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解脱之道--四圣谛与缘起 体方法师-第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幸运,很幸福,就在导师的论著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抉择得到,而且你会赞叹不已,太好了,太棒了!除了上这个课以外,你们回去最好要下功夫把导师的论著都要看,要深入去体会。也许很多人一二十年前就有了,放在书柜上看不懂而已。但现在你们已上过课了,回去再拿出来看看,我保证你们忽然间都懂了,我带你们进去,你们就会懂了。
  “修慧在三有漏慧的修行过程中,思慧与修慧,同样对于诸法起着分别抉择,祇是前者(虽也曾习定)未与定心相应,后者与定心相应。思惟,又译为作意,本是观想的别名,因为修定未成,不与定心相应,还是一种散心观,所以称为思慧。如定心成熟,能够在定中,观察抉择诸法实相,即成修慧。”
   修慧的阶段与思慧一样还是有分别抉择的状态,只是思慧阶段的分别抉择尚未与定心相应,而修慧时就要与定心相应了,待心能凝定下来与定相应才是真正的修慧,也才能起无漏慧。
  “心能安住一境──无论世俗现象,或胜义谛理,是为止相;止相现前,对于诸法境界,心地虽极明了,但并非观慧,而是止与定应有的心境。”
  心安住于一个境界里,不管是世俗的现象或胜义谛理,安住于一处,心渐渐会定下来,这是止息的止相。当心止息下来时,对世间一切法也是很清楚明了的,但这时还不是观慧,只是与止定相应的一种心境而已。一般来讲,修止再修观,叫止观双运。 
  “止修成就,进一步在世俗事相上,观因果、观缘起、乃至观佛相好庄严;或在胜义谛中,观法无我,本来寂灭。”
   心的止相现前,心就逐步安止清净了了分明,这时再起观照。观照的对象是世俗的因果现象缘起条件,在传统佛法的修法可以观察佛相庄严。或以胜义谛来观,即观察一切法无我、寂静涅槃的寂灭,这些都是要起观才能体会的。
  “这不但心地极其寂静明了,而且能够于明寂的心境中,如实观察、抉择,体会得诸法实相。从静止中起观照,即是修观的成就。”
   心到一种宁静清净的状态,但那并不是完成了。而是要在那种状态中起观照,因为那时的观照非常微细,抉择的重要性是在实相空性的问题,是否寂静涅槃,重点是在实相的观照。一般来讲散心观,平常的散乱心烦恼相还是很多的,要观照就不够深入微细。当烦乱的心止息下来时,比较清净宁静,那时起观照会很微细,心里小小的起心动念都看得很清楚。观察胜义谛:诸法是不是无常、剎那不住地生灭?是不是没有永恒性即无我性?是不是真正的归于灭?这个灭的法性是什么?这时观照就很清楚。所以一定要与止定相应的这种观照,才是真正的修观成就。
   “单是缘世俗相,获得定心成就,并不能趣向证悟;必须观察一切法无我毕竟空寂,才可从有漏修慧引发无漏的现证慧。”
    这句话很重要。如果只是观照内在六根与外在六尘相触的世俗相,心也会慢慢静下来,但这种只是静与定,只是使身心安静、宁静而已,不能趣向证悟。必须进一步观察一切法无我毕竟空寂,才能从有漏修慧引发无漏的现证慧,即真正体证法性空寂。要注意,体证法性空寂性才是进一步的真正体会。 
  “修慧虽不能直接取证,但却是到达证悟的必经阶段。无自性无分别的慧观,能够降伏自心烦恼,引发现证智能。”
    可以体会到那种宁静清净,这是过程,必须要透过这个过程。因为心已经宁静了,不会起起落落,这时才能现起无自性无分别的慧观。
  建立了缘起的正见而起的观照是无分别的,是无自性的,是如如的,能降伏自心烦恼而引发智能,这时才能产生真正的智能。所以这是在有为的观照中进入无为的观照过程,大家要明白。什么是无为的观照?就是无自性无分别的观照,将来我们在禅修时教你们的如实观照其重点就在这里,我先点一下。有为的对治法要了解实相是很难的,如何最后能体会到无自性无分别的慧观?这个也要有方法的。所以我一直鼓励大家:不是参加一次禅修就一定能开悟解脱。但如果连观照的方法及观照的内容真相都不懂,即使学了很多理论也还是用不上,什么是无自性无分别的慧观,这不是一般人随便都懂的,我们要教的就是这个。如果你没有因缘能参加九天的禅修,至少也要参加三天,前三天中学会如实观照的理论与方法,你回去才会用。我们并不是强求你们一定要来,而是如果你不学,那就不懂理论与方法。即使学的人都不一定用得上,何况是不学的!所以至少你要知道如实观照的内容是什么,这很重要!
  “从修慧不断努力上进,真实无漏慧现前现证慧成就,即能断烦恼,了生死,成就解脱功德。”
    真正明白了观照的方法,在修慧上一直努力,哪天我们的身心慢慢进入那种状态,因缘条件聚合时,“唰”……,就会相应,你就会体会到在谈什么,这是真的。要不断努力上进,真正体会到无漏慧现前,当下可以现证时,你的烦恼才能真正断除,生死才能作主而真正解脱。体证空性的深度可以不一样,以中观或唯识的立场来看,真正见空性时,一切法不生,“唰”……,身心不见了,真的跟空性相应,那也是一种体证。如果能体证到真俗不二,那就不一定要有一个空相,这当然是更深的体证了。但这些过程都是要不断的用心,不断的止观双运,慢慢身心成熟时,“唰”……,你就能体证得到。只要你真正用心上进,真正用对了方法,体证空慧只要条件具足就可以,每一个人都能体证得到。缘起就是讲条件,条件具足了,你就成就了。所以这是人人都可证的,这点比较重要。
  “如闻慧的成就,含摄得信根──于三宝谛理决定无疑,即是信智一如的表现。思慧成就,由于净戒的俱起,特别引发了深切的悲愿,而成悲智交融的大乘不共慧。修慧成就,则必与定心相应,是为定慧均衡。”
  一旦听法闻慧成就,对三宝就不再疑惑了,建立起肯定明白决定的信心,这时是信智一如的,这才是闻慧成就;闻慧成就后,信心更具足,就会自发地护持戒律,也会引发深切的悲愿而成悲智交融的大乘不共慧。大乘的不共就在悲心深重,不是自了就好。菩萨会关怀一切众生,所以这时的悲与智能交融,这时才叫思慧成就;修慧的成就必然与定心相应,是定慧均衡。所以没有与定相应的慧大部分属狂慧。
  “现证无漏慧,以如如智,证如如理,如智如理平等不二,达到理智平等的最高境界。”
  修慧成就是定慧均衡,进一步用功而现证无漏慧,才是最高境界。
  “不过智能的初证,总不免偏重真性的,所以最初证得一切法空性,还需要不断地熏修,将所悟真理证验于诸法事相;然后才能透过真理去了达世俗,不执着,离戏论,真俗圆融而无碍。于是悟理与事行,生活与理性,无往而不相应。”
  导师谈的都是事实身心体证的过程。初证法性空寂的人难免偏于理性真性的部分,偏重喜欢空性的境界,常常会超越事实以外,住在那边。所以还要进一步不断熏修,将所悟的真理证验于诸法事相,融入一切事相之中,这样就不会只偏重在空性这一边了,不会只在定或真的这一部分。才能回过头来,在人间的一切事事物物中同样融入这个真性,都与真理相应。这样逐渐对世俗的一切就不会执着了,一切戏论就会止息,这时真与俗没有矛盾,在世俗中也是真理的显现,那时就叫真俗圆融而无碍。所以刚刚悟到空性时难免会对于真理这一边比较注重,但要进一步慢慢又回到人间来,跟事事物物要融成一片,才能达到所谓的世俗与真理的无碍。这时生活就在真理之中,一切的事相都是真理的显现,你的起心动念为人处事一切都会与真理相应。
  “然菩萨发心,以教化众生为要行,必须具有广大的愿欲,遍学一切世出世间无边法门,种种善妙知识。”
    看到众生的苦,你会于心不忍,就会进一步发菩萨的慈悲心,行菩萨行,教化众生。这一切即成为你自动的责任,愿意学习世俗的一切,以了解众生的需要而便于教化众生。所以那时就会发起广大的愿,欲遍学世出世间一切的法门及知识,才有智能应对广大众生的需要。也就是说从第一步的“从假入空”,还要进一步“从空出假”,即证入空性的理证后,还要回到事上来理事圆融,发起悲愿,为具足利益一切众生的智能而广学多闻。这些都是修行很重要的观念。
  “菩萨不但是道智,而且是道种智,这是一般所不大注意的。真正的大乘慧学,不但重视观境与生活的相应,理性与事相的统一;而且能够博通一切世学,容摄无边微妙善法,使一切世间学,无碍于出世的佛学,并成为佛法利益众生的善巧方便。”
  有些人认为只要自己用功就好了,所以常修禅观,不管世间事。其实大乘菩萨道的慧学,不但自己解脱成佛,还要利益一切众生,就要广学多闻世间的智能。真正了解佛法的人,不但不会厌弃人间众生,反而会更加关怀人间众生。在生活中,非但不消极,还会更积极去利益一切有情。体证真理实相,就是体证真正的无我,他绝对不会执着,不会保护自己。这个五蕴是必归于灭的,就像燃烧的蜡烛必然会烧尽。照自家的小客厅与普照天下的人,同样是燃烧,同样必归于灭,对烛光本身来说又有何不同?明白了道理,就让这个五蕴身心更加发光发热,照亮一切的众生!我们善巧的使用它,那还会消极吗?所以有“我”的人只想到自己的利益,才会自私消极地自我保护;体证真理寂灭法性的人,已经超越了我执我慢,怎会只顾自己所需而已?倒不如好好应用生命。
  我常跟这些同参讲:我知道我一定会死的,说不定很快,也许还有一段时间。剩下的生命是自己安乐自在享福,还是用在利益一切众生?同样会死,如何善用剩下来的生命?真正体会法性的人不会再自私了,绝对不可能消极地安于自己享福,而是具有菩萨的愿力乐意帮助众生。真正行菩萨道,就需要更多的时间精力来广学多闻,想方设法来利益众生,了解众生需要什么,他们痛苦烦恼在哪里?用什么方法能使众生解脱?一心一意学的是这个,怎会浪费时间和精力?有时我会与这些同参共勉:你们不要以为我在这里说法,我就什么都会了。其实不见得,我每天要看很多书,有时候看一个月的书你们可能要看三年,现在看得更快更多,要广学多闻么。否则用什么来利益大家?如果我不知道你们的痛苦、需要、障碍、盲点,如何来指导帮助你们?所以更要用功啊!众生没有度尽,菩萨无尽的行愿就不会截止,这就是真正了解法性的人。
  各位不要担心学佛会导致消极,体会到法的人不会再有我执,他更是无私的奉献而已。就像刚才所说的,蜡烛既然一定会烧尽,这个燃烧的光,只有照你自己还是照天下的人?同样在用,只是看你会不会用而已。这一点大家要明白。

如实观照
  下面就讲如实观照了。如实观照是我个人几十年来,通过对法的探讨及修很多法门后的体验,最后浓缩了所有的问题,找到了直接而又能摄受一切法,能善巧地使大家受用的一个实践的方法。先声明在前:其它的法师及法门也有很好的善巧。如实观照仅仅是将我个人的一些体验经验贡献给大家。
   “「如实」两个字的意思,就是照它‘原来’的样子,当下如何,即照着当下的因缘,去‘看’(观察)着‘它’,无论是喜怒哀乐。
  “看着它”,这个“它”是向内(身心),注意听!它不是外面的。在观察时,不需要特殊的准备,不是刻意造作在某一种状态来观察。就在生活中,在生命活着的当下,时时刻刻的行住坐卧中,去观察当时的身心,无论自己的身心处于怎样的状态都没有关系。照着它原来的样子,时时刻刻地向内观察,犹如打开探照灯。为什么要观察?上课讲过“无明”二字,我们的心一直在向外攀缘,不知道自己如何犯错造作恶业,也不知道由此而致的生死轮回,这叫无明,也就是对自己不认识不了解。上课建立了正确的知见后,现在就要观察自己,来验证知见的正确性。我们每天都在说:“我、我、我,我要这样,我要那样……”其实你真的认识那个“我”吗?坦白讲,你不认识那个“我”,因此糊里糊涂地随着因缘转,被过去的习性转,贪爱执取造业而不自知。现在要发觉真相的唯一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