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纪洪水-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4日上午,绰尔大堤出现150多米的滑坡,坝基渗水下陷,战士们跑步前进,仅用50分钟便赶到了8公里外的现常刘小强就“混”在队伍中。他第一个跳入水中,在齐腰深的激流中抡锤打桩,一干就是2个多小时。
  “我多干一点,大坝不就多一份安全吗?”被营长强行从水中上叫上来的刘小强一边将一个土袋甩上肩,一边冲着营长“申辩”。
  4个小时过去了,又一次摔倒在泥水中的刘小强半天没有站起来,战友们扶起他一看:竟睡着了。
  小强太累了。他自己也说不清楚这一天里打了多少木桩、扛了多少土袋,只是倒下时,满手血泡,满身泥浆,满脸汗水和着雨水。
  小强发起了高烧。然而,当险情再次出现时,他又“甩”掉了监护他的战友,溜到大坝上背了500多袋土。
  营长大发雷霆,小强却强辞夺理:“我是卫生员,我懂,发几天烧没事的。”
  可是,战士张青在去年5月部队在吉林驻训时感冒发烧,刘小强却冒着大雨将他背到了3公里外的旅指挥部诊治,又在他的身边坐了整整一夜。
  小强对自己几乎到了“蔑视”的地步,只要身体与工作冲突。
  去年10月,部队在黑龙江光缆施工,小强一肩背药箱,一肩扛铁锹,每天白天工作十二三个小时,夜间再开始他的“本职工作”。
  20多天里,小强大量透支了自己的体力,在壕沟里睡着了。战友半天才将他摇醒,他说了几句话又睡了过去。营长邵云礼说:“他搂着镐头在沟里甜睡的样子,我咋也忘不掉。”
  面对这次世纪洪水,小强说,党考验自己的时候到了。
  8月17日晚,经营党委批准,刘小强光荣入党。
  19日凌晨,嫩江大堤200米的立陡山段出现了6处滑坡,一营将士奉命冒雨前去救险。
  刘小强再一次第一个跳进深水中打桩,把9公斤的铁锤抡得呼呼作响。少有人知,此时的小强高烧未退,头昏目眩折磨得他几夜不得安眠。
  20日上午,小强和战友杨永、傅新到一处陡崖下取土。12时10分,3米多高的断层突然滑动,侧对陡崖的小强大喊一声“不好”,转身推出了背对陡崖的杨永、傅新。
  战友得救了,小强却被深埋土中。
  一营的官兵流泪了,从营长、教导员到普通战士,“他是个好战士”,“他是个好人”。
  三连战士闫猛忘不了,他在训练中扭伤了脚,是小强用手给他悉心按摩,一天一次,一次个把小时,直至痊愈;二连的新战士谢辉忘不了,今年元旦自己感冒时想家要离队,小强一边为他打针,一边陪他唠家常,给他买水果、奶粉,替他打水、洗衣,治好了他的“心脖;营长和指导员忘不了,一位78岁的癌症患者急需输备时向部队求援,”近水楼台“的小强抢先赶到卫生队,献出了300CC的鲜血;……
  小强负伤后,旅党委、集团军党委做出决定,为他记一等功,号召干部战士向他学习。
  来自全国各地的400多名团员、青年打来电话,提出申请护理小强。
  坚强的小强笑了,他为自己入党3天写下的辉煌骄傲。
  第三节 无声的感召
  我们每一个党员,每做一件事,如果都能兑现他当初举起右拳时立下的誓言;我们每一个领导,每一次行动,如果都比他说的还要漂亮,这个社会该是怎样的美好啊!
  洪水为他们提供了这样一次机会。洪水是一面镜子,洪水更是一场考试。
  在这场考试中,人们温故了这样一些词汇:率先垂范,身先士卒,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些词汇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被用滥了,以至于人们快要忘掉这些词汇的本意。
  但是,这场世纪洪水却让人们觉得这些词汇这样亲切,这样真切。
  我们开始重新学习这些词汇,我们喜欢上这些词汇。因为,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支撑这些词汇的是“行动”。
  一个领导站在堤上喊破嗓子,但似乎并未给人们带来多少干劲;一个领导看到大堤出现险情,第一个跳入洪水,紧随其后的是十人、百人、千人。
  在洪水的照映下,人们重新领会到“领导”二字的原始含义。
  罗典苏、包石头、王占成……,这样的名字令人们肃然起敬。1。罗典苏:身先士卒罗典苏静静在躺在病床上,鼻孔里插着输氧管。
  昏迷6小时后,他苏醒过来,与身边的同志说的第一句话是:“还有一个管涌找到没有?”
  罗典苏是湖南省岳阳市市委宣传部长,8月17日上午,因极度劳累,昏倒在确保京广大动脉畅通的麻塘大堤上。
  在这场人与水的战争中,罗典苏任岳阳县防洪抢险的指挥长。
  7月15日,刚从外地出差回来的罗典苏,不顾疲劳就赶往前线督战。50多天里,他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
  8月15日傍晚,暴风骤雨袭击了岳阳县中洲垸,一段挡浪墙被巨浪掀翻了2000多米,堤身多处出现10多公分的大裂缝。
  风大浪急,罗典苏横跨在裂缝口子上,用手电筒照着裂缝深处,查看被大浪淘空的堤身和一个个浪坑。
  群众送来了一件救生衣,罗典苏坚决不穿。“我跟你们不一样。我穿了救生衣,大家心里就少了一分安全感。”
  这个场面被罗典苏的女儿在电视中看到了,她打电话哭着求爸爸保证下次不冒这样的险。罗典苏对女儿说:“该冒险的时候还得冒,谁让爸爸是防讯总指挥长呢?”
  朱容基总理对坚守麻塘大堤的军民寄予厚望:“希望你们尽心尽力保住大堤,确保京广线畅通,拜托了!”罗典苏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
  一次,巡堤查险时发现守护管涌的人喝了酒睡在堤上,从不发脾气的罗典苏大发雷霆,当众斥责道:“你这是拿堤下几万父老乡亲的生命当儿戏!”
  还有一次,听说一位村民在抢险中被拖拉机撞伤,罗典苏非要登门探望,途中却因劳累在车上睡着了。司机没忍心叫醒他,将车开回了堤委会。
  罗典苏醒来后非让司机按原路返回。在那位村民家里,罗典苏听说他为了疗伤已花去1000多元,当即表示为他解决500元。“他是为抢险负的伤!”
  那些日子里,大堤成了罗典苏生活的全部,他的所有情感都被滚滚长江牵动着。
  麻塘大堤的堤高坡陡,入汛以来12公里的大堤共出现大小险情1000多处。罗典苏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昼夜试验,终于用灌浆机钻孔灌水泥的办法封堵住了管涌。
  事后,到现场察看的水利专家对此大加赞赏,称外行解决了一大难题。
  8月中旬有消息预测,长江第六号洪峰19日到达岳阳。罗典苏心急如焚,他最着急的是一段150米长的纵向裂缝会对整个大堤构成威胁。尽管已有除险措施,可他坚持在堤脚再打上200根木桩。
  17日上午,罗典苏又一次来到这处险段,见几十个疲备不堪的村民正有气无力地抡着大锤,工程的进度远非他所想像。
  罗典苏急了,走上前去抡起15公斤重的大锤朝一个木桩砸了下去。仿佛注入了一剂强心剂,村民们抖擞精神抡圆了大锤,一口气打下了5根木桩。
  兴奋不已的罗典苏指着一根1米多高的木桩对旁边的3名村民说:“我也算一个,听我的号子——”“一、二、三……”4个人抡起40公斤重的罩锤砸向木桩,50多锤下去,木桩终于全部插进了堤身。
  罗典苏喘着粗气坐到了地上,他感到不适,急忙从兜里掏出救心丸连吞3粒。但心口的疼痛还是不可抑制地爆发了。他只说了句“我不舒服”,便向后一仰,倒在地上。
  现场的几十名抢险队员蜂涌而上,只见人事不醒的罗典苏双唇发黑、四肢发凉,有人顿时哭出了声。
  人们大声呼喊着“罗部长,罗部长”,有人拨打“120”,有人用手扯着编织袋搭起了凉蓬,有人扳开罗典苏僵硬的嘴往里塞着救心丸……
  据岳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的诊断结果:病人患2期糖尿病,因过度疲劳、长期精神紧张,诱发心肌缺血、冠心并心绞痛。
  当时就在现尝曾采访过罗典苏的岳阳电视台的2名记者证实:罗典苏是急的,他生怕洪峰到来之前200根木桩打不完。50岁的人抡起那么重的大锤,发力又那么猛,恨不得一锤就把木桩砸到底。
  尽管岳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严格控制,前来探视的人们依旧络绎不绝,走廊上、大厅里,站满了手捧鲜花的人群。
  朱容基总理看了罗典苏的事迹报道后说:在紧要关头,我们的党员干部就要像罗典苏同志那样,身先士卒,给群众做出榜样。
  2。王占成:救了大武汉王占成没想到自己在68岁的年纪还有一搏,与洪水的生死之搏。
  北京的媒体说,王老汉的这一搏“救了大武汉”。
  7月30日晚,中南石化武汉分公司院内有人狂呼:大堤冒水了!大堤冒水了!
  王占成快步出门来到冒水的地方:这里距防水墙墙脚不过数米,水柱喷出1米多,人们发疯般地往上压沙袋,但无济于事。
  王占成的心往下沉,他知道脚下的丹水池的重要:1931年的武汉大水,洪水破铁路堤于此,汉口陆沉;1954年武汉百日大水,江浪在这里洞穿江堤,汉口一片泽国。
  老爷子来不及向家人交待,纵身翻过抢险墙,直奔激流。“千万要堵住堤外的口子啊!”他一边跑一边大喊。
  从小就爱捉螃蟹的王占成深谙漏洞之于大堤是什么——那是千里大堤毁于一旦的罪魁,那是肆虐的洪水即将得逞的凶兆。
  想不到的是,捉螃触的经验竟在几十年后的抢险中派上了用场:磅蟹有两个洞口,一个在水里,一个在沙滩上,堵住水中的洞口,磅蟹准没跑。
  王占成清楚,现在问题的关键就是找到水中的洞口。
  江口有洞,江面上就有漩涡。可是,江面的飘浮物太多,在水中沿着防水墙摸了两个来回也没找到的王占成急了,横握着一根2米多长的木棍推开飘浮物二度下水。
  视野洞开,王占成一眼看准了自己要找的那个漩涡。他一步步靠近,根据脚上的吸引力判断着洞口的方位、大校“有这么大,有这么大!”王占成双手举过头顶,在空中比划了一个圆。
  十几名抢险队员也嗵嗵地跳进江水中。但是,一袋一袋的沙石扔下去便被漩涡吸人洞内,棉絮、毛毯扔下来也是有去无回。
  王占成瞅准了一个机会,用双脚紧紧卡住洞口。此刻,江面出现了一幅画面:抢险队员围成了个圆圈,王老爷子是圆心。
  搏斗足有2个小时,洞口堵住了,武汉保住了。
  退休快10年的王占成瞬间成了新闻人物。面对记者,他一下子没了找洞口时的干脆和利落:“其实没什么,就是水性好。一听说冒水了,激情跟着就冒了出来。”
  这份激情对年近古稀的王占成来说久违了。
  1949年,当兵仅1年的王占成第一次体验激情,作为机炮手,领略了什么叫枪林弹雨;195l年抗美援朝让他激情迸发,作为机枪手,在著名的第五次战役中被炸伤。
  至今,老爷子的右脚踝上还残留着敌人的弹片,一遇阴雨天就疼。
  王占成说,无论如何想不到战争年代的这份激情在和平年代还能一次又一次地迸发。而且,其时自己已不再年轻。
  1954年,在武汉抗洪抢险中,因抢救落水的群众,时任中南石化任党支部书记的王占成成为376名一等功臣之一。
  在那场大水中,王占成一个人救了7条人命。报功材料写道:“他英勇机智,见义勇为,不顾生命危险抢救国家财产和同志、家属生命。”
  这一次,这个身高1米78,满脸络腮胡子的老头又在保卫武汉的战斗中立下了头功。
  事后,有关专家分析:该处险情为“溃堤性险清”,属“浑水漏洞”,是自1954年以来,武汉长江干堤出现的最大一次险情。
  武汉市防汛指挥部负责人说,如果这一“浑水漏洞”得逞,附近的中南石化等数家单位的石油储备库油罐将会受到冲击,后果不堪设想。
  武汉市防汛指挥部通报嘉奖了王占成。“冒着生命危险,跳入堤外江水,探明险源,为抢险排险提供了宝贵的依据,避免了一场重大险情的发展”。
  王占成则惴惴不安。公司日前将他享受的离休干部级别由原来的科级变成了处级,他觉得自己没文化,哪能“升”处级?
  “我没有什么功劳。靠我一个人能堵住吗?靠我一个人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2000名抢险人员集中起来吗?把60吨沙石料运到现场吗?”王占成就这几句话便打发了登门力邀作报告的机关、学校和企业。
  一些“老记”们则不怕碰钉子,一遍遍用“诱导式提问”启发着“当时怎么想的”,老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