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掌好莱坞-第1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其他的奖项,基本上全都落空了。剪辑没有拿到,而两个女演员的提名,也全都只是走了个过场,虽然说这对她们的扬名已经很有好处了,但是,没有拿到奖项,却毕竟是个遗憾。

只不过,在别人看来,利维现在可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他又拿到了一个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项,这使得他手里有了三个最佳剧本奖了,这样的获奖数量,让谁看了都觉得惊讶。

可是好剧本再好有什么用处?这是新的时代了。新的演员群体,新的电影模式,新的权力划分,这是真正的新时代。

不过其他人对此似乎还没有意识到,在晚宴上,也不止一次的有人问起了利维新剧本的问题。

“你有什么新打算?有什么新的剧本在筹备中么?”

在人们看来,这应该是理所当然的,利维这些年来,就是最懒的时候,也保持了一年一部电影的速度在制作着电影。既然今年的奥斯卡已经过去了,那么,他的新电影也就应该准备好了,可以上映了,在人们看来,应该是最为正常的事情。

只是,对这些问题,利维的回答却全都是一样的,“没有剧本,实际上,最近我在考虑的是改编一部小说。”

利维的回答,并不出人意料。就算是最为出色的编剧又如何?再好的编剧,也不可能天天往外蹦剧本,他们怎么也得构思,思索。利维最近写的两个剧本,都是爱情片,显然不算什么太大的突破,他说自己没有好的创意,倒也不算奇怪。

而且,在过去的日子里也不是没有用过别人的剧本,他说他会改编剧本,这也很正常。只是,人们也很好奇的是,利维的新电影,是不是会做出来什么新的突破?

这一次的奥斯卡。他不受待见已经非常明显了,难道,他还想再做出来什么事情?

对此,和利维关系比较好的一些电影人,诸如凯文史派西。在听到了利维的计划后,就直接发问了。

“我拍电影不全是为了奥斯卡,而且,就算是奥斯卡,不是也说了,我拿不到奥斯卡。是有这里有的吗?”

利维对这个只是耸耸肩就做了回答。

奥斯卡的说法,是说有更深刻的人性挖掘层面,或者是更为先进的技术应用。这个说法相当的官方,因为与其说这是奥斯卡的评奖标准,不如说。这是奥斯卡必须给奖,不能够再拖欠的标准。

能够做到这些,就是奥斯卡也得承认导演的伟大。

可惜的是,做到这些并不容易,这些年来,描写人性的电影很多,但是,真正有所突破。深入灵魂的却没有几个,也就是沉默的羔羊,在这方面做得算是不错。因为它是真正的去刻画变态了。而要说技术突破,泰坦尼克也就是这方面的翘楚,这部电影的大投资和精良制作,为大片时代拉开了序幕。

而想要达到这样的水准,并不容易。

可是,利维却很想试试。而这个尝试的方向。正如他自己曾经说过的,拍摄科幻片。

科幻片是以人类为背景的。自然会有更加深刻的人性,而且。要说技术突破,又有什么东西,比科幻片更加精彩?

这些东西,利维早就在心里想好了,只是,在外人面前,他不是非常愿意提及。毕竟,斯皮尔伯格刚刚拍砸了一部人工智能,这个时候利维再说拍摄科幻片,也显得有些不自量力。

因此,利维的计划,是先准备好了一切,然后再把这件事情公开。

而这一切的准备工作,最为重要的第一步就是剧本。

而这个剧本,现在利维手里,也已经有了东西——三体的小说版,大刘已经写了出来。

比起利维记忆中的三体,这一版三体在大体上没有什么改变。只不过,因为和好莱坞的编剧们接触的多了一些,大刘在科技性方面,更加增强了一些。而这个故事,被送到利维手里的时候,利维也就做了决定,要把这个电影投拍。

当然,他写的中国版的故事,很难投入拍摄:其中涉及到的政治问题比较多,这些问题投拍的话,很有可能就成为巨大的麻烦。不只是在中国如此,在美国也是如此。利维并不想要招惹这些麻烦,所以,真的想要投拍这部电影的话,那么,首要的问题,就得是把原本的故事进行改编,否则的话,这个故事根本没法使用。

对此,利维也早就有了认识,而且他也觉得这不算太难。

三体毕竟和拉贝日记不同。拉贝日记是涉及到中华民族一段最为痛苦的回忆的,在利维看来,那个故事如果由外国人来拍摄,对整个中国都是一种不够尊重的体现——自己的过去应该自己铭记,让别人去记忆总是不好的。

而三体毕竟只是一个幻想中的科幻故事,这种故事,就算是改成了外国人来拍摄,把发生的地点从中国挪移到美国,也是不成什么问题的。拍摄电影的时候,只要把其中想要表现得那些深刻的东西表现出来就好,故事本身,是可以做出改变的。

因此,利维也准备动手改变一下三体这个剧本,把它拍摄出来。

把小说改编成剧本,这个工作其实并不算是特别难。但是,利维对于这一部小说,有着很大的期望值,因此,在他看来,这部小说从叙事结构,到电影的人物和叙事内容,甚至包括一些对特殊场面的描述和规划,都是需要改编的。

而这一切如果想要都做到,显然是非常困难的。不过利维对此也很有信心:新的时代既然到来了,那么,他自然要拍摄新时代的电影。

第二五六节改编剧本

其实,就在来参加奥斯卡之前,利维对于三体这部小说的改编,就已经开始了。

三体这部小说,在利维看来,在内涵深度上,故事情节上,都算是不错的科幻故事,可是这部电影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大刘并不是很擅长人物刻画,而且,他擅长写大故事,不擅长刻画小细节,这些问题,也是当利维手里拿到了三体的小说版后,想要改编成剧本时,首先考虑到的。

比起来别的电影,这部电影的改编,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从小说变成剧本,这可不是容易事。

关键就在于,如何保留原有的思想,而换掉外层的皮囊。

好在,大刘对自己的作品,并不是特别在意别人的改动,这也使得利维,可以从容下手了。

首先,这部小说需要改编的,就是它的结构问题。这部小说本身的模式,其实不算特别适合拍摄电影,它的第一部以汪淼为主线,而到了第二部,换上了罗辑,第三部里面,就变成了程心——几个主角的优劣暂时不提,这样主角变换的模式写小说,作为小说变换视角固然是很好,可是,如果拍成电影,第一部里面的主角到了第二部里就是酱油,这样的电影非得让观众郁闷死不可。

如果利维把它拍摄成三部曲,每一部换一个主角的话,观众们怎么可能轻易接受?

这个问题,现在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因为大刘还没有开写第二部,他们也无从知道。可是,利维对此却很清楚。因此,如果把小说改编成剧本,他首先要考虑的,也是回避这个问题。

而如何能够让电影剧本改编的恰到好处,既不影响原作的改变主角问题。又能够让让作者接受呢?

利维想来想去,想到的办法也只有一个。

既然说,不想让观众们对主角产生太多的代入感,那么,最好的办法,自然就是把戏份变成群戏。如果第一部的主角不再是汪淼。而是把汪淼,大史,叶文洁一起塑造为主角就可以了。

这样改变之后,第二部里面大史再继续串下去故事,也就比较容易了。而且,利维既然是想要拍摄科幻片,那么,真正的主角,自然是全人类,而全人类的故事,也没有必要太过于突出一个主角。

而如何做才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利维也在脑子里面,想到了另外一部作品:2006年上映的电影。撞车。

撞车这部电影,最为出色的地方,就是他的多线性结构。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通过各种拐弯抹角的关系,最终得以粘合在一起,这种剧本,用来表现群戏,是非常出色的。这也是为什么。当年撞车这个剧本,能够爆冷干掉断背山获胜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是。这种方式本身,只是有新鲜感。而不是有什么难以效仿的地方。实际上,这部电影在20年来的奥斯卡获奖影片中,也是被媒体评价最低的一部——比起来其他的电影,它只有叙事方面的创新。

撞车拍完了之后,第二年的电影中,巴别塔就是几乎完全一样的风格的电影。可是,因为这种模式已经不再新鲜了,虽然巴别塔的质量还要胜过撞车一些,可是还是没有能够获得什么好评——这种写法,用一次就够了。

而现在,还远远没有到2006年,这个模式的剧本也还没有使用。而利维现在需要的,也只是一个叙事方面的创新。因此,利维既然想要些剧本,自然也就想要把这个模式借用过来。

在大刘的第一部的故事中,时间线应该是杨冬自杀后,大史找到汪淼,开始侦破这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从而查出来是叶文杰的问题,继而是叶文杰的回忆,说出了为什么她要出卖人类。而后,人类想到了办法捕获了三体人的资料,而后知道了全部的事情。压力大增的汪淼等人想要放弃,但是大史鼓励他们,要勇于斗争——第一部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可以说,这第一部,只是给这个科幻故事开了一个头。而且,这一部的故事,虽然说是科幻电影,但是总体上来说,更是类似于一个侦探片。如何塑造悬念,如何一步步揭开谜底很重要。

如果按照这条线索的话,那么,就是一个正叙中夹杂着倒叙的故事。可是,利维却做出了改编。

在他的想法中,应该是分为三条故事线,一条是物理学家玩游戏,开始接触三体问题的线,一条是当年的探索外星人的科学家不断绝望最后背叛人类的线,再有一条是警察侦破案件,在这个过程中接触到了事情真相的线。

这三条线索最终汇流,会逐步的把答案呈现给观众。这样的多线叙事结构,也是利维想要尝试的。

把看似完全无关的三个人,用外星人串联起来,这也就是利维的想法。这样的拍摄方法,很适合用来表现群戏,而利维所要的就是一个大规模的科幻故事,需要反映的是众生相,因此用这个结构在他看来是最好的了。

至于说,自己用了这个结构,以后撞车就可能拿不到奥斯卡了——这关利维什么事?而且利维本来也更支持李安。

结构上面,这也就是最大的改动了。

而其次,就是人物上面的改动。

这一部小说中的三个人物,如果想要写到剧本里面,首先最为重要的,自然就是让他们变成美国国籍——北美还是第一大票仓,就得先顾及美国人的想法。

而这三个人如果成为美国人的话,故事自然也得发生一些改变。汪淼倒是比较好说,他是个科学家,研究的是纳米技术,基本上没有涉及到太多的背景,改变起来没有多难。而叶文洁和大史这两个人,都是涉及到了背景的,如何改编他们的温格背景和越战背景,也是个比较麻烦的事情。

对于大史,倒是比较简单。把他的形象塑造成一个警察,曾经有军方背景,参加过美国的一些军事行动就可以了——其实这倒是更简单了,在原作中,是说大史参加过对越战争,可是越战距离此时已经有二十多年了,时间有点长,也不太好安排人物的年龄。而要是换上美国人,就没有这个问题了——美国这些年一直在打仗,完全可以先确定年龄,然后帮他安排一场对外作战的背景。

而且,利维还有另外的一个想法:在记忆中,第二部里面,大史的儿子曾经因为犯罪而进过监狱。因此,利维也就干脆,把大史的背景改成了一个黑人。

这个科幻题材的故事中,大史是几乎仅有的一个没有太多的知识,也没有太雄伟的报复,仅仅是凭借着自己的情商办事的人,这样的人,也是比较适合安排成黑人的。

毕竟,如果电影拍摄的话,那么利维就想要反映的是全人类的命运。如果在这个故事中,有白人,有黄种人,可是最后却没有能够占据戏份的黑人,那么这个故事也有些不够全面了。而利维又不想让黑人只能够做些接线员之类的工作,使得科幻迷们全都吐槽黑人就算在宇宙里也受歧视,所以,他的想法,也就是让大史这个相当重要的角色,以黑人的身份出现。

在地球面对危机的时候,任何种族都是挺身而出的——既然拍人类的故事,那么,就不要有狭隘的种族歧视心理。

而最为难以改编的,就是叶文洁,毕竟,她的背景涉及政治事件,而且,利维也认为大刘的作品这么安排,是为了说明政治这种人类自身勾心斗角的事情给人类带来的灾祸的,如果仅仅是把叶文洁改编成一个童年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