢?若这思想也是自然的一部分,那么它就也当包括在这一切被思量的自然里一起被思量,不然这被思量的宇宙就不是完全的。所以一个包含一切所有的自然,是不能被一个在自然界里的思量完全了解的。如果我们认为这自然是可以被了解的,那么我们的思想就意味着那是个含有一些不属这个自然界的成分在其中。所以我们若假设这自然是有意义的(就是能够被思量被了解的),就必须同时也假设一个超自然境界的存在,因为用来思量这自然界的,不能是在被思量的范围之内。
你也许会说,我们只不过是用「神」这个字来代替「自然」这两个字而已。因为我们并没有论及神是从哪里来到的,要是神可以自己就存在,自然何以不能自己就存在?其实自然与神的概念是截然不同的:自然是指可见(可测量)物质(及能量)的实存,而神乃是超乎物质的。正如四维空间能包涵三维,但与三维是全然不同的。我们现在知道宇宙(时间与空间,一切可见的、不可见的、物质和能量)是有开始的,这是二十世纪科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宇宙大爆炸论」,宇宙既然是有一个开始,那么它就不是永存的,这样它就与神不同,因为神是永存的。所以自然界的概念不能取代神的概念。我们既知道自然是有开始的一点,所以我们就需要解释自然是从哪里来的了。
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们的思维何以能知道这些呢?人的思维若是一种自然现象,人的思维岂不是也被自然律(物理定律、化学定律等已知及现在还不知道的定律)所严格控制吗?因为一切自然现象的演变,都是按照自然律的程序:若这一刻的情况是如此,下一刻的情况就必然已经被决定了。换句话说,若是你这一刻的思维(一个人整个思想的内容)是如此如此[这是起初状况(initialcondition),比方说,在思考一个自然现象],若我们把一切需要考虑的边界状况(boundarycondition)都考虑进去(现在我们仍无法作到这一点),同时我们又明白一切相关的自然律(现在我还不明白,但原则上是可以存在的),那么我们就可以预测你下一刻的思维是什么了。如此说来,其实你根本就没有在自由地思想,因为你思想的内容,乃是自然现象必然的演变,是自然律在特定的边界状况和起初状况下必须导致的结果,所以所谓的理性也就不存在了。因为你之所以下一刻会那么想,是在你想之前就决定好的结果,你也非那么想不可,不是你「要」那么想的。
所以当我们认为我们可以合理地来思量自然的时候,我们已经藉着思维把自然界打开,引进超自然的因素了。
自然律的巧合与人择论
其实单就我们所认识的自然而言,其中实实在在充满了许多令人想不到的「奇妙」和「巧合」。我们所发现的定理,不但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数学上)美,而且好像是刻意为人的存在而设计的一样。这在物理界所产生的一个新名词,叫作「人择论」(AnthropicPrinciple),因为这些自然定律,以及那些三百来个自然常数(比方说一个电子带有多少电,或是一个电子有多重,重力常数是多少……)若是稍稍改变一点,人就不可能生存。为什么这个自然界要在乎其中有没有生命,有没有智慧呢?比方说,液体水是生命现象中最重要的分子,而水就具有物质界中最稀有的特性:例如水的分子量很低,只有18,一般这类低分子量的物质在常温都是气体,像一氧化碳、乙烯等等,但水却是液体,也是我们所知道惟一在常温中以三态共存的物质,有便于水的流转与更新。又例如水的比热比一般的物质都高,便于保持体温,让身体中各种酵素的功能可以正常。又例如水在结冰时会略略膨胀一些,一方面造成土壤风化,又可以浮在冰水之上,这些现象与生命的存在都是大有关系的。而这些现象都牵涉到许许多多基本自然律和自然常数的「巧合」才能发生的。
有人以为所谓人择论也只不过是自然界的巧合而已,但若是自然界中巧合的事多了,就不再是自然巧合,却显然是在反映一个超自然的设计了。举例来说,若是有人拿起一颗骰子一丢,骰子出现个六点,再丢一次,又是一个六点,这是巧合,有三十六份之一的机会。若再一丢又是六点,连丢十次,若都是出现六点,那你还会不会说这真是巧?你一定会想:「这六千万分之一的机会居然给我拿到,这不是巧合,而一定是有人在这骰子上动了手脚。」不是吗?因此,这三百来个自然常数的数值,就恰好是能让生命存在于这宇宙中的数值,也更不宜用巧合来解释了。相信这些自然常数是出于刻意的设计,不是更有道理吗?
自然背后的智慧
当然科学家还是想尽法子来解释这人择论为何存立,只不过至今没有什么很圆满的理论就是了。但是最自然的解释,仍旧是说这自然其实不很自然!有人说世界上惟一不变的真理就是所有的事都在变。不知道那说「变化是惟一不变的真理」的人,是不是已意识到他自相矛盾之处。其实我们所认识的自然律是不变的,在我们能测量的领域中,远在十亿光年以外的银河系里(一光年是光行一年的距离,约十万亿公里,所以十亿光年实在是难以想象的远),我们能够测量得到的物理定理(这已是十一年以前的事)与目前在地球上的定理是一致的。所以这宇宙一点也不混乱,而是包涵了极大的规律。我们都知道,音乐与噪音都是一串音符所造成,但是因为音乐中含有规律,显明它是出自智慧的创作,这自然界既是含有极大的规律,与没有规律的噪音是大不相同的,所以自然界也意味着一个极大的智慧。
其实我们欣赏音乐,因为音乐中带有美感,然而美感究竟是什么?它好像是超文化和超时间的,有些音乐连畜生好像都能欣赏。美感似乎也不是件「自然」的事,在自然的进化中,美感又会带来些什么生存竞争的优势呢?然而似乎人活着不以能生存为满足。究竟这美感的本能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再来看看这个自然,蓝天碧水、红花绿叶,到处都充满了美。到了秋天,有些地方的树色真是美不胜收。阔叶树到了天冷时会落叶,这是个自然(保护)现象。我们知道叶子何以要掉下,也知道它枯干的机制(mechanism),掉就掉,为什么要变得这么的美?只要枯干而落不就行了吗?这是自然?是巧合?还是刻意设计?我们若是只讨论这件个别的现象,当然有不同的所谓「自然」的解释,但真实的眼光,是看到整体共有的特性。
在人的主观意识里,不很自然的事就更多了。比方人的自我意识,舍己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