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翔-第1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狗鼬胡瞥了他们一眼,道:“封候拜王就什么?小杨将军的前途可远远不仅是这样。”

那青衣人在一边听了,目光立刻变得尖锐起来,竖起了耳朵,仔细听着他们的谈话。

那狗鼬胡压抵了一点声音道:“据我看呀,小杨将军可有面南背北,登基坐殿的时候。”

其他几个人先是吓了一跳,但立刻又来了兴趣,道:“你怎么这么说,就不怕让当官的听到吗?”

狗鼬胡翻了翻白眼,道:“怕什么?那个当官的会到这小店里来,再说了,是因为我们哥几个交好,我才会告诉你们,这话除了我们哥几个,还有谁会听见?你们会说出去吗?”

其他几人频频点头,都说“不会,不会。”

狗鼬胡神神密密道:“谁都知道当年岳武穆是含冤而死的,老天也知道对岳武穆不公平,所以转世为小杨将军之后,由玉皇大帝亲自批了,他有二十年天子的鸿福。”

一人道:“你的意思是小杨将军会造反吗?”

狗鼬胡瞪了他一眼,道:“岳武穆对朝廷忠心耿耿,他的转世怎么会造反呢?不过现在皇帝虽然还健在,但年纪也不小了,而太子一向多病,只怕继位之后也坐不了几天皇位,而且太子一直也没有子嗣,到了那时,除了小杨将军之外,还有谁来坐这个位置呢?”

其实大宋开国以来,相对环境较为放松,对民间的言论控制得并不十分严格,因此市井小民之间说话并没有太多顾忌,这些话虽然有些大逆不道,但市井小民们偏偏就喜欢听信这些天命,运道一类虚无缥缈的事情,而且天生就对这些事情好奇,因此虽然知道犯禁,但也乐此不疲。

狗鼬胡又道:“再告诉你们一件事吧。昨天晚上,我有事从小杨将军的府邸经过,看见他们家院中两道红光直冲上天,可见是天命所归,谁也阻止不了的。再说了,咱们大宋朝当年的太祖皇帝的皇位就来得不清不白,现在他的子孙坐了二百多年,也该换换人了,有道是‘皇帝轮流坐’啊。”

几个人又说了一会话,然后付了钱,各自散去。他们走后,那青衣人也算了酒饭账,跟了出去。

* * * * * *

但是很快,关于杨炎的流言在临安蔓沿开来,有说杨炎有不臣之心,也有说杨炎欲在广南拥兵自重,还有说杨炎会在广南自立为王,众说纷云。就连许多大臣也都听到一些,一些无孔不入的御使们这时立刻嗅到了风声,纷纷上书弹劾杨炎。由其是侍御使胡白的一份弹劾,并举了杨炎八条罪状,大有将杨炎置于死地之势。一时间,远在南方的杨炎还不知道,自已又一次被推到了风头浪尖上。

( )

 十八临安的流言2

“此事不过是捕风捉影,空穴来风,井市之间,愚蒙百姓,自然是道听途说,以讹传讹,怎可以凭民间流言而定大臣之罪,只要朝廷不作理会,时间长了,流言自然就会不攻而破了。”虞允文缓缓道。

龙大渊道:“虞相公这么说法,未免也太轻巧了吧。正所谓‘无风不起浪’既然现民间都这么传开了,自然也不可小视。更何况这是有关我大宋的江山社稷。岂能就这么听之任之。”

赵慎又看了看桌子上面胡白的这份弹劾,道:“龙卿,以你之见又当如何处理呢?”

龙大渊略略思索了一下,他也知道胡白的这份所谓弹劾,其实不过也是听了一些流言飞语,并没有什么真凭实据,赵慎并不是一个糊涂的皇帝,并不好糊弄,道:“臣到不是以为杨炎真的有什么不妥之处。只是以现在的情况,无论如何杨炎也不适合再领军在外,更不适合继续掌握兵权。至少陛下也应下旨将杨炎诏回临安,来问个明白才对。”

韩彦直忍不住道:“杨炎现在广南付责平乱,可谓尽心尽力,而且屡立战功,并无半点有负朝廷的行为,怎么能够这么无故诏回,何况龙相公刚才说要‘问个明白’,试问杨炎若是回来,龙相公要问他什么?”

龙大渊一时语塞,韩彦直说的到是实话,诏杨炎回来问他什么呢?总不能问民间有关于他的传言是不是真的。

史浩见龙大渊一道答不上话来,立刻出列道:“陛下,臣以为龙相之言有理,陛下下沼,并不在于问杨炎什么?而是在于他会不会回来。如果杨炎心怀坦荡,并无二意,那么他见诏之后必会立刻返回临安,则可以证明这些谣言并不可靠。而相反,如果杨炎百般推脱,不肯回临安来,则说明他心中有鬼,纵然有材,亦不可重用。当如龙相所言,不可令其掌兵,闲置起来。”

韩彦直道:“但现在杨炎在广南连连取胜,正是胜利在望之际,正当一鼓作气,扫平乱军。这个时候将杨炎诏回临安,岂不是给了摩尼教以喘息之机吗?何况军中不可一日无帅,万一摩尼教乘杨炎回京之际,又死灰复燃,又将如何呢?”

龙大渊道:“韩枢密,这也是关乎社稷的大事,摩尼教之乱,不过是疥癣之疾,而现在杨炎掌握两广军马,据说人马不大十余万,兼有市泊司之利。万一有不臣之心,借平定摩尼教之便,自据两广,与朝廷抗衡,那又怎么办?”

韩彦直忍不住道:“龙相岂能这么无端猜忌。”

龙犬渊道:“在下并非无端猜忌,只是‘无风不起浪’,正所谓‘防范于未燃之际’,否则一但事情发生,则悔之晚矣。”

这时虞允文道:“陛下,君臣之道,当以诚心相对,不可见行起疑。杨炎自从军以来,为大宋屡立战功,赴广南平乱,也是陛下亲自委任,如今流言四起,更要慎重行事,免伤忠臣之心。臣愿陛下三思。”

龙大渊立刻道:“陛下,臣以为……”

“不用说了。“龙大渊的话还没有说完,更被赵慎打断,“朕意已决;胡白的这份弹劾,留中不发。然后严禁继续传播流言;并命人严查这流言从何来;如果是有人故意散播;朕决不轻饶。退殿。”

回到了内宫之后;赵慎仍然觉得心里十分不安。其实这两个月以来;赵慎的心情都很好;一来自从赵月如到东宫传话警告了李妃之后;李妃果然身穿白衣;亲自到皇宫来请罪;而且这两个月里也收敛了不少;也使赵慎的耳根清静了许多。二来是今年风调雨顺;大宋各地的粮食都获得了大丰收;足以弥捕去年北伐的消耗,对于稳定自己的统治是十分有利的。三来北方的金朝一直也没有南侵的动静。

而最令人但心的南方叛乱;自从杨炎七月初十出兵之后;一直连连得胜;每隔三五天总会有好消息传到临安来。由其是杨炎在浔江边大胜的捷报传到了临安之后;赵慎特意在早朝时得意向百官道:“当初群臣皆言杨炎怯战;不可继续为将;唯朕独坚持任用杨炎;假使当时听了你们的话;岂有今日之胜也。”

群臣们听了;自然是齐声道:“陛下圣明;为我们不及也。”令赵慎龙心大悦。

但是现在的情况却不得不令赵慎心烦意乱;尽管他不相信杨炎会有不臣之心;更不相信现在杨炎俱备谋反的实力。但心里却总像是压着一块大石块;堵得难受。始终想着五个字“无风不起浪”。要知道;流言传的多了;就是假的也会变成真的。

由其是假如这流言传到了杨炎的耳朵里;他又会作如何想法呢?就算他没有谋反的意思;但知道了流言之后;会不会真的产生谋反的念头呢?毕竟当年太祖皇帝也不是存心要夺柴氏的江山;但一但黄袍披到了身上;那就由不得自己作主了。

赵慎摇了摇头;其实他心里确实同意史浩的意见;把杨炎从广南诏回临安来;如果杨炎返回临安,则可以证明这些谣言并不可靠。而相反,如果杨炎不肯回临安来,则说明他心中有鬼。

但杨炎现在在广南仗打得好好的;也确实没有理由把杨炎诏回临安来。而且赵慎也考虑到;在这个敏感的时候;突然无下诏;要杨炎回临安;会不会洽好事得其反;本来杨炎并不反意的;这么一来却反而将杨炎给逼反了。毕竟杨炎现在手握两广的兵权;而且精通兵法;绝对不容小视。他一但真要反了;危险可比摩尼教大得多了。

( )

 十八临安的流言3

而且其他官员又会怎么想;自己无凭无据;仅仅只是因为流言就把杨炎召回临安;其他官员会不会把自己当作太多疑的皇帝呢?正如虞允文所说;“伤忠臣之心”。

“不行;绝对不能那样办;还是要想一个万全之策才行。”赵慎在心里默默想着。

临安;杨沂中府。

杨全道:“郡王;这几天我跑了几个地方;也听到了一些传言;很明显是有人故意在散布这些谣言;陷害炎少爷。今天中午我就跟踪了一个散布谣言的人;但是跟丢了。”

杨沂中点点头;道:“我知道了;杨全;你辛苦了。”

杨全道:“我到是没什么?只是得快想想办法;要不然炎少爷可就危险了。”

杨沂中拈着胡子沉思了一会;道:“杨全;明天你不要再出去了;我马上写一封信;由你亲自送到广南去;交给子昊。”

杨全点点头;道:“我明白了;王爷您放心吧;我一定尽快赶到静江府;把信交给炎少爷。”

杨沂中又摇了摇头;道:“不过子昊现在未必就在静江府中;这样吧;如果你到了静江府;子昊不在;就把临安发生的事情告诉永宁公主。除了永宁公主之外;其他的任何人都不要说。”

杨炎看完信之后;脸色也大变。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现在的临安竟然会传出这样的谣言来。杨炎就算对政治反应再迟钝,也会表白其中的厉害关系。杨全又把自己在临安街头见到;听到的事情又都说了一遍;然后道:“炎少爷;老郡王的意思是让你马上回临安。”

杨炎把信笺又放回信封里;免强平定了一下情绪,对杨全道:“全叔;事情我都知道了;你先去休息吧;我会立刻决定怎做的。”

杨全走了以后;杨炎在屋中来回几了步,脸上忽明忽暗,心潮澎湃,一会儿想着立刻赶回临安,向皇帝解释清楚,一会儿想到就在广南拥军自重,以求自保,一会儿想挂印而去,从此隐名埋,默默无闻的度过一生,一会儿盼望赵慎下旨来说明朝廷不会相信流言,一会几又但心朝廷会以经派出军队来捉拿自已,种种不一。赵倩在一边看着他,也不知杨炎心里究竟在想什么?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过了好一会,杨炎才停下脚步,对赵倩如道:“是什么人要这样害我,散布这样的流言,你看我是不是应该回临安?”

赵倩如凝视着杨炎,缓缓道:“流言以经传了出去,现在再去追究是什么人散布的流言,以经没有用了。至于应不应返回临安,你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杨炎苦笑了一下,道:“现在我的心里很乱,所以才问你应该怎么办才好。”

赵倩如沉默良久,道:“我把我的想法说出来,你相不相信我。”

杨炎怔了一怔,明白赵倩如的意思。因为她毕竟是皇家的公主,别的事情或许还会帮自己拿主意,但涉及皇位的事情,赵倩如自然会但心,自己以为她是朝廷这一边来说。道:“你尽管说吧,只要是你说,我就相信你。”

赵倩如点点头,道:“依我来看,官家未必不是不相信你;只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无论是谁,都难免会起疑心。因此在这个时候只要你回到临安,一切的怀疑就都会迎刃而解,相反,如果你故意推托不回临安,那么只会让人加重疑心。我要说的就是这些,不过世上并没有绝对的事情,也许我的判断是错误的也说不定,所以由你自己决定怎么办,无论你选择怎么办,我都不会怪你。”

杨炎低着头又沉思了良久,终于抬起头;看着赵倩如的眼睛;道:“我说过,只要是你说,我就相信你。马上准备回临安。”

赵倩如心里一阵感动;缓缓把身体倚入杨炎的怀中;道:“谢谢你这样相信我,你放心吧,这一次你回临安,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都会和你一起去面对。”

杨炎轻轻搂着她,道:“你胡说些什么?你和爷爷都说应该回临安,那就一定不会错的。我们明天就出发,回临安去。”

赵倩如从他怀中抬起头来,嗔道:“你这人有点头脑好不好,难到你打算就怎么回临安吗?”

杨炎一怔,道:“不这么回去,那要怎么回去?”他猛地一拍额头,道:“我明白了,我是广西制置使,必须有中书的调令才能回去,所以应该先写一份札子到中书去说明一下对不对?”

赵倩如道:“既然你决定要回临安,那么我们就可以好好策划一下,这一次怎样回临安。”

杨炎到有些奇怪,道:“回临安就回临安,有什么好策划的。”

赵倩如笑道:“你可是奉命来广南平乱的呀,现在虽然说大局以定了,但毕竟还不算平乱以经成功了。那么你怎么写这份札子呢?难道就说你想临安吗?”

杨炎搔了搔头,道:“你说得也对,那我该怎么办?”

赵倩如道:“现在虽然说有流言传出来,但官家并没有明确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