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明国的三案正在审核中的时候,明国的东都中央公园至东安县麟海市的轻轨也正式开通了。
东都中央公园站,扎起了彩虹门和气球,身穿制服、短裙的美丽乘务员在欢迎首批乘客。
包括来自中书省的官员们的乘客在内,不到100个人来到电车的门前。
第一七四章 轻轨运行
时间是早晨六点,正好是上班的高峰期,许多居民们都来试坐轻轨。为了不影响居民们乘坐轻轨,所以大臣们不到六点就来到了车站。
看着瀛洲岛上的第一台电力轻轨,所有人都无比的激动,轻轨有了,地铁、机场在修,城市越来越好上档次了。
银色的流线型车头正前方,写着朱威亲定的“瀛洲号”三个大字,这辆轻轨由前后两座车头,七节车厢组成的明国第一台电力列车,时速规定在180km至200km,对于直线距离60公里的目的地,也就是说,用不上半个小时,就可以将乘客送到终点站麟海市。
毕竟是新车,环境非常的好,一踏入车厢,空调凉风送爽扑面而来,乘载着只有两百多名乘客的瀛洲号正式启动。
坐在轻轨上,路边的明国风光一览无余,城市景观、山景、海景、陆续出现在眼前,轻轨上还提供各种饮料、牛奶、便当和早餐,许多因为工作没时间吃饭的,可以在轻轨上花低廉的价格享用。
轻轨为明国提供了几百个工作岗位。
林浩坐在轻轨之上,他是东安/县麟海市国立澄心馆小学的班主任老师,做为一名汉文化爱好者去年刚刚从华夏师范大学毕业,就带着一腔热血来到明国,目前就住在东都的廉租房里,每天通勤上班。
听说轻轨建成,他第一个就跃跃欲试,他买了一张往返票,也就是说,这张票在24小时之内可以用两次。
他握着手中的票,票不到两根手指的大小。
上面一个大明铁道公司的标志,一个明字,上面印有上车时间和日期。写着乘坐站名。还清楚的注明往返票。
“先生,需要早餐吗?”一个好听的女声道。
林浩转过头去,只见一个很漂亮的身穿如同空姐制服的小姐站在他的面前,推着一辆餐车。正对着他微笑。
“都有什么?”
“有便当、牛奶、豆浆、豆付脑、还有点心、方便面。”小姐道。
林浩点点头:“我要一份豆浆,再来一份便当吧。”
“谢谢,1块钱。”
付了这便宜的钱,林浩吃起了早餐,便当非常的丰盛,有一个煎蛋,一块火腿、一块牛肉、一些鱼籽、青菜和米饭。
林浩的一个月2300金元的工资过得非常的滋润。
物价便宜,又被公认全世界最环保的国家,最具有汉民族特色的国家,全世界的游客可以说是络绎不绝,这让刚刚成为明国公民的林浩多了一分自豪感。
车很快就到了麟海站,这是一座小站,林浩走出车站,小学就距此不远。
国立澄心馆小学是明国的第二所小学,学校招收的是全东安/县的所有学龄小朋友。学生大多是东安/县农村的孩子,当然有个别的麟海市的孩子,学生不多,只有不到一百个。
林浩的班级有十几个孩子。
刚刚到学校。学生们就热情的向他行礼打招呼,明国讲究尊师重道,严格规范学生和老师的行为,老师必须对学生负责。学生必须尊重老师,老师如果做出有辱师德的事情,将视情节给以处罚。
第一节课是语文。做为小学生,他们手中的是明国的国文教科书,林浩给孩子们念道:“要发展农业、首当改用机器耕田,费用可以减轻,人力可以节省,生产还可以增加,并且许多荒地也可以从事开垦。次当利用水力电力,制造人工化肥,供农业用的肥料,以助农作物的生长…”
明国澄心馆小学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下午,门下省决议完毕之后朱威没有回宫,他还惦记着头一天晚上张嫣然说的话,那就是对朱君正和朱大良的安排。
中书省,礼部
明国十八部几乎都有自己的独立办公楼,但是礼部却是一个例外, 因为机构很小,所以一直都在中书省。
新任帝国礼部大臣夏侯安坐在椅子上,细细听完朱威的顾虑,然后笑道:“陛下可知道濮议否?”
朱威摇摇头:“什么是濮议?”
夏侯安道“当年宋仁宗无嗣,死后以濮安懿王赵允让之子赵曙继位,是为宋英宗。即位第二年(治平二年),围绕着赵允让是否认定为皇考(太上皇),而引发了18个月的论战。”
朱威眼睛一亮,这倒和自己的情形有些相似“你继续说”
“因为当时的太后是宋仁宗的妻子,又不是赵允让的妻子,是不是?”
“以王珪为首的两制认为,濮王是仁宗的兄长,英宗应称其为皇伯,可是皇帝又很想尽孝,他得到了韩琦、欧阳修为首的宰执们的支持,濮王是英宗的亲父,应称其为皇考,他们还请求英宗将两种方案,都提交百官讨论。英宗和宰执们原以为,大臣中一定会有人迎合他们的意图,谁知情况恰恰相反,百官对此反应极其强烈,大多赞同两制官员的提案。一时间,议论纷纷。这个时候只有一个人说话最有力度,你知道谁的态度最关键了吧?”
经过和夏侯安的的一个多小时的讨论,朱威最终确定了以下决议。从自己的心走。决定正式封朱大良、朱君正为亲王,封朱大良为韩王、封朱君正为庆王,封三叔朱君武为济南郡王,封三叔家弟弟朱胜棋为王长子。
朱大良和朱君正的王位不世袭,但是终身制,而朱君武却是世袭郡王,根据明国最新的《皇室法》,郡王只有王长子才能继承,其它孩子不能获得,也只有长女才能称县主。这样就减少了皇室的支出。
而且,现在已经不是封建时代,封王只是一个称号而已,并不是真的代表拥有封地,再说明国的土地也不够封的,但即使是一个封号,也仍然得以华夏古代的地名分封,这也是一个历史传承。
。。。
第一七五章 遗产出炉
封王的事情还需要由殿中省做成申请,因为是皇帝家事,在不改动皇室预算的前提下,所以并不需要门下省的审议,就是一纸诏书的事儿。
整个事情保持着低调,朱威也没有通知媒体,没有举行仪式,很低调的派人前往朱大良和宅院,送去册封诏书。
东都,长安城,朱大良正在院子里修剪花草,只时,只见来了几名宫里的内侍。先是自我介绍了一下,然后对朱大良道。“朱大良接旨”,按照现代礼仪,朱大良只需要站在那里鞠躬静听就可以,当他听到册封他为韩王的时候,不由得老泪纵横,第一他是终于被认可了皇室身份,第二,也是证明他在孙子的心目中的地位。
双手接过诏书,只见诏书上面盖着玉玺,用毛笔书法写的册文,他激动的决定要把它装裱挂在墙上。
内侍对他表示恭喜之后,便将一个巨大的牌篇挂在了住宅的大门之上,升了亲王,那他的宅子也就升了府,牌篇上刻着“钦赐韩王府”三个大字。这让朱大良的内心无比的激动。
就在朱大良的隔壁,一座空的宅院,则赐给了朱君正,上面同样挂上了“钦赐庆王府”三个字。
朱大良坚持要留内侍们喝杯茶,才肯放他们离开。
华夏国,正在忙碌的朱君正收到父亲的电话,同样也是无比的激动,在一个21世纪的社会,他竟然成了亲王,这在以前他是无论如何也不敢想象的。
什么是亲王,在中华古代,一个字的王叫做亲王,两个字的王叫郡王。亲王之中秦、晋、齐、楚四个最为尊贵,那已经相当于英国的公爵了,但即使不是秦、晋、齐、楚。庆王也已经算是非常尊贵的身份了,至少在明国还没有更大的。
朱君正也有些后悔曾经的所作所为。不过目前的形势还是很好的,至少父子是相认的。
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自从去年明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之后,教科文组织就集中人力物力对明国申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多次考评和审核。
对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顶受来自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的华夏的压力,坚持公正的原则,经过长时间的审核最终决定将明国的汉服、明国元旦、花朝节、七夕节、大朝会议、册公主礼、繁字汉字、明国美食等八项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
汉服方面。因为世界公认华夏的传统服装是旗袍和马褂,汉服只能算是在华夏的历史上存在过,最终灭亡于华夏,但是却生根和发扬在明国,所以汉服被通过明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正常的。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和服凭借明国的申请汉服,两国一同都被入选。
而明国的元旦,实际上是华夏的春节,但是名称和习俗不完全相同,也正因此。明国顺利申请到了元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明国的花朝节、七夕乞巧节因为在华夏没有妥善保护已经消失这是即成事实,就算华夏再怎么不愿意,也是没有办法的。因此这两样也成功入选。
最后是明国的大朝会仪、册公主礼。已经被外国人见识到了明国最庄重古老的礼仪,成为明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必然的。
繁体汉字在全世界没有国家通用,虽然香港和台湾在使用,但是他们不属于国家,这种古老的文字甚至是日文的老祖宗,在华夏有数千万册的古籍需要繁字汉字的阅读能力的人才能掌握,明国使用了最大的努力,才将他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一种文字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最后就是明国的汉食是世界闻名的,而且由于日本之前有申请了和食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先例。所以明国汉食这次也成功入选。
明国申请的中秋节和其它十几项遗产,因为来自华夏方面的压力和争议。未能通过,这也是明国的遗憾。
但是对于朱威而言,能申请成功这八项已经很不容易了,这只是一个开始。而且让朱威惊喜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竟然首次主动提出要将长安城做为人类的共同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明国首个物质遗产。
这在以前也是不可想象的,因为长安城建筑匠鬼斧神工打动了长期驻扎在明国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人员,在上报后,主动与明国国务院联系。这让明国非常的感动。
在最后确认完毕后,消息才透露给各国媒体。
华夏国,兴华网突然报道了一条消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12日于法国巴黎召开的会议上,来自明国的汉服、明国元旦、花朝节、七夕节、大朝会议、册公主礼、繁字汉字、汉食被正式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被汉服同袍们追崇已久的先秦汉服、汉代汉服、唐代汉服、宋代汉服、明代汉服都作为“汉服”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本次入选成功,明国一下子就拥有了8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明国帝通社第一次进行了专题祥细的报道,五大电视台都24小时滚动播出,喜讯要告诉全体国民,这是非常激动人心的事情,为了庆祝这个好消息,这一天所有国民工资翻倍。
这条新闻立刻在华夏的讯腾网、易网、浪新网、千度新闻等各大网站快速转载,就连华夏的《》、《光明报》、《法制报》、《环球时报》、《参考信息》等一级报纸上全面报到。包括中央电视台cciv还有各地方台全都做了报道。
与明国的开心相比,华夏的人民则分成两派,一派是支持者,一派是反对者,这是牢牢的一个教训呀,已经不是大嘴巴子那么简单了,明明是华夏的传统,却被别的国家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能怪自己保护不力。
有意思的是环球网将明国的庆祝画面播放了出来,只见为了庆祝申遗成功,数千名明国国民身穿汉服在中央公园举行大游行。每人脸上都印着明国国旗,高举明国国旗,场面振奋人心。在他们心中,申遗不仅仅是文化上的胜利,还是联合国对明国的认可。
受此事件的影响,明国本土和对华夏的汉服销量翻了一倍,
明国的文化战略非常成功,现在不管是美国人、欧洲人还是日本人,只要提起明国,他们首先就会想到干净零污染的城市、明国的汉服,明国的建筑,明国美丽的玄岛、明国古老的美酒、明国的美食、还有明国的截拳道,这些都是明国的名片。
明国就是世界的中心,明国的新闻和广告完全都不需要宣传,这时,明国中书省再次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