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陈兵:三乘道次第与净土法门(录音-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禅宗是没有什么方法可讲的,因为他依靠师父,依靠禅师。上根利器的人,禅师用他很灵活的方法。虽然有方法,比如说禅话头,曹洞宗还有曹洞宗的默照禅,还有其它的一些方法。但是这些方法都不重要,因为没有固定的方法,你按照那种方法去修的话,是可以得到一定的好处的,比如说能够入定,能够发一定的智慧,但是你缺了开悟禅师的增上缘的话,一般来讲你是不可能真正开悟的。不可能真正的开悟,这条路就是非常危险,就会把自己在禅定或者参禅当中的某一些,禅宗叫做光影,光影就是不是真正的心地光明,而只是一些影子。就会把一些光影误认为是真正的心性。误认为是心性以后,这种老和尚也可能持戒很好,也可能一打坐能坐几天。这个在禅宗的老和尚里面,现在也还有的是。但是这种人,他并没有见到真正的道,烦恼实际上一点也没有动。因为只有亲自证到的这种智慧,才能断烦恼,其它方法不能断的。你的打坐功夫坐得多好,烦恼不是靠那东西断;你的神通多大,你布施的再多,它跟断烦恼几乎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你必须要证到一个很具体的,跟诸法空性,无我性相一致的这么一种智慧,这个智慧才可以把烦恼连根断掉。其它的方法只能抑制烦恼,但是抑制烦恼的结果,佛教里面讲是以石压草。以石压草,以后还是会生长出来的。如果叫现在的西方心理学讲,这样做是非常有害的,因为人本来有欲望,它是很自然的,你用压抑的方法,说我是个出家人,我持戒,我不能干这个事情,我是佛教徒,我不能干这个事情,也是可以压抑住。压抑住以后,按照心理学的研究,他会在一定的时候,发生心理上的毛病。而中国传统佛教讲,如果这样做了的话,最可怕的就是临死的时候,因为你经过压抑,你平时在头脑很清晰的时候,你是拿理性、理智来控制情感、情绪,控制人欲的。所有世间道德教化体系大概都是这样,都是拿理智控制人欲。儒家认为你不这样做的话,就不是人性,就不是人了,做人的资格就失掉了,所以人要有仁义礼智信。

  其它的道德教化体系,认为这是社会给我的规定,大家都必须要这样做人,要不然就不是一个好人了,社会就不接纳你了。大家都是靠的这么一种(伦理),但是根本的能够导致生死的这种烦恼,它是一种下意识的,无意识的,它不受你的意识指挥。比如说:小孩刚生下来的时候,他没有这种分别意识上的烦恼,他没有理智的,但是他有烦恼。《阿含经》里面,有一个弟子就问佛说:出生的婴儿,仰面朝天在被子上躺着,他说他一天从早到晚也没有啥烦恼。佛摇头否定,说:他烦恼具足,他所有的烦恼都有。就说如果他能解脱,所有婴儿早都成阿罗汉了。道不是这样,它是一种智慧,修道的一种智慧,只有这种智慧才能把烦恼断掉。你没有修道,只是拿这种理智去压抑的话,临终的时候,显教跟密教都讲,临终的那最后一刻,是跟人做梦一样,是不受人的意识主宰的。南传佛教把它归于“异熟识”,“异熟识”就是前世的一种,或者长期以来的一种业报,不是由你自己所决定的。就像你在梦中一样,决定我做怎样一个梦,那不可能。因为你那个时候的意识,不是像平时这样清醒的。那么那一时刻,你压抑的烦恼全部都一下子爆发了。那最好也就是下一辈子再生为一个人。以前稍微懂一点宗教的老百姓,对佛教跟道教两教里面的出家人,我听老一辈的人说,这些人辛辛苦苦的,一辈子持戒、诵经,他肯定来世就转生为一个富贵人。实际上我们根据很多佛教的传记,《高僧传》记,确实是这样的。因为《高僧传》里有一个传记,是唐代还是宋代的时候,有一个人是一个儒生,也是一个考科举的,考到四十多岁,总是考不上,文章也做不大好。这一次没有考上以后,盘缠也没有了,当时好象还在西湖。他在西湖里面去投河自尽。钱也没有,这怎么办呢?已经四十多岁了。这个时候来了一个和尚,那个和尚来了以后,不称他为先生,称他为法师。他说法师,你还好吗?这人很吃惊,就问他。他说当时我们在一起修道的时候,有九个人,你不记得了?然后就拿出一个镜子来给他看,他看了以后,一下就明白了。原来他前世是一个寺院里著名的住持,是一个法师。然后他就开始问,我们一起的谁谁谁怎么样了。大概问了八九个,全都是,不是转生大将军,就是转生很大的官。他说这九个人里面,只有我一个人得到解脱,证得阿罗汉果。然后,这个儒生就很不理解,他说我前世一辈子,也是讲经说法,也持戒,什么都做得很好,为什么我今生落成这个下场呢?他道友就揭露他,说:你虽然讲经,但是你经常是不净说法。不净说法就是,他讲经的时候,还考虑到,今天有多少人,有财主来可能将来会给我供养很多钱,这个叫不净说法,有的时候会这样想。虽然你持戒,大的戒没有犯,但是小的戒你犯了。应该说这个法师的下场很不错了,因为他还生为一个人,还继续的信佛,而且后半生很快就出家了,很快还是得到解脱了。

  如果拿当代心理学的这种分析来看的话,这个完全合理的,合情合理。如果没有证到智慧,仅仅是这样修的话,大概从人是很难超出去的。至于禅宗的人,上根利器,慧能在《坛经》里面讲得很清楚,此法只接上根利器。上根利器的人,不用什么方法,见到禅师以后,用很灵活的方法,给他经过指引,慧能讲就是“解粘去缚”。把你自己捆在身上的绳子,他帮助你把它割开,解开,他就是这个方法。几句话之下,他就可以让你见性的。这种情况在禅宗里面,继续的时间不长,大概不到几十年的时间,到慧能第二代的时候,就已经不大行,因为光用这种方法不行,只有把方法变得更灵活多样才行。后来就变成机锋公案这些,到宋代又变成公案禅、看话禅。这些都是因为没有办法以后,因为禅师的本事没有这么大,参禅人的根器也没有这么好,不能使你一下子开悟,只能用比较笨的方法,参一句话头,但是到这个时候,禅宗实际上就已经衰落了。即使说生在盛唐,你能够碰到高明的禅师,比如说像慧能那样,你是不是能够开悟呢?那取决于你自己的根器。你自己如果具有这种根器的话,可能开悟的。

  当时的南阳慧中国师,他对当时天下的禅师已经不满意了,他是慧能的大弟子。慧能大概门下是四十七个开法的大弟子。南阳慧中国师是一个比较杰出的一个,他认为当时好多禅师已经靠不住了。他认为那个禅师印证你开悟,南阳慧中国师认为那不一定是正确的,你必须要再依据经典,自己看经,自己再验证一下,究竟他印证你那个对不对。当时徒弟最多的是马祖道一。有的讲他的坐下有八十三员大善之士,八十三个徒弟,都是已经开悟,都是可以接引学人的。有的讲有一百零七个。总之比慧能的徒弟成就的要多一些。但当时另外的禅师评价说,这八十三员大善知识里面,真正能够称得上善知识的,也就三、四个而已。证到阿罗汉果的有没有呢?我还是研究过禅宗的一些灯录,灯录里面,你仔细的研究,你要看他的心境,是可以看出来的,是有的。比如有两个禅师互相问,一个说:“微细流注断了几年”,就说,微细流注断了几年了?对方回答说断了七年。“微细流注”禅宗的用语,它指的是最微细的烦恼。如果“微细流注”断的话,肯定是证到慧解脱阿罗汉的。就说起码这两个禅师是证到的。当时像这样的禅师可能大唐国里还是有。当时有一句话是“不是无禅,只是无师,大唐国里无禅师。”这是当时人对大唐的评价,实际上当时真正的禅师很少。但是像这种人当时好几十个还是有的。

  待到南宋以后,禅宗以心传心的传承,基本上可以讲断了。为什么讲他基本上断了?因为这个传法,不能保证每一代接法的人都是开悟的。开悟的人也并不是没有;个别也还是有的。但是不能保证每一代住持寺院的禅师都是开悟的。所以即使开悟了,一般来讲,也只是等于小乘初果的见道。当然他的智慧要比小乘的初果人,要圆满得多。因为禅宗的法执要破得多,在知见上要圆满得多。即使证到这种,离自己解脱还很远,所以,禅宗从晚唐开始,到宋代的时候,大概禅宗门里面,开悟的禅师自己念佛,率领徒众念佛,在寺院里面开辟有念佛堂的,这种是普遍的,著名的一般都是这样。像最著名的永明延寿禅师,法眼宗的弟子。禅宗门里面一般认为他是透过三关的,透过末后牢关的。大家公认为透过末后牢关的这种禅师是很少的,大概在永明延寿以后还没有看到记载,大概很少。大家承认,明朝的莲池大师是破了初关的。他们都这样做,当然给大家做一个表率。大概说明即使你参禅开悟,最好还是先修念佛法门,求生净土,这样可以即生的解脱生死。当然,禅宗门里面也有一些人,不愿意往生西方净土,那也可以。不愿意的话怎么办呢?关于这个问题,曾经有人来问过宗密禅师,宗密禅师解答是,如果他开悟的话,可以证到小乘的初果,可以在人天当中自由的受身,将来肯定也能够得到解脱的。当然如果能证到初果以上,即使解脱的时间长一些他也不怕了,因为他肯定将来要解脱,不会再堕于三恶道了。再一个,如果连开悟也没达到的话,那么你精进的参禅一生,善根也不丧失。等再出头,就是说等再转生为人的话,然后再继续参禅,开悟得快一些,禅宗一般是这样解答的。总之禅宗在当时,也没有人讲它是易行道,这种修行的方法,看起来非常简单。它是拿最简单的方法综括了全部最深奥的佛法,它确实是中国人佛法智慧的一种最集中一种的表现。要深入的探索禅宗的内容的话,实际上那里面非常简单的方法,从小乘佛教到圆教所有的内容实际上都包括在里面了。所以美国的张澄基教授,他十八岁的时候就皈依贡嘎活佛在庐山闭关的,修大手印也修多年。他的《佛学真诠》里面讲,学佛越久越觉得禅宗的伟大。初期还不觉得它有多伟大,不过觉得多了以后,才会理解它的这种智慧。当然这种门槛是很高的。不是说一般的慧根,去参禅就可以开悟,实际上开悟的人很少。真正开悟的人很少。

  我在1980年的时候到普陀山去,碰到一个还过俗的一个法师。那个法师还是上过佛学院的,对佛法还是很懂。他说,“现在的普陀山哪能跟解放以前比。解放以前,经常住山的有3000人,能够几十年长坐不昧,不倒单的起码有300人。”他说经常这样的起码有300人。“当时,只要你是一个出家人,只要说你想修行,其它东西根本不用考虑。”最差的出家人,这个信念都有。不用考虑,随便找个地方一坐,自然就会有人来管你,就会供养你,把你的生活就包了。跟现代是不大一样,当时是那样。我问:有没有开悟的时候?他说这个事情从来没有听说过。就说那么多的人,那么精进的修行,实际上真正达到开悟的是很少的。所以印光大师,在普陀山住了几十年,他为什么要力弘净土法门呢?他就是看那些修禅宗修得很精进的人,里面真实开悟的很少,有一些有禅定功夫,有持戒,那都是没说的,很好,有的讲经说法讲得很好。但是他不能了脱生死,一个出家人不能了脱生死,那对他自己来说也是可悲的一件事情。所以像这些大师,弘扬净土法门。决不是轻易的,说因为我相信这个法门,才弘扬,他是经过了多年的研究,经过了广泛的观察,各宗各派都观察了以后,有的是修了各种方法以后,最后走到这个净土门里面,禅宗是这样。

  至于禅宗在南宋以后,基本上是越来越衰落,大概在近代虚云老和尚,有一些复兴。复兴也主要表现在修建了十几处丛林吧,带出了徒弟大概一二百个。这些徒弟当今都是在一些重要的寺院担任住持,他的功劳,修庙子,创建,创立的这些功劳都是很大的。这些人一般都有两大特点,一大特点是他很懂得修持,怎么用功,很懂得规矩。另外一个特点,全都会修庙子,有的自己还会设计图纸。虚云老和尚自己会设计。他确实还是继承了中国佛教禅宗的传统,但是当时就有弟子问虚云老和尚,你的弟子里有几个开悟的呢?虚云老和尚,长叹一声说,这件事情谈不上。意思就是这个意思,当然也不是绝对没有开悟的,实际开悟的,虚云老和尚认为很少。他的有些徒弟一来,老和尚就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