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patibhaga…nimitta ) 等三阶段心理作用之变化的说明看来
,可知此一顺序乃是意谓着五识和意识的差异,及其把握所
缘的鲜明度和纯粹性的程度之差别。所以,此三阶段可以区
别如下︰
(1)「遍作(准备)相」是属于五识的认识作用。
(2)「取相」虽属于意识的认识作用, 但在把握所缘的
鲜明度和纯粹性上,尚未达到禅定的标准。
(3)「彼分相」(=似相,相当于〈声闻地〉相似缘之分
别影像、 无分别影像)乃属于意识的认识作用, 且
在把握所缘的鲜明度和纯粹性上已达到禅定的标准。
因此,〈声闻地〉中,以「唯智」、「唯见」、「唯正
忆念」等用语来说明「相似」所缘或「影像」,在实际修行
禅定时的意义,应是可以如下的图式表示︰
──────────────────────────
〈声闻地〉 《解脱道》、Vism
(1)相称缘 ─(1)遍作相(五识的作用)
(2)相似缘:
有分别影像(观)─┬(2)取相(意识的作用)
无分别影像(止)─┘(3)似相(意识的作用,鲜明、纯粹)
──────────────────────────
三、「唯行」、「唯法」、「唯事」、
「唯因」、「唯果」、「唯蕴」
于〈声闻地〉,除了上述的「唯智」、「唯见」、「唯
忆念」等有关禅定修行的用例之外,还有「唯行」、「唯法
」、「唯事」、「唯因」、「唯果」、「唯蕴」等用例,它
们是否也是与修禅定的经验有关﹖兹收集、分类其用例,并
且考察它们所要表达的意义。
27 页
(1)缘性缘起所缘的定义︰
云何缘性缘起所缘﹖谓于三世 ( tryadhvasu ) 唯行
(samskara…matra) 、 唯法 ( dharma…matra ) 、唯事
( vastu… matra ) 、 唯因 ( hetu…matra ) 、 唯果
(phala…matra) 、堕正道理 ( yukti…patita ) ,谓观
待道理、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唯有诸法能
引诸法 ( dharmanam eva dharma… aharatva ) ,无有
作者及以受者 ( niskaraka…vedakatva ) ; 是名缘性
缘起所缘。于此所缘作意思惟,痴行增上补特伽罗所有
痴行 ( moha…carita ) 皆得微薄,于诸痴行, 心得清
净。是名缘性缘起(idampratyayataprat tyasamutpada)
所缘。 ( 大 30; 430a7ff。; SBh 210; 3ff。; Tp
99a7ff。; Td 81b7 )
(2)为除疑盖(vicikitsa…nivarana)而如理思惟的内容︰
如理思惟去来今世,唯见有法( dharma…matra )、唯见
有事 (vastu…matra)、知有 (sat) 为有,知无 (asat)
为无 , 唯观有因 ( hetu…matra ) 、 唯观有果
(phala…matra) ,于实无事 (asad…bhuta) 不增不益,
于实有事 (sad…vastu) 不毁不谤, 于其实有 (bhuta)
了知实有。谓于无常、苦、空、无我一切法中,了知无
常、苦、空、无我。以能如是如理思惟,便于佛〔法、
僧、四谛〕所无惑无疑。余如前说。(大 30;412b25ff。
;SBh 103; 6ff。; Tp 48a7ff。; Td 40b5ff。)
(3)悟入安那波那念缘起 (pratityasamutpadam avatarati)
的修习︰
若时无倒能见能知, 唯有诸蕴 (skandha…matra) 、唯
有诸行 (samskara…matra) 、 唯事 (vastu…matra) 、
唯法 (Skt。 Tib。 无) ,彼于尔时能于诸行悟入缘起。
(大 30 ; 431c26 7。; SBh 226; 17 9; Tp 105b1
2; Td 86b3 4 )
(4)蕴善巧的内容︰
云何蕴善巧( skandha…kausalya )﹖谓善了知如所说蕴
, 种种差别性 ( nanatmakata ) , 非一众多性
(bahvatmakata) ,除此法外更无所得 (upalabhate)、
无所分别 ( vikalpayati ) , 是名略说蕴善巧义。
(大 30; 433c21…3; SBh 243; 3…6; Tp 111a4…5; Td
91a4 )
云何除此法外更无所得 ( upalabhate ) 、 无所分别
(vikalpayati )﹖言唯蕴
28 页
( skandha…matra ) 可得, 唯事 ( vastu…matra )
可得, 非离蕴外有我 ( atman ) 可得、有常恒住无
变易法是可得法是可得者 。 亦无有少法是我所有
(atmiya),故除此之外,更无所得、无所分别。( 大
30;433c29ff。;SBh 244;7…11;Tp112a4…6;Td 92a1…3)
(5)为除我所依事愚(atmasraya…vastu…sammoha)而建立
身念住( kaya…smrty…upasthana )的理由︰
谓世间 (loka) 多于诸蕴, 唯有蕴性(skandha…matra)
、唯有法性 (dharma…matra) , 不如实 (yathabhuta)
知, 横计有我。 依止于身。 由依身故。。。。。。(大 30;
441c22ff。; SBh 305; 1…9; Tp 138a4ff。; Td
112a1ff。 )
若整理以上五种用例,可作如下之归纳︰
(1)在缘性缘起所缘的定义上,依据唯行(samskara…matra) 、
唯法(dharma…matra)、唯事(vastu…matra)、 唯因 (hetu
…matra)、唯果(phala…matra)的道理,来否定「作者」和
「受者」(karaka…vedakat)。
(2)为除疑盖而如理思惟一事,乃依观察唯法(dharma…matra)
、唯事(vastu…matra)、唯因(hetu…matra)、唯果(phala…
matra )等,而了知无常、苦、空、无我。
(3)在修习安那波那念时,若能理解唯有诸蕴(skandha…matra)
、唯有诸行(samskara…matra)、唯事(vastu…matra)、唯
法(梵本、藏译中无),则名此一阶段为悟入缘起的修习。
(4)所谓蕴善巧, 系指依于唯蕴 ( skandha…matra) , 唯事
(vastu…matra)的认识,则能否定我(atman)有常恒住无变
易法、我所有(atm…ya)等妄执。
(5)为去除不知唯有蕴性 ( skandha…matra ) 、 唯有法性
(dharma…matra) 之我所依事愚, 故有身念住之建立。
此中,虽然在思想渊源上,(1)(2)(3) 等三者,乃依于
缘起的思想而来,(注 16)而 (4) 和 (5)二者,则根源于五
蕴之教。但于目的上,可以说︰唯行 (samskara…matra) 、
唯法 (dharma…matra) 、 唯事 (vastu…matra) 、 唯因
(hetu…ma tra)、唯果(phala…matra)、唯蕴(skandha…matra)
等,都是为了否定作者、受者、我、我所等的表现用语。
并且, 于〈声闻地〉中, 相对于只用于说明「相似」
(pratirupaka) 所缘而使用
───────────
(注 16) Cf。《瑜伽论》之「三摩呬多地」(大30; 330c4f。)
「此〔疑〕盖谁为非食﹖有缘缘起及于其相如理思
惟多所修习以为非食。于由彼观见,唯有于法及唯
法因。。。。。。」
29 页
的「唯智」(jnana…matra)、「唯见」(darsana…matra)、「
唯正忆念」(pratismrta… matra)等表现, 大多数「唯」的
用例是用来否定作者、受者、我、我所等的表现用语。
四、〈声闻地〉中「唯事」之意义
如上所述,源自佛教共通的教理──缘起和五蕴,用以
否定作者、受者、我、我所等的「唯」之用语中,「唯事」
( vastu…matra )是比较值得重视的术语。 因为其余的用语
,如唯行 (samskara…matra) 、唯法 (dharma…matra) 、唯
因 ( hetu…matra ) 、 唯果 (phala…matra) 、 唯蕴
(skandha…matra) 在部派佛教的典籍,如《俱舍》 (注 17)
中都可以寻到此等用例; 而「唯事」 (vastu…matra) 似乎
只能于《瑜伽论》等瑜伽行派论书中发现,或许可以说是表
现瑜伽行派思想特色的用语之一。
但所谓「唯事」之「事」者,究竟其内容为何﹖此一答
案,虽在〈声闻地〉中不能直接找出来,但〈声闻地〉以外
的《瑜伽论》里,有如下一段说明︰
一切事以要言之,总有五事︰一者、心事;二者、心
所有事;三者、色事;四者、心不相应行事;五者,
无为事。 (大 30; 878c7…9)
依此,一切「事」被分成众所周知的心、心所、色、心
不相应行、无为等五个种类。此五种类之说,有些学者推断
是阿达磨论师世友 ( Vasumitra ) 在其所着的《品类足》
「辨五事品」中首先提出的。(注 18)
───────────
(注 17) 「诸经部师有作是说︰如何共聚掣虚空。眼色等缘
生于眼识,此等于见孰为能所,唯法因果,实无作
用,为顺世情,假兴言说,眼名能见,识名能了。
智者于中不应封着」〃tatra sautrantikaahuh/kim
idam akasam khadyate/caksur hi pratitya rupani
cotpadyate caksur…vijnanam/tatra kah pasyati
ko va drsyate/nirvyaparam hidam dharma…matram
hetu…phala…matram ca/tatra vyavaharartham
chandata upcarah kriyante caksuh pasyati
vijnanam vijanatiti / natrabhinivestavyam /
(大29; 11b1ff。; Abhidh…k…bh(E)49; 12ff。)。又
参考、□山雄一(1983;14ff。)、御牧克己(1972;12)。
(注 18) 大26; 692b。又可参考山田龙城(1957; 15)、福原
亮严(1965; 153)、平川彰(1974; 223)、今西顺吉
(1976a)、印顺(1978;149;154; 157)。但是福原亮
严(1965; 158~64)认为︰ 《法蕴足》里的「心相
应」和「心不相应」之分别,乃是成立五位说的关
键所在。对于此,印顺(1978;159~60)则反论︰认
为此一分别是从《品类足》中被采入现存的《法蕴
足》的(盖以不全为古本之故)。
30 页
关于「五事」的成立过程,依近代学者们研究,认为︰
原始佛教中所以论及五蕴、六处者,乃为令了知无常、苦、
无我之故;又十八界之说,乃欲从根、境、识三者的关系来
说明认识论之全体。但在阿达磨论师之间,因痛感一切诸法
在分类上,若只以五蕴、六处、十八界为分类,是有诸多不
完备之点,理想的分类法遂成一种期望。针对于此,终于有
色、心、心所、心不相应行、无为等五种分类的新说被提出
来。(注 19)
相当于《品类足》「辨五事品」的经典,有《众事分阿
昙论》(据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