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艘,约 10 万吨。英国被迫暂停缅甸至印度的航运, 其东方舰队也撤至非洲沿岸。
音乐会(КонЦерт)苏德战争中期苏联游击队于 1943 年 9 月 19 日至 10 月末实施的战役代号,为代号*铁道战的行动的继续。目的仍然是大 规模破坏铁路,增加德军运输困难,配合苏军在斯摩棱斯克(Смолен ск)和戈梅利(Гомель)方向上即将开始的进攻及*第聂伯河会战。 参加此战役的有 193 个游击队(组),计 12 万余人,主要战场在白俄罗斯地 区。共毁坏铁轨 148557 根,同时还颠覆列车、破坏桥梁等。
音响水雷靠音响引信引爆的非触发水雷。音响引信利用水听器将舰艇 航行时发出的噪音转变为电脉冲,引起水雷爆炸。德国于 1940 年秋开始使 用。同年底,研制成有效的对付方法后,德国又研制成兼用音响和磁性的水 雷和经多次音响刺激才引爆的水雷。
帝国国防法(DefenceofRealnAet)大战时英国议会授与丘吉尔内阁特 殊权力的法律。1940 年 5 月 22 日,在决定”敦刻尔克撤退的危急形势下, 经上、下两院通过并由英王批准公布。规定:“当英王陛下为了维护公共治 安、保卫国土,或有效地进行英玉陛下可能参与的任何战争,或为维持公众 生活不可缺少的供应或劳役,而认为必要或有利时,英王陛下的臣民应将他 们自身、他们的劳务和他们的财产交由英王陛下处置。”实则授权丘吉尔政 府为战争所需支配英国的一切人力和物力。
帝国经济商会即“全德经济院”。
帝国防务委员会(ConseildeDéfensedeL'Empire)*自由法国在非洲法 属殖民地建立的领导机构。1940 年 10 月 27 日在布拉柴维尔成立,戴高乐任 主席,贾德卢、埃布埃等人任委员。宣告否认维希政府,并将根据《贡比涅 停战协定》签订前的法令来治理殖民地。它为自由法国提供了大批人力、物 力,有力地支援了法国人民的抗战。为动员殖民地人民参战,埃布埃曾多次 宣布改革,声称将以法国人和非洲人的“联合”来取代“同化”。1944 年初 在布拉柴维尔召开大会,为战后将“帝国”改名“联盟”奠定基础。
席国国策实施要领日本决心对美、英、荷开战的文件。1941 年 11 月 2 日,大本营与东条内阁联席会议作出决定,同月 5 日御前会议通过。确定 “决心对美英荷开战、发动战争的时间定为 12 月初。对于当时正在进行的日 美谈判,规定按附件要领进行。其中甲案要求:实现日华“和平”后日本仍 驻军华北、蒙疆及海南岛;“通商无差别待遇”适用于全世界时亦适用于中 国;日本将根据自已的决定解释和履行德日意三国条约,反对把赫尔四原则 列入协议。乙案要求:日美承诺不向法属印度支那以外地区武力扩张;恢复 通商关系和美国保证供应日本所需石油;美国不干涉日华实现“和平”的努 力。规定至 12 月 1 日午前零时,如对美谈判成功,则停止发动战争。通过此 要领后,一心发动太平洋战争的东条内阁,以继续同美国谈判为掩护,加紧 完成战争准备。12 月 1 日,御前会议据此决定对美英荷开战。同月 8 日,日 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帝国国策施行要领日本坚持南进,确定“不惜对美英荷一战”的文件。 1941 年 9 月 6 日,经御前会议通过。强调贯彻*《适应世界形势演变的帝国 国策纲要》有关南进的战略。确定“在不惜对美(英荷)一战的决心之下, 大致以 10 月下旬为期,完成战争准备”:与备战同时,对美英运用外交手段 贯彻日本的要求,如果至 10 月上旬仍不能实现日本的要求即决心开战。附件 列出日本对美英谈判的条件:美英不干涉或妨碍日本“处理中国事变”,不 在远东采取威胁日本的行动,协助日本获得所需物资;日本则许诺不以法属 印度支那为基地向除中国外的邻近地区武力扩张,“准备在确立公正的远东 和平之后”从印支撤兵,保证菲律宾的中立。此要领的通过,标志日本决心 发动太平洋战争。同年 10 月 16 日,第三届近工内阁下台。次日东条内阁上 台,加紧扩大战争规模。
畑俊六(1879—1962)日本将领。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早 年参加日俄战争。后在驻德国使馆供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日本代表团 随员出席巴黎和会。后历任旅团长,参谋本部第四部部长、第一部部长,第 十四师团长和航空本部部长。1936 年出任台湾军司令官。次年改任教育总 监,并晋升大将。1938 年任华中派遣军司令官,指挥攻占武汉的战役。1939 年 8 月起历任阿部和米内二届内阁的陆军大臣,参与决定缔结*《德意日三国 同盟条约》及一系列南进部署。1941 年 7 月起任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1944 年晋升元帅,同时复任教育总监。日本投降前任第二总军司令宫,驻守广岛 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于 1948 年作为甲级战犯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 无期徒刑。1954 年假释出狱。
美日谈判太平洋战争前美国和日本的外交谈判。1940 年夏纳粹德国闪 击西欧成功,日本南进扩大侵略的野心受到鼓励。9 月日本出兵印度支那北 部,并签订“《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日、美矛盾尖锐。面临德、日在大 西洋和太平洋两面威胁的美国,贯彻”先欧后亚战略,力图调整美日关系。 同年 11 月美国天主教沃尔什(JamesEdwardWalsh,1891—1981)主教和德劳 特(JamesM.Drought)神父前往东京,以“民间代表”身份会见日本近卫首 相的朋友、产业工会中央金库理事井川忠雄,揭开美日谈判序幕。1941 年 2 月 14 日罗斯福借接见日本新任驻美大使野村吉三郎之机,正式提出谈判建 议。与此同时,日本派井川忠雄和陆军省军务局军事课长岩胖豪雄先后赴美, 同沃尔什、德劳特密商后,于吐月间提出*《日美谅解方案》。4 月 16 日野 村与美国务卿赫尔会谈后,双方同意以《日美谅解方案》为谈判基础,但赫 尔同时提出了”赫尔四原则.强调维护太平洋现状和机会均等。日本内阁和军 部联席会者对《日美谅解方案》不满,外务大臣松冈洋右提出修正案,于 5 月 12 日转交美方。《松冈修正案》强调日本将坚持德日意三国同盟,要求美 国承认*近卫三原则和*《日汪基本关系条约》、*《日满汪共同宣言》。双方 会谈交锋多次,美国坚持赫尔四原则,日本坚持独霸中国和亚太地区,难以 妥协。6 月 22 日苏德战争爆发,日本内部关于先北进还是先南进之争再起。 7 月 2 日日本御前会议通过*《适应世界形势演变的帝国国策纲要》,坚持南 进方针,“不辞对英美一战”。7 月 24 日日军占领印度支那南部。美国反应 强烈,随即宣布冻结日本在美一切资产和实施全面禁运,双方谈判遂告中断。 此时,日本陆军主力陷于中国战场,近卫内阁对发动太平洋战争尚有犹豫, 美国则面临大西洋纳粹德国的威胁,双方均不愿关闭谈判的大门。8 月 7 日 近卫指示野村向美提出举行首脑会谈。17 日罗斯福表示准备考虑恢复谈判。 26 日近卫致函罗斯福正式提出在夏威夷举行日美首脑会谈。美国坚持须以赫 尔四原则为基础,先举行预备性会议。日本不肯作此让步。9 月 6 日日本御 前会议通过*《帝国国策施行要领》,规定以 10 月下旬为目标完成战争准备, 如外交谈判到 10 月上旬未达要求即决心开战。9 月 20 日日本再次向美提出 早日实现会谈。10 月 2 日美国向日递交备忘录坚持赫尔四原则。10 月 16 日 近卫辞职,18 日东条英机内阁上台。11 月 5 日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对美、英、 荷开战,进攻日期定在 12 月初;与此同时,作为一种掩盖发动战争的手段, 通过对美谈判要点,制定了《日美协定》甲、乙两方案,并加派特使来栖三 郎赴美协助野村进行谈判。此时,战争危机已迫在眉睫。美国在收到日方甲、 乙两案后,于 11 月 22 日由赫尔提出*《美日临时协定草案》作答,26 日又 代之以*《赫尔备忘录》。11 月 28 日日本政府指示野村,日方不能接受《赫 尔备忘录》,但须保持谈判仍在进行。12 月 1 日,日本天皇批准对美、英、 荷开战的最后决定。12 月 7 日(当地时间)日军偷袭珍珠港后一个多小时, 野村和来栖会见赫尔,递交对《赫尔备忘录》的答复,并宣布中止谈判。
美浓部达吉(1873—1948)日本法学家。1897 年东京帝国大学毕业。 曾留学欧洲。1902 年任东京帝国大学教授。1911 年受文部省委托,编写《宪 法讲话》,翌年出版。主张“天皇机关说”,认为日本的统治权属于国家, 天皇仅作为国家的最高机关而行使统治权。1932 年任贵族院议员,并兼任东 京商科大学教授,九州帝国大学教授。在天皇机关说事件中受控,屡遭迫害, 被迫辞去贵族院议员之职。以后埋头于行政法的研究,继续推崇立宪君主制 下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战后于 1946 年被任命为枢密顾问宫,参与审议新宪 法。著有《日本国法学》、《日本行政法》和《行政法撮要》等。
美英荷澳战区见“美英荷澳盟军司令部”。
美国亚洲舰队(Asiati0Fieet)美国海军舰队之一。初建于 1902 年。 1941 年 2 月 3 日重建,由*哈特任司令。同年 6 月,舰队司令部由上海迁往 马尼拉,加强对菲律宾科雷吉多尔等一线的防御。后美英荷澳联合舰队建立, 由哈特兼任司令。联合舰队从菲律宾撤出,驻爪哇的泅水港。1942 年 2 月, 亚 洲 舰 队 改 称 为 西 南 太 平 洋 美 国 海 军 部 队 , 由 格 拉 斯 福 德 (WilliamAlezanderGlassford,1886—?)海军中将任司令,亚洲舰队名存 实亡。后西南太平洋部队与*美国第七舰队即由其分建而成。
美国国防法素(DefenseAct)1940 年 7 月 2 日美国国会通过的管制物 资出口的法案。授权总统罗斯福禁止或削减出口军事装备、军需品、机器、 工具等物资(包括制造、维修和操作上述物资所需的材料);同时还开列了 必须领取出口许可证的物品清单。目的是为美国重整军备保存可供应的物 资,并加强经济防卫的能力;同时也是为了遏制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物 资供应,而满足英国对物资供应的需要。同年 10 月又禁止铁和废钢的出口, 至次年 4 月又将 50 余项物资列入管制范围。
美国第七舰队(SeventhFleet)美国海军主要舰队之一。1942 年 2 月 从原亚洲舰队分离组建而成,初与澳大利亚、新西兰海军构成西南太平洋战 区盟国海军作战部队,1943 年 3 月正式命名,先后由格拉斯福特(Wil liamAlezanderGlassford,1886—?)、莱利(HerbertFairfaxLeary,1885 —1957)、卡彭特(ArthurS.Carpenter)等人任司令,1943 年 11 月由*金 凯德任司令。归西南太平洋美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统辖。曾参加西南太平洋地 区的战略反攻,协助麦克阿瑟部队攻克新几内亚。1944 年 10 月参加莱特湾 海战。1945 年 1 月支援美军在吕宋岛登陆。战后成为美国在西太平洋水域的 主力舰队,参加侵朝战争、进占中国台湾。
美国第八舰队(EighthFleet)美国大西洋舰队的主力之一。原为美国 大西洋舰队派赴参加 1942 年 11 月“火炬”行动的西部特遣舰队,攻占北非 后成立西北非水域美国海军司令部,其属下的舰队在 1943 年 3 月组建为第八 舰队,由*休伊特任司令。作战归盟军地中海战区司令部和盟国远征军最高统 帅部指挥。1943 年参加进攻西西里岛和意大利的登陆战,1944 年 8 月参加法 国南部登陆战役。1945 年 4 月,与西北非水域美国海军岸基部队合组为美国 海军第十二舰队的特遣舰队,隶属于美国海军欧洲司令部。
美国第三舰队(ThirdFleet)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主力舰队之一。1942 年 6 月戌太平洋舰队之一部组成南太平洋部队,负责南太平洋悔域的战斗, 1944 年正式称为第三舰队,由*哈尔西任司令,司令部设珍珠港。曾参加争 夺所罗门群岛和瓜达尔卡纳尔岛的战役。1944 年 6 月主力进入中太平洋海域 与第五舰队会合,对日军发动攻蛰,由哈尔西与*史普劳思斯轮流指挥,同时 使用第三舰队和第五舰队两个番号。l944 年 10 月下旬,参加莱特湾海战。 随后协同美国陆军收复菲律宾。1945 年初扫荡南中国海,并袭击台湾和日 本。同年 5 月起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