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论-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自新,冀望试录,但终不能得。曹丕死后,曹植又数向曹睿上疏,伤感孤寂,恳求被征。曹睿优文答报,略宽法禁,复宗王封地为一郡,允许宗亲走动,但依然不用之。曹睿初即位,亲往长安以拒蜀军侵犯,洛阳讹言其崩,群臣几迎曹植,故对其还要加以提防。曹植欲效犬马之劳,但终为笼中鸟,太和六年(232),积郁成疾而死。 
  曹操共生有二十五子,近半数夭折。刘氏所生长子曹昂死后,卞氏所生曹丕、曹彰、曹植及环氏所生曹冲等便最为重要。曹冲五六岁时,孙权送致大象,曹操欲知斤重,群下莫能解。曹冲曰,置象船上,刻水痕,易物可知。曹操大悦。曹操若求金块玉石等体积,曹冲似乎能找出办法来。曹操甚爱之,似有意立嗣,不幸其早亡。曹丕秉政,忧惧曹彰、曹植等同胞及同父异母兄弟阴怀异志,遂禁锢之,而觉得曹真、曹休等族兄弟忠诚可靠,乃委以重任。曹真字子丹,曹休字文烈,皆曹操族子,常并随曹操征战,因作战勇猛,数有战功,并为将军。曹丕拜曹真为镇西将军,曹休为镇南将军。 
  曹丕为太子时,司马懿、陈群、吴质、朱铄号称太子四友。曹操尝告诫曹丕曰:“懿非安份守己久为人臣者,终会干预汝事。”(《晋书·宣帝纪》)曹丕不以为然,仍对司马懿非常友好,处处庇护他。曹丕称帝后,对他犹为信重,凡外出,则使留守,视为萧何。可司马懿心里不太会把曹丕看为刘邦的。司马懿,字仲达,河内温县人,多谋略,善权变,因父司马防与曹操有旧,故与兄司马朗、弟司马孚等俱事曹魏。 
  曹丕欲用武力统一天下,问太尉贾诩曰:“吾欲伐不从命以一天下,吴蜀何先?”贾诩对曰:“攻取者先兵权,建本者尚德化。陛下应期受禅,若绥之以文德而俟其变,则平之不难矣。刘备有雄才,诸葛亮善治国,孙权识虚实,陆逊见兵势,据险守要,泛舟江湖,皆难猝谋也。虽以天威临之,未见万全之势也。臣以为当今宜先文后武。”(《三国志·贾诩传》)曹丕不纳。因受孙权伪降愚弄,曹丕遂出兵报复,但无战果。黄初五年(224),曹丕又欲讨孙权。军师辛毗谏曰:“今天下新定,土广民稀。先帝屡起锐师,临江而旋。今日之计,莫若修范蠡之养民,法管仲之寄政,则充国之屯田,明仲尼之怀远,十年后用之,则一役可定。”曹丕曰:“如卿意,当以贼虏遗子孙耶?”辛毗曰:“昔周文王以纣遗武王,唯知时也。”(《三国志·辛毗传》)曹丕不听,兵至广陵。东吴大骇,乃沿江伪装城围,布设假楼、假人等,浮船江中。曹丕临江而望,以为吴已有备,乃退军。黄初六年(225),曹丕最后一次征吴。御史中丞鲍勋谏曰:“王师屡征而未有所克者,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阻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今又劳兵袭远,日费千金,中国虚耗,令黠虏玩威,臣窃以为不可。”(《三国志·鲍勋传》)曹丕怒贬其职,出兵南下,结果又是无功而返。曹操时,刘廙有言:袁氏是自欲溃者,自行灭亡,故可征服之;孙权、刘备是自为计者,发愤图强,与自欲溃者异势耳,难用武功,宜以德兼之。他希望曹操结束乱世混战,开始经国安邦。贾诩、辛毗等劝谏曹丕的话亦为此意。 
  黄初七年(226)五月,曹丕病逝,时年四十岁,葬首阳陵。时大司马曹仁、太尉贾诩已死,骠骑将军曹洪失势免官,曹丕临终召中军大将军曹真、征东大将军曹休、镇军大将军陈群、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并受遗诏辅嗣主曹睿。            
第20章 承兴启衰的魏明帝曹睿     
  曹睿,字元仲,有岐嶷之姿,曹操异之。曹睿颇具断识。曹丕初即位,因谷价昂贵,废除五铢钱,以粮食和丝帛代替钱币。此后,巧伪渐多,竞以湿谷薄绢购物获利,虽处严刑,不能禁止。曹睿即位,召群臣商议此事。司马芝曰:“用钱非徒丰国,亦所以省刑,今不若更铸五铢钱为便。”(《资治通鉴·魏明帝太和元年》)曹睿遂下诏恢复五铢钱。 
  曹睿重视刑法。尚书卫觊奏曰:“九章之律,自古所传,断定刑罪,其意微妙。百里长吏,皆宜知律。刑法者,国家贵重,而私议轻贱;狱吏者,悬命百姓,而选用卑下。王政之弊,未必不由此也。请置法律博士,转相教授。”(《三国志·卫觊传》)曹睿从之,并召陈群等删约汉法,制《新律》十八篇,《州郡令》四十五篇,《尚书官令》、《军中令》共一百八十余篇。 
  时尚书诸葛诞、中书郎邓飏等结为党友,相互吹捧。董昭上疏曰:“凡有天下者,莫不贵尚敦朴忠信之士,深疾虚伪不真之人。窃见当今年少,不复以学问为本,专更以交游为业;国士不以孝悌清修为首,乃以趋势谋利为先。合党连群,互相褒叹,附己者称其美,不附者则予抵毁。凡此诸事,皆法之所不取,刑之所不赦也。”(《三国志·董昭传》)曹睿下诏曰:“世风质朴浮华,随教化而变。兵乱以来,经学废绝,后生进取,不由典经。今擢其实学真才者,亟用之;其浮华不务道本者,罢退之!”(《三国志·明帝纪》)遂斥免诸葛诞、邓飏等。 
  曹睿在军事上数建战功,但也有败绩。太和二年(228)春,司马懿闪击新城,斩反将孟达。秋,吴鄱阳太守周鲂伪叛,引诱曹休。曹休出兵,与陆逊战于石亭,大败而归,不久病卒。自此,东线对吴作战,由进攻转为防御。西线对蜀作战,曹真抵御住诸葛亮的数次进攻。四年(230)秋,曹真、司马懿分路伐蜀,因连雨而回。翌年,曹真病故。曹睿命司马懿屯长安,指挥西线战事。 
  青龙四年(236),陈群死。至此,四位辅政大臣只剩下司马懿一人。景初二年(238),曹睿召回司马懿,令讨辽东公孙渊。司马懿长途奔袭,围公孙渊于襄平,破城斩之,大获全胜。 
  这一时期的州郡长官大都身兼军政二职,多好征战而疏政务。黄门侍郎杜恕认为宜军政分权,走富民强兵之路,他上疏曰:“帝王之道,莫尚乎安民;安民之术,在于丰财。丰财者,务本而节用也。今牧守忽恤民而修将帅,民众弃农桑而竞干戈,不可谓务本。帑藏岁虚而制度岁广,民力岁衰而赋役岁兴,不可谓节用。大魏奄有十州之地,而承丧乱之弊,计其户口不如往昔一州之民,然而二方僭逆,北虏未宾,三边遘难;所以统一州之民,经营九州之地,其为艰难,如策羸马长驱,岂可不加意爱惜其力哉?臣以为州郡将帅牧守宜分任,将帅专心军功,不勤民事;牧守则尽政务,不典兵卒。”(《三国志·杜恕传》)曹睿一类帝王的通病为好大喜功,竭泽而鱼。曹睿心想哪怕曹魏只剩下自己一人匹马单枪能把吴蜀斩尽灭绝也值得,他对计议民生、计议根本、计议长远不怎么感兴趣。 
  曹睿在生活上骄奢淫逸。他广采众女,恋宠后宫;任命嫔妃宫女的官职多达数千,与朝廷官职数目相差无几。《三国志·魏书·后妃传》曰:《春秋》云天子十二女,诸侯九女,考之情理,不易之典也。而末世奢纵,肆其侈欲,至使男女怨旷,感动和气,惟色是崇,不本淑懿,故风教陵迟而大纲毁泯,岂不惜哉!有国有家者,其可以永鉴矣!历朝历代,如此作谏者不绝,而从善如流者寡。曹睿嫔妃成千,却屡失皇子,未育继嗣。 
  司徒王朗、廷尉高柔等上疏曰:宜以《周礼》天子后妃百二十人为限,妙简淑嫒,余尽遣还。且以育精养神,专静为宝。如此,则螽斯之兆可庶而致矣。螽斯是一种昆虫,《诗经》有《螽斯》篇,以螽斯喻繁衍。曹睿优容之,但不能听。 
  汉魏欲依《周礼》修礼乐而不立,就此可见一斑,修者不会反对王嗣虫生,但绝不会允许王妃蚁聚。君主不悦修礼乐,是不愿束己之欲,但却喜崇君臣道节,以免有犯上作乱。然君不正身,则难以正人。 
  曹睿无嗣,收养曹芳、曹询为子,立为齐王、秦王。后宫秘而不宣,无人知其由来。或传闻,曹芳是任城王曹楷之子。 
  曹睿既畜养众女,遂大兴土木,建宫殿,筑园池,致使劳役甚重,农桑失业。帝王举手之劳便能使子虚乌有变为现实,尽揽海内美女,而文人墨客只能望洋兴叹,梦寐广厦万间,以庇天下寒士。 
  司空陈群、少府杨阜等上疏曰:尧舜尚茅茨,万国安其居,桀纣作廊台,以丧其社稷。今承丧乱,社稷不安。宜躬行约俭,讲武劝农,而乃自暇自逸,惟宫台是侈是饰,必有颠覆危亡之祸。曹睿敬畏之,但不能从。 
  曹操热中权力,但生活还算简朴,他聚集了众多优秀的人才,不乏公正清廉者,诸如夏侯惇、袁涣、华歆、梁习、郑浑、鲍勋、满宠、胡质、田豫、徐邈等皆不治产业,家无余财。曹睿曾罢黜浮华不务本者,而最后自己却成为最大的浮华不务本者。 
  曹睿荒亡靡费,且又过于专权,任用非人。杜恕上疏曰:“今之学者,师商韩而上法术,竞以儒家为迂阔,不周世用,此最风俗之流弊,创业者之所致慎也。”(《三国志·杜恕传》)当初曹操为了代汉,故急需有商韩之术的人,以破儒者。曹操不破儒不得立,是谓逆取。而今魏室得业,当尊儒而抑商韩,以求顺守。 
  高堂隆上疏曰:“臣观黄初之际,天兆其戒,异类之鸟,育长燕巢,口爪胸赤,此魏室之大异也,宜防鹰扬之臣于萧墙之内。可选诸王,使在封国典兵,构成棋峙,镇抚皇畿,翼亮帝室。夫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咏德政,则世代传祚;下有怨叹,则辍录授能。由此观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独陛下之天下也!”(《三国志·高堂隆传》)曹睿下诏深慰之。鸟育燕巢,是谓魏室将为他姓制御;鹰扬之臣,喻指司马懿。 
  初,侍中吴质谓曹睿曰:“骠骑将军司马懿,忠智至公,社稷之臣也。”(《三国志·吴质传》注引《质别传》)曹睿忧社稷,问尚书令陈矫:“司马公忠正,可谓社稷之臣乎?”陈矫曰:“朝廷之望;社稷,未知也。”(《三国志·陈矫传》注引《世语》)陈矫是说司马懿可用,但难托。曹睿犹豫不决。 
  司马懿出兵辽东前,乃谏曰:“昔周公营洛邑,萧何造未央,今宫室未备,臣之责也。然自河以北,百姓困穷,外内有役,势不并兴,宜假绝内务,以救时急。”(《晋书·宣帝纪》)曹睿已余日无几。 
  景初二年(238)冬,曹睿寝疾,以燕王曹宇为大将军,使与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共辅嗣主曹芳。曹宇,曹操环氏夫人生,少与曹睿同住,二人亲密。太和六年(232)封燕王,深受曹睿宠赐。青龙三年(235)征入朝,景初元年(237)还邺,二年(238)夏,复征入朝。夏侯献,夏侯氏族子。曹爽,曹真子,少与曹睿亲,曹睿即位,待之甚厚。曹肇,曹休子。秦朗,秦宜禄子。曹操与刘备围吕布于下邳,吕布使秦宜禄诣袁术求救,袁术留之。关羽屡请曹操,欲得秦宜禄妻。曹操疑其有色,及城陷,曹操见之,乃自纳之,待秦朗如子。后秦宜禄为张飞所杀。曹睿与秦朗亲。时司马懿自辽东返,曹宇劝曹睿,以关中事重,使其径还长安,勿进洛阳。曹睿从之。夏侯献、曹肇和秦朗素恨刘放、孙资专权。曹操曾以刘放、孙资为秘书郎。曹丕更名中书,以刘放为中书监,孙资为中书令,皆掌机密。曹睿尤加崇信,每有大事,常听其主张。刘放、孙资惧有后害,乘隙入见曹睿,进行离间。刘放曰:“先帝诏敕,藩王不得辅政,陛下忘耶?且陛下方病,而曹肇、秦朗等便与侍女言戏。燕王拥兵南面,不许臣等入,此即竖刁、赵高也。今太子幼弱,未能统政,外有强暴之寇,内有劳怨之民,陛下不远虑存亡,而近系恩旧,委祖宗之业与二三凡士,寝疾数日,内外壅隔,社稷危殆,而己不知,此臣等所以痛心也。”曹睿听后,怒曰:“谁可任者?”刘放、孙资乃举曹爽,并又建议宜速召回司马懿。曹睿听之,遂更拜曹爽为大将军,又担心其能力有限,任尚书孙礼为大将军长史,以佐之。曹肇闻之,向曹睿固谏,曹睿欲停。刘放、孙资复劝阻,曹睿复听之,终免曹宇、曹肇、夏侯献及秦朗辅政之任。(《三国志·明帝纪》注引《汉晋春秋》、《三国志·刘放传》及注引《世语》)司马懿在汲县,数日内得二诏,前后相违,疑京师有变,遂疾驱入朝。 
  陈寿记述曰:曹宇性恭良,陈诚固辞。曹睿遂以曹爽代之。陈寿之说可能有误。曹宇同曹睿甚亲,早就应召入朝。受命辅政后,便积极出策,阻止司马懿回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