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益州这个天府之国,以及南中这个资源宝库,丁靖可是从来不敢忽视不管,立即按照张郃的诸项要求,派遣了许多人才前去帮助张郃。
而南中之地也不愧为资源宝地,经过一番仔细的勘测之后,在南中土地上发现了大量的可开采矿产,而且这些矿产大多都是地表矿产和浅层矿产,开采起来也并不是太棘手。
除了富足的矿产之外,南中之地的自然环境也很好,不但生有大量的橡胶树,而且还很适合种植各种各样的药材。
为了让南中之地可以迅速自给自足的发展起来,丁靖也是毫不犹豫的将开采矿产、采集橡胶、种植药材的新技术,全部传授给了南中之地的蛮族人。
当然,蛮族人开采出的矿产、收集来的橡胶、培育出的药材,也全部都是十分紧俏的商品,丁靖都以十分良好的价格向他们收购,绝不对这些蛮族人怀有任何的剥削之举。
有了这种良好的交易行为之后,南蛮各部族也发现了繁荣昌盛的道路,对丁靖的统治也是更加感恩戴德。
而这种现象自然也是丁靖乐见其成的,毕竟这种交易行为是合则两利的好事,并且还可以彻底断绝南蛮人继续叛乱的可能性。
总之,这四年多的时间内,张郃这个镇南将军,不但完成了丁靖交付的任务,而且还使益州、南中迅猛发展,成为另一个焕然一新的兴盛之地。
而为了加强益州和雍凉的联系,丁靖还开始着力改善通行川蜀的道路,用水泥、钢铁和实木混合起来改善栈道。
当然,这个工程是困难且浩大的,绝非短时间可以完成。
不过,对此丁靖也不着急,他可以用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时间,来提升蜀道的通行质量。
(本章完)
第805章 辽东之战
张郃在益州忙得焦头烂额,徐荣在幽州也是忙得如火如荼。
随着徐荣等将士支援到幽州后,将公孙度、楼班和蹋顿等人的入侵挡住,却也并非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可是,挡住公孙度和蹋顿等人很容易,可要将二者的联军彻底打败,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公孙度在辽东经营多年,又征服了极东的高句丽,连三韩都对此俯首纳贡,其麾下的实力有多么的雄厚,却也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如果不是辽东距离幽州本土实在太远,恐怕公孙度早已经策马北平、挥鞭燕地,在整个幽州大地上长驱直入了。
再加上公孙度又有楼班、蹋顿二子协助,公孙度的威势战力更是提升了一大截。
因此,为了将公孙度彻底打败,徐荣知道正面硬战的话,绝对不是一个好主意,毕竟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若是正面硬战的话,就算打败了公孙度,恐怕自身的各种损失,也是令人难以接受的。
所以,解决公孙度的办法绝非硬战!
最后,徐荣立即想到了一个绝妙的战略,那就是正面拖住公孙度的主力大军,然后再派精锐军伍绕过正面战场,远遁辽东、乐浪一带,偷袭公孙度的后方。
若是将公孙度的后方偷袭掉了,那么前来进攻幽州的公孙度大军,将会就此失去各种补给保证,一旦一支大军无法得到有效的补给,那么这支大军距离溃败也不远了。
徐荣的这个作战策略,其实和张郃夺取南中的手段,有些异曲同工的模样,二人皆是截取了偷袭敌人防备空虚的后方,以此达成取胜的结果。
只是,张郃夺取南中的过程里,先是使南中陷入内战,然后再趁势突袭了南中,虽然看似战略巧变复杂,其实却是一个很稳妥的法子。
而徐荣的策略虽然看起来直接明了,但是想要执行起来的话,反而无比的困难危险。
首先,便是辽东的位置距离幽州本土很远,想要绕道偷袭辽东的话,哪怕是轻骑快马也要奔驰一两个月。
如此漫长的偷袭路程,所潜藏的各种意外情况,简直是数不胜数,谁也不知道路途中会遇到些什么。
其次,公孙度在辽东经营多年,辽东之地皆对其众志成城。
因此,哪怕徐荣派军伍陈宫潜行到了辽东,可是想要袭取辽东的各处城池,将辽东的局面彻底的搅乱,却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最后,就算徐荣派军幸运的搅乱了辽东局势,可是公孙度只需要派快军返回去救援,那么这好不容易来到辽东的偷袭之军,很快就会被公孙度的大军扑灭。
因此,这偷袭辽东的任务,简直就是困难重重,连最厉害的强将劲旅,都可能难以胜任此行。
得知徐荣的战策和担忧之后,通行来幽州作战的将领张辽,却是来向徐荣主动请缨,愿意亲自统领五千精骑,绕道远袭辽东之地。
对于张辽这员猛将,徐荣也是十分欣赏的,他徐荣心中很是相信,张辽绝对可以培养成一个独当一面的大将之才。
然而,哪怕张辽是个能力强悍、潜力十足的大才,可这远袭辽东的任务还是太过艰巨,徐荣也不敢就这么托付给张辽。
因为,一旦张辽远袭辽东失败了,那么想要再行远袭之举,却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就在徐荣对此感到犹豫不决的时候,驻扎在渤海港口的水师统领甘宁,却是向徐荣传递消息,说他们水师已经可以直接从海上登陆辽东了。
原来,就在前几个月里,甘宁一直率领着水师军伍,从海上袭扰辽东、乐浪等地,弄得辽东许多地方都是焦头烂额。
为了应对甘宁水师的袭扰,公孙度也是派出辽东水师,于海上和甘宁展开角逐对战。
而公孙度在辽东经营多年,除了发展出雄厚的马步军伍之外,其麾下还训练出了一支不可小视的水师。
然而,公孙度的水师虽然实力不俗,但是和甘宁这帮海上霸主相比,却还是差得有些远了。
因此,辽东水师在海域之上,遇到甘宁的水师之后,就从来没有赢过一次,每次都是败得落荒而逃。
面对如此悲惨的情况,辽东水师也认识到了问题的所在,那就是在漫漫大海里作战,他们永远都不是甘宁这帮家伙的对手。
所以,辽东水师也迅速改变了策略,开始将战船收拢到近海一带,借自身中小型船只的数量优势,紧守辽东的近海区域,使甘宁的水师难以发挥出大船纵横无忌的优势。
面对辽东水师这种颇显无赖的战术,甘宁也是瞬间就有了对策。
当即,甘宁直接从渤海一带的渔民手中,征用收购了大量的小型船只。
这样的小船是出不了近海的,因此甘宁不能让人操驶这些小船,横跨整个渤海而去辽东的近海。
但是,甘宁却可以将这些小船,全部搬运到大船之上,用大船运送到辽东近海去。
一旦大船运着小船去到辽东近海之后,只需要将这些小船放入海中,让七八条小船环绕着一艘大船,组成一个小小的内外搭配,就可以阻挡辽东水师的小船围攻了。
一旦这些辽东小船没办法迅速接近大船,给大船造成直接的损害,那么大船就可以凭借其高大的优势,迅速击溃四周的这些小船。
正是凭借这个战术,甘宁在辽东的近海区域,也是连战连捷,甚至直接杀入辽东的水寨港口之中,将辽东的水师彻底歼灭了。
当大量的船只被破坏后,辽东也失去了扬帆起航的能力,只能舍弃一切的海上力量,紧紧地龟缩在陆地之上。
如此,甘宁对辽东沿海的各地,更是允取允夺、来去劫掠,弄得辽东海边二三十里之内,都没有几个民众敢继续居住。
所以,甘宁才会传信给徐荣通知此事,用从海上登陆突袭辽东的战术,配合徐荣将公孙度给彻底击败。
(本章完)
第806章 辽东之战2
得知甘宁可以从海上登陆辽东之后,徐荣也是无比兴奋,他的心中一瞬间就有了个更为完整的远袭计划,而且这个计划的成功率还极高。
当即,徐荣就回信给甘宁,将自己的新远袭计划,清晰地写在了信件之中,希望甘宁能够全力配合。
随后,徐荣又让人把张辽召来,并且将甘宁的情况,以及新的远袭计划,也全部告知给了张辽。
张辽听完徐荣的新远袭计划之后,整个人也是无比激动,他也觉得这一次远袭,绝对可以取得巨大的胜利。
眼见张辽如此激动自信的样子,徐荣也立即拨给张辽五千精锐骑军,派张辽前去远袭辽东。
……
此时辽东那数百里的海岸线,已经被甘宁的水师彻底占据,并且甘宁已经在辽东的汶县、房县等地(今营口市),成功的完成了登陆,而且开始在这几处海岸线修建要塞,似乎准备以此立足,以便向辽东腹地继续征伐挺进。
得知甘宁的这番举动之后,留守在辽东襄平城的公孙康,也有些微微紧张了起来。
说来,这公孙康也是一个不一般的人物,他虽然是公孙度的亲儿子,但是却一点也不纨绔柔弱,反而是一个敢战敢冲的猛士。
当年,公孙度率领大军征讨高句丽的时候,公孙康更是一马当先的领军冲锋,而且公孙康也是第一个杀入高句丽王城集安城的人。
因此,公孙康在辽东的威望极高,备受辽东文武将士的尊崇。
也正是因为公孙康的出色能力,所以在公孙度领军侵入幽州的时候,他才会坐镇襄平城,暂领整个辽东的大权。
虽然公孙康是个勇武有加的好汉,可是现今辽东的精锐大军,皆被其父带去征伐幽州了,留在辽东的不过是一些弱旅。
让这些弱旅守备城池、维护治安什么的,那当然是没有一点的问题,可让他们去迎对登陆的甘宁军,却恐怕是不可能的事情。
毕竟,因为辽东水师的惨败战事,让公孙康对甘宁这帮凶猛的水师军伍,也有了十分深刻的认识。
可是,现在甘宁的水师军伍,已经不是只劫掠袭扰辽东沿海了,而是已经登陆海岸、构建营寨了。
若是再对其不管不顾的话,恐怕辽东之地将烽烟四起,被甘宁军弄得一片混乱。
因此,哪怕辽东所剩的军伍不堪一战,却也必须要拿出来用一用,绝不能让甘宁在辽东的土地上胡搅蛮缠。
可是,当公孙康领军来到沿海,准备将登陆的甘宁军解决之时。
这些登陆的甘宁军,却又纷纷舍弃营寨,各自操驶着小船,退回到了大海上停泊的战船之上。
见此情形,公孙康也有些没有办法,毕竟现在他麾下的水师已经覆灭,他连一条像样的战船也拿不出来,如何去海上展开追击呢?
所以,公孙康只能带着军伍,将甘宁军新修的营寨占据,也算是取得了一点战果。
本来,公孙康以为甘宁军就这样被自己给吓跑了,可是当夜色降临的时候,无数的甘宁军又从海上的战场里下来,却是乘着小船无声无息地再次登陆,直接冲杀向岸边的营寨。
一时间,公孙康也被甘宁军杀了个措手不及,被偷袭得损失极为惨重。
好在公孙康麾下的军伍,毕竟比甘宁军要多上许多,所以甘宁军最后并未击破营寨。
而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甘宁军总是不停的上岸偷袭,弄得公孙康几乎精神崩溃。
可是,现在这种情况之下,公孙康又不可能让大军向陆地身处撤退,否则甘宁必定继续登陆建寨,那时候整个辽东必定人心惶惶,而他公孙康在辽东的声望,也可能遭受巨大的打击。
因此,面对甘宁军的偷袭骚扰,公孙康是不可能就此而退避三舍的,他必须派遣更多的兵伍来海边筑营结寨,用绝对的兵力优势,来让甘宁军的偷袭无效。
一时间,辽东诸地的守军,皆收到了公孙康的调令,纷纷开始向海岸线集结。
而随着辽东海岸线的兵力不断增多,甘宁军用偷袭造成的战果,却是越来越低微。
甚至,因为公孙康的兵力优势,甘宁军上岸之后,反而遭到了各种攻击,损失也逐渐增大了起来。
面对如此不利的情况,甘宁除了有点心疼损失之外,却是没有任何的后悔和怨恨。
因为,现在辽东海岸线的情况,正是甘宁最乐意见到的。
没错,甘宁在辽东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吸引辽东的军力,以此为徐荣远袭辽东的战略,制造取得丰盛战果的机会。
……
就在辽东的大部分守军,皆被公孙康调到海边应对甘宁的时候,张辽所领的五千精锐骑军,也已经成功抵达了辽东北面高显县。
此时,只要张辽领军顺着辽水河向南而下,便可直取辽东的襄平城。
而襄平城也正是张辽的首要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