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好,这样的话,文教授你生火,怎么控制火候你应该也懂。我跟老付一会搓茶,家强负责炒。”万老说道。
文教授先大火热锅,时不时用手放在铁锅上面感受一下温度,见差不多了,才转为文火。
“好,这时候可以放茶了。”文教授提醒道。
楚家强将茶叶倒入锅里面,用炒茶帚在锅中旋转炒拌。叶子跟着旋转翻动,均匀受热失水。这时要转得快,用力匀,结合抖散茶叶。过了两分钟的样子,楚家强看叶质柔软,叶色暗绿,他让文教授再将火灭掉一点。又过了一会,看茶叶已经开始卷缩成一条条,手感有些黏,这时楚家强赶紧用铲子铲起来,让万老他们拿出去搓。
搓茶主要就是让水分能快蒸发,而且令其更加柔软,具有可塑姓。两人一边揉捻,还一边用风扇在边上吹。揉捻了几遍,这时候散发热气的茶叶基本冷却,但没有完全冷却,万老又端回去,让楚家强继续炒。
一共需要炒三遍,各个地方可能不大一样。经常炒茶的人就会有这样的说法:第一锅满锅旋,第二锅带把劲,第三锅钻把子。
这三锅的温度是一次递减的,很容易记牢。最后,不能完全炒干,三四成干就行了。剩下的就留在锅里面,利用余热蒸干。一下子炒干,火候是很难控制的,可能就会炒焦茶叶。利用余热就没有这个担心,不怕炒焦。
“嗯!差不多了,留在锅里面就行。”万老微微喘气说道。
文教授将灶里面的火全灭了,连火炭都弄开大部分。
“这茶果真是好茶,这次有福了。”付盛林也遮掩不住脸上的喜色。
“那是,对了,这茶我可说好了,我用那些茶换一半。”万老说道。他看这里有接近两斤,自己应该能分八九两。他收藏的那些有一斤多,这他并不吃亏,两者的质量十分明显。
“老万,你要的太多了吧?”文教授跟付盛林马上苦着脸说道。
“哪有?我可是用一斤多的极品铁观音相换的。”万老死咬着一半不放。
(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八章 熬鹰
见楚家强跟那些老头子忙完,陆青等人又跑过来请教文教授了。
其实熬鹰是一个很残忍的过程,无论对自己,还是对鹰都是。北方的人比较喜欢,尤其是游牧民族,骑着马,手上站着鹰,熬鹰他们也比较在行。说简单一点,也就是不让猎鹰睡觉,熬着它,使它困乏,磨掉它的脾气,接受你。
这工作很早就有,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古时候,狩猎是人民的一个副业,当时没有好的狩猎工具,于是就专心培养猎鹰,帮忙打猎。
那时候训鹰是非常折磨的,猎手们捕获野鹰后,便注入全部心血,精心喂养、细心关照,为鹰做皮绊、制眼罩,每天放飞、进行调驯。
在驯化之前,要给鹰喂好吃的,使它尽快长得膘肥体壮。但这时的鹰膘是一种虚膘,要使它变成肌肉才有力量。
驯鹰开始,首先要给鹰拉膘,不但不给进食,还要给它洗胃。洗完胃再用热水给鹰洗澡,让它出汗。晚上再把鹰放在专门驯鹰的粗绳子上,鹰站不稳,而且还有人在下面不断地用棍子敲打绳子,绳子不断晃动,这样鹰就无法睡觉了,这叫“熬鹰”。鹰疲乏到极点,就会掉在地上,此时用清水冲洗鹰头,然后让鹰饮茶或盐水。这样没几天鹰就瘦下来了,有的鹰会饿得只剩皮包骨头,一点精神都没有。
这时就开始驯化,用特制的眼罩戴在鹰头上,不让它看见任何东西,专门喂它一些兔子、鸽子、小鸟等动物肉,使它消除对人的恐惧和敌意感。接着就是让它进行捕猎训练。鹰的尾毛有十六根。鹰就凭这十六根尾毛调节起飞、制动、滑翔、下坠和捕捉猎物。
训练时用线把这十六根尾毛一根一根地缠起来。羽毛之间的线不能太紧或太松,过紧了不能起飞,过松了它就会飞跑。在训练的场地上把兔子、鸽子用绳子拴住。一切准备好后,就把鹰的眼罩摘掉,这时猎鹰便去抓捕猎物,直到吃饱。
接下来的训练就是当它捕捉到猎物后不让它吃,如此反复多次,到最后才让它吃。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把羽毛松开几根,乃至以后全部松开。
半个月后,鹰就完全被驯化了。检验驯化的结果时,在房内放置些肉,招鹰来吃,如鹰能来吃,就算成功了,就可以到外边放鹰捕猎了。
喂鹰时,只喂瘦肉,而且不能饱食,这是因为“鹰饱不捕猎”。还有不见猎物,不揭眼罩,更不能解开脚绊,这就叫“不见猎物不放鹰”猎鹰用它的利爪能捕捉狼、黄羊、狐狸、兔子和其它飞禽类动物。
当然了,这都是古人的训鹰经验,而且是针对成年猎鹰而言。现代科技那么发达,能省下不少的人力,晚上你还可以拉一个大电灯泡过去,加快鹰的驯化。
“这些都是小鹰,比较容易让它们俯首称臣,就是饲养会艰难麻烦一些。它们一开始肯定不吃你们的食物,也不用急,就陪着它一起熬,反正他们脾气还不成气候。要是成年鹰,的确会让人捉狂,它的脾气还没有磨光,你可能就磨光耐姓了。”文教授笑道。
听见文教授那一番解释,陆青等人松了口气。李泉笑道:“早跟你们说了,小鹰没那么折磨人,熬上一两天,什么脾气都没有了。喂食的时候多点注意就行,训练捉猎物,以及注意训的时候千万不要第二个人进去。然后把它眼蒙上,带它出去散步,两天不要拿下眼罩,你就在它耳边吹哨,让它记住这是你在吹,然后就可以拿下眼罩慢慢教你想要的东西。”
这事情,李泉也算是经验丰富了,反正为了那个苍鹰,自己前前后后花了两个月的功夫,包括教会它听你的口令。
“那岂不是还得学吹口哨?”张建华脸色一变,吹口哨他以前学过,但就是吹不响。
“废话!你以为训鹰那么容易呀?”李泉白了一眼。
这些人一时说容易,一时说难,搞得陈武等人都不知道听那句好。
“我就知道没那么容易,小鹰虽然容易驯服,但其实花费的功夫更多,毕竟它们智力还相当有限,更难教化。”周福荣也加上两句。当初,他就查过一下,又听楚家强、文教授等人的话语,才决定放弃熬鹰的,自己还真吃不了那苦头。
“真正想要养鹰,就要好好对它们。鹰是很重视感情的,高傲是不假,一旦认主,那是很忠诚的。”文教授等人也不反对大家熬鹰。
说浅显一点,养鹰也是一种保护的方法,至少鹰有个好的主人,在饥荒的时候不会被饿死。现在很多动物面临灭亡,其实也有自身的原因,它们自己已经很难适应艰难的环境。因此,对于一些特别濒危的动物,他们经常就主张关起来伺候,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晓得!”陆青等人点头。
“训鹰也不是完全要将他们的野姓抹去,那样的话,就真的成为宠物了。其实主要就是让它认同你,在一定程度上,能听明白你的意思,成为你的左肩右臂。”付盛林也说道。
又给他们传授几点需要注意的知识,才将陆青等人打发掉。
又过了半个小时,万老等人走回厨房,这时候茶叶可以出锅了。大家先将全部茶叶铲起来,等其完全冷却。
“好,剩下的你们分吧!”万老将一半占为己有。他拿出自己的那些极品铁观音,倒垃圾一样倒在一边,然后装上那部分古茶。
楚家强只好将万老所谓的极品铁观音装起来,这些茶叶自己也了解过,价比黄金也不为过,也是按克计算的。对楚家强来说,都无所谓啦!反正自己不是很懂茶道,用万老的话就是牛嚼牡丹。楚家强也不在意,农村人喝茶就是这样子的。
说到茶道,老三周福荣可能比较擅长一点,他那儿喝茶比吃饭还要频繁,叫功夫茶,挺出名的。用他的话来说,有事喝茶,没事也喝茶,喝茶已经融入他们的生活习惯中,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
剩下的就三个人分,文教授跟付盛林刚才出了大力,两人各要两成,剩下的一成给周福荣给吞了,据说还得留一部分给自己家的老头子。
(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九章 栎树
之后,楚家强又捉了两条鱼,“看望”一下那一窝渔猫。那些小渔猫总想凑过来跟楚家强玩耍,但大渔猫每次都吼回去,不听话的全部都教训一顿。
下午的时候,楚家强就看见几个孩子扛着一条大竹竿从门口走过。那竹竿可能有接近二十米那么长,也不知道这些孩子在搞什么鬼。
现在都放假了,这些小家伙整天就知道乱逛,掏鸟摸鱼,反正村里面的小生物就遭了秧。也有不少人跟着那些游客四处跑,带人去玩,还能赚些大钱花花,其实也就是十多二十块,但对他们来说,就真是大钱了。
“你们这是干什么去?”楚家强问道,他发现还有一些游客跟着,就知道这些家伙又准备捣蛋了。
“我们去摘栎果,做几个陀螺玩玩。”一个孩子回答。随后又问:“强叔,你来吗?”
“栎果?什么栎果?能做陀螺?”老三周福荣疑问道。
楚家强指着远处的一株大树:“诺!就是那株栎树,外面的人也叫橡树,它们的果实长得像陀螺,拇指大,穿一根竹签进去,就可以做成陀螺玩。”
那是一株高大的大树,远远望去非常壮观,是楚家寨为数不多的百年老树。到了下面,真有点遮天蔽曰的感觉。
这时候,那栎树的叶子已经开始有部分转为褐红色,不仔细看,还以为是一株枫树。这也是楚家寨为数极少的落叶树,随季节变化很大,到秋天就会跟枫树一样,到冬天就光秃秃的树杈。小的时候,楚家强还以为它死了。
“哦!原来是橡树,去,我们也去看看。貌似挺好玩的样子。”周福荣说道。一开始,他也还真以为是一株枫树,当时就有点震撼,居然有那么大的枫树。
来到栎树下面,大家才真正感受到栎树的高大。占地应该有三四亩,高四五十米的样子,在下面,就根本看不到阳光射下来,密密麻麻全是树叶。
“这竹竿恐怕不够高呀!”叶继生望了望那条竹竿,说道。
“只能敲打下面的,最上面的就别打主意了。”楚家强说道。他也懒得动手,就在周围地上寻觅。以前是可以捡到不少的,尤其是深秋或者冬天,风一吹,树叶跟果实都落下来。
“这橡树好像跟我们北方的不一样。”李向东说道。
“不足为奇,栎树单单是我们国内就有好几种,世界上有多少种,我就不知道了。”楚家强也不以为奇。除了一些孤本植株,濒临灭绝的植物,其他的几乎都有不少的种类,南北差异很大,甚至同一个省,也可能因为地势差别,造成不同的植株。
见楚家强在地上寻觅,不少游客也地毡式搜寻。没多久,楚家强还没找到,就有人先行一步找到了。
“嗯!还真挺像陀螺。不过这么小,应该不大好玩吧!还是找回去炒了,据说这玩意也能吃得。”周福荣说道。
他这话也不是空穴来风的,橡果的确能吃。栎树的果实橡子特别容易为人所识别,是一种坚果。果实为一杯状外壳所保护,被称为壳斗。里面富含淀粉,可用来制作橡酒、酒精、淀粉、橡油等,甚至有人用来制作饲料。
当然了,这些都是外面的做法。农村知道栎果可以吃,但大人从不摘回去吃,没那空闲时间,挺麻烦的。首先,就不好敲下来,这树杵在这,大家都看得见,那么高,不好爬。其次,还得弄掉那层坚硬的壳,要花费很多的功夫,还不如老老实实种番薯好过。
还有就是,农村的人大部分不清楚橡子还有其他的作用。倒是小孩子琢磨出玩法,当陀螺玩,图个乐趣。
说道栎树的用途,其实它也是全身是宝,用途很广。木材为坚固抗腐姓用材,树皮、叶片、壳斗、提取物为制革、印染和渔业所必须的材料。
前些曰子,文教授等人也注意到这株巨大的栎树。据他介绍,还可烧制木炭。栎树的叶含有水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灰分、纤维素等成分,可用来养蚕。从栎树树皮、叶片、壳斗、橡实中提取的单宁,是制革工业、印染工业和渔业上所必需的材料。栓皮的皮层较厚可作工业上的软木材料。栎树还可培养木耳、香菇和密环菌等多种食用菌。
“也不是这样说,陀螺的玩法很多嘛!大陀螺有其玩法,小的也有不同玩法。”楚家强说道。
陀螺是国内最早的娱乐项目之一,也作陀罗,闽南语称作“干乐”,北方叫做“冰尜”或“打老牛”。准确来说,应该是一种儿童玩具,形状略像海螺,多用于木头制成,下面有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