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定解宝灯论新月释+益西彭措讲授-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为心所之妙慧。
  因此以胜观光明的殊胜定解,断除了证悟法界实相的障碍增益、损减的无明分别心时,准确无误地见到了本性光明,这能见的是各自所亲证的无漏智慧,怎么可能是二取执著中的思择心所智慧呢?
  注释中把“本义光明”解释为显宗胜义谛中的如来藏光明,而法王如意宝则作了下列解释:“本义光明”是大圆满中基的究竟光明,也就是心的究竟本性光明。基的光明如母,即“本义光明”,修道的部分无漏智慧如子,即“见无误”,众生安住于基的母智,如盐融水,无二无别,而现前相应的子智,即“各别自证智”。
  以各别自证智去见本义光明时,并不是象分别心那样以内相续的能知去通达外境的所知,而是这两者融为一体,本身为出世、无漏的无为法,泯灭了分别心的能知、所知的境界,因此称其为各别自证智。
  下面区别妙慧与自证智慧:
  妙慧之境即辨别,意念如此等执著。
  妙慧的境界即是心中作各种辨别等的执著。
  这是妙慧的定义。妙慧即是分开了能境与所境,并且以能境去辨别、忆念所境的执著。
  下面讲自证智慧:
  由于等性智慧者,不缘二取各现空,
  不住心及心所相。
  由于各别自证智是安住于现空无别究竟大平等的智慧,因此没有对外境的所知及内的有境这二取的执著,也没有对现法与空性分别产生现执与空执。并且因为这各别自证智安住于心性究竟智慧,因此不可能安住于六识分别心以及五十一心所的法相中。
  因此妙慧与自证智慧的差别为:前者有观察、分别取舍的执著相,有外境法;后者无有执著,也无外境法,而安住在胜义本性中。从有境方面讲,前者是凡夫或登地以上的菩萨在出定时的修法,后者是登地以上的菩萨入定与佛的境界。
  下面讲述这两者并不相违,而且是因果的关系:
  是故观察引定解,入定于其无垢慧,
  彼因得果无二智。
  是故通过无垢妙慧的观察而引生定解,然后不远离这定解而入定,以此无垢妙慧为因,可以得到远离二取的究竟无二智果。
  上述阶段前前为因,后后为果,也就是说,为了取得无二智,就需从观察入手,渐次而修。
  下面讲述无垢慧的定义:
  抉择正见立定宗,以及了达各辨别,
  即是无垢之慧量。
  用来进行抉择正见、立宗,以及了达、辨别各种法相的是无垢的慧量。
  无垢慧量的第一个作用是“抉择正见”。非上根的初学者一开始时主要抉择的是菩萨出定时的修法,同时也相似地抉择菩萨入定时的究竟胜义,为修行作准备。第二个作用是建立自宗,第三个作用是能了达、分辨自相与总相、实相与现相、了义与不了义等等的区别。
  这个无垢慧虽还只是心所的智慧,但对初学者极为重要,它是修行的基础,是渡过轮回大海、到达涅槃彼岸的舟船,要产生殊胜的中观胜义智慧,初学者必需借助于这无垢的心所妙慧。
  月称菩萨在《中观四百论大疏》中也作过一个比喻:要汲水必需先有水器,要求得胜义智慧必需借助心所的妙慧。
  法王如意宝则按大圆满窍诀部而作解释说:心所的妙慧是显宗的正见,它所产生的是密宗的智慧,有了这智慧后,密宗修行才真正开始。
  总之,无垢慧量是出定时真实了达万法的正量。
  下面讲述修大乘胜义的正行:
  慧引定解之道中,究竟实相入定智,
  此为大乘道正行。
  一般来说,资粮道时是以无垢慧量去抉择胜义本性,相似地入定于由无垢慧所引定解的修法是加行道,得到出世的入定智慧时即是见道。这种见道时的入定智即是大乘道的正行,在此之前的修行为前行。
  下面讲述这大乘道正行的殊胜性:
  具此今生得无二,是故既乘亦是大。
  若有缘的上根弟子有了这大乘道的正行,即可在今生中证得无学道的无二佛果,因此这大乘道正行既是“乘”,也是“大”。
  说大乘道正行是乘,是因为它能将修道人任运地送达涅槃圣城;说是大是因为:得到的果位不是暂时的罗汉果,而是究竟的佛果;以最快速度即生就可成就。这也就是大乘的真正意义,也是较外道与小乘的超胜之处。
  乘又有因乘与果乘两种,《般若摄颂》等对此有论述。因乘是指学道的过程,果乘是指无学道的果位。这里大乘的“乘”既可理解为因乘,因为大乘道的功德可证得佛果;也可理解为果乘,因为按极密部大圆满窍诀部来讲是一开始便相似安住于佛的见大清净、大平等的智慧之中,或者说,所修与所证都是大等净,而非另外有所得到才成佛。
  关于乘,在本论第五个问题论述九乘时还将详细宣说。
  己二、以此说明阿底约嘎是一切续部的究竟处,一切乘的顶峰
  使以按照四续宗,此道无上句灌顶,
  虽是究竟之智慧,然未安立单独乘。
  如果按照新密宗的四续宗来讲:这无上句灌顶的道,虽是究竟的智慧,然而并未单独安立为一乘。
  藏地各宗派所弘扬的显宗法门大体上均一致,密宗则稍有区别。宁玛(旧译)派主要弘扬的是旧密宗,其余的格鲁、嘎举等宗派主要弘扬的是新密宗。
  因为新密宗把密续按次第分为事续、行续、瑜伽续、无上瑜伽续四种,故也称为四续宗。四续宗的最高灌顶是句义灌顶。虽然句义灌顶的密意是无漏的究竟智慧,但未被单独安立为一乘,而是包含在了第四无上瑜伽续之中。
  旧密宗则又把无上的瑜伽续分成玛哈约嘎(父续)、阿努约嘎(母续)、阿底约嘎(无二续)三类,无二续也就是大圆满续。
  因此新旧密宗在究竟上没有分别,都是了义的密宗续部,只是前者着重抉择方便的生、圆次第等的前行与有功用的方便,后者着重抉择的则是方便生的无漏胜观智慧。因此四续宗也应承认大圆满是顶层,大圆满续部是无上的续部。
  下面举例说明:
  譬如具德时轮续,着重解释等性智,
  彼许诸续之究竟。
  譬如新密宗中的《时轮金刚续》,着重解释了大平等的智慧遍虚空金刚智,指出这是了义的胜义本性,这种修行是最究竟的圆满次第。而无论旧密与新密,从本体上讲,都承认《时轮金刚》是新密中最究竟的续典。
  《时轮金刚》是新密宗觉囊派最主要弘扬的密续,那么修旧密宗大圆满的人是否不需学《时轮金刚》呢?答案当然不是。因为《时轮金刚》是释迦牟尼佛亲口宣说的续典,当年莲花生大师专门造过《时轮金刚》的注释,以玛哈约嘎为主加以大圆满窍诀部的观点进行了解释。按莲花生大师的观点去修,便已与大圆满类似。全知麦彭仁波切也作过广与略的两种注释。《时轮金刚》相对旧密宗来说,虽然侧重于有功用的圆满次第,对方便生的大清净、大平等、大安乐的智慧只是约略地提及,但其方便生的智慧已与大圆满智慧无二无别。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这里以《时轮金刚》作比喻,说明大圆满是九乘之巅,目的是为了遣除部分新密宗弟子的疑惑,他们认为大圆满不是佛说的续部,也不是九乘之顶,故尔全知麦彭仁波切引用了他们所共许、新密宗中最了义的《时轮金刚》的大空性与方便双运,来证明大圆满是诸续之王,九乘之顶层。
  又新密宗中有认为大圆满是智慧而不是乘,为代表的是萨迦班智达。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大幻化网总说光明藏论》中明确指出:这是萨迦班智达为相应弟子的不了义宣说,大圆满不但是智慧 ,而且也是单独的一乘。前面引述《般若摄颂》的教证说,乘有因乘与果乘两种,见道、修道的智慧是因乘,无学道的智慧是果乘。所谓因乘也即是渡人的方便,所谓果乘也即是到达的目标。关于果乘,显宗的《入中论》在最后也说:“故佛为众说,无等无别乘。”弥勒菩萨的《宝性论》以及显宗了义的《妙法莲华经》都讲述了究竟唯是佛果一乘。修行大圆满可以一生便证到普贤王如来果位,故是因乘,又是八乘的究竟,故是果乘。新旧密宗的究竟意趣完全一致,只是新密宗把密宗包括在大乘中,旧密宗着重、广大地抉择了究竟的大圆满智慧,将其独立于一般意义上的大乘之外,安立为最无上的一乘。
  无上续中第四灌,着重宣说此道智,
  诸续密意之精华。
  而无上大圆满续中的第四灌顶,着重宣说了修道的智慧,这是诸续密意的精华所在。
  “无上续”是指旧密宗六续中的最高大圆满续。六续中的前三续“事续”、“行续”、“瑜伽续”与新密宗中的前三续一致,而旧密宗把四续中的无上瑜伽续又分为玛哈约嘎(父续)、阿努约嘎(母续)、阿底约嘎(无二续),故成为六续。
  无上续部有宝瓶、秘密、智慧、句义四种灌顶,“第四灌”即是指句义灌顶。旧密宗着重宣说的是方便生的智慧,并且是以部分的智慧直接安住而修。新密宗对第四灌也有宣说,但或是间接提到,或是略说,如《密集金刚》中以“第四灌智亦复然”简略带过,在修法上新密宗着重于方便功用方面的生起次第与圆满次第,这是新旧密宗的主要区别,也是旧密宗中“无上续中第四灌”是“诸续密意之精华”的原因所在。
  在九乘佛法中,生、圆次第相对于大圆满,犹如第七、八层楼相待于最高的第九层楼,也尚未圆满究竟的佛智,新密宗与显宗大乘更需要通达大圆满智慧后方能圆满成佛。其余诸乘虽然也有了义的宣说,但未经明说,故大圆满是了义中的极了义。
  这是全知麦彭仁波切主要依照荣素班智达的观点而作的宣说。
  下面用比喻进行说明:
  如金十六炼极净,余乘宗派经观察,
  越来越净此究竟。
  黄金经过十六次提炼后变得极为纯净,无丝毫杂质。正如这样,余下的八乘暂时在当机众生面前各自是最殊胜最了义的,但是经过仔细观察后,越往上面越来越清净,最终到顶乘大圆满时,便达到了最究竟处。
  大圆满中一切诸法在二谛中平等,都是无生的空性,下面八乘的一切功德在顶乘大圆满中都已具足、圆满。比如,小乘破有边执著的人无我空性,大乘随理唯识的遍计法空性,中观自续派在胜义中一切都是空性,中观应成派的诸法本来无生的大空性,外续部的究竟佛果基的本性为无生的大空性都已包含在了大圆满的自性大空性中,而各自的不了义均已远离,如小乘认为实有的无分微尘与刹那分别心,随理唯识实有的依他起,自续派的分开二谛,应成派虽然已抉择到了无生的大空性,但是对大平等、大清净只是简略地宣说,且对远离四边的大空性尚留有的空执,这些不足之处在大圆满中都已不存在。又外续部在出定时将本尊与自己执著为有好坏之分,入定时才与自身融为一体,第七乘玛哈约嘎与第八乘阿努约嘎着重于方便功用的生圆次第,这些观待于大圆满安住于胜义智慧的修法都还只是不了义修法。
  大中观、大手印法门在证悟之前也与大圆满有很大的差别。大中观是以伺察的分别心去相似修大空性,大手印的正行首先也以止的分别心相似而修胜义,最后产生胜义的智慧,大圆满则是一开始直接以智慧而修。
  对下面八乘抉择得越广、越细,就越会对顶乘大圆满产生坚定不退的信心。
  是故无垢智慧量,成立此义之理趣,
  若思诸续密意疏,尤其法贤理观察,
  离魔成熟不夺智。
  因此通过无垢智慧量的观察,可以成立此大圆满义为最究竟无上的修法,是无学道如来所安住的境界。如果对续部,诸大成就者的注疏,如无垢光尊者的《四心滴》、《七宝藏》等,尤其是法贤尊者(荣素班智达)在《入大乘论》等论著中的论述,经过仔细观察后,会远离外、内魔的损害,相续中成熟稳定的、不为外力所夺的大智慧。
  抉择大圆满见的三种无垢智慧是:诸佛菩萨的教量、作为根据的理量、上师的窍诀量。
  若有人说大圆满不是佛所宣说,或不能去修,如果此人是圣者,则是以大悲心为相应根器弟子的不了义宣说,如果尚未证悟,则无疑造下了堕入无间地狱或金刚地狱的因。因为大圆满不但是最无上的成佛捷径,而且是佛亲口所说,并且是龙钦绕降尊者、荣素班智达等大成就者以教理广为证明的。如果暂时不能理解,则应通过认真祈祷上师三宝,在善知识面前闻思显密的甚深经论,最后必然能够理解接受。因此无论在何时何地,遇到何种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