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射雕时代-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四海不说话了。是啊,花儿保证要把自己恨死了,她虽然讨厌,但卖给人贩子的确有点过分了。但有一点是不对的,花儿绝不是黄花闺女。
  师兄知道自己点中了老四海的要害,微笑着说:“咱俩联手做成几笔,二一添做五,完了事,你走人,想去哪儿去哪儿。”
  老四海决定不能当面得罪他,便投其所好地说:“这事可以,但做生意得有计划,我得事先规划一下。”
  师兄大点其头道:“没错没错,必须得计划好喽!为了大米掺油的事,我特地去了趟河南,调查研究嘛。”
  老四海道:“半个月,过半个月我把计划给你。”
  二人分手了,老四海立刻就给公安局写了一封举报信。他这么做有两个目的,其一:老四海的确认为,往大米里掺机油太缺德了,干这种事是要遭报应的。其二嘛,老四海想借公安局的手把师兄抓起来,抓了师兄,他老四海就算安全啦。师兄是不会出卖自己的,他在省城保证有不少事迹,这小子担心别人把他的事全抖落出来。老四海等了十来天,公安局没消息而师兄又找上门来催促行骗计划。他只好说:正在谋划中。最后老四海实在等不及了,又给报社写了信。这招儿还真见效,事情一上报纸,老景便不请自到了。
  老四海将师兄与市场老总合谋的事大略说了说,并将师兄的地址和联系方式和盘托出。老景立刻通知手下去抓人,完事后他盯着老四海问:“你说,我该怎么处置你?”这时老景的手机响了,是个朋友打来的。朋友是某大机关的领导,号称大米市场是某某同志的形象工程,能否通融一下?大家都有个面子。老景问他吃不吃大米,朋友说吃,老景就把电话挂了。他又要处置老四海,但电话又打进来了,老景无奈,只得将手机电池卸下来,来了个不在服务区。
  老四海不说话,记者站了出来:“你完事了吧?都是求情的吧?”老景拿不准该怎么办,眼睛却一直盯着老四海。记者接着道:“不管你们以前有什么事,这次让他走,男人说话要守信用。”
  老四海玩命摇头:“不对不对不对,他不是男人,他是公务员,咱们中国有三种人,男人、女人、公务员。你不能把男人的标准强加到他身上。”老四海已经看出来了,老景显然是受到了记者的牵制,于是玩了个火上浇油。
  老景果然火了,他敲着桌子低吼道:“我要不是早就答应了记者同志,你今天是走不了的。”
  记者道:“你凭什么不让他走?他有功。要不是他,你们天天得吃机油饭,这叫正义感,现在的人什么都不缺就缺正义感。”
  “他有正义感?他?”老景气得肚子里咕噜咕噜直响,他挥着手道,“我今天让他走,我还要处理市场的问题呢。但老四海你给我听着,下回再碰上我,你就没这么便宜了。”
  老四海毫无表情地说:“我不叫老四海,你认错人了。”
  老景一愣,二人对视了几秒钟,老景甩手而去。
  老四海送走记者以后,便径直去了美容院。老四海知道,真正的间谍绝不是相貌英俊的小生,而是再一般不过的平常人,这样的人一般很难引起别人注意。而间谍的另一个基本要求是不能有显著的身体特征,否则早晚要露馅。他是真后悔,为什么自己偏偏在葫芦记这个环节上疏忽了呢?害得师兄和贤淑都知道自己的底细,真是不应该。十几年不见了,如果不是这个葫芦记作怪,师兄不一定能认出自己来。老四海决定斩草除根,把娘胎里那点东西全割下去。
  医生从他屁股上割下一块皮,然后又将手背上的胎记削去,以屁股皮替换了手皮。手术过程中,老四海忽然问道:“大夫,以后我这只手不会发臭吧?”
  医生笑道:“不可能,我给好多小姐做过手术,都是屁股皮换脸皮的,要是发臭的话人家早就找回来了。”
  老四海当时就发誓,以后再不亲小姐的脸了,万一要是亲上了屁股岂不恶心致死啦?
  手术后,老四海拎着行李去了机场,他的下一站是西安。
  八水绕长安,有水的地方一般都是财路畅通的。
  西安城的西关门内有一条著名的回民街,卖的全是西北回民的吃食。什么羊肉泡馍、胡辣汤、炖闷子、拌凉粉、莜面卷等等等等,小吃种类繁多,几乎将大西北风情全部浓缩在一条街上了。
  老四海喜欢北京,也喜欢西安,他喜欢那种横平竖直的城市布局,走到哪儿都不会迷路,走到哪儿都有出路。对于他这个职业来说,不迷路,能逃跑无疑是最最重要的。
  他在市场上毫无目的地转悠着,不时地问问这问问那,全然是一副大行家的派头。老四海多少明白些古董知识,都是书上看来的。他想淘换几样半真不假的东西,这玩意儿将来是一定能派上用场的。
  到第四天的时候,有个小贩终于忍不住了,他追着老四海问:“先生,是不是想弄点好东西呀?”
  老四海大大咧咧地说:“这地方还能有什么好东西?”
  小贩道:“听口音,您不是西安人吧?”
  老四海特地将舌头伸长了一些,带出点儿河南腔调。“我是洛阳的。”
  小贩点头道:“都是出古玩的地方,您肯定是行家。我就告诉您吧,这市场上所有摆出来的货品,没一样是真的。”
  老四海冷笑道:“还用你说,我眼睛一扫就知道。”
  小贩满脸的佩服,转着眼珠子道:“想看真家伙,您就跟我来,可好着呢。”
  老四海知道,这些古玩贩子一般不具备侵略性,于是跟着他钻进小胡同。小贩走了几步,见四下无人,便从口袋里拿出样东西。“您看看这个。”
  小贩递过来一个油布包,老四海小心翼翼地打开,包里竟是一把小刀形状的东西。小刀的质地是铜的,通体黑绿,全是脏乎乎的锈斑。刀柄是个硬币一样的半圆形,也是铜的,并不厚实,分量也不是特别重。刀身上隐隐约约地能看出几条蚕丝般的黄线,像是字迹却又看不大清楚。老四海“扑哧”一声笑了出来,他将布包塞进小贩手里,转身就要走。
  小贩死活拽着他:“先生,您说句话啊。”
  老四海笑道:“兄弟,卖假货你也应该找点儿大路货卖,一般人不知道的。可这东西只有王莽铸过,别人再怎么做都是假的。”
  小贩叫道:“大哥,这是真货。我找好几个人看过了,大家都没看出毛病来。”
  轻蔑如洪水一般,一口气便从老四海嘴里冲出来了,险些将小贩贴到墙上去。“废话!没看出毛病来就能证明它是真的?这是一刀平五千,全中国还能剩下多少枚,你有那个福分吗?”
  老四海的话没错,这种刀型钱币并不是战国的刀币,是王莽的新朝铸造的。王莽这人没什么真本事却好大喜功,一心想在历史上留下不朽的名声。他想提前实现共产主义,来了个均田制,结果碰个了灰头土脸,最后还闹出了全国性的大饥荒。由于干出一番大事业实在是力不从心了,王莽后来便选择了铸造钱币的方式来名垂青史。他当政了二十几年,前后铸造了好几十种铜钱,一律做工精美,一律材质优良,一律别具匠心,有些钱币已经成了收藏市场的绝品。就拿这种刀型币来说吧,模样与战国时齐国的刀币很像,学名叫一刀平五千。这五个字就是那几条看不大清楚的黄线,是用错金工艺将黄金丝直接错到币面上的,这种工艺在当时都是非常先进珍贵的。由于铸造量稀少,存世量则更少了,所以在中国的古钱币收藏中,一刀平五千是标志性的极品。也正因为如此,从明朝开始就有人造假了,市场上见到的一刀平五千大多是假的。即使是假品也能分出等级来,早期铸造的假币如今也颇值些银子了。
  小贩脾气不错,虽然被老四海数落了一顿却并没有急眼,反而嘻嘻笑着道:“您还真是个行家。您的话全对,我也不信我真能有那么大福分。我日他先人的,我干这行也干了好几年了,可一样真货都没碰上。可我还得问问您,您见过这么真的假币吗?假币也不是一般的假币吧?”
  老四海又把油布包拿了过来,翻来覆去地看了几眼,最后点头道:“是有点像真的,但不会超过一百年。”
  小贩一拍巴掌:“对呀,这东西绝不可能是现代人做的。我估计呀,少说也得是民国时期的,前清的也有可能啊。虽然是假的也有一定价值,您不亏。”说着,小贩在手指头上吐了点唾沫,在币面上狠狠擦了几下,“您看您看,这几个字还是真金的。”
  老四海哼哼着道:“也就0。1克。”
  小贩道:“那也是金子呀。现代人谁能拿真金做假钱?即使是假币也是下了大功夫的,不容易。”
  老四海知道这玩意儿有点意思,决定买下来。他笑着道:“闲着也是闲着,你就开个价吧。”
  小贩试探着伸出五个手指头:“五百?”老四海二话没说,转身就要走。小贩一把抓住他:“你砍价啊,生意啊,谁也不能一口价。先生,我都一个星期没开张了,您得照顾照顾我呀!”
  老四海道:“我看你是开不了张了,你老想一刀把人砍死。”
  “三百。”小贩自动降价。
  老四海伸出一个指头:“一百。”
  小贩仰头想了想:“你再添五十,这东西就是您的。”
  老四海死死盯着他手中的油布包,一字一顿地说:“添五十可以,你小子可不能给我掉包。”
  小贩道:“您是行家,干我们这行是不能骗行家的。”
  老四海递给他一百五,拿着假钱走了。
  离开市场,老四海对这枚假钱忽然产生了怀疑。
  此前他只是在书上见过一刀平五千的照片,印象已经有点模糊了。万一这东西假得离了谱,将来一旦拿出去,岂不是要闹出笑话啦?
  他跑到陕西省图书馆,借了一本古钱币收藏的书,对着图片比较起来。老四海是越看越高兴,这假钱和真钱简直是一模一样,无论是外观、尺寸、字体,甚至错金线的粗细都差不多。他又借来个天平,称了称分量,假币居然也是不差分毫的。老四海知道,假古币做到这个份上,那是费了很大心思的,看来这东西的价值不止是一百五十块钱。
  下午他特地跑到文物研究所,花了五十元的鉴定费,请出一位古钱币鉴定专家来。
  专家掂量着一刀平五千,只看了一眼便问:“你多少钱收的?”
  老四海咬着牙说:“五千。”
  “在什么地点?”
  “洛阳。”
  专家又仔细观察了一会儿,然后把钱币还给老四海道:“回去吧,拍卖会上你可以卖一万。”
  老四海的鼻子头哆嗦了一下,跟着鼻涕就要出来了。但他的定力很好,不仅没从椅子上出溜下去,而且抑制了流鼻涕的欲望。“一万?一万块钱出手是不是少了点啊?”
  专家笑道:“没错,头两年它能卖到一万五。可现在经济危机了,东南亚和港台买主都出不起大价钱了,古玩市场的平均价格已经坐滑车了。这东西顶多也就是一万块了,但它能保值,将来还会再涨起来的,两万的前景也是有的。”
  老四海咽了几口唾沫,眼前浮现出贤淑购买翡翠时的情景,于是道:“你们能不能给我出份鉴定证书呢?”
  “行,不过出证书是需要另花钱的。”
  老四海爽快地说:“只要别让我再花五千就行。”
  专家哈哈笑道:“你要能五千卖给我就好啦!”
  二十分钟后,省文物研究所的鉴定证书就出来了。证书上端端正正地写着:
  鉴定内容:古币。
  名称:一刀平五千。
  年代:公元前1世纪(王莽新朝)。
  工艺:黄铜错金。
  品质:中上……
  最下面是研究所的钢印和专家的亲笔签名。
  专家把证书递给他,颇有些感慨地说:“小伙子,眼力不错。我干这行快三十年了,这是我第三次在民间看见一刀平五千的真品,难得呀!”
  老四海真想告诉他,这玩意儿只花了一百五,但他担心老头子当场吐了血,最终也没敢说出真相来。老四海清楚,在古玩界,自己的幸运遭遇叫做捡漏,小贩的糊涂叫打眼。本以为弄了个假玩意却换成了真的,这叫弄拙成巧,怎么想都是美滋滋的。
  一切手续都办好了,老四海揣着一刀平五千和鉴定证书,哼着小调回宾馆了。
  路上,老四海觉得每个路人都是喜气洋洋的。快到宾馆时他忽然想起,自己当年回家奔丧时,在长途车上有个老头曾经说过:“小伙子,好好混,这就是好运的开始。”
  十几年了,这句话终于应验了。
  第七章:我们的阿波丸
  西安是一条时空隧道,在这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