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一、超离一切执著的入定智慧是大乘道的正行 59
己二、以此说明阿底约嘎是一切续部的究竟处,一切乘的顶峰 65
己三、抉择其义的宗派超胜一切道乘之理由 72
己四、一切经续、窍诀的究竟密意与光明大圆满无二,并均源自大圆满 83
己五、宣讲凡夫也能修持大圆满法中的殊胜智慧 100
丁三、摄义 104
丙五、第五问题:胜义谛和世俗谛何者为主要 108
丁一、破他宗 108
丁二、立自宗 129
戊一、宣说二谛无偏双运之法性乃一切经续窍诀无误之密意 129
戊二、以证悟双运法性程度的不同来区分续部的高下 146
戊三、破除对此观点的妨难 155
己一、破析轮回不清净的观点 155
己二、破析上下续部见解无高低的观点 162
己三、以见解的不同安立九乘法的次第 166
戊四、摄义 187
丙六、第六问题:什么是六道众生的共同所见境 191
丁一、分别破除偏颇的他宗 193
丁二、成立无垢的自宗 226
戊一、共同总说 226
己一、现空双运的平等法性 226
己二、破除无法建立正确的量与非量的妨难 231
庚一、自宗能成立现量与比量且并非无意义 232
庚二、他宗不能成立正量 235
庚三、自宗能成立正量之理 240
辛一、暂时成立二量 240
壬一、见不清净世俗的观现世量 240
壬二、见清净世俗的净见量 242
辛二、最终成立一量 244
辛三、自宗不共特法是安立大清净法性 247
戊二、分说净等大无别之双运法性 251
己一、偏袒于现或空都不能建立共同的所见境 251
己二、宣述净等无别真谛之双运法性 258
庚一、基远离偏堕的现空双运究竟实相是净等无别之真谛 258
辛一、宣说胜义之大等性 259
辛二、成立世俗之大清净 259
辛三、宣说究竟界智无别双运之真谛 271
庚二、地道净秽的各种显现 278
庚三、如是证悟与否之功过 282
己三、成立大净等之理及生起定解之功德 284
戊三、以不可思议之方式归纳其义 287
丙七、第七问题:离戏大中观是否有承认 291
丁一、遮破无有承认之观点: 292
丁二、引述龙钦巴尊者将有无承认分开安立的善说 296
丁三、遮破依此而着重建立有承认之他宗 300
丁四、追随龙钦巴尊者广说自宗 312
戊一、自宗将有无承认分开安立 313
己一、出入定或因果二中观 313
己二、实相大中观无有任何承认 318
己三、现相中有各自名言二谛之承认 319
戊二、断除对此之诤论 325
己一、断除自宗有相同过失之诤论 325
庚一、提出诤论 325
庚二、断除诤论 326
辛一、区分开现相中后得的心识与实相中入定的智慧之差别故自宗无过 326
辛二、以此理能遮破其它邪见 333
辛三、宣说自宗所许之二谛无有相违之过失 336
庚三、摄要宣说:经教中的所有破立之理互不相违 340
己二、断除二者同力真实之诤论 342
己三、宣说二谛分开承认及其必要 347
己四、宣说将因或道中观胜义之承认许为自宗,而将世俗送于他,则有教理妨害 351
戊三、以此理宣说是显密诸宗之道要 355
己一、总说显密共同之道要 355
庚一、略说 356
庚二、广说 358
庚三、摄义 364
己二、别说显密道要与见解之差别 366
己三、以此类推余义 368
乙三、本品末义:随喜赞叹及摄义之教言 370
丙一、随喜并敬赞,祈劝请为他人开显此法灯 370
丙二、宣说受持胜法之法器 378
丙三、摄要精藏真实之教言 379
乙四、归摄宣说的所有要义 386
甲三、后善结义 388
乙一、发起胜心智慧作答 388
乙二、慈悲利他而造 388
乙三、依此能获胜乘妙道当依止之教言 388
后 记 390
丙四、第四问题:修行时应观察(观)修,还是安住(止)修
分三:一、宣说他宗;二、分说自宗;三、摄义
承接第三问题,第四问题仍然是讲修法,但角度不同,第三问题论述安住正见的究竟正行修法,第四问题论述的是从前行修法到正行的修法。
丁一、宣说他宗
首先流浪者提问:
修习胜乘正见时,观察安住何应理?
在修习胜乘正见时,是应该观察修(观)还是安住修(止)?
“胜乘”是指第三问题中所抉择的善证的无念;即显宗的大中观、密宗的大手印、大圆满等的修行方法。有说先以教理观察法界本性,而后安住,有说不经观察,一开始就极放松而安住,有说始终需要观察,到底哪一种是合理的呢?
仙人首先列出他宗的见解及理由,然后提出自宗之见,并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再一次强调,破析他宗并不是以烦恼心自赞毁他,而是以此返照我们自相续中的同类见解,了知这些见解的正与邪,以及正见所对应的修行次第,再在具体修行中作合乎实际的调整。宣说不同正见的这些祖师并不是没有证悟,而恰恰是因为他们已经证悟了,所以才有能力针对不同根机的众生作或了义、或不了义的宣说。
先是第一种他宗:
有谓不察安置修,观察障蔽实义故,
不察笼统而安住。
有的认为自始至终无论出定还是入定,都不能观察,只需安住修。他们认为一切的观察分别,都会障蔽远离四边八戏的法界实相,而种下轮回生死之因;所以从一开始就应笼统安住。
“有谓”是指噶举派部分弟子、宁玛派部分弟子和摩诃衍等,他们用水中月亮的影子作比喻,说月影不可能抓上来,水一搅动连影子都看不到了,如果没有这种行为,月影才能看得到。观察也是分别心,比如在闻思了知了很多的显密大小乘法相后,分别心会增多,因此不应作闻思抉择正见、忏罪积资等各种前行,不观察极放松安住才是了义的修法,才能证悟法界的究竟本性。
接着是第二种他宗:
有谓唯一需观察,无有观察之修习,
如同睡眠无利故,时时必定需观察。
另一种观点恰好相反,认为自始至终都必须观察,若无观察就同睡眠一样,不会产生丝毫的断证功德,所以必定需要观察修。
这是格鲁派一些论师所持的观点,如《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止观章中,在广为破析前代中观论师认为究竟中不须观察及摩诃衍的“无念和尚”一开始就不观察而安住的见解后,宗喀巴大师接着论述:没有观察的放松安住肯定不会有遣除烦恼业障、生发大悲心、证悟空性等的功德;或者先稍作观察然后安置修习,犹如睡觉前略加观察,那么睡眠就同于打坐修法,亦可以产生断证的功德。前代中观论师们有此过失。
对下根者来说情况的确如此,没有抉择定解,只是把自己关在房子里坐上一两个小时,无非是散乱昏沉,跟睡觉没有区别,不会有任何利益。宗喀巴大师因此提出不论出定、入定乃至安住法界的究竟本性时,唯一修习的就是观察,否则就成了摩诃衍的“无念和尚宗”。
丁二、分说自宗
分三、一、总说;二、分说;三、消除对自宗的邪见,并成立自宗为殊胜正道
宁玛巴自宗认为:先须观察,中间观察与安住交替进行,最后在见到法界本性后是安住而修。
戊一、总说
修习不得偏执为,断定观察或安置,
修行不能简单地偏执为仅观察修或仅安住修。
一般不察安住修,虽能成就仅寂止。
然修未生定解故,脱道一目即定解,
彼舍不能断除障。
若一开始就不观察安住而修,这样虽然也能有所成就,但最多也只能成就初禅前的欲心一境,然而只这样安住修止的人,因没有产生出对胜义止观大双运的定解,而定解又是解脱道的唯一眼目,因此舍去了定解,就象舍去了双眼一样,不能在修行中断除障碍及其习气,也就不可能获得暂时和究竟的解脱。
因此初学者不能仅以安住的方法修行,应观察而修。
“止”是为了使分别心稳定不动,使胜观的智慧顺利无碍地产生。若初学者不具备止的功德,则观察修时即使偶尔可以相似地安住心的本性,产生相似的无漏智慧,但不可能稳定、增上,也不可能持久,不能得到真实的胜观。犹如在山顶上点起一支蜡烛,山风吹来,就会飘摇不定;很快就被吹灭了。但如果一开始便只是一味极放松,就成为堕落旁生的因。萨迦班智达也说:下根人仅修止多数堕入旁生,少数修得好的也只转生到色界、无色界。
但是真正的止也很难修成,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大幻化网总说光明藏论》中说:“断五过,依八种对治行,以六力、四作意而次第修九住心”后,才成就最低的寂止,然后再成就色界的禅定,次第而至无色界禅定。
未知法性修何者?修俗妄念有何利?
如同盲人趋入道。
象这样不知胜义法性的人,又能修什么呢?无非是在修庸俗的妄念罢了,但是修庸俗的妄念又能产生什么利益呢?就象盲人走路,不但到达不了目的地,而且还会处处遭遇到危险。
不但修大中观、大圆满,即使是修外前行中的无常、因果及内前行中上师瑜伽这些法,也应先产生定解;才会真正产生修行功德,如果只泛泛思维,没有产生定解,则对轮回也不会产生出坚定的出离心。
欲学佛、弘扬佛法的人,闻思与修前行最为重要。哪里有闻思,佛法就在那里长住,佛法的加持力也容易体验。
无始迷乱之习气,颠倒贪执自性故,
应用百般方便力,若未勤察难证悟。
众生因为有从无始时来积累沉淀的迷乱习气,反而对清净的自性产生了颠倒的人我执与法我执。因此应该用佛陀所传授的各种理论方便;进行精勤的观察;否则难以证悟。
初学者欲遣除相续中的坚固实执,需要很深细、稳定的殊胜定解,对中下根人来说,生起定解最好的方法是闻思象《中论》、《入中论》、《定解宝灯论》等深法。但在闻思过程中,应注意不能泛泛听过,只学个大概,应对科判以及颂词的直接、间接意义都作深入分析。如果通过闻思经论,学得了佛菩萨的世俗智慧,就会知道在世俗中何者应取,何者应舍,能清楚修行的方向与自己目前的程度,信心、出离心、大悲心也就日渐增上。如果不闻思,只停留在赞叹佛法加持不可思议,上师成就、神通不可思议上,对遣除相续中的障碍仍无太大助益。
不净世俗中最了义的怨敌是产生烦恼、执著的分别心,修行的目的也就是调伏分别心,使相续中渐渐产生信心、出离心、大悲心与空性等功德。名义上是活佛、堪布、堪姆、空行母……如果没有这些功德,还是与凡夫一模一样。
信心、出离心与大悲心无论对初学者,还是圣者菩萨,都是修行的动力与检验修行的验相。它们既是前行,也是正行。如大乘一地菩萨亦是对佛菩萨、僧众、佛法生起信心,才增上对法界的证悟。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中观庄严颂释》的“注疏”中说:一切出世的功德都来源于对上师三宝的信心,一切世俗的福报都来源于对众生的大悲心。
菩萨的近取因是菩提心,菩提心的近取因是大悲心。有了大悲心,才能恒时欢喜地精进于利乐众生,无有疲厌。释迦牟尼佛正是对上师三宝生起了信心,对轮回生起了出离心,对众生生起了大悲心之后才证悟成佛的。否则,尽管我们得到了最殊胜的密法灌顶和传承,若定解、前行修法都不具备,证悟依然是空中楼阁。
在以胜义理论观察法界本性,产生定解的同时,我们还应致力于做绕塔、顶礼、念诵等各种证悟的助缘方便,比如要收获庄稼,种子是最重要的,但除了种子外,还需养料、阳光等各种助缘。得到过殊胜灌顶传法的人,往往忽视了这些方便力,这点应引起重视。
如果在每次听法、修法或作其它善事之前,先思维无常,生起出离心,再生起大悲心与菩提心,则一切事业都成为清净的解脱资粮。如果这些前行不具足,也没有因证悟而已任运产生这些前行的功德,则即使表面上看来积累了许多福报,实际上烦恼与傲慢会比以前更多,成为日后后悔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