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当项羽遇到刘邦-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刘邦在起事之前,早已成了社会油子,不但有过多年的从政经验,还有过一段落草为寇、独挑大梁的经历。这些经验和经历很快便产生了社会效应,让刘邦有了一个粗具规模的小圈子。群雄反秦后,萧何、曹参拥戴刘邦为沛公,成为一支独立的反秦队伍,不管当时这支队伍的实力如何,战斗力如何,政治影响如何,刘邦一开始的地位就比项羽高,属于和他叔父项梁一个层面上的人物,尽管他后来投奔了项梁。

于是我们便有了另外一个问题:到底谁是野路子?

在接受教育上,刘邦肯定是野路子,项羽是正路子。起事的时候,则正好相反。刘邦曾经为吏,又曾经占山为王,被推举为首领也不奇怪。而项羽叔侄虽是世家贵族,却早已风光落寞,沦为普通百姓,那么他们的起事便和陈胜、吴广差不多了,是白手起家,是揭竿而起的野路子。

【5。两个延伸的问题】

由刘邦和项羽成长的路数,我们再来说说另外两个延伸的问题。

第一,环境的力量。

人的性格形成,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主观是天生的,客观即是环境的影响。人不是活在真空中的,所以人离不开环境。环境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人总是在不知不觉中被它影响,有时还会被它左右。在某些时候,它甚至还可以改变人的先天性格。

我们看电视剧,常有这样的情节,说两个孩子在医院抱错了,农民的孩子后来成了富二代,另一个则在数年后开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难生活,等后来DNA鉴定出来,又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的团圆相聚,却发现谁也不能适应新的生活。这就是环境的作用。

《射雕英雄传》中也有同样的情节,郭靖和杨康的父亲都是牛家村的村民,杨康后来跟着母亲认了完颜洪烈为父亲,当上了大金国的王子,每天绫罗绸缎、锦衣玉食,日子过得富足、滋润,后来突然冒出来个农民爹地,杨康根本不能适应,他也想认自己的亲生父亲,可一穿上那些带补丁的衣服别提多别扭了。这也是环境的影响。如果他从小就穿带补丁的衣裳,也会习以为常的。

人也可以改变环境,靠自己的努力,靠自己的魅力,去感染周边。但环境一般来说是很难改变的,因为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所以更多的时候还是要适应环境。只有先适应了环境,未来才有可能去改善环境,否则你总是被环境所排斥,改变环境也就无从谈起了。

项羽和刘邦生长在不同的环境,所以也形成了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喜好,以及不同的处事风格。这对他们以后的人生影响很大。

项羽的家庭条件要比刘邦好。世代为楚国将军,属于官僚阶层,实权派,虽然后来没落了,家底也依然厚实,威风和影响也依然存在。名将之后,这是永远改变不了的事实。古人都很在乎这个,凡事讲究门第讲出身,所以这是一个先天优势,否则项梁起事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追随了,再后来他也不会抬出一个楚怀王做幌子了。

环境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人生。项羽每天都在祖上的风光笼罩下度过,影响不可谓不深。曾经的风光,会让他感觉高贵、自豪,也会让他变得高傲、正直。而如今的没落,会让他感觉失意、无助,也会让他变得躁动、坚忍。

相对来说,除了被楚怀王夺去兵权一节,项羽的人生一直很顺,他的理想很快得到实现,没有遇到过什么挫折。项羽打败章邯后,威震天下,诸侯“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那种受人顶礼膜拜的感觉让他无比满足。而这样的顺境也让他的个性越发张扬,进而让他做出更加张扬的事情来。

刘邦一直在逆境中摸爬滚打,做过小吏,出过苦差,混过吃喝,当过强盗,生活的磨炼让他在识人上更加敏感,在做事上更加老到。实践经验让他懂得一个道理:在社会上混,需要有人捧、有人抬。在进军关中的过程中,刘邦遇到很大阻力,但最后都因为有人为他出谋划策而顺利化解,这让他对谋士产生了依赖,对人才充满了渴望,从而形成了一个用人上的宽松环境,这让他受益匪浅。

第二,力能扛鼎与手无缚鸡之力。

除了教育、经验、个性上的差别,项羽和刘邦还有一个本质的差别,就是身体素质。项羽力能扛鼎,力拔山兮,而刘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从来不帮家里干活,更不会早起跑步、爬山、练瑜伽,加上长期饮酒好色,身体素质好不到哪儿去。战场上的刘邦,更像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书生,跟项羽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差别,实则对二人的人生发展至关重要。

人总是尽量规避自己的短处,彰显自己的长处。正因为项羽力大无穷、力能扛鼎,让他相信武力、崇尚武力,凡事喜欢靠武力去解决,让他在潜意识里产生了自己无所不能的假象,最后也促成了他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特别是在用武力取得一系列胜利之后,项羽对武力的作用更加深信不疑,进而演变成唯我独尊的霸气。这种霸气会让他变得过于自负,很难听得进别人的意见。

刘邦身体羸弱,手无缚鸡之力,估计小时候打架也老挨揍。人的自身条件不行,就会想办法借助其他方面去弥补。比如一个骨瘦如柴的人老是被一个身高体壮的人欺负,几次鼻青脸肿之后,他就不会再傻啦吧唧地和他硬碰硬,而是想办法使阴招、下黑手、抡板砖、打闷棍,这样一来就不只是体力的较量了,还加了智力因素,毕竟随机应变也是智者的表现。刘邦就是这么干的。

在荥阳拉锯战时,有段对话,很能表现刘、项双方的性格。楚汉大军在广武一地对峙,相持太久,将士疲敝,于是项羽便对刘邦说:“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咱俩别这么耗着了,出来一对一单干,谁赢了就听谁的,别因为咱俩,让老百姓也跟着受苦!刘邦回道:“吾宁斗智,不能斗力。”这话眯着眼捋着胡须说效果更好,刘邦根本不接项羽的招。

二人性情的不同,别人也是有看法的。在彭城时,楚怀王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由宋义率领北上救赵,一路由刘邦率领西取关中。当时项羽不被怀王重用,被任命为宋义的次将一起伐赵。项羽想跟随刘邦一起西进,当时怀王的一些老臣都不同意,原因是“项羽僄悍,今不可遣”,这小子太猛,打仗太凶,不能让他去。而对刘邦的评价是,“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说他宽厚仁爱有长者风范,可以胜任。这种评价的得来不是凭空想象,也不是没来由的。

项羽崇尚武力,刘邦以智取胜。二人以不同的方式走向社会,注定会有不同的社会效应,也注定二人在政治博弈中会采取不同的手段和方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二人间博弈的胜负。

在学习阶段,项羽有个思想闪光点,就是想学万人敌的兵法。这个意识是对的,战场上不是一个人在拼杀战斗,好汉难敌四手,饿虎架不住群狼,需要的是团队的力量,是成千上万的兵马凝聚在一起形成的合力,这是无论哪一个人的力量都无法比拟的。可惜项羽没能坚持学下去,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项羽有机会学而没学的万人敌,刘邦却过早地在实践中学习操练了。刘邦力气不行,便不会崇尚武力,不会和别人硬碰硬。这个潜意识也会应用到他的战争理念之中,凡事都想以智取胜。因为自己的弱小,他也会依靠别人,发挥群策群力的作用,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况且那项羽还不具备诸葛亮的才能。刘邦后来在实践中应用的,其实正是项羽当年弃而不学的万人敌功夫。

第三章 献策·语言的艺术

【1。好说的话和不好听的话】

不管是谁,只要他还是人,还食人间烟火,就一定喜欢听好听的话。

所谓好听的话,也不一定就特指那些为拍马屁而刻意组织起来的恭维话,它是人的情感的一种自然反应。人都是向往美好的,对美好的人和事会发出由衷的感叹,对那些恶人邪事也会自觉排斥。

在生活里,我们常见有人说不爱听好听的话,多是些领导,因为他们每天要听无数的好听的话。这里说的好听的话,其实指的就是那些恭维话。领导如此说,是为了强调自己公平公正的作风。这话多半是在作秀,你要信了就上当了。如果你特立独行,刻意将好听的话变成逆耳忠言,那么领导肚子里一定有一双眼睛在惊讶地看着你。嘴上一方面夸你这人实诚,一边会在心里给你的职场生命画上了句号。要知道,谁也不是天生吃呛的主儿,一天不被人数落就到不了天黑,没有哪一位领导是这种语言上的被虐待狂。

也有的领导确实不喜欢听恭维话,这种领导对话的要求苛刻,他觉得你的话是假话,不是出于真心。领导都是明察秋毫的,马屁拍得过于肤浅,深入不了骨髓,他产生不了共鸣,感觉上便不过瘾,进而会影响他的心情,影响他对你的印象,影响你的前途。伴君如伴虎,其实就是这么一个浅显的道理。

领导不喜欢蹩脚的恭维,但也绝不喜欢难听的话。这点认识不到,你同样属于技术上的失误,会造成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

要说还有特殊材料做成的人,听得进逆耳忠言,那只能说他是一个智者,能够做到区分和辨别。注意,这也仅仅说明他听得进忠言,而不是对逆耳感兴趣。你的话难听,他不爱听,但是他会过脑子,觉得这话对他以后有帮助,所以有时他会听。能做到这点其实也已经很难得了。

到底什么样的话好听,什么样的话不好听,这个很难界定,因为说话的主体是你,说话的对象却是别人,好听不好听,需要对方作出甄别判断,这就有难度了。因为说话对象的脾气秉性不尽相同,对好坏赖话的判定标准也不太一样。不过有一点是共通的,就是你话说得越痛快、越解气,这话不好听的可能性就极大;反之,如果你说话越小心、越注意,说出的话就会越委婉、得体。

道理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个侧重问题。前者侧重的是自己,只注意自己释放,图个嘴上痛快,说出来的话自然不会好听。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好说不好听。如果你站在对方立场考虑,说话就会注意分寸,考虑到对方的感情变化。不过这样一来,自己就显得受委屈了,因为你要按照他的变化调整自己的说话方式,势必说起来不那么痛快,这就是好听不好说。就这么简单。

【2。话该怎样说出口】

那么我们到底是该说好说的话呢,还是该说好听的话呢?这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是朋友之间,还是开诚布公些好,因为你们是平等的,不需要谁顺着谁,真正的知心朋友也不会在乎那些形式上的东西。如果是对上级,那就要讲究说话的方式了。这不是让你学会拍马屁,而是要让你把握一个度,因为你面对的是一个感情变化和你不会有什么太大区别,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比你还小心眼的人,他们是领导,面子比你薄,所以会更在乎说话。

说话其实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了不起的艺术。为啥这样说呢?比方说,同样是说话,话剧是艺术形式,吵架是生活本色。如果在舞台上,也像在生活中吵架一样,那你在家和老婆一起表演就行了,干嘛还要花钱去听他们折腾?对待领导也一样,你和他是工作关系,这个工作就是你们的舞台,而你和他之间的对话就是舞台表演,太生活化了肯定不行。

下级与上级对话最典型的,莫过于古代的劝谏与纳谏。这一劝一纳,其实已能说明问题的实质了。劝,就要有一个说的过程,就要讲究劝的方法;纳,就要有一个听的过程,就要有一定的胸怀。这两个过程都按正常趋势发展,这劝纳才会并轨,才会成功。换句话说,事情其实并非那么简单,一方面检验的是臣子的智慧;另一方面检验的是君王的心胸。这对双方都作出了要求。

人的脾气禀性并不相同,而作为领导,心胸气量也不一样。事务繁忙再加上自我感觉良好,鼻孔朝天斜眼看人或是淡然冷漠,所反映出来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官气。所以给他们提建议并要被顺利采纳,实际上并不很容易,这里面有个技巧问题。假如领导非常喜欢和欣赏这个下属,这个下属说话就会随意些。古往今来,在这方面做得好的,莫过于唐太宗和魏征。从魏征嘴里说出来的话,李世民喜欢听,心理上就容易接受,换个人就不一定行得通。但就是魏征,说话也不能太出格,还要把握一个度,像哥们儿一样大声吆喝不行。君王的威严,还是需要臣子们毕恭毕敬、唯唯诺诺去体现和帮衬的。

其实即便是魏征,一开始也不招李世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