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十年文坛亲历记-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艺报》转载。很快出了单行本,全国发行。当时听这报告,我印象最深的是周扬除了点名冯雪峰、丁玲是“反革命分子”胡风的后台和同盟军,还批评冯雪峰、丁玲、徐懋庸等人是参加民主革命斗争的个人主义者,因为坚持个人主义,就如同列宁论述过的,他们是革命的暂时同路人;社会主义就是要革个人主义的命,因此他们难过社会主义这一关,堕落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周扬讲得慷慨激昂,振振有词。但是今天回过头再看,不用我多饶舌,周扬的这些论点难以站住脚了。有什么事实证明相信民主主义,尊重个人的价值和赞成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人,就必定是个人主义者而不是集体主义者、社会主义者呢?难道社会主义就意味着不尊重人本来应该享有的尊严和权利,而必须一部分人实行专制,剥夺另一部分人的尊严、权利,去接受别人的奴役吗?难道民主主义、尊重个人和人必定具有的个性差别,人本主义和人道主义,这些好的词,都是邪恶,都要送给资产阶级独享,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者,就不需要尊重人和人的价值、人的个性全面发展,人本主义和人道主义吗?其实这真正是使社会主义走向了一条没有民主、人道主义,肆意践踏人的尊严、权利和个性的邪路。反右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是人们记忆犹新的典型例子。因之周扬最后有所反思,回到了接受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这道基础性的命题。某些仍坚持扭曲社会主义伟大理想,使之异化的人,历史证明,他们不过是小丘;而承受了风雨吹打的雪峰,是真正耸入云霄的高山。 
  2000年5月23日写完 
  6月13日改定 
  (载2000年第10期《山西文学》杂志)   
  沈从文印象(1)   
  有人说,要了解沈从文,就要了解养育他的湘西的山水、山民,我觉得这话有道理。 
  是沈从文,以他那珠玑般的作品,使偏远一角的湘西,在全中国、全世界出了名。然而要是没有湘西山水、山民的化育、点染,当然也就没有沈从文这样出色的作家。 
  我有幸走过湘西几个县,几位男女山民为伴,沿着沅水、澧水,穿越武陵山腹地。湘西山水到处皆美,闻名中外的大庸县张家界的奇峰异水,只不过是其间一处代表。看到湘西的山水人物,就让人想起沈从文小说中描写的某些场景。 
  1953年我调到北京,恰好下半年有位生得窈窕俊秀的中年妇女来到我们单位工作。她就是沈从文的夫人。由是我有机会去她家串门,认识了久负盛名的作家沈从文。 
  说来也奇怪,在当时,我只知道沈从文很有名气,却一点也不了解他。解放前,我是个自命不凡的“左倾”青年,没有怎样读沈从文的作品,倒是读了进步文艺界人士不少关于沈从文的言论,先就对这位作家有个很不好的“先入为主”的印象。沈从文嘛 ,北京大学的大教授,郭沫若先生声讨过的“反动”文人嘛,属文艺界的“右翼”。可是1953年冬天,我第一次见到的沈从文,却大出我意料:那时他在历史博物馆工作,一家四口人住着两间小平房,沈从文着普通的蓝布制服,见了人一脸的笑———我觉得那是一脸的诚恳、质朴,而且操一口湘西乡音,连喊我“坐、坐”。家中的摆设也很简朴,唯书架上有一些旧书,桌上有一些泥塑、古董、彩色织锦之类,表明他这位文士,现在正在从事古文物研究的新工作。我问他为何不再写小说,他笑了笑,说:“要改造思想嘛!我还有精力学些新东西!现今的工作,虽说是打杂,也蛮有意思的!”他满有兴致地向我这个对古文物一窍不通的人讲说他的新工作;夸耀祖国悠久的文化创造,说这值得他花费精力去整理、考证,而过去在这方面好些还是空白,例如中国纺织品的发展,中国古代服饰的变迁历史……正讲在兴头上,他的夫人提醒说:“人家客人是来看看你的。你讲这些他们未必有兴趣。你少讲点不好吗?”沈从文呵呵地笑了,一脸的天真。“啊,我讲多了,你们不高兴听?”我和同去的同事连忙说:“高兴听!高兴听……” 
  沈从文在他的夫人面前真像个大孩子,而他夫人在他家中,素有“政委”之称。我的观察,这种情景,差不多符合他家中的实际。 
  与一般人们想像相反,沈从文身上丝毫没有大作家、大文人的架子,倒是保持着孩提般的天真纯朴,我觉得那是一颗赤子之心。正因为如此,他在小说写作上是那样敏感、细腻,富有童心、同情心,能深入到纯朴的山民心底里去、灵魂里去;而在为人处世上,他也是挺天真、单纯的,一点儿也不“油”,似乎不谙世故。所以,少不了身边夫人那样的“政委”。与一般名作家在解放后的遭遇不大一样,他虽是名作家,人也在北京,却没有资格参加1949年秋天在首都举行的全国第一次文代会。 
  在北平和平解放后,他这位知名作家、大教授,没有继续保持他那教授的身份、地位,却是像我们这些普通知识青年、或来自旧社会的中小职员一样,进入一所革命大学,接受短期的政治训练,过着紧张的军事化的生活。其后由“革大”分配工作———分配到历史博物馆。起初完全是做事务性的打杂工作(1953年冬天我见到他时,才开始做点研究性质的工作),而且解放后连续数年,可以说完全跟文学界的活动“绝缘”。 
  历史是公正的。粉碎“四人帮”后,文艺界从“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全国不少出版社竞相出版沈从文的选集、文集,美国人邀请他去访问。一时形成海内外的“沈从文热”。他的极富地方风格和个性特色、在艺坛上独树一帜的璀璨的作品,重又为广大的读者,尤其中青年读者和文学工作者所接受、欣赏、喜爱。在有些中青年作家写得成功的作品中,明显的可以看见沈从文的影响。文学创作事业是有一定继承渊源的,是需要借鉴前人的,要不然,岂不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当然继承、借鉴不能代替创造。我常想,在全国文学界,这几年“湘军”的崛起,自然是因为有了有利的“气候”、“土壤”等等诸多的因素,但难道跟湖南诸位前辈作家,例如沈从文、周立波、蒋牧良等“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分得开吗? 
  至于沈从文解放后花了几十年的心血写成,用中、外文出版的洋洋大观的《中国古代服饰史》,亦可以留传后代;且使他跻身于中外著名文化史、风俗史的专家、学者的行列,而毫不愧色。 
  我觉得沈从文作为一个人,正是始终保持了他那湘西山民纯朴、健朗、倔强、认真的性格。而他在创作上、事业上的辉煌成就,正跟他这种山民性格分不开,而且得力于这种山民性格。他对物质生活的要求是十分淡泊的,长期底层生活的锻炼与健康的体魄,使他能够忍受各种低水平的甚至困厄的物质生活。早期他住在北平的穷公寓里,以两个烧饼充饥,开始他的写作起步,曾经成为广泛流传的佳话。他的精神状态则是健朗、达观的,所以,也能够以“大而化之”的态度,对付生活加给他的“厄运”。(在我国政治生活不正常的那些年月,他的两个儿子都被错划为“右派”。在“十年动乱”中期,国家文化机关全部“砸烂”,沈从文夫妇虽属明显的“老弱”,也被动员下放,和我们一起到湖北咸宁的农村。)   
  沈从文印象(2)   
  如今沈从文已迈过八十高寿,居住在北京一所极普通的寓所里,三间不大的住房,家中没有电话,出门没有小车,比北京文化界那些新上来的四十岁、五十岁的“司、局级干部”,条件差多了。但是老人的生活态度仍然是沉稳、乐观的,他对自己一生创造了这么多精神成果,大体取满足态度,他对生活别无所求。 
  不幸他在去春突发了中风症———左边身子偏瘫。今春我去看他,他躺在靠背椅上,但头脑仍是极清醒的,记忆力极好,也能说话。(幸亏患的是左偏瘫,要是右偏瘫,便无法说话了!)他兴致颇高地与我说起往事,回忆着与我共事过的那些熟人,毫不费力地说出他们的名字。 
  话题转到他的故乡湘西。沈从文兴致勃勃地追忆了前年与他的夫人一起回故乡之行。说起湘西奇特的山和灵秀的水,别致的风情,生活中正在发生的新变化……我看见八十老人的眼珠奇亮,似有泪水在其间颤动。老人似乎已“返老还童”,他的灵魄重又飞回了他终身热爱的湘西故乡……而湘西美丽的山水,可爱的山民,那是永远健朗、青春不老的象征! 
  上文是1985年写的,现在时间过去了将近九年。沈先生于1988年5月逝世。他去得很安详,像是没有什么痛苦和遗憾。沈先生去世后,我曾去他家中吊唁。根据他的遗愿,丧事办得极简。墙壁上有两张素笺留着沈先生的遗墨,我默默地念着:“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我理解了,这是伟大哲人、诗人对我们晚生后辈最后的留言。海外亲人,兆和妹妹充和、汉思夫妇寄来的“从文二哥永安”的挽联;“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则是对“从文二哥”最恰当的评价,对伟大灵魂最好的安慰。 
  我在《人民文学》的老同事、沈先生夫人张兆和那年已经78岁,身体清瘦,但显得很坚强。五十五年来,这位出身安徽合肥的名门闺秀(她的兄弟张定和是作曲家、有的姐妹生活在美国)一直同沈先生风雨同舟。沈先生过世后,她将主要精力用于编辑沈先生的作品和整理遗稿并应一些作者之邀,审读他们撰写或编辑的有关沈先生的著作或文稿。她真是一年四季、年年月月不停地忙。兆和是一位非常细致、严谨、认真的编辑,她曾长期担任《人民文学》杂志的文字编辑,总是字斟句酌地推敲修改文稿,这一点已经出了名。沈先生去世之前,她曾帮忙审读我们文化艺术出版社编辑的沈先生一本题名为《凤凰》的小说集校样,我发现她不仅改正了一些错排的字,连沈先生的原文个别句子她也略有些删修。细一衡量觉得她的改动是必要的。也只有最了解沈先生作品的风格和行文造句的她,才能做那样天衣无缝的修改。近几年,她完成一个很大的工程,就是主持出版了二十卷的《沈从文别集》,由湖南的岳麓书社出版。她在简洁的序言中写道:“从文生前曾有过这样愿望,想把自己作品好好选一下,印一套袖珍小册子,不在如何精美漂亮,不在如何豪华考究,只要字迹清楚,款式朴素大方,看起来舒服。”她终于实现了沈先生这个愿望,别集真是做到了朴素、大方,便于普通读者购买。集中还收进了过去从未发表过的一些作品。沈从文当年在中国公学追求张兆和时曾是写情书的能手,沈先生自己和他的朋友都对我讲过他的罗曼蒂克史,可惜那些精彩的情书已毁于日军侵陷苏州的战火之中。而别集中却收进了难得一见的沈先生和张兆和婚后第一次离别的书简。此外还收入了“文化大革命”中沈先生的书信、日记、“思想检查”等等。今年张兆和已是84岁高龄,又在牵头编辑共二十卷、六七百万字的沈从文全集。兆和其人属外柔内刚性格,她在沈先生处境最困难的时候,刚强地支撑着他、庇护着他。而在沈先生去世、她已处耄耋之年,益发见出其内在的刚性与作为。我祝愿老人精神永健!   
  沈从文与张兆和的爱恋   
  ——读《从文家书》 
  上海远东出版社不久前出版了一本好书《从文家书》(从文兆和书信选)。这是让读者最直接了解作家沈从文和他的夫人张兆和高尚人格与个性的难得的佳构。我不由想写写沈从文、张兆和的爱恋。这可不是为迎合当前捕风捉影胡乱编造名人爱恋故事的某种时尚,而是根据我自己对两位直接的观察,结合他们的家书来谈谈我的感受。人们常说从恋爱、婚姻这类最个人的事情上最能见出一个人的品格,此言不虚。张兆和女士出身安徽合肥的名门闺秀,家住苏州,早年在胡适博士办的中国公学读书,是出名的校花,在该校任教的沈从文先生相中了她,用一封又一封情书猛追,结果达到了目的。这个故事在文艺界部分人士中广为流传。记得1985年春天我去看沈老时,还同他交谈了“穷追”———他的这一恋爱经验,他微笑着。但是具体情形究竟怎样呢?从保留至今的沈给张的几封珍贵情书看,沈其实是个很纯很纯的人。当得知他苦苦的求爱未被对方接受,这时胡适叫他等待,学生王华莲(兆和的好友)劝他安心教书,友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