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道:“多谢娘娘关心,以后儿臣一定多注意些。”
赵构也道:“虽说勤于政务是皇帝的本份,但朝中之事太繁多了,该交给大臣们去办的事情得是让大臣们去办好了。”
赵道:“儿臣知道,今天儿臣一来是勤见太上、娘娘;二来也是要告诉太上、娘娘一件大喜事。”
赵构笑道:“什么喜事?”
赵道:“邵宏渊攻下了虹县,李显忠攻下灵壁、宿州,击败了金国的左元帅纥石列志宁。这是我大宋多年以来难得的大胜。”
赵构怔了一怔道:“好好的怎幺又和金国开战了呢?”
赵道:“都是金国欺人太甚,上月遣使来不仅要我大宋重新友付岁币,还要我大宋割让诲、泗、唐、邓、商五州。真是士可忍,孰不可忍。若不是‘两国相争,不斩来使’儿臣便将使臣斩首。现在儿臣以先发制人,抢先出兵。”
赵构皱眉道:“兵者国之大事也,两国齐战,胜负难料,官家还是要慎重些,多听听大臣的意见才是。”
赵徼微笑道:“太上请放心,几臣这几年可没闲着,励兵抹马,轵草屯粮,整顿兵备。现在以是兵精粮足,准备充份。正欲和金国决战。”
赵构摇头道:“胜败之数终是难料,一但开战,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为君者,心中时时刻刻当记着一个‘仁’字,记着以天下苍生为念啊!”
赵道:“太上说的是,我大宋被金国占了半壁河山,掳去二圣,每年还要向他们进贡称臣。儿臣身为大宋天子,岂能这样受金人欺压。儿臣北伐一来是收复失地,为祖宗雪恨;二来也是为了中原、河北、山东等地的大宋百姓不右受金人的欺压。”
赵构不悦道:“金兵一向留武强悍,我大宋之人素来文弱,当年我大宋全盛之时尚难敌金国,何况现在只剩这半璧江山。我看金兵若是不攻来也就箅了,不过是每年给他们些白银、绢布,纵是上书称臣,也不过是面子罢了,于我大宋也无损失。这仗嘛还是不大为好啊!”
赵道:“凡事不了一概而论,当年打不过难过我大宋永远就木不过金人不成。现在我们不是攻下三减,打退了金兵吗恁么说我大宋就打不过金国呢?儿臣不仅要收复中原、河北的失地,还要夺回那失去以久的燕云十六州,光大我大宋,使四夷来朝,成就汉唐伟业……”他越说声音越高“儿臣欲分兵三路,一路由荆湖潞取洛阳,一路由两淮路攻徐州,一路沿海路取山东,三路齐进……”
赵的话未说完,赵构一拍龙椅的扶手,怒道:“好了,待我百年之后,你再议北伐也不迟。”
赵一下怔往了,呆呆的看着赵构。赵构也觉得自己说话有些过重,也看着赵,两卜一时之间均觉无话可说,气氛一下了十分尴尬。
辜好这时张太后忙打圆场道:“太正,官家也累彡,太上也要休息了,这些军国大事还是让官家去和大臣们商议吧!”
这时气氛才稍有缓合,赵也起身道:“时候也不早了,儿臣也不打扰太上和娘娘休息,就此告退。”
赵构也缓和了脸色,道:“两国开战,非同儿戏,官家还要三思。”
赵道:“儿臣知道。”说罢转身走了出去。
赵一脸铁青,走出德寿宫。德寿宫的主管太监李宗回送他到宫门口。
赵忽然停步道:“这几日可有什么大臣来过德寿宫吗?”
李宗回不敢隐瞒,道:“前日尚书左朴射汤相公来过,今天上午他也来过。”
赵点点头“哼”了一声道:“汤思退。”
*************
次日,赵下旨,进张浚为尚书右朴射,与汤思退同为中书门下平章事,但仍兼任枢密使。以参知政事虞允文兼枢密副使,中书舍人陈俊卿升为参知政事,韩彦直为户部尚书兼司农少卿,签知枢密院事,总领淮东军马钱粮。
这几人都是朝中的主战大臣,赵虽然没有罢免汤思退的相位,但将张浚提到与汤思退并列的位置,还兼任枢密使。其他几人也都升居要职以示北伐的决心。
随后又下诏,调庆远军节度使,待卫马军司都指挥使成闵率马早司兵二万五千人马,支援宿州。另召李显忠、邵宏渊回临安,共同商议北伐事宜。这道诏书并不在朝堂上议论,等汤思退知道以后,圣旨己经发了下去。
汤思退大惊,连忙召集主和的大臣一起商议,决定再找赵构出头。那知汤思退到德寿宫去见赵构,内待李宗回却传话汤思退,军园大事太上皇不再过问了。
汤思退顿足捶脑,大呼不妙,看来北伐之意以定,以无付奈何了
( )
八 返回临安 上
太阳光穿透了笼罩在江汉平原上的薄雾,从东方慢慢升起。
尽管己是初冬时节,但江南的景色却不冗萧瑟,官道两侧的水田之中,依然还留着一些尚未割切完的水稻,使杨炎不觉想起了临济村。从杨炎记事起,就一直跟着万显声四处漂荡,除了在临济村住了近两年的时间外,从未在一个地方停留超过三个月。不知不觉中回到杨家以经有五年的时间了,然而离开临济村的那一天在杨炎的脑海中却依旧仿佛是昨天一样
和他并行的虞公亮笑道:“最多还有一个时辰,我们就可以到临安城了。真想早一点到城里。”
杨炎和虞公亮是随李显忠、邵宏渊一道被召回临安的。因为这一系列的大战中,杨炎和虞公亮的功劳在诸将中最大,加上两人又都是朝中重臣之后,因此赵在召书中特意点名,让这两人一起回京,当面鼓励。
在临安城外,刚刚晋升尚书右朴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张浚和杨沂中、虞允文等枢密院的大臣早己在城外等候了。
除了韩彦直以外,杨炎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些朝中的重臣。张浚中等身材,七旬左右年纪,须发皆白,仍精神灼灼的样子。虞允文的年龄还不刭五十,白面长须,身姿雄伟,比其他人都高出大半个头。看来虞公亮是继承了他高大的身材遗传。
李显忠等立即下马,正欲行礼,张浚早己过来一把扶住李显忠道:“君赐,这不是在朝堂上,不必多礼。”
李显忠道:“显忠有何德向能,有劳相公和诸位大人出城相迎。”
张浚笑道:“君赐过谦了,这次出兵连取三城,又大败金兵,实在是我大宋二十年来未有之大功,君赐之功大矣。”
李显忠也笑道:“这是天子洪福,相公调度有方,将士用力,显忠可不敢独居其功啊!”
随后李显忠又和其他几位大臣一一见礼。张浚又和邵宏渊见面寒喧几句。见到杨炎和虞公亮,张浚又着实免励几句。杨炎和虞公亮又见过了其他几位大臣。
众人相见以毕,张浚对众人道:“今日天色以晚了,君赐和宏渊远道而回,明日还要面君,诸住明曰也要早朝,大家都早些进城回去休息吧!”
众人听了都一起进城,李显忠和邵宏渊有人领着去了馆舍休息,杨炎和虞公亮也各自回家。
杨炎随杨沂中回到杨府,流苏、杨老夫人、杨朝光、杨朝亮、杨朝锳等夫妇,以及杨昌鹏等同一辈的人早己都在大堂里等候着了。
杨炎先拜见了奶奶,然后又拜见了大伯、二伯、姑妈夫妇。杨沂中笑道:“炎儿,你快回去沐浴更衣,全家人都等着给你接风呢!”
杨炎签应一声,由流苏陪着回到自己住的东进院。
到了东进院里,只剩下两人独处,流苏一下扑到杨炎的怀中放声大哭。两年以来对杨炎的思念,终于在这一刻全面的爆发出来。
杨炎这时心中也怜意大增,一手轻轻搂着流苏的纤腰,一手轻轻抚摸着她的秀发,柔声道:“流苏,不要哭了,我这不是会来了吗?”
流苏从他林中抬起头来,呜咽道:“哥哥,你不在的时候,我好害怕。我每天都在佛祖前为哥哥祷告,求佛祖保佑哥哥平安无事。如果……如果你有什么意外,我……我也活不下去了。”
杨炎心中一阵感动,真切的体会到怀中这乘巧柔顺的女子对自己的一片深情,搂着流苏紧了一紧,道:“放心吧,流苏。我不会有事的,只要我一想到家里还有流苏在等着我,无论为多危险,多艰难,我也一定会回来的。”
流苏听了,心中禁不住甜蜜万分。两眼中虽然还含着泪水,脸上却以绽放出笑容。这一刻竟如梨花带雨一般不可方物。
杨炎看着流苏这动人的美丽,不觉有些呆住了。
过了好一会流苏才发现杨炎一直目不转睛的看着自己,禁不住红晕满面,低声道:“哥哥,你这样看着我做什么!”
杨炎道:“有两年没有看过我的流苏了,现在可要好好的看看。”流苏脸又一红,抵下头去。杨炎却托起她的下巴,在她那两片红唇上深深吻了下去。
次日一早,皇帝赵便在金殿上召见这次出征的功臣。
首先进见赵的是李显忠和邵宏渊。赵对两人大加赞扬,当殿加封李显忠太尉,加少保,左金吾卫上将军。赐银三万两,绢三万匹,绵一万两。对加封邵宏渊为检校少保、宁远军节度使,赐银二万两,绢一万匹,绵一万两。能晋升节度使是宋朝高级武将的极高荣誉;而太尉是正二品,是武阶官的最高阶、少保、检校少保、左金吾卫上将军都是高级虚职。李显忠以是宁节度使,现在加封了太尉、少保,如果在往上封,不是封爵就是加两镇节度使了。而邵宏渊能晋级节度使;也意味着进入宋朝高级武将的行列。
李显忠和邵宏渊都谢恩出来,然后是虞公亮和杨炎进见赵。
这是可是两人第二次见到皇帝了。上一次都是两人右武院的战场比试之后例行被皇帝召见的。
赵对两人这次的功劳称赞了一翻,然后颇为撼概道:“当年朕召见你们的时候,朕可没想到这么快就又召见你们了。现在朕正欲大举比伐,收复我大宋的失土。正需要向你们这样年轻有为的将材。朝中都老臣们大多都以调零了。北伐的大业还需要你们这样的年青人多努力呀!”
虞公亮和杨炎齐声道:“臣等当竭尽全力,为国效力。”
赵微微点头,道:“但现在还有人说我大宋人文弱,恐怕不是金兵的对手,劝朕不要北伐。你们两人都是在战场上和金兵打过的人,你们说金兵是不是比我大宋的士兵强呢?”
杨炎施礼道:“当年匈奴凶悍,而大汉仍可胜匈奴,匈奴歌道‘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亡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突厥膘勇,但大唐却不惧。唐太宗还被突厥尊为天可汗。女真人虽强,也未必强过匈奴、突厥。汉、唐和我大宋一样皆是汉人,既然他们可以做到,我大宋自然也能做到的。致于说金人骑射历害,也不是天生的。我大宋军除了战马不足以外,武器、盔甲、装配、人数都要超过金国,只要对士兵加以严格的训练,是一定能战胜金军的。”
赵听得眼睛发亮,他只不过想听听两人的见解,愿也不指望两人能说出有多大见识的话来,那知杨炎的回答却令他大为椋讶。
这时虞公亮也道:“臣职微言轻,但皇上重问,臣亦尽言。”
赵微笑道:“但说无妨。”
虞公亮道:“北伐中原,收复失地,仂是每一个大宋子民的心愿,只要我大宋君臣上下一心,是一定可以实现的。但金国亦非弱者,若想毕其功于一役恐难成功。北伐仍是千秋大业,切不可为一时之得而得竟忘形,也不可为一时之失而裹足不前。”
赵听了哈哈大笑道:“说得不错,说得不错。难得你们两人年纪轻轻,却有如此见识,胜过有些老臣多矣。”
两人忙又同时拜伏于地,口称不敢。
赵当即封虞公亮为武经大夫,门宣赞舍人。殿前司策迭锋军统制官。封杨炎为武翼大夫门祗候,待卫马军司选锋军统制。三日后上任。
武经大夫是武阶官第二十级,正七品。武翼大夫是武阶官第二十三级,也是正七品,都是可以担任一军统制的官职。对于杨炎来说,品级连升了三级,而官阶连升了十三阶,可以说是极快了,不过在战争时期武将晋升快一些也是正常的。
“炎弟真历害,一回来就能升到这么好的位置。”杨昌鹏听说杨炎担任了马军司选锋军统制,一脸羡莫之色。他现在还是从七品武略郎。虽然只比杨炎差一品,但不能但任一军的统制。
杨炎从皇宫出来,回到杨府,杨朝光和杨朝亮也回来了。杨家的老少五人坐在一起议论现在的局面。
杨炎有些不解道:“选锋军统制怎么了,和别的统制有什么不同吗?”
杨朝亮是签书枢密院事,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告诉杨炎道:“炎儿,马军司迭锋军和殿前司策选锋军是两支新组建的编制,和别的军大不相同。”
杨炎道:“二伯,有什么不同呢?”
杨朝亮道:“这两支军队是为了这次北伐而组成两支精锐的军队仍是属于将一级的编制。因此都是抽调了各军中的精锐士兵组成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