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献允称溲裕慰鱿窳醣刚庋囊桓隽煨淙宋锬兀恳幌埃压赜鹚档妹婧於啵藁岸源稹G∏烧馐保醣柑挡懿僖ズ褐校ε乱嬷萦惺В琶η彩瓜蛩锶ㄇ蠛汀K锶ㄒ沧愿斜Σ蛔悖∈ぐ盐詹淮螅阃怄藕汀K街匦滦藓媒崦耍┒┮韵嫠缰蟹志V莸奶踉肌3ど场⒔础⒐鹧羧な羲锶ǎ峡ぁ⒘懔辍⑽淞晔袅醣浮�
夺得荆州三郡后,鲁肃仍然与关羽和平共处,并劝说吕蒙不要挑起战争。他认为,只要曹操存在,江东就要受到他的威胁,孙刘两方的敌人是共同的,联盟只能巩固,不能破坏。
建安二十二年(217),鲁肃病故,只有四十五岁。孙权为鲁肃致哀,并亲临他的安葬仪式。远在益州的诸葛亮,也为鲁肃的去世表示哀悼。
鲁肃死后,孙权评价他有二长一短:“子敬东来,致达于孤。孤与宴语,便及大略帝王之业,此一快也。后孟德因获刘琮之势,张言方率数十万众水步俱下。孤普请诸将,咨问所宜,无适先对,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修檄迎之,子敬即驳言不可,劝孤急呼公瑾,付任以众,逆而击之,此二快也。且其决计策,意出张苏远矣;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损失二长也。”(《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孙权肯定了鲁肃的榻上策和赤壁战前的主战意见,但对借荆州问题进行了翻案。其实,孙权的指责是不公正的。鲁肃始终不渝地坚持孙刘联盟,是因为他看到了联盟的维持与巩固,关系到江东生死存亡的长远利益,这是他目光远大的过人之处。鲁肃一生的活动,证明了他是江东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活动家。
第四节陆逊①初露锋芒陆逊(183—245 ),三国时期东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
陆逊,本名议,字伯言,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松江县)人,出身于江东大族。父亲陆骏,曾任东汉九江都尉。
陆逊早孤,小时候跟着从祖父陆康在庐江太守任所读书。袁术割据淮南,唆使孙策攻陷庐江。一个多月后,陆康病死。陆康事先把家眷都送回吴县,其子陆绩尚幼,刚刚十二岁的陆逊承担起支撑门户的责任。
青年陆逊是温文尔雅的一介书生。当时,陆绩及其外甥顾邵以博览书传齐名,陆逊、张敦、卜静次之,风声流闻,远近知名。然而,历史的风云际会却把陆逊推上了东吴的政治舞台。陆逊凭借这个舞台,演出了一出有声有色的活剧。
孙策死后,孙权继领其众,“招延俊秀,聘求名士”①。陆逊二十一岁,应召入孙权幕府,历仕东、西曹为令史;稍后,出任海昌屯田都尉,兼理县政。海昌境内连年大旱,他开仓赈济贫民,组织生产自救,缓和了灾情。东汉末年,许多农民因逃避赋役而投靠豪强大族,沦落为依附民;豪强大族为了反抗政府征发、保卫和扩大既得利益,把依附民组成武装队伍②。这类豪强武装依山阻险,被官府称作“山贼”、“山寇”。他们经常扰乱地方,有的豪强集团还与曹操遥相呼应,对抗孙吴政权,成了孙吴政权的心腹大患。针对这种情况,陆逊在海昌任职期间,采取了抑制豪强,安定社会秩序,扩大军队的措施。在孙权的支持下,他召募吴、会稽、丹阳三郡的依附民为兵,进讨会稽豪强大帅潘临。他率领军队深入重山险谷,终于消灭了这支为害多年的豪强武装,他的部曲也因此扩充到二千多人。不久,他又兴兵配合奋武将军贺齐剿灭尤突的豪强武装。事定之后,孙权拜陆逊为定威校尉。
孙权很赏识陆逊的才干,把孙策的女儿嫁给这位年青有为的将领,以结秦晋之好。孙权多次向陆逊征询政见,陆逊献策说:“如今英雄对峙,豺狼觊觎。若要战胜敌人,平定祸乱,没有人数众多的军队是达不到目的的。而目前山寇等旧势力,仍然占据深山险阻,这些腹心之地不安定,就谈不上大展鸿图。因此,当务之急是扫平山寇,取其精锐,来扩充我们的军队。”孙权采纳他的建议,提拔他担任帐下右都督之职。这时,恰巧丹阳地区又发生豪强叛乱事件,豪强费栈接受曹操封号,煽动武装叛乱,充当曹军内应。陆逊奉命讨伐费栈,在敌我悬殊的情况下,他多设营帐,遍布鼓角,虚张声势,以迷惑敌人。然后,他乘夜领兵潜入山谷,鼓角齐鸣,向敌人发起突然攻击,很快镇压了这场叛乱。接着,陆逊检括吴、丹阳、会稽三郡的依附民。以强壮者当兵,羸弱者补户,共得精兵数万人,既打击了地方豪强,也大大增强了自己的实力。
智取荆州① 本节材料主要依据《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下引此传者,不另注。①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②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第12 页。
陆逊虽然在早期活动中初露锋芒,但并不甚为人所重,直到建安末年的吴、蜀争夺荆州之战,他才终于脱颖而出,成为吴军将领中一位杰出的后起之秀。
荆州地处要冲,历来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建安十三年(208),以曹操为一方,以孙权、刘备为另一方,因争夺荆州在赤壁打了一场大战。战后,刘备占据了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孙权占据了江夏郡和南郡南部。刘备占领荆州大部分地区,既阻碍孙吴势力向西扩展,又威胁着孙吴侧翼的安全,成了孙权的一块心病。从此,吴、蜀争夺荆州的纠纷越闹越大。
建安二十四年(219),蜀汉荆州守将关羽出兵进攻曹操的樊城。当关羽的大军团团围住樊城的时候,镇守夏口的东吴汉昌太守吕蒙突然声称旧病复发,要回京城建业(今江苏南京)治病。吕蒙带着随从,张张扬扬离开荆州,途中路过芜湖。这时陆逊驻兵芜湖,他连忙赶去谒见。一阵寒暄之后,陆逊说道:“吕将军与关羽接境,您走了以后,荆州的局势岂不很令人担忧吗?”吕蒙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说:“足下言之有理,只是我的病情日益沉重,实在无法坚持下去。”陆逊又说:“将军一走,目前确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关羽骄傲自大,盛气凌人;这次立了大功,更加得意忘形。他一心只想北进,而对我不疑,这回听说将军有病回建业,必然更是不加防备。如果我们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一定可以稳操胜券。请将军回到建业面见至尊的时候,与他好好计议一番。”陆逊的这席话不禁使吕蒙大吃一惊。原来,吕蒙病重是假,麻痹关羽、伺机出击是真,这是孙权和吕蒙合演的一出戏,可没想到戏刚出台,就被陆逊识破了。不过军机不可泄露,吕蒙只得佯装无动于衷,他说:“关羽是员猛将,本来就很难与他抗衡。现在他占据荆州,甚得人心,又刚刚打了胜仗,锐气更盛,夺取荆州恐怕不那么容易吧!”吕蒙回到建业,孙权问他:“谁可以代替你?”吕蒙极力推荐陆逊,他说:“陆逊有深谋远虑,可以委以重任;况且他目前名声不大,不是关羽忌怕的人,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了。”于是孙权任命陆逊为偏将军右部督,进驻陆口,接替吕蒙统率孙吴西线军队。
陆逊赴任后,为了进一步麻痹关羽,给关羽写了一封措词十分谦恭的书信。信上说:“将军善于用兵,军纪严明,小举大克,功业何等伟大!敌人的失败,就是我们联盟的胜利,我们获悉喜讯,无不拍手称快,希望能与将军席卷中原,同扶汉室。我是一个很迟钝的人,受任西上,时刻盼望亲聆教诲。”不久,关羽水淹曹操援军,俘虏大将于禁,陆逊又马上去信祝贺说:“将军活捉于禁等人的消息传来,大家赞叹不已,都认为将军的功勋足以流芳百世,即使往昔晋文公城濮的雄师,淮阴侯攻克赵国的谋略,也比不上将军。近来我听说徐晃带领少数骑兵,在一旁窥探。曹操是个狡猾的家伙,或者还会派兵增援,以求一逞。虽然曹军已经疲惫不堪,但也有些骁勇强悍之徒。打了胜仗以后,容易因轻敌吃亏,古人越是打胜仗越是警惕,因此,希望将军集思广益,保证大获全胜。我是一个粗疏迟钝的书生,有幸与将军这样才能非凡、品德高尚的人为邻,很乐意倾诉自己的一孔之见,虽然不一定有用,仅供将军参考。”关羽读了这些信后,觉得陆逊谦虚、诚恳,彬彬有礼,大有投靠自己之意,也就不把他放在心上了。
这时,关羽虽然在前线取得节节胜利,但他的后方却危机四伏。关羽不善团结部下,部下稍有不慎,他粗暴地打骂责罚,引起部下的不满。留守江陵、公安的将领糜芳、士仁因军资供应不及时,关羽声言要惩治他们,糜芳、士仁不堪忍受,顿生异心。这些情报,陆逊都了如指掌。他见破蜀时机已经成熟,立即派人向孙权作了汇报。孙权当机立断,命令陆逊、吕蒙为前部,攻打荆州,他自己也亲率主力,向西挺进。
吕蒙、陆逊兵分两路,直扑关羽的大后方。吕蒙率军攻打公安、江陵;陆逊则长驱直入,攻打宜都郡,刘备所置宜都太守樊友弃城溃逃,其它据点长吏和蛮夷酋长都望风投降。孙权以陆逊领宜都太守,拜为抚边将军,封华亭侯。接着,陆逊派遣部将李异,谢旌等领兵三千人,水陆并进,攻破蜀将詹晏,生擒陈凤,又大破其房陵太守邓辅、南乡太守郭睦。秭归大族文布、邓凯招聚夷兵几千人,企图抵抗吴军,又被陆逊率军击败。文、邓逃走,蜀军任以为将,陆逊派人诱降,文布终于领兵归降。陆逊指挥的吴军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占领了秭归枝江、夷道,守住了峡口,堵住了关羽退回西蜀的大门。当关羽得到消息,勿勿忙忙从樊城撤军的时候,公安、江陵已经被糜芳、士仁献给了吴军。蜀军进退维谷,走投无路,疲于奔命,军心动摇。关羽只得领兵退守麦城,最后终于全军覆灭,他父子二人也被吴军杀死了。
在夺取荆州的战役中,陆逊指挥吴军歼敌几万人,孙权十分高兴,提升他为右护军、镇西将军,进封娄侯。
建安二十五年(220)冬,曹丕篡汉称帝,改元黄初。翌年(221)四月,刘备也在蜀中称帝。与此同时,孙权移镇于鄂,改名武昌。陆逊主张延纳刚刚返回荆州的士人,以扩大孙吴政权的影响,孙权采用了他的意见。
彝陵大捷荆州战后,刘备一直耿耿于怀,他不听赵云等人的劝阻,准备亲自领兵伐吴,再夺荆州。孙权慑于曹魏大兵压境,派人向刘备求和,吴南郡太守诸葛瑾也写信给刘备,劝他捐弃前嫌,共御曹军。但刘备报仇心切,都断然加以拒绝,于是,吴、蜀之间爆发了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历史上有名的彝陵之战。
这年(221)七月,刘备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出三峡,蜀军前锋吴班、冯习首先攻下巫县,紧接着四万蜀军长驱直下,占领秭归。孙权只得命将出师,迎战蜀军,他拜陆逊为大都督,统率将军朱然、潘璋、韩当、徐盛、孙桓等部五万余人御敌。吴黄武元年(222)一月,刘备到达秭归,命令吴班、陈式的水军沿长江东下,封锁彝陵一带沿江两岸。然后,刘备率领各路大军攀山越岭深入到猇亭,武陵地区的蛮夷等少数民族受到刘备使者的鼓动,也派兵参战。蜀军进展神速,声势浩大,从巫峡到彝陵的长江沿岸,军营连成一片,绵延七百多里。整个形势对吴军十分不利,吴军统帅陆逊面临着严重的考验。陆逊实行战略退却,退守彝陵。他按兵不动,避开蜀军的锐气,不与蜀军决战,而冷静地等待战机。一些吴军将领沉不住气了,纷纷要求出兵,给蜀军一个迎头痛击,陆逊耐心地对他们说:“刘备举兵东下,锐气正盛,现在又居高临下,占据险要地形。我们一时难以攻下;纵然攻下了,也难以全歼敌人。可是如果我们出师不利,就会影响全局,这决不是小事。目前我们只能激励将士,广施方略,静观其变。蜀军驻屯在群山之间,兵力不易展开,时间一长,自当疲惫不堪,等到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抓住它的弱点制服它。”诸将并不服气,以为他畏惧敌人,心中都愤愤不平。
这时,蜀军在猇亭以南的夷道包围了孙桓。孙桓乃是孙权的侄儿,他派人向陆逊求救,陆逊说:“不能派兵。”诸将说:“孙安东将军是公族,现在被蜀军包围,非常危险,为什么不发兵救授?”陆逊回答说:“安东将军得到士兵拥护,城池坚固,粮食充足,不必为他担忧。等到我的计划实现了,我就是不救他,围兵自然也会解除的。”
陆逊部下的将领,有的是孙策的旧将,久经沙场,资格很老;有的是王公贵戚,地位很高。他们都很傲慢,不肯接受陆逊的节制。大敌当前,这种倾向如果不能及时纠正,后果将不堪设想。陆逊召集诸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