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次,如萨迦班智达所说的:
“诸法本来无生,无所生。
禅修次第本来无禅修,亦无禅修对象。
心不具自性,如何描述心?
心超越文字,如何能描述?”
这一切在佛陀的珍贵开示中皆可得到证实。如在大宝积经菩萨见实会第十六(Pataputra
samagama sutra)中所叙述的:
“在究竟法性中是无一物可见的,
因此也没有任何事物可以来分别。
诸法只是假名、符号、传统、表达方式和分别罢了。
除此之外,在究竟法性中,
一切现象皆不可见。”
同时,在大宝积经菩萨藏会第十二(Bodhisattva Pitaka sutra)中说到:
“当行者对一切现象既不接受,亦不排斥时,
行者对一切现象不再执著。
当行者不执著一切现象时,
行者将不生亦不灭。当行者不生
亦不灭时,将完全从生、老、病、死,忧愁、
悲哀、痛苦、心的痛苦和烦恼中解脱出来。”
此外,在波罗密多经中说到:
“有分别对待,即会堕入
欲界,色界,或是无色界。
没有了分别对待,行者将
不再受生。”
同样的,在同一段经文中又说到:
“由于证悟是不可觉知的。因此
‘证悟’只是假名。由于佛陀是
不可知的,因此‘佛陀’亦仅是假名。
全知的佛陀不具自性,而不具自性者,
即是不可说。”
也许有人会问,“那么,我们如何来帮助众生呢?”回答是在究竟法性上,是没有众生的,
没有必要讨论为众生应作些什么,或是此作的人。如在大宝积经富楼那会第十七
(Purnapariprccha sutra)中所说的:
“当我安住在菩提心中时,
我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
当时我并不知有众生,
我甚至不知道有众生之名。”
同样的,般若波罗密多经中说到:
“须菩提!我不见有众生。
但是,不具自性的众生被视为众生。
因此,度众生无非是众生的想像罢了,
在究竟法性中,是无众生存在的。”
如果行者能了解此,那么就不会去执著那不可言说的境界为实有了。如在入菩萨行论中所
说的:
“由于习惯于空性的思考,
行者可除去对现象外境的影像。
由于习惯‘没有事物真正存在’,
最后行者亦将抛弃空性。”
了解到此,如果行者依此禅修,将可以在禅修中体验到明光和空性的无所执。此后,行者
心中将自然对陷于执著中的众生生出悲心。
由于上述的原因,那些希望去除二种烦恼和习气,并能迅速得到佛果者,应该努力的禅修
智慧,这是空性的真义。如在入菩萨行论中所说的:
“空性是对治烦恼障和所知障的良药。
希望迅速证得菩提者为何不禅修空性?”
要了解空性,行者应努力聚集福慧资粮。否则,要了悟空性是很难的,而且即使是了悟到
空性,行者也会落入如声闻乘(Sravakas)的断灭状态,如在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密经
(Sancaya gatha sutra)中说:
“如果积聚的福德资粮不够,
是无法了悟到神圣的空性。”
同时,萨迦班智达说过:
“声闻乘行者也禅修空性,但只得到断灭。”
因此,智慧与方便的双运是大乘的最精华部分。
第五、观慧的禅修方法
修持此的方法如下:选择一个幽静处所,行者应该虔诚的向上师和三宝来念诵皈依文和祈
请文。以大悲心为因,长时间来禅修菩提心。选择一禅修对象来修止,如果在心中能生出
少分的止定后,应如下来思惟:
“可悲!我心的本性是清清楚楚的明光。从本以来,心即远离一切妄想执著。此外,心恒久
以来一直安住于明光和空性中,没有任何分别和执著。由于不能了知此,我一直执著有‘
我’的存在,因此我在无数的轮回世间中流浪。此外,由于执著于能所二元对待的幻象,
心意识中生出了种种虚幻的景象,空洞的事物,不具自性的现象,不真实的显现等等,我
如疯子般的沉溺在幻象中,因此,我一直被各种痛苦所折磨,现在,由于仰赖神圣上师的
教授,我将能了知此无量心的无上秘密,这是一切教授的本质,是三世一切诸佛所讲演的
八万四千种法门。因此,我将不再执著幻象是实有的。”
“同样的,行者应如下思惟:“我的身心都应遵守戒律,并且依下面的教导来思惟,‘只
有不分别是好的’。对五蕴执著为‘我’和‘我的’,这无非是虚幻的。”
然后行者应一再如下来思惟:“如果有‘我’的存在必然是指名字,或是身体,或是心。
姓名并不是自己。因姓名只是习惯的称呼罢了。身体不是自己,因为身体只是很多部分的
集合的称呼,如肉,血等等,而且从头顶至脚底,自己既不是在身体内,也不在身体外。
心不是自己,因为过去心已消失,未来心尚未生起,现在心即刻消逝。因此,我们知道的
自我,只是加在一个不具自性的东西上的幻象罢了。”
同样的,各种不同的外境,如高山、房子等等,它们既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也不是由上
帝,或是四大造成的,也不是由原子,或是其它创造者造成的。那些事实上并不存在的外
境显现,皆是由于我们迷惑的心所变现。一切外境皆是不具自性的,而这是由于轮回的业
识种子所产生。例如那些外境和我们在梦中所见的各种事物,如城市、马、大象等等是相
同的。行者应长时间依此思惟,以生起强烈不可动摇的了悟。
因此行者应继续如下来思惟:“由上述原因,既然我们认为外境是真实的,就像梦中我们
也认为梦境是真实的,然而事实上,那一颗执著外境的心和梦境中那颗心并无差别。因此
,在究竟法性中,是没有任何事物是真正存在的。所以一切现象皆是主客二元的显现,是
幻象,错误和骗局。”
现在把心向内观照,长久的来观照自心中赤裸裸的光明,在此时远离一切能所二元对待。
当行者清清楚楚的觉察到自心时,应该如下来检查自心的明光;首先,当行者检视自心生
出的根源时,却无法找到心的根源。因此,这是无生的空性。在中段禅修中,我们观察心
在那里,却发现心不在内,不在外,亦不在中间。心不具颜色形象。不论自己如何寻找,
都无法找到心的存在。因此,心是毫不存在的。最后,当自己观察心是从何处消失的,行
者发现此心识并不会消失。因此,心是完全不间断的大乐。因此,在空性中,此赤裸裸,
可辨认的心的外貌是远离一切原因,结果,和本性,并且是毫不具自性的。禅修者在体验
到空性时,由自心放出的光明,是不会因时,地的不同而终止的,这即是心的炳耀明光。
在那种光明中,没有任何事物存在。而在空性中,心的光明亦不终止。这是远离一切执著
的明空的结合。这是远离分别妄想,远离言诠,不可说,并且超越世俗智慧的。
在此状态中,保任心于赤裸,光耀及清明中,甚至将心保持在不可言说之外。如果任何念
头生出,不要让它发展成思续之流,应将念头完全断除,再将心放在无所执之中。开始时
,应用力来调伏自心;在中间,则将心轻松的安住下来;最后,使心远离希望和怀疑。
总之,莫让心离开那无所执,非二元对待的明空结合中,轻轻松松毫不费力的将心安住在
远离任何禅修对象中。依此方式,多次努力的禅修,但是时间不要太长。行者不应该丧失
对禅修的喜爱,而是应该禅修完之后善加保任。
禅修完了之后,在下座前,行者应思惟:“虽然一切现象本来即远离一切妄想执著,没有
分别,不可言说,超越智慧,没有出生处,没有根源,如虚空,但如母众生不能了解此道
理,将他们自己陷入于主观的我和客观外境的对立中。因此,他们自己陷入于主观的我和
客观外境的对立中。因此,他们陷入于虚幻的现象中,我对他们感到无限的悲心。无论如
何,为了如母众生,我必须证得佛果位,这是远离一切妄想执著的本心的证悟。”之后行
者应该将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
在每座修法之间,行者应该念诵如下的诗偈,如“魔术师创造许多幻象……”等等。行者
应该要了解一切现象都是幻象和空性的无二结合,就像魔术师的魔术一般。行者了解此之
后,应该要为利益一切众生来努力。
三、止观双运
修止是将念头完全停止,此时没有念头的生起。结合修观,以观慧来去除一切妄念,修观
时发现找不到自己妄念的出生处。将二者融合成一来观空,即是止观双运的禅修。在大乘
庄严经论(Sutralankara)中提到:
“止观双运的禅修
是必须遵守的誓愿。”
止观双运的修持方法,大部份上面已提过,行者可如下来修持。首先行者必须牢记禅修的
三方面都是虚幻不具自性的——指禅修的对象,禅修的方法,和禅修者三者。清清楚楚的
将自心安住于止观双运的融合无别中;(1)修止;毫不费力的将心专住于心的光明和相续的
现象上。(2)修观;完全的了知一切现象的无生。如果能坚固的住于止中,就应该加强观慧
的禅修。如果心由于过度的寻找,而不能安住,就应该把心放松。
经由此两种方式交互运用的住心方法,行者可以完成止观双运的融合,并且不会偏离此禅
修。如果行者不能了解这些重点,那不管行者修止多么坚固,仍然会落入四种世俗的禅定
中,而不管行者修观修的多好,必会落入无色界四天中的任何一天。因此,去除一切错误
的禅定,正确的来修持,这是非常重要的。
即使在每座法之间,行者不应该让感官的六识去追逐外境的六尘,行者并且应该要了解一
切现象皆存在法界性中(Dharmadhatu),一切无非皆是心的显现。行者应该以此种心,来为
一切众生的利益而努力。
至此为止,关于菩萨道的共同教授已讲完。
第十六章 金刚乘之不共禅修
相信金刚乘的不共觉受必能生起
在金刚乘根本论颂中叙述不共道如下:对不共禅修的不共修行者的见即是不共的觉受。此
不共修行者即是金刚乘行者。这在三密续庄严宝鬘中有详细讨论。不共禅定是指包含成熟
灌顶,解脱的不共教授,及相关教学的金刚乘。这在后面皆将讨论。依赖这些方法,不共
觉受见将能够生起。
虽然要详细叙述是不可能的,简而言之,有三种道:去除障碍的入道,去除贪欲之道,和
究竟证悟之道。此外,有三种觉受:身觉受,心觉受,和梦觉受。还有三种拙火修持:知
见上的拙火了悟,聚集九种元素的拙火修持,燃烧菩提的拙火修持。三种相关的生起:命
气逆转的相关生起,定境觉受幻相的相关的生起,以及相关的梦境生起。三种三摩地:具
各种特殊觉受的三摩地,心如虚空的三摩地,俱生本心的三摩地。此外,这十五种皆可归
入一种三摩地中。
对坚定信心的禅修方式,杰称仁波切说:
“在禅修工种菩提心下座后,
行者应努力诵经,并向三宝献供养。”
如同此诗所说,如果行者已经由共同道,净化了自己的心识流,并且得到了二种菩提心的
少许觉受,之后,行者应生起大悲心,如下来思惟:“为了利益一切众生,即使需要三大
阿僧祗祗才能证得佛果,这也是短暂的。此外,具足一切方便法门和大悲心的如来,也可
能教授了其它能使行者迅速成佛的方便法门。”如果行者曾经反复仔细的阅读,思惟了解
珍贵经典中的意义,行者将能知道在某部经中所叙述的:
“虽然世尊已开示了通往解脱的三乘法门,
为什么世尊不开示一种平稳的道路,
可直接同时修持因和果,
佛陀回答,
‘在为喜爱因乘的众生转因乘法轮之后,
在未来将出生金刚乘的快速道。’”
同时在入楞伽经(Lankavatara Sutra)中说道:
“希望得到真言加持的真言行者,
不应吃肉,因为吃肉
阻碍了真言的修持及
获得解脱。”
当行者看到这些开示和其它的经典时,就能了解到有一解脱道,被称为持真言行者开示总
集,或是金刚乘,亦被称为果乘,这是比一般所称的波罗蜜乘,或是因乘更为殊胜。
了解此之后,行者产生强烈的心愿,希望来寻找和修持金刚乘。因此,行者应如下来思惟
:“仅仅由于修持波罗蜜多乘,我就得到了发菩提心的觉受和了悟,现在找到了金刚乘,
能同时经验到因和果,如果我能依此来修持金刚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