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2006合订本-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⒙易玻罄磁既慌錾辖盘ぐ澹雒ù蚩涿牛映鱿渥樱玫搅耸澄铩=幼诺诙危4嗽侔讯雒ü卦谙渥又校绱硕啻沃馗矗詈螅ㄒ唤胂渲屑茨艽蚩涿拧�
  桑代克据此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有机体形成“刺激”(S)与“反应”(R)之间的联结。他明确地指出“学习即联结,心即是一个人的联结系统”。同时,他还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关的错误的反应逐渐减少,而正确的反应最终形成。根据他的这一理论,人们称他的关于学习的论述为“试误说”。
  学习的过程就是尝试的过程,近代以来,欧美人有更多的发明创造,有人说是得益于他们流行的一句口头语:“试一试吧!”试了,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没有天生的傻瓜,只有制造的蠢才。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是因为有一颗可贵的好奇心,不要害怕迷路,可怕的是,你没有探路的心。
  本文摘自《读者》2006年第13期P46
  创建时间:2006…6…27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PowerbySoftscapeHTMLBuilder3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婚姻家庭'回家,不需要理由
  作者:周海亮
  男人出差那天,小城开始下雪。百年不遇的大雪,下了整整半个月。
  男人忙完公差,急匆匆往回赶。他要在距家二百公里远的省城下火车,然后转乘公共汽车。男人兴冲冲去售票处,却被告知因为大雪,所有开往那个小城的公共汽车,都已经停运。男人只好住在旅店,却坐卧不安。相比遥远的旅程,二百公里仿佛近在咫尺。现在,他被困在了家门口。
  男人给女人打电话。他说不通车了,回不去。女人说得多久?男人说不知道……这鬼天气。女人说没事,你在那里住下,通了车再回来……每天给我打个电话就行。男人说嗯……只能这样了。放下电话,男人掏出钱包,打开,静静地看女人的照片。
  那时还是清晨。奇冷。男人站在旅店厚厚的窗帘后面,心急如焚。
  小城夜里又下了雪。很大。雪地里刚刚被踩出的窄路,再一次被大雪掩平。已经凌晨了,女人还没有睡。她坐在沙发上,不停按动着遥控器。风尖着嗓子从窗外光秃秃的树梢间溜过,女人就坐不住了。她走到窗口。她想,他那里,冷不冷?
  有人敲门。急急的,却文质彬彬。那是男人独有的节奏和气质。女人冲过去,咋一声,怎么现在回来了?就开了门。果然,男人站在门外,挺得笔直,咧开嘴笑。他围一条大红的围巾,落了满身的雪。男人像一位从天而降的圣诞老人。
  女人给男人拍打身上的雪,接过他沉沉的旅行包,递给他一双棉布拖鞋,把他冰冷的手捂在手心里。女人说怎么现在回?通车了?男人说没,全世界都没通车。女人说那你怎么回来的?男人说飞,我飞回来了。
  他当然不是飞回来的。男人拦下一辆出租车,开出了很高的价钱。司机说你给多少钱都没用,半路上雪太大,路边护栏都被埋了。男人说你别管,你只管开车,开到不能再开为止。司机说那你不是被扔在半路了?男人说没事,剩下那点路,我自己走回去。
  出租车蹒跚到距小城十里远的地方,终于一步也挪不动了。男人下了车,背着旅行包,往家的方向走。天很冷,雪很深,风很大。雪粒盘旋着,让他睁不开眼。有一段时间,男人更像是在雪地里爬。记不清走了多长时间,记不清摔了多少跤,终于,男人看到了家的灯光。他笑了。他知道女人在等他。
  男人并没有马上回家。他在楼道里,呆立了至少十分钟。他想让自己的体力恢复一些,变得脸色红晕,神采奕奕。他不想让女人看到他狼狈的样子。
  女人一边给男人做饭,一边听男人自豪地讲这些。今夜的女人慌乱不堪,她一会儿冲进浴室,看洗澡水热了没有;一会儿直奔卧室,把空调开得再暖一些。女人说你傻啊,你真是傻啊。眼角就突然湿了,想擦,却腾不出手。于是女人撒了娇,将几滴泪,蹭上男人的背。
  男人吃饱了,洗了澡,打着幸福的嗝。女人说为什么一定要回?男人说知道你一个人在家,晚上会怕的。女人说都这么多天了,还在乎再多几天?男人说今天是你的生日啊!早答应过你,生日这天,我刷碗的。女人噗嗤笑了,他说你在雪地里走了十多里路,摔了无数个跟头,就为了回家刷碗?说得男人也糊涂了。好像,所有的理由,全都站不住脚。男人就急了,他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想你。我就是想回来。一秒钟,都等不及。
  本文摘自《读者》2006年第13期P47
  创建时间:2006…6…27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PowerbySoftscapeHTMLBuilder3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两代之间'只为了看你
  阿姣编译
  很多人都说他们最悲伤的时刻是对他们所爱的人说再见的时候。而在眼见我的儿媳谢丽尔在她母亲临近死亡前长达六个月的痛苦经历后,我觉得最悲伤的时间应该是等待说再见的过程。
  谢丽尔经常要花两小时的行程过去陪伴母亲。她们花上一下午的时间进行祷告、安慰、放松并且反复讲述着她们共同的回忆。
  当她的母亲病情加重时,需要更多的药物才能使她镇静下来,谢丽尔在那好几个小时里就静静地坐在她母亲的床边,看着她。
  每一次她走之前,都会亲吻母亲的脸颊表示告别。她母亲清醒的时候都会流着眼泪对她说:“我很抱歉,你开车这么远过来,在这儿坐了这么长时间,可是我甚至无法醒来和你说说话。
  谢丽尔就对她说:“别担心,这没什么的。”可是她的母亲还是感觉让她失望了,每次告别都要道歉。直到有一天谢丽尔发现了一种方法可以让她的母亲放心,而这种方法是她母亲以前对她用过许多次的。
  “妈妈,你还记得我高中时参加了篮球队吗?”谢丽尔的母亲点点头。“你经常开那么远的车过去,坐那么长的时间在那里看比赛,可是我甚至都没有离开坐位上场打一次球。每一次你都会一直等到比赛结束,而每一次我都感觉很内疚并且对你道歉,因为又浪费了你的时间。”谢丽尔轻柔地拉着她母亲的手说。
  “你还记得吗,你对我说的是什么吗?”
  “我说的是,我不是来看你打球的,我是来看你的。”
  “而且你的确就是那个意思,是吗?”
  “是的,的确是这样。”
  “好的;现在我也要对你说同样的话。我不是来看你说话的,我是来看你的。”
  她母亲明白了,微笑着又沉入了梦乡。4?&B+NU?n
  她们的这些个下午就这样静静地度过了,一天天,一周周,一月月。她们的爱充满了言语之外的整个空间。直到那最后的一天,她们在静寂中互相安慰、在相互的注视中给予并接受着爱。
  爱是这样强大,即使在她们最后一次再见之前的长久的深深的沉寂中,谢丽尔和她的母亲仍然能听到彼此无声的爱。
  本文摘自《读者》2006年第13期P55
  创建时间:2006…6…27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PowerbySoftscapeHTMLBuilder3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补白'小站歌声
  修祥明
    子夜时分,山村的小站昏暗静谧。苗兰老师提着行李来到站台,像触电般浑身颤抖起来。
    她想在夜深人静时悄悄离开山村,没想到全班40多个孩子全在这里为她送行。
    站牌下,放着一篓子山核桃,篓把上贴着个红双喜字。这是山里人祝贺新婚的礼节。
    三天前,她去了趟县城。回到山村,她对孩子们说,要和远在千里的男朋友举行婚礼,婚后,她就要在那里定居了。
    孩子们舍不得她,却没张口将她挽留,只将一串串难舍难离的泪水洒下。
    远处传来了列车的长鸣。
    40多个孩子含着泪水,像一棵棵被雨水浇伤的禾苗一样,悲凄地立着。
    班长说:“咱们为苗老师唱一首《好人一生平安》吧。”
    歌声在夜空中响起:“有过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有过多少朋友/仿佛还在身边/也曾心意沉沉/相逢是苦是甜/如今举杯祝愿/好人一生平安”。
    这歌声,低沉悲哀。这是孩子们真诚的祝福。
    列车徐徐地向前开动着,孩子们像一阵旋风一样随车跑着,唱着……
    好人一生平安。
    歌声像让泪水滤过似的。
    车上苗老师失声痛哭起来。
    孩子们怎知道,她不是去结婚。三天前,去县城体检,她患了白血病,在人生的旅途上,她只有半年的时间了。
  本文摘自《读者》2006年第13期P53
  创建时间:2006…6…27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PowerbySoftscapeHTMLBuilder3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两代之间'最美的力量
  冯有才
  2001年9月的第二个星期二,将是詹姆斯太太此生最难忘的一天,她的丈夫詹姆斯,作为一名国家消防员,为扑灭911恐怖分子撞击大厦后熊熊燃烧的大火而英勇献身了。
  失去丈夫后的詹姆斯太太,依然在每个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带着她8岁的女儿艾丽丝和6岁的儿子比尔,去他们的社区教堂做上一天的义工。这不仅仅是詹姆斯太太信仰基督信仰上帝的见证,更是为她那已升天堂的丈夫詹姆斯的一次次祈祷与祝福。
  3个月后,詹姆斯太太依旧带着她的两个孩子去教堂做礼拜,她6岁的儿子比尔穿着一件深红色的小吊褂显得尤为可爱。看着乖巧的小比尔,詹姆斯太太在百般忧郁中,仍带着一丝欣慰,至少她觉得:詹姆斯是她人生中第一个男人,是她的上半辈子的希望,而她的小儿子比尔詹姆斯,将是她下半辈子惟一可以依靠的爱子,惟一可以依靠的男人了。她爱比尔,甚至超过了自己的生命,对此,她从未怀疑过。
  在教堂做完祈祷后,小比尔仍留在教堂玩耍,而詹姆斯太太和她的女儿艾丽丝则在教堂后的一大块空地上清理着卫生,这块空地是教堂打算在平安夜用做集体活动的场所,和詹姆斯太太母女一同干活的,还有一大群基督信徒。艾丽丝学着她母亲的样子,也用力地拔除着空地上早已枯萎的许多小灌木。
  忽然间,詹姆斯太太看到教堂窗口冒出了股股浓烟,瞬间,她的心悬了起来。紧跟着有人大喊着:“教堂着火啦!快救火!!”顿时,人群乱了起来,有人忙拨打报警电话,有人忙着准备水桶救火,而詹姆斯太太,则如同箭一般地奔向了教堂。要知道,她的小儿子比尔此时正在教堂里,那是她现在惟一的希望,她绝不能再失去比尔了,绝不能!
  火乘着风势,越烧越大,在詹姆斯太太刚跨进教堂的时候,教堂里早已是火光一片了。透过教堂的窗玻璃,詹姆斯太太看见教堂的浓烟里有个穿着红吊褂的小男孩正在拼命地摸索着、挣扎着。那是直刺向詹姆斯太太的心脏的一幕。
  两分钟后,詹姆斯太太冲出了教堂。尽管浓烟已经完全让她睁不开眼睛了,但她的怀里仍紧紧地抱着她的儿子比尔。
  十分钟后,詹姆斯太太的眼睛已经缠上了白布,医生给她做了全面检查,在确定詹姆斯太太身体确实安然无恙后,才放心离开了病室。而此时推开病室门的,则是教堂的神父,他和蔼地告诉詹姆斯太太:
  “上帝保佑你!你是一个好人!你和你救的那个穿着红吊褂的黑人小男孩平安无事,上帝保佑你!阿门!”
  黑人小男孩?
  詹姆斯太太的心一惊,然后急急忙忙地问神父:“我救的那个孩子不是比尔?是黑人小男孩?!那我的比尔呢?比尔怎么样?他在哪儿?
  “他也平安!此刻,他正在向这里走来呢!说不定已经快到医院了。哦,对了!忘了告诉你,教堂起火的时候,你的小比尔正和这个黑人小男孩玩换衣游戏呢!而你的孩子,早已经被那个黑人小男孩的父亲救走了!
  听到这儿,詹姆斯太太顿时松了口气。她感觉自己才是这场大火的真正胜利者。因为在这场大火中,她由于911的熊熊大火而产生的惧火心理,终于被彻底打败了。而打败这畏惧心理的,正是不朽而勇往直前的母爱。这,才是真实而自然的勇气。
  这时,病房门口响起了敲门声。她知道,这次是小比尔来了。对!一定是比尔那臭小子。想到这,詹姆斯太太躺在病床上噙着泪水笑了起来。
  本文摘自《读者》2006年第13期P54
  创建时间:2006…6…27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PowerbySoftscapeHTMLBuilder3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