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禅与悟:传统宗教文化丛书-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谓动机,就是“自己的意愿”。从佛法的观点来看,这点非常重要。

    佛法讲因缘,因缘指的是“因素”的意思。每一个人做任何事、说任何话,都有他主要的因素。如果有人存心不良,却因为外在因素变化,而产生好的结果,这种人不算是做了“好事”。虽然他没有做坏事,但动机不正确。因此,动机的好与坏,是为判断善恶的重要依据。

    二、善与恶的定义

    所谓“善”与“恶”,是指价值判断。善,指的是“正面价值”;恶,指的是“负面价值”。

    善恶的价值判断标准,往往因时代、环境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分别,但它对于个人、社会、历史的影响亘古不变。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能与道德、学问、技能平行发展,那么这种价值是善的、是好的。反之,则为恶的。

    其次,从社会来看,社会包括个人、家庭,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影响。个己内心的问题是个人的事,但如果他内心所想的表现在语言和行为上,便会影响家庭,及生活环境中所有相关的人。

    在美国,青少年使用麻醉药的很多,有的从小学就开始了。这是什么原因?这和他的家庭及所接触的同学、朋友有相当大的关系。用这种药品的人,因为会对其他的人们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这是“坏”事。

    听说台湾现在有很多人喜欢吃蛇,而且越毒越好,说是可以驱风邪、解毒、补身。另外,还有人喜欢吃山珍海味,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营养,而是为了满足自大和虚荣。在台湾,这种风气非常普遍。

    最近回台的名歌手侯德健说:“台湾过分浪费。”我在美国也遇到一些来过台湾的美国朋友,他们跟我说:“台湾生活条件比美国更好。”我听了以后,很为台湾忧愁。在台湾有人吃一顿饭可以花上万把元,要他们捐献慈善事业,一二千元却嫌多。这种风气、这种价值观,究竟是善?是恶?

    我们也可以从历史价值判断善与恶。读者都了解不要为眼前争名、争利,不要争眼前的现实,要争千古的历史。姑且不问是否能在历史留名,我们必须先想想自己现在的活动、行为,对未来的子孙、民族乃至全人类未来的前程,有什么样的影响。《书经》上有句话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是对自己家族未来的历史价值判断。

    至于历史人物,在当时也许有很多人盲目地崇拜他,但经过一段时间,以历史的观点认定,很可能会认为他是位坏人。所以随着每个时代的思想不同,对历史人物的判断也就有所不同。但是从佛法的观点来看,佛法不可能因时代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价值标准。

《禅与悟》 第一部分 善与恶...(2)

    三、善与恶的标准善、恶的标准可分成下列四点:

    (一)以个人利益作标准

    即以自私自利的立场作为善恶的判断标准,这是不正确的,因为有许多恶人都说自己是善人。

    善人可分两种,一种是“他看所有的人都是好人”;另外一种是“他把所有的人分成有善、有恶”。

    世界上,怎么可能有人将所有人都当好人看呢?这是佛、菩萨的态度。你从正面帮忙他,他说:“很好,谢谢你。”你从暗地里打击他,他也说:“很好,谢谢你。”为什么会这样?你在正面帮助他,这是“增上缘”;从负面对付他,这是“逆增上缘”。不论你以正面或负面待他,对他来讲,他都觉得你是好人。

    对于一般人,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来作判断。有些人明知他对我们不利,又无法避免时,我们只有接受。这种接受,是试验,通过这种试验与磨炼,会使我们更成熟,因此要感谢他。作为一个佛教徒的我们,应该学习这种态度,善恶分明,但是不要把恶人当作无药可救,或当成是我们永远仇恨的敌人。

    (二)以社会风俗习惯作标准

    如果这个世界的文化、文明能够彼此交流,则社会风俗习惯的标准应该会相同。但由于民族和信仰的差异,各个地区、各个时代的价值判断也有所不同。因此,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他认为一个佛教徒不论到任何一个地方、任何国家、任何时代,都不该反对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否则,即是行“恶”。因为,那些人所需要的东西,你反对他,你就无法存在,甚至连佛法都无法弘扬了。所谓的“随方随时”,意即随顺环境、随顺时代有不同的标准,这是世尊的想法。

    综合上面所述,可知社会风俗习惯的善恶标准是没有一定的。

    (三)以哲学思想、思辨的角度作标准

    哲学思想,可能有一部分的人永远相信它,但无论如何不可能永远普遍,所以以哲学思想、思辨的角度作标准亦是不正确的。

    (四)以宗教信仰立场作标准

    依《可兰经》、《旧约圣经》的观点看,凡是拜偶像的,都应该下地狱。我有一次从台湾到美国,在飞机上遇到一位韩国牧师,他坐在我的隔壁,看了看我,然后用英文和我聊天。听了我的话以后,他摇摇头说:“可惜呀!可惜!”我问他:“什么可惜?”他说:“像你这样优秀的人,怎么会信佛教呢?”我问:“那什么宗教最好?”他说:“惟一最好的宗教当然是基督教。”我说:“对,对。”他说:“既然对,你为什么信佛教,不信基督教?”我告诉他:“对你来讲,基督教最好;可是对我来说,佛教是最好的,你是不是同意呢?”

    事实上,不论是原有旧的宗教,或新兴的宗教,他们彼此不认同,都认为对方有问题,可是开明之士不会公开批评,因为这个时代不容许。但在私底下作判断时,他们还是认为自己的最好,别家的都有问题。由此可知,宗教的信仰思想,亦不得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

    然而,除了宗教,还有其他可约束人心的办法吗?虽然有,但不是很可靠。因此,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还是需要宗教,有宗教总比没有来得好。所以站在佛教的立场,认为所有宗教都应该存在,不同的人、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兴趣,可以信仰不同的宗教。

    四、佛教的善恶观念

    可分为下述四点来阐述:

    (一)有善有恶

    这是“世间”的标准,是指人间一般的、社会的判断或标准,也就是从一般人对他个人、家庭、社会的影响来判断,正面的说是善,负面的说是恶,包括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和法律的标准。所以作为一个佛教徒,首先要肯定现实社会的善恶标准。

    (二)生善灭恶

    是为佛教的教化功能。以现实的社会作基础,提升社会进入净化的层次。也就是说,既然社会有善、有恶,我们希望善事能尽量多做,运用佛法中持戒、修定、增长智慧的方法,从人们身、口的行为开始改善,然后再从根本的思想观念、心理层面作调整,以达到生善止恶的目标。

    (三)有善无恶

    这是菩萨的境界,一般人很难做到。如果有人看任何事、任何人都是好的,那是善恶不分,是乡愿,对于个人和社会来讲,都不好。

    然而以佛教的立场,一定要讲到这个层次。因为这个世间虽然有不少人的心地不好,行为不善,但我们相信“所有的人将来都能成佛、成菩萨”,目前只是因为他的因缘尚未成熟,如果我们能促成他的因缘,使他往善的方向走,他未来也能成佛。所以他也是未来佛、未来的菩萨,我们不需要计较他现在的好坏。

    一切众生都有佛性,菩萨不舍任何一个众生,以平等看待一切众生。没有一个众生有不变的恶性,因此,我们不要对任何人失望。(四)无善无恶

    是佛的境界。这个境界更高,善与恶对于他而言,根本都不存在。永嘉大师说:“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所谓“梦里”,指智慧尚未出现,仍有烦恼的情况下。而“觉后”,乃指开悟、成佛的意思。

    在没有开悟以前,善的、恶的,种种一切差别现象都存在。到开悟、成佛以后,任何的一切都一律平等,所以再也没有任何一样东西在他的心里面牵挂窒碍了。

    五、佛教的善恶层次

《禅与悟》 第一部分 善与恶...(3)

    善恶层次包括下列五种:

    (一)人的层次

    从人的层次来看,信仰三宝、修布施、持五戒是善;毁谤三宝、不修布施、不持五戒是恶。为什么我们不说成:信仰一切宗教是善,不信一切宗教是恶?因为,宗教的标准并不客观,因此,不得作为标准。而“三宝”是佛、法、僧,不是一种宗教。“佛”是说法的人,“法”是用来止恶行善的方法或道理,“僧”是正在修行佛法,并弘扬佛法、主持佛法的人。

    佛法,并不一定是要让我们信服某一种特定的对象,而是要我们依着佛法去实行。比方说“布施”,是使他人得到利益,不论是用我们的智慧、知识、财力、体力,或用语言鼓励人、帮助人,使他人从困难中得到利益与救助,都称为布施。“持戒”,是指凡应该做的好事,都要去做;不应该做的事,绝对不做。“毁谤三宝”的意思,是教人不要信仰三宝,并说佛法僧的坏话。

    (二)天的层次

    比人的层次高一等,必须要具备人的道德之后,还要修行十善和禅定,才能生到欲界天及禅定天的层次。生“欲界天”,这还是属于物质世界的天。生“禅定天”,这是属于精神世界的天。

    依佛教的观点,如果一个人行为合于人类的道德标准,他死后当再还生人间。如果他比一般人的道德高,便有生“欲界天”的资格,到天上享受比人间更精致、更美好、时间更长的五欲快乐。如果他修行禅定的话,便能离开物质世界,进入纯精神的世界,即“禅定天”。

    (三)出世的层次

    认为世间太混乱、太痛苦,希望从此以后不要再来,即为此层次。

    (四)菩萨的层次

    实际是入世的层次。菩萨一味付出不想回收,他只是帮助所有一切众生,不准备向任何人回收他的付出。他不准备到人间或生天享福,也不期待常住精神世界永远不入世。

    (五)佛的层次

    他住在世间,永远存在、处处存在,度一切众生,自己却不觉得自己度了众生。对他来讲,没有善、恶这个问题。

    六、佛教的善恶心性

    佛教把心分成二种:有善、恶观念之心与清净心。

    有“善”与“恶”,是我们的意识作用,以自我中心为立场,对自己所看到、所遇到的任何事、物、现象所作的判断。这可分作两方面来说;第一,由于我们自己有善与恶的判断,所以有轮回,会生了再生,死了再死。第二,这“善”与“恶”,不管你接不接受、承不承认,这力量的本身即会作判断、作决定。佛教将之总称为“业力”,是为“心”的另外一个名词。

    接着谈“性”,性有善、有恶。依佛教的说法,我们的认识心分成三部分,即善、恶、无记。也就是说,吾人起心动念所产生的反应、效果,可能是善或恶;另外一种,心理活动是有的,但不能判断它究竟是善、是恶,这就是“无记”。

    从佛法的立场来看,善、恶、无记是众生的一种现象。对佛而言,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一切众生都是清净的、善的,“善”、“恶”、“无记”的三性之说并不存在。

    七、佛教的善恶相对论

    从佛经我们可以找出几百种善、恶相对的说法,以下仅列五点来作说明:

    (一)从因果的观点判断善与恶

    善因结善果,恶因结恶果,即是所谓的“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但是因果的关系不是这么单纯。例如:两个人同样杀人,一个人可能要还两条命,另一个人不一定要还命,也许只被打个耳光就了结。

    但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一定是不变的。今生看不到果报,未来生中,果报一定会出现。而为什么同样是杀人,两人的果报不一定相同?这和善因、善缘、恶因、恶缘有很大的关系。

    (二)善因善缘和恶因恶缘善因有可能会遇到善缘,也可能遇到恶缘,因缘的关系极其错综复杂,因此说是“因缘不可思议”,而因果也是不可思议。但是有个不变的原则:“我们必须增加善因缘,尽量避免制造恶因缘”。怎么做呢?就是要多亲近善知识。

    (三)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有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亲近善知识的道理亦如此,因此我们要多结交善知识,远离恶知识。但如何分辨善知识或恶知识呢?

    (四)善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