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签名,这圣旨就不能发到中书省执行,也就不具备法令效应。
王钰接连派近侍到门下省与孟昭沟通,调解,可孟昭坚决拒绝签名。这老人家甚至对皇帝的近侍说,只要他是门下省地长官,这道圣旨就通不过,除非皇帝撤他的职。
皇帝也弄得没有办法,门下省拦了圣旨,宰相拒绝签名,这事情就办不成。大燕立国时改制,就确立了三省互相制衡,互相监督的地位,皇帝的行为也要受到限制,不能为所欲为。现在要通过圣旨,除非就象孟昭说的那样,撤了他地职,改派一个“听话”的大臣去任宰相。
最后,皇帝不得不作出妥协,允诺武备学堂不与太学并列,隶属于兵部,作为兵部地下属机构,与户部的海事院一样。
反对的声音这才小了一些,后来王钰还亲自上阵,对几位重臣解释创立武备学堂地宗旨,对军队建设的重大意义。这样一来,孟昭才在诏书上副署,发到中书省执行。可后来一些文臣一想,不对啊,怎么就让它通过了呢?这武备学堂本来就不应该办,培养武夫怎么能和培养官员一样呢?增加武举名额,削减文进士名额就已经说不过去了,现在还办武备学堂,别到了哪一天,那些武夫都爬到士大夫们的头上去了吧?仔细一想,才发现,圣上用心良苦,先是开出一个文臣们不能接受的条件,然后慢慢“杀价”,最后居然通过了。
反正不管如何,既然圣旨下了,宰相也同意了,这件事情就得执行。兵部接到诏命以后,便挑选废弃不用的城西校场,由户部拔出专款,广盖校舍,置办器械,开始创建京师武备学堂。并开始在军队中挑选优秀人才,充作生员,又向贵族子弟,以及平民百姓中发出招募文告,征求有志从军报国的青年才俊。
一时间,天下习武之人跃跃欲试,互相传诵。这种场面,怎么能少得了文人的杂音?这件事情一传出,就有文人写文章,集会,刊印文集,抨击朝政,认为这是倒行逆施,重回武夫掌权的老路子。王钰没有理会,你说你的,我办我的。
事后证明,王钰这个决策是非常英明的。这所大燕最高军校,在他们的首任“校长”朱武的带领下,培养了大批优秀武官,在后来大燕帝国历次对内对外作战中,京师武备学堂的学生,都是军队的中流砥柱。
第三桶 第两百九十五碗 疾风知劲草 板荡识忠臣手机电子书·飞库网 更新时间:2008…6…11 1:41:58 本章字数:7558
年过后,回京述职领赏的大将们准备回到各自的防区前,王钰告诫他们,不要松懈,不要以为天下太平,就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让他们回到防区之后,立即着手准备再次出征,趁着这个机会,把蒙古人彻底打垮。
这次对蒙作战,虽然消灭了蒙古王汗的主力部队,其王子也速该也伏法被诛,可蒙古匪首忽图刺仍然在逃,他不死,蒙古的精神就还在,对于这个人,王钰的想法很明白,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决不给敌人以东山再起的机会。在几位大将辞别皇帝的时候,王钰送给他们四个字,“除恶务尽”。
大燕兴武三年,国家进入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经济腾飞,财政收入突破一万万贯。军事强大,四海臣服,天下间敢与中原抗衡者,死的死,逃的逃。大燕帝国周边国家,不是藩属就是友邦,真可谓“汉旗指处,望风逃遁,明犯中华者,虽远必诛。”
如果光是经济军事的强大,那么大燕还称不上是一个强国。在王钰掌权开始,一直到兴武三年这段时期,得益于前朝赵宋以及王钰本人所推行的开明文化政策,允许不同的见解,不同的声音存在,大燕的文化也是空前发展。
不论诗歌,辞赋,绘画,书法,音乐,建筑等诸多方面,较之前代均有长足发展,文化艺术领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格局。这里还有一个趣闻,在书法界,有一派人学的是前朝皇帝宋徵宗的瘦金体,当时就有地方官员向朝廷禀报,说这件事情很不妥当。应该禁止,这难道是在怀念前朝吗?
北京的大臣们也同意这种意见,最后报到皇帝那里,王钰却笑说。如果写瘦金体就是怀念前朝。那秦始皇统一了文字,我们现在用地都是这种文字,是不是在怀念秦朝的暴政?遂不予追究。
正是因为他这种开明的态度。客观上鼓励了这个国家的文化们,敢于抒发不同地见解,不同的学说。不仅仅在俗世。就是宗教界,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佛教,道教,都有不同派系出现,宗教界领袖各抒己见,各领风骚。甚至连极个别朝中大臣,也是其信徒。
但王钰本人不崇信任何宗教。也不鼓励大臣们信仰宗教,因为他担心重蹈宋徵宗不管朝政,成日在后宫炼丹地老路。
不过这个时候,有一种学说开始兴起,这种学说由前宋大臣周敦颐提出。他的两个学生程颢,程颐继承并发扬光大。这种学说。把“理”视为最高哲学范畴,认为“理”这个东西,无所不在。不生不灭,不仅是世界的本原,也是社会生活地最高准则,所以世人称之为“理学”。
理学的主张,简单的概括,就是“存天理,灭人欲”。就是说,人应该以“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把欲望都禁锢起来,不要乱想,不要乱说,更不要乱做。理学由周夫子提出,又程家兄弟发扬光大,到了王钰的大燕朝,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读书人里面,很多都在研究,信奉,在社会上也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眼下,就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读书人,上奏朝廷,要求在科举考试中加入理学地试题,全国推广。这个年轻人叫朱熹,在刚刚过去科兴殿试中,被王钰御笔点中,进士科二甲第三名。
坦白的说,王钰根本不知道这个“理学”是个什么东西,他读过一些理学的学术著作,对他们的学说,抱着部分赞同,大部分不敢芶同的态度。但为什么反对,为什么赞同,他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毕竟他是皇帝,不是学者。
但要加入科举考试之中,这就值得商榷了。大燕地科举考试,沿袭宋制,只有两科。进士科和诸科。考试内容,进士科考“经义”,“论”,“策”。经义,就是历代儒家经典,只要你会读得多,背得多,基本上可以通过。
但“论”就没有这么容易了,就是要你写论文,这些儒家经典你学了,你“知其然”,但你“知其所以然”么?这一项内容,要求考生针对典籍,写出自己的见解。死记硬背地人,到了这一项,往往被刷下来。
至于“策”,那更是难上加难了。简单的说,就是政策,对策。你参加科举是为作官,那你得有施政纲领啊,你打算怎么作官呢?你对治理这个国家有什么独到的办法呢?死读书地人,是绝对通不过这一顶考试的。
这种以“经义”,“论”,“策”取士的办法,其实是王安石最先提出,王钰自己当宋朝宰相变法时,又借用过来,加以完善。为的,就是要录取真正有才能,又有学识的人作为官员,最高宗旨,就是讲究“学以致用”。正是因为进士科的难度经过王钰这么一搞,录取人数,逐年下降,由宋朝巅峰时期的五六百人,降到现在的两百人左右。最少的就是兴武三年的这一科,只录取了一百三十多人。
如果只这样推行,那就太完美了,虽然在封建时代,但绝对可以挑选大批优秀人才。可问题是,读书人那么多,你只录取一百多人,其他没考中的人就有怨言,就要乱说话。王钰有鉴于此,借用了前宋一个非常臭名昭著的办法,就是“赐同进士出身”。
这个办法就是说,那些屡试不中的人,考到头发胡子都白了还中不了进士,可以借由在职大臣举荐,皇帝恩准,赐给你相当于进士这样的出身和地位,也就是“相当于进士”,也可以授官。这样一来,王钰自己推行的英明科举考试制度,效果就不得不打一些折扣了。
现在朱熹提出,要加入理学的题目。虽然皇帝对理学大部分不敢芶同,但他却看出来了,这种学说就是要求人民都当“顺民”,不要当“刁民”。对维护他的统治,大有好处。坏处就是,把人的思想都禁锢了,要是等到几百年以后。中国会不会是一个到处充塞着表情麻木,思想呆板人民的国家?
“朱熹说,科举考试要加入理学地题目。朕思之再三。没有定论,今日朝议,诸位爱卿各抒己见吧。”这日早朝。王钰把这个议题抛了出来。
或许他还没有意识到,他正在进行着一个影响中国上千年的行动。往后的中国,是继续学术科技先进,傲立于世界东方,还是日渐沉沦,最终成为一个东方病夫,就看他今天如何决定了。因为,他正在决定“程朱理学”的命运。
大臣们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理学。很多也是理学地支持者,皇帝话音一落,朝廷首相尚同良马上站了出来。他说话可是极有分量的,基本上可以代表绝大部分朝臣的意见。
“启奏圣上,臣……”看来尚相要大发议论了。
反对!“一个高亢地声音陡然响起。不止吓坏了满朝钰也抖了一下。
尚同良回头一看。居然是门下侍中孟相爷。尚相满脸尴尬,这我什么都还没有说,孟相您在反对什么东西?
“孟爱卿。要让人说话,你要反对也要等尚爱卿把话说完吧?”王钰笑道。
“圣上!根本不用谈,坚决反对!理学,实由前朝周敦颐提出,臣认识这个人。他当初任广东转运判官时,是臣的下属。臣曾经为了理学,跟他辩论了十几年。臣对他的人品非常推崇,但对于他地学说,两个字,荒谬!存天理没有错,灭人欲却是挂羊头,卖狗肉。他是想这世间所有人,都遵守他那套规则,戴着枷锁生活!”孟昭常常连皇帝都不给面子,并不用说这位理学的开山祖师了。
“孟相,遵守道德准则,严以律己,没有错吧?”尚同良问道。
“那也要看什么道德准则,理学要人不妄言,不妄议,不妄动,这难道也是正确的?”孟昭随时看起来都是一副愤怒的样子,若是放在王钰生活那个时代,标准的老愤青。
“这难道有错?”
“为人处世本来就应该这个样子吧?”
“孟相,您是不是太敏感了一些?”
大臣们见他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纷纷笑着劝解道。王钰倒是奇怪了,这孟昭一直以固执著称,连自己都敢顶撞,应该说是一个保守而又呆板的人,怎么在理学的问题上,态度这么大地转变?
“圣上,各位同僚,这个问题一定要重视!坚决不能让理学进入科举!甚至在民间也要弹压,不许公开传播!试想,若理学成为正宗,人人信奉,人人恪守,那么几十年,一百年以后,整个中华大地,你就看不到一个有真知灼见的人!如果读书人都去研究理学,朝廷还取什么士?录取理学分子能够作官么?圣上执政以来,鼓励百家争鸣,对于学术,从来都是保持着不过分干预的态度。只要在忠君爱国这个大前提下,有不同意见那是好事。要是天下人都是一种声音,那才可怕!真要到了那时候,恐怕亡国之期不远矣!”
满堂震惊!胆小的大臣们甚至陡然感觉血往脑袋上冲!这孟相爷是老疯了吧?你敢在资政殿上,天子面前,说出“亡国”这两个字?你是在诅咒大燕么?
王钰也感觉这孟昭激动过头了,说话不分场合,也不想想合适不合适,轻咳一声,微怒道:“孟爱卿,朕虽然不是什么千古一帝,盖世明君,总还不至于成为亡国之君吧?”
孟昭也感觉到了自己的言辞实在不合适,遂告罪道:“臣一时激动,口不择言,陛下恕罪。但臣是出于义愤,理学若由朝廷提倡,全面盛兴地话,将会流毒无穷,祸及子孙。”
“爱卿此言,是不是太过头了?一种学说而已,不至于闹到这个地步吧?”王钰笑道。
“孟相,不会是您在前朝作官的时候,那周夫子跟您有过节,现在人家过世了,你才……”有人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
孟昭突然转过头去,瞪着那个说话的大臣:“孙大人,孟昭虽然一张臭嘴。时常惹圣上生气。但这颗心,从来都是公正严明,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理学若兴起。我中华不复优势!要知道,以军队征服别人,迟早有一天要撤退。若以文化影响。则可千秋万世不灭。中华为什么是天朝上国?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有强大的军队,有广阔地疆域,更因为我们有先进地文明!我们的文明怎么来的?那是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断地完善。不断的改进。如果放任理学兴起,就会堵绝天下士子的思想,没有人再去怀疑和完善儒家学说。到了那时候,我们地先进在哪里?”
“孟相此言大谬!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