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谓懈惰也。言馀人不能尽解,故有懈惰於夫子之语时。其语之而不懈惰者,其唯
颜回也与,颜渊解故也。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包曰:“孔子谓颜
渊进益未止,痛惜之甚。”)
    '疏'“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正义曰:此章
以颜回早死,孔子於後叹惜之也。孔子谓颜渊进益未止,痛惜之甚也。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孔曰:“言万物有生
而不育成者,喻人亦然。”)
    '疏'“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正义曰:此章亦
以颜回早卒,孔子痛惜之,为之作譬也。言万物有生而不育成者,喻人亦然也。
    子曰:“後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後生谓年少。)四十、五十而
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矣。”
    '疏'“子曰”至“也已”。○正义曰:此章劝学也。“子曰:後生可畏,焉
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者,後生谓年少也。言年少之人,足以积学成德,诚可畏也,
安知将来者之道德不如我今日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者,
言年少时不能积学成德,至於四十、五十而令名无闻,虽欲强学,终无成德,故
不足畏也。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孔曰:“人有过,以正道告之,
口无不顺从之,能必自改之,乃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
马曰:“巽,恭也。谓恭孙谨敬之言,闻之无不说者,能寻绎行之,乃为贵。”)
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疏'“子曰”至“已矣”。○正义曰:此章贵行也。“子曰:法语之言,能
无从乎?改之为贵”者,谓人有过,以礼法正道之言告语之,当时口无不顺从之
者。口虽服从,未足可贵,能必自改之,乃为贵耳。“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
之为贵”者,巽,恭也;绎,寻绎也。谓以恭孙谨敬之言教与之,当时闻之,无
不喜说者。虽闻之喜说,未足可贵,必能寻绎其言行之,乃为贵也。“说而不绎,
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者,谓口虽说从,而行不寻绎追改,疾夫形服而
心不化,故云末如之何,犹言不可奈何也。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慎所主友,有过务改,
皆所以为益。)
    '疏'“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正义曰:此章戒人
忠信改过也。主犹亲也。惮犹难也。言凡所亲狎,皆须有忠信者也,无得以忠信
不如己者为友也。苟有其过,无难於改也。《学而篇》已有此文,记者异人,故
重出之。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曰:“三军虽众,人心不
一,则其将帅可夺而取之。匹夫虽微,苟守其志,不可得而夺也。”)
    '疏'“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正义曰:此章言人守志
不移也。万二千五百人为军。帅,谓将也。匹夫,谓庶人也。三军虽众,人心不
一,则其将帅可夺而取之。匹夫虽微,苟守其志,不可得而夺也。士大夫已上有
妾媵,庶人贱,但夫妇相匹配而已,故云匹夫。
    子曰:“衣敝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孔曰:“,
著。”)‘不忮不求,何用不臧?’”(马曰:“忮,害也。臧,善也。言不忮
害,不贪求,何用为不善?疾贪恶忮害之诗。”)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
也,何足以臧?”(马曰:“臧,善也。尚复有美於是者,何足以为善?”)
    '疏'“子曰”至“以臧”。○正义曰:此章善仲由也。“子曰:衣敝袍,
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者,,著也。袍,衣之贱者。狐貉,
裘之贵者。常人之情,著破败之袍,与著狐貉之裘者并立,则皆惭耻。而能不
耻者,唯其仲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者,忮,害也。臧,善也。言不
忮害,不贪求,何用为不善?言仲由不忮害,不贪求,何用为不善?此《诗·邶
风·雄雉》之篇,疾贪恶忮害之诗也。孔子言之,以善子路也。“子路终身诵之”
者,子路以夫子善已,故常称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者,孔子见子
路诵之不止,惧其伐善,故抑之。言人行尚复有美於是者,此何足以为善?○注
“孔曰:,著”。○正义曰:《玉藻》云:“纩为茧,为袍。”郑玄云:
“衣有著之异名也。纩谓今之新绵,谓今纩及旧絮也。”然则今云著者,杂
用麻以著袍也。
    子曰:“岁寒然後知松柏之後也。”(大寒之岁,众木皆死,然後知松柏
小伤;平岁则众木亦有不死者,故须岁寒而後别之。喻凡人处治世亦能自整,
与君子同;在浊世,然後知君子之正不苟容。)
    '疏'“子曰:岁寒然後知松柏之後也”。○正义曰:此章喻君子也。大寒
之岁,众木皆死,然後知松柏小伤;若平岁,则众木亦有不死者,故须岁寒而
後别之。喻凡人处治世亦能自整,与君子同;在浊世,然後知君子之正不苟容
也。
    子曰:“知者不惑,(包曰:“不惑乱。”)仁者不忧,(孔曰:“无忧患。”)
勇者不惧。”
    '疏'“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正义曰:此章言知者明
於事,故不惑乱;仁者知命,故无忧患;勇者果敢,故不恐惧。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道;(,之也。虽学,或得异端,未必能之
道。)可与道,未可与立;(虽能之道,未必能有所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虽能”有所立,未必能权量其轻重之极。)“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
思?室是远而”。(逸诗也。唐棣,多也,华反而後合。赋此诗者,以言权道
反而後至於大顺。思其人而不得见者,其室远也。以言思权而不得见者,其道远
也。)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夫思者,当思其反,反是不思,所
以为远。能思其反,何远之有!言权可知,唯不知思耳。思之有次序,斯可知矣。)
    '疏'“子曰”至“之有”。○正义曰:此章论权道也。“子曰:可与共学,
未可与道”者,,之也。言人虽可与共学,所学或得异端,未必能之正道,
故未可与也。“可与道,未可与立”者,言人虽能之道,未必能有所立,故未
可与也。“可与立,未可与权”者,言人虽能有所立,未必能随时变通权量其轻
重之极也。“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者,此逸诗也。唐棣,
多也,其华偏然反而後合。赋此诗者,以言权道亦先反常而後至於大顺也。
“岂不尔思”者,言诚思尔也。诚思其人而不得见者,其室远也。以喻思权而不
得见者,其道远也。“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者,言夫思者,当思其反
常。若不思是反,所以为远。能思其反,何远之有!言权可知,唯不知思尔。傥
能思之有次序,斯可知矣。记者嫌与诗言相乱,故重言“子曰”也。○注“唐棣,
多也”。○正义曰:《释木》文也。舍人曰:“唐棣一名多。”郭璞曰:
“似白杨,江东呼夫多。《诗·召南》云:唐棣之华。”陆机云:“奥李也。
一名雀梅,亦曰车下李。所在山皆有其华,或白或赤。六月中熟,大如李子,可
食。”

    ●卷十·乡党第十
    '疏'正义曰:此篇唯记孔子在鲁国乡党中言行,故分之以次前篇也。此篇虽
曰一章,其间事义亦以类相从,今各依文解之。
    孔子於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王曰:“恂恂,温恭之貌。”)其
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郑曰:“便便,辩也。虽辩而谨敬。”)朝,
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孔曰:“侃侃,和乐之貌。”)与上大夫言,りり如
也。(孔曰:“りり,中正之貌。”)君在,如也,与与如也。(马曰:
“君在,视朝也。,恭敬之貌。与与,威仪中之貌。”)
    '疏'“孔子”至“与与如也”。○正义曰:此一节记言语及趋朝之礼容也。
“孔子於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恂恂,温恭之貌。言孔子在於乡党中,
与故旧相接,常温和恭敬,恂恂然如似不能言语者,道其谦恭之甚也。凡言“如
也”者,皆谓如此义也。“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者,便便,辨也。
宗庙,行礼之处,朝廷,布政之所,当详问极言,故辨治也。虽辨而唯谨敬。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りり如也”者,侃侃,和乐之貌。
りり,中正之貌。下大夫稍卑,故与之言,可以和乐。上大夫,卿也,爵位既尊,
故与之言,常执中正,不敢和乐也。“君在,如也,与与如也”者,君在,
谓视朝时也;,恭敬之貌;与与,威仪中之貌。既当君在之所,故恭敬,
使威仪中,不敢解惰也。
    君召使摈,(郑曰:“君召使摈者,有宾客使迎之。”)色勃如也,(孔曰:
“必变色。”)足ㄟ如也。(包曰:“足ㄟ,盘辟貌。”)揖所与立,左右手,
衣前後,如也。(郑曰:“揖左人,左其手;揖右人,右其手;一俯一仰,衣
前後如也。”)趋进,翼如也。(孔曰:“言端好。”)宾退,必复命曰:
“宾不顾矣。”(郑曰:“复命白君,宾已去矣。”)
    '疏'“君召使摈”至“顾矣”。○正义曰:此一节言君召孔子,使为摈之礼
也。摈,谓主国之君所使出接宾者也。“色勃如也,足ㄟ如也”者,勃然变色也。
足ㄟ,盘辟貌。既传君命以接宾,故必变色而加肃敬也。足容盘辟,ㄟ然不敢懈
慢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後如也”者,谓交摈传命时,揖左人,左其
手;揖右人,右其手;一俯一仰,衣前後如也。“趋进,翼如也”者,谓疾趋
而进,张拱端好,为鸟之张翼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谓宾礼毕,
上摈送宾出,反告白君,已去矣,不反顾也。○注“郑曰”至“如也”。○正义
曰:云“揖左人,左其手;揖右人,右其手”者,谓传摈时也。案诸侯自相为宾
之礼,凡宾主各有副,宾副曰介,主副曰摈及行人。若诸侯自行,则介各从其命
数。至主国大门外,主人及摈出门相接。若主君是公,则摈者五人,侯伯则摈者
四人,子男则摈者二人。所以不随命数者,谦也,故并用强半之数也。宾若是公,
来至门外,直当西,去门九十步而下车,当轵北乡而立。郑注《考工记》云:
“轵,毂末也。”其侯伯立当前侯胡下,子男立当衡。注:“衡谓车轭。”其君
当轸,而九介立在君之北,逦迤西北,并东乡而列。主公出,直东,南西乡立。
摈在主人之南,逦迤东南立,并西乡也。使末摈与末介相对,中间傍相去三丈六
尺。列摈、介既竟,则主君就摈求辞。所以须求辞者,不敢自许,人求诣已,恐
为他事而至,故就求辞,自谦之道也。求辞之法,主人先传求辞之言与上摈,上
摈以至次摈,次摈继传以至末摈,末摈传与宾末介,末介以次继传,上至於宾。
宾答辞随其来意,又从上介而传,下至末介,末介又传与末摈,末摈传相次而上
至於主人。传辞既竟,而後进迎宾至门。知摈、介朝位如此者,《大行人职》文。
又知传辞拜迎宾前至门者,《司仪职》文。其传辞,《司仪》之交摈也。其列摈、
介,传辞委曲,约《聘礼》文。若诸侯使卿大夫相聘,其介与主位,则《大行人》
云:“卿大夫之礼,各下其君二等。”郑注云:“介与朝位”是也。主君待之,
摈数如待其君。其有异者,主君至大门而不出限,南面而立也。若公之使,亦直
西北向,七介,而去门七十步。侯伯之使,列五介,而去门五十步。子男之使,
三介,而去门三十步。上摈出阈外东南西向,陈介西北,东面逦迤,如君自相
见也,而末介、末摈相对亦相去三丈六尺。陈摈介竟,则不传命,而上摈进至末
摈间,南揖宾,宾亦进至末介间,上摈与宾相去亦三丈六尺,而上摈揖而请事,
人告君。君在限内,後乃相与入也。知者,约《聘礼》文。不传辞,《司仪》及
《聘礼》谓之旅摈。君自来,所以必传命者,《聘义》云:“君子於其所尊弗敢
质,敬之至也。”又若天子春夏受朝宗则无迎法,受享则有之,故《大行人》云:
“庙中将币三享。”郑云:“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