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特战兵魂-第3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刚才……算了。”

王耀武还是拉不下嫡系王牌的脸,张灵甫道:“还是我去吧,看他们愿不愿意留下。其实,我对‘特战’很感兴趣,以最小的代价换回最大的胜利。如果每个师都有一支特这样的战队,何惧鬼子的飞机大炮。”

王耀武松了口气没有回答,这也是一种默许。

张灵甫随即转身离开去见邵飞。可邵飞已经有了别的打算,加上这次嫡系部队看待杂牌军的态度,他已经对这支部队失望了。


第724章 抉择

晚上,邵飞一个人来到草坪上,想一个人静静。可是,这里没有一方静土,周围满是轻伤员,还有护士、医生。

此时,邵飞能理解王耀武白天对自己的态度,确实这里已人满为患,容不下其他部队的伤员。有限的药品当然是留给自己的部队,这是人之常情。

邵飞要去排市找滇军,这是已经决定的事情。可是排市会有战斗吗?

自己虽然是个史盲,但也看过不少抗战资料,还有许许多多的抗日电视剧。“排市”“滇军”听都没听过。如果有师以上的战斗,或多或少有记载才对,哪怕是一句话,或是一个镜头。可是邵飞怎么也想不起来。

武汉会战,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万家岭大捷”,其他的只是只字片语,略略带过。

还有今天遇到的张灵甫,他会在“万家岭大捷”名声远扬,可那是一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难道排市的战斗,真的被历史给遗忘在了某个角落。人们都认为“老滇军”是在徐州会战后开始没落的,可是张冲的184师却还在,那些可都是真正的老滇军。

邵飞一直在思考、犹豫、徘徊。即使赵飞在这,他精通历史,也未必知道排市的战斗。

“老弟,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一个男子的声音在邵飞身后响起,着实叫邵飞一惊,回身一看,张灵甫正面带微笑看着自己。

“原来是张团长,今天的事谢谢你的帮忙。”

“哪里的话,应该我们说抱歉才对。你们帮我们74军阻击援军,我们还用那样的态度对待,我替师长向你们道歉。他就是个爆脾气,别放心上。”

张灵甫给人感觉沉稳、睿智,骨子里带着那么点傲气。可现他说话却十分客气,没有一点嫡系军官的那种骄纵。传闻中的张灵甫,可是非常以自己身为嫡系而傲的人。

邵飞明白了张灵甫的来意,说道:“看到周围这么多伤员,将心比心,可以理解。岷山这一仗,你们确实打出了中国军人的虎威。”

张灵甫听完笑了笑,借机试探邵飞,道:“你能带着一支没有什么战斗力的川军,阻击日军一个联队一天,在下真是佩服之至。如果叫你带一支更强大的部队,其战果会非常傲人。”

“呵呵。”邵飞跟着笑了笑,张灵甫总算拐弯抹角说出了自己的来意,于是道:“我有啊,现在在滇军,有一个团。是我在禹王山战斗临时组建的,那个团长的位置现在还给我留着呢。”

“禹王山?”

张灵甫漏出了一丝诡异的笑容。邵飞说漏了嘴,看来眼前这人就是传闻中自爆的邵飞。有传言,那次自爆是个局。

可张灵甫还是感到了失望,邵飞已经婉转的谢绝了自己的好意。

“也罢。”张灵甫舒了口气,道:“南浔战事已趋于平稳,排市将有大事发生。到拿都是杀鬼子,对吧。”

张灵甫的话叫邵飞很惊讶,难道排市真的会有一场空前的大战发生,于是问道:“张团长,你消息比我灵通,可否告知一二?”

张灵甫轻笑了下,道:“看来你真的很在意滇军。也难怪,滇军向来和共党走的很近。”

邵飞面漏不悦之色,纠正道:“这和两党没关系。而且我是军人,从不谈政治。张冲师长对我有恩,我有恩必报。”

云南、滇军是邵飞开始的地方,当初若没有张冲出手帮忙,自己那上百人的队伍是出不了云南的。

“抱歉,是我失言了。”

随后张灵甫告诉邵飞关于第九师团的动向。

瑞昌的日军第九师团对排市、崇阳势在必得。一,可以切断武汉到重庆的水路,阻止卢作孚的民生航运将武汉大量的工业物资、人员送往后方;二,占领崇阳可以切断粤汉铁路,南下可直取长沙。

所以,排市阻击战意义重大、且深远。如果那些工业物资运不出武汉,对中国工业会是毁灭性的打击。而排市阻击战正是有张冲的184师为主力,完全有滇军展开的。

可邵飞不明白,如此重大的战役,为什么史料只字未提。

张灵甫此次前来除了想请邵飞加入51师之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向他请教特种战法,他一直都很感兴趣。

而特战岂能一两句就说的完的,邵飞只是说道:“用精锐部队袭击敌重要目标,在敌人想不到的地方出现,出其不意,给敌人以重创。”

“原来如此。”张灵甫点了点头,但他还想知道更多,问道:“还有吗?”

这小子分明是来取经的,邵飞无奈一笑,道:“我们八路军擅长游击战,其实特战就是游击战演变出来的,你可以好好研究一下。”

“一定。”

二人随意交谈了几句之后,张灵甫无功而返,转身离开。

张灵甫走后,柱子带着二十几名川军过来。

“队长,他谁啊?你好像很在意他。”

“是个传奇人物。不说他了,找我什么事?”

邵飞不想对张灵甫这个人有过多的评价。从刚才的对话中就能看出来,这人有一定的心机,不能作战友,更不能作朋友。

柱子回了下头,看着那些川军,道:“他们有事找你。”

川军上尉上前,道:“我听说你们要走,去西面找滇军,我希望带上我们。这一仗下来,我算是看明白了,当兵就要跟有能耐的长官。今天的事我们也很感动,你是个有情有义的长官,我们都愿意把命交给你,杀更多的鬼子。”

邵飞笑了下,道:“跟着有能耐的长官,不是什么好事,只能死的更快,因为要打很多硬仗。”

“我们不怕!”“……”

那上尉的后面的士兵纷纷喊道,以表决心。

短短几天,这些川军经历了两次战斗。一次是死伤无数窝囊的逃跑;一次是大胜而归。这两次战斗给他们的触动很大。

那上尉说道:“其实谁不怕死呢,可是跟个无能的长官一样是死,与其窝囊,不如壮烈。我们川军有句口号‘敌寇为灭,誓不还乡’,我们都有了觉悟,跟随猎鹰是我们的抉择。我们也不需要什么荣誉,之前那一麻袋的鬼子臂章我们全扔了。”

听完这番肺腑之言,邵飞没办法拒绝,于是答应带上这支队伍前往排市,与滇军一起共同阻击第九师团。


第725章 忧心忡忡的委员长

部队于三天后出发,他们不能放弃伤员,那些是曾经一起战斗过的战友、兄弟。哪怕只有一天,只要一起经历过生死,那份战场上的情感是普通人无法去理解的。

邵飞对川军是有感情的,在藤县、龙潭山一起和川军并肩作战过。卢作孚、孙元良、陈昊天都是四川人,还是他最敬佩已经战死沙场的122师师长王铭章将军。

在这三天时间里,廖奇龄也曾特意来找过猎鹰,邵飞也向他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廖奇龄想挽留邵飞留在74军帮忙,但被邵飞婉言谢绝了。

邵飞觉得没什么可帮的。几个装备精良的军、十几万人马,打一个在金官桥被李觉19师打残、且刚刚恢复元气的106师团没什么难度。

而滇军不一样,他们要面对的是一个甲种师团。还有,滇军大部分全是没受过训练的新兵。装备精良,但不能熟练的运用也白搭。滇军现在唯一能战斗的也许只有184师。

第九师团的作战意图很快传到了武汉。在九月初,委员长就已经开始着手撤离大武汉的准备。

撤离武汉完全是形势所迫。日第二军一路势如破竹,现在正在富金山于宋希濂部血战;日第六师团正在补充兵员,在大别山南麓对武汉虎视眈眈;冈村宁次与薛岳部处于僵持。

现在所有的目光汇集湖北崇阳地区。不是看滇军能否守的住,而是能守多久。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场必败之战,他们面对的是强大的第九师团。

时间!委员长最需要的就是时间。如果崇阳失守,囤积在武汉的大量物资、人员将无法从水路撤离,其损失绝对是灾难性的。

委员长想到这,彻夜难眠、坐立不安、心急如焚。

“委座。”

这时,陈诚进入委员长的客厅,只见委员紧锁眉头,一脸的愁容。

“辞修,何事啊?”

委员长的语气是这么的无力,现在武汉、乃至中国都到了生死存亡的急要关头。

陈诚汇报道:“报告委座,孙渡将军的58军、卢汉将军的60军已经开始在崇阳、排市地区布防,防线以张冲的184师为主。”

“张冲。”委员长念叨了一句,眼神中透露着惋惜,半天后,道:“是员虎将啊。辞修,你说他们能守的住吗?”

陈诚犹豫了下,但没人能认为张冲能守的住,可委员长还是抱着一丝希望。

“应该能吧。当初在禹王山,张冲的184师面对的是素有‘钢军’之称的第五师团。论战力,第九师团不及第五师团。上次滇军是仓促应战,而这次是有备而战。还有,这次滇军占据了地利的优势,不像上次在平原作战。滇军大都是彝族子弟,都山里长大的,非常擅长山地作战。”

陈诚的话叫委员长稍微有些宽慰。可陈诚只是捡有利的说,那些不利的他只字未提。

孙渡的58军在7月底才刚刚成立,然后就火速前往河北崇阳。这些新兵根本就没有任何战斗经验,连川军都不如,川军士兵至少都来自保安团。还有,日军占据长江,有强大海军作为支援,也无法和禹王山相提并论。

这些不利因素委员长又何尝不知,要不然自己也不会这么忧心忡忡了。

这时,一名秘书走了进来,报告道:“委员长,卢先生已经等候多时。”

委员长嘱咐道:“请卢先生进来。”

“是。”

现在,蒋委员长最要倚重的就是卢作孚。如果没有卢作孚的民生航运帮忙,运走武汉的物资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委座,那我先下去了。”

“嗯,多注意排市的情况,有事及时汇报。”

陈诚转身离开,刚好和卢作孚碰了个正着,于是微微一笑,道:“先生,委员长正等你。”

“好。”

卢作孚来到委员长面前,委员长扶着手杖起身迎接,面带久违的笑容,道:“卢先生,请坐。”

“谢委员长。”

随即,卢作孚小心翼翼的坐到边侧的沙发上。

委员长也跟的坐了下来,先是一声关切:“我听说卢先生最近昼夜忙碌,要注意身体啊。”

卢作孚微微点头,道:“谢委员长关心,我身体好的很。但物资实在太多,不敢多休息。我绝不能把一个机器零件留给日本人。”

听完卢作孚话,委员长感到欣慰,道:“是啊,不能留给日本人。这些机器、物资、人员是我们的本钱,将来是要打日本人的。”

卢作孚点头表示同意,委员长问道:“所有物资撤离需要多长时间?”

“至少要一个月。”

卢作孚的话叫委员长刚刚舒展的眉头再次微微皱起,滇军未必能坚持到那个时候。到时候水路一断,物资连烧毁的时间都没有。

卢作孚见委员长那愁眉不展的表情,立马说道:“委员长放心,我们会尽力,公司三千员工正日夜搬运。”

“那就好,一切就拜托先生了。”

卢作孚微微低下头,似乎有难言之语。

委员长摆了下手,道:“卢先生,有什么困难不防直说。”

卢作孚叹了口气,为难道:“城里一些有地位的人,借用我们公司的船运送他们私人财产。委员长您是知道的,我是商人,不能得罪权贵,只能能睁一眼,闭一只眼。但有一就有二,口子一旦开了就很难再收拢。”

“胡闹!”委员长怒火一下冲子上来,把手杖在地板用力一顶,道:“都是什么人,你说,我一定严办!”

卢作孚哪敢报出他们的姓名,只能沉默不语。

“我知道了。”委员长了解卢作孚的苦衷,说道:“我命人着手此事,绝对不能因为这些人延误了物资的撤离。”

“谢委员长体谅。那我在这里向委员长保证,如果在一个月内运不完物资,任品处置。”

“先生严重了。”委员长轻轻摆了下手,道:“从淞沪会战到南京保卫战,多亏了先生的民生航运,将国有资本及时的运回后方。先生是对国家和民族有贡献的人。”

有了委员长的这句话,卢作孚的心放了下来。离开委员长官邸后,全力着手武汉撤离的事宜。

这次物资大撤退可以说是近代的奇迹,关乎到国家的命运,受到各界学者的高度评价,被后世誉为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第726章 排市阻击战

湖北阳新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