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刑徒-第2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先生一笑,“想必是真的!韩将军,楚王握在他人之手,只怕用不了多久,连项将军都要受人节制。如果被他占居了薛郡,稳住了根基哈,到时候以楚王之名昭示天下,项公是听,还是不听?”

  韩信握紧了拳头,目露杀机。

  陆先生接着说:“我听说韩将军在东海郡势头甚好,所到之处,大小城关无不开城献降。用不了太久,就可以直抵薛郡拿下了薛郡,等同于为项公减缓了压力,到时候可直逼三川郡。

  此乃旷世功业,可如果薛郡被别人得了,将军这不世功业,只怕要拱手相让,白白便宜别人。”

  韩信沉默地坐着,一言不发。

  陆先生则显得很轻松,从衣带上抽出一柄竹折扇,啪的一声打开,轻轻摇着。

  韩信一直盯着陆先生,许久之后,开口道:“但不知,君侯想要信,做些什么呢?”

  “呵呵,韩将军这就错了!”

  陆先生忍不住莞尔,笑道:“此与君侯何干?君侯北上,从此与中原再无半点纠葛,谁占了薛郡,谁称王称霸,和君侯没有任何关系。之所以派我前来送信,只是不想韩将军你到头来,一场空气归气,可韩将军你,终究是出自君侯门下,他也希望你,能够建立功业。”

  韩信的脸,红了!

  “君侯,真的不准备回来了?”

  他有些犹的问道:“那北疆苦寒,以君侯之才名,即便不能称王侯,在中原据一席之,当不成问题。何苦要远赴北疆呢?少将军对君侯,也是敬佩有加,如果君侯愿意,信可以”

  陆先生大笑,“非君侯愿走,实中原无立锥之地。

  与其看人眼色,不如在北疆逍遥快活。韩将军,如果君侯愿意的话,又何须什么人为他引介?

  不说别的

  字造纸,文名天下只是,这中原太小,却容不下

  说完,陆先生站起身,向韩信一拱手,“信,我已为君侯送到,如何决断,还要看将军自己选择。

  另外,君侯在我临来的时候,托我带一句话给韩将军。”

  韩信连忙起身,“还请赐教。”

  “君侯说,看好你的虎符,莫要轻信他人!”

  “啊?”

  “言尽于此,在下就告辞了韩将军,你多保重。”

  陆先生迈步往外走,韩信连忙追上去,恭敬地送陆先生出门。

  “先生,您乃大楚陆元侯之后,何不留下来,一同做番事业?以先生之才,若来相投地话,项公定会扫榻相迎。”

  韩信在临别时,想要挽留这位陆先生。

  但陆先生却笑着摇摇头,“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这是君侯赠与我的诗词。贾,一介狂生,难免得罪他人。倒不如跟着君侯北上,逍遥塞外,何苦要为这名利,而奔波劳苦呢?”

  说完,他登上了轻车,驾车离去。

  韩信没有再挽留,只是看着陆先生渐行渐远地车辆,轻轻叹了一口气。

  “来人!”

  “喏!”

  “立刻派人前往郯县送信,请龙且将军尽快起兵,横扫东海郡,攻占薛地告诉龙将军,如果不能尽快攻占薛地,只怕到时候,会夜长梦多,白白的便宜了别人。一俟攻击,不可停顿。”

  “喏!”

  “马上备车!”

  韩信吩咐完之后,立刻着人准备车马。

  “传令下去,后军立刻整备妥当,待我从取虑见少将军回来之后,立刻出发,兵进东海郡。”

  ————————————————

  四月地风,很柔。

  从黄河扑面而来的水气,驱散了初夏时节地那一丝炎热。

  萧何的估计并没有错,从巨野泽一路下来,沿途又有数千名流民加入了北上的队伍。不过幸亏有所防范,否则就会造成激烈地冲突。季布率前军,连同一万五千人,顺利渡过黄河;钟离昧领中军,带两万多流民,正有秩序的从顿丘渡口,向黄河北岸转移,也非常顺利。

  第三批,也是最后一批流民,约六千余人,抵达了顿丘。

  由吕释之任敖两人压阵,倒也非常的平静。

  萧何带着曹参李成吴辰等人,终日忙碌,进行各种调整。当刘率部抵达顿丘地时候,中军已有三分之二,渡过了黄河。

  “再两三日,就可以全部过河了!”

  萧何向刘汇报着一应情况,曹参不停的做出补充。

  刘没有说话,等萧何说完了,他突然扭头对贾绍说:“河北之地,蒯彻可有消息?”

  “蒯先生在二十天前,曾派人送信,说是已说服了代郡十二县城,只需君侯抵达目的地,这十二县就将由李少君接掌蒯先生已经南下,说是要为君侯,敲开上郡门户,畅通道路。”

  “哦?”

  刘点了点头,“离石如今,由谁掌控?”

  “秦军,王离!”

  刘+的脸色微微一变,轻声道:“看起来,王离已加快了进军的速度,我们也要加快速度啊。”

  萧何明白刘+的意思,当下点头,表示明白。

  “老蒯此去太原,只怕要啃一块硬骨头。”

  王离,可不会像代郡那样容易说服啊代郡,那是武安君李牧的根基,李牧在当地的威望,甚至高于赵国王室。哪怕已经死了多年,可这威信依旧存在。蒯彻可以借李左车之名,在代郡迅速站稳脚跟,说降代郡官员。可这并不代表,他就一定可以,把王离一起说服!

  贾绍点点头,不过旋即笑道:“君侯莫要为老蒯担心,他这个人看似癫狂,然则谋后而动,绝不会冒然去找王离的既然决定行动,以他那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王离,当不足为虑。”

  “你对老蒯,倒是颇有信心啊!”

  贾绍闻听,不由得大笑,“纵观君侯麾下,能和老蒯诡辩者,唯陆先生一人耳,我等早已领教。”

  一阵说笑,让刘+地心情顿时放松了很多。

  这几天,他心情一直不太好。

  最主要地原因,还是在巨野泽,和彭越地绝交。虽然后来,彭越派人给刘秦送来了彭巨的礼物,是一管翠玉萧,据说是狐姬家传之物,狐偃投奔彭越的时候,将这管玉箫也送了过来。

  彭巨,名虽为‘巨’,可并不是五大三粗,和彭越一样。

  他随母亲狐姬多一点,相貌清秀,颇有书卷之气。喜欢音律,与他那‘巨’之名,颇为不符。

  这管碧玉箫,是彭巨最喜欢的物品,如今作为信物,送给了刘秦。

  同时,也算是传达了彭越的一个信息:咱们做不成兄弟了,可咱们的孩子,始终还是兄弟!

  而且从送信人口中,刘了解到了彭越的动向。

  彭越这一走,巨野泽周遭,恐怕这战火,也将迅速蔓延开去吧

  只愿得,彭越大哥,能一帆风顺。即便将来对决疆场,勿论谁胜谁负,也不枉做过大丈夫事!

  “老萧,那接下来,就要辛苦你了。”

  刘+沉吟了片刻,沉声道:“顿丘这边,有吴辰即可。今晚,你家眷先行通过,你和老曹,随家眷一起过河,我估计过河之后,你怕是会更加忙碌。忙归忙,但却要多注意身体才是。”

  简单的一句话,却让萧何感动莫名。

  他点点头,拱手退出。

  刘起摆放在面前地一份公文,展开来看了一眼之后,突然问道:“谁能告诉我,这李良又是何人?”

  “壶关校尉李良,原本是太行山地独行大盗。”

  贾绍连忙介绍道:“此人在去年是投奔了张耳和陈馀,并且迅速从太行山中拉起了一支人马,攻克上党、等地。不过后来,张耳陈馀立武臣为赵王,重用了大批武臣带来地亲信。

  李良因此受到了排挤,被派至井|关,阻挡秦军

  王离入关(这里的‘关’,指地是雁门郡的关卡)之前,曾派人与力量联系,并说服李良投降。

  投降之后,这李良就让出了井|,后来任壶关校尉不过这一次,并非是我们去游说李良,而是李良主动派人,与季布将军联系,说是可以让出壶关一条通路,请君侯顺利通过。”

  “为什么?”

  刘异道:“他为何要如此做?别跟我说他是顺势而为,

  屁。顺势,也顺不到我这里。”

  贾绍说:“我派人和李良接触过,据说,李良之所以让出壶关,却是因为向君侯报恩。”

  “报恩?”

  刘+眉头紧锁,轻揉面颊,沉吟语。

  片刻后,他问道:“那这个李良,是哪里人?”

  “据说是宋子人!”

  “宋子城?”

  刘更加奇怪了,他这辈子只去过一次宋子,但似乎没有帮过什么人吧如果硬要说有,那恐怕就是高渐离了。

  难道说,这李良是高渐离地什么人吗?刘实在是想不起来了。

  毕竟时间太久了!

  宋子城,那差不多是刘十年前的事情了。

  如果硬是要说印象深刻,一个是高渐离,一个是车宁还有一个,就是徐公了吧。

  之后高渐离刺秦王不成而被杀,车宁在高渐离被抓之后,更是音信全无,活不活着都是问题。

  徐公?

  天晓得他现在在什么地方!

  “这个李良有古怪,派人再去查探。”

  “喏!”贾绍连忙领命答应,不过他犹豫了一下之后,忍不住又问道:“那我们要不要从壶关通过?”

  “要,当然要!”

  刘笑道:“既然人家主动要求了,咱们怎能拒绝?而且,如果能从壶关过的话,能省不少事情。这件事,你和老萧他们多多合作。至于李良这个人,有准确消息了,立刻通禀与我。”

  “喏!”

  刘长出了一口气,靠在书案边上,轻轻的揉着太阳穴。

  不走壶关,可不可以?

  也是不行可问题是,不走壶关,就要绕太行山而行,不可避免的要通过秦赵两国的交战区;亦或者,自太行山穿行而过。可这山里,不同于后世的太行,里面尽是不毛之地,很多地方根本没有路。进山之后,那所遇到地各种未知危险,也将随之增加,非常不妥。

  壶关,李良?

  刘陷入了沉思

  ———————————————————

  当晚,刘排夫人等家眷车马过河。

  +夫人和吕都不愿意先走,想要和刘一起过去。但是却被刘+拒绝了

  大河以南,如今就是个火药桶子。各方势力交错纠缠,天晓得一觉醒来,就变成了战场。

  能早过去一时,就安全一分。

  河水以北地区虽然也很乱,可是比起这边,却平静了许多。

  好不容易,才算把+夫人她们劝上了船。不过吕还是让薄女留下来照顾刘+,理由是他如今日理万机,身边确实需要有个人来照顾。薄女能吃苦,而且很细心,正好能照顾刘。

  否则,吕就不过河!

  无奈之下,刘+只好把薄女留下来。

  目送夫人她们的船只离去之后,刘+带着人回转顿丘府衙。

  可没等他坐下来,喝上一口热茶,就见李必匆匆跑来,“君侯,刚才细作回报,顿丘六十里外,发现秦军!”

  本已昏沉沉地大脑,墓地一下子清醒了。

  刘大了眼睛,惊奇道:“秦军?是何方秦军?有多少人,主帅又是何人?”

  也难怪他会如此紧张,这顿丘地处东郡、济北和薛郡教诲之处,这么大规地迁徙,秦军怎可能没有觉察?加上薛郡王恪的反复,让刘不免感到有些紧张。这时候,会是哪路人马?

  “细作尚未查探清楚。”

  “再探!”

  “喏!”

  李必插手应命,飞快的退去。

  刘立刻招来了灌婴等人前来商议。

  “老灌,你立刻点起兵马,随我前去观敌释之和任大哥留下来,配合老吴安置流民,加快渡河的速度。”

  众人听罢,各自领命而去。

  刘则带上灌婴骆甲李必三人,领一千骑军冲出了顿丘城。

  此时,已过了子时。

  刘兵马出顿丘十里,就见探马疾驰而来,在刘马前滚鞍下马,单膝跪地道:“启禀君侯,已打探清楚,所来秦军乃东郡兵马,看旗号,似乎是三川郡郡守李由,亲自领兵前来。”

  李由?

  刘脑袋嗡的一声响,不禁目瞪口呆。

  李由怎么来了?

  倒不是害怕李由,不过这李由,毕竟不同于其他人,是个很难缠的角色。这家伙,最厉害的就是一个字‘稳’。不会轻易冒险,不贪恋大功,一步一步,却总是能取得胜利。不管是先前地~阳之战,还是后来在东郡围剿蒲将军,就是靠着他的这个‘稳’字,还有他地韧性。

  这时候李由出现,刘真的担心。

  毕竟刘今,可没有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