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贾敏的红楼生活-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面因为义忠亲王的事情刚刚清洗了一遍,江南那边更是大半官员落马,如今江南急需的是稳定,不宜再有大动作。而且林海出任盐政,是为了革除弊政去的,刚才听皇上的意思,已经做出了点效果。皇上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自断臂膀。所以林海挨顿申斥,罚几年俸禄顶天了。何况他又献上了一个好法子,帮着皇上解决了一个难题。离了功劳,皇上自然不好意思罚他。只是我做的太过了些,让皇上察觉我的心思,所以才给我个没脸,敲打我一番。根本和林家的赏罚无关。”
春华看着一脸颓然的皇后,赶紧转移话题:“皇上不是让娘娘主持采选的事体嘛,名册都已经送到了,娘娘要不要看看?” 说着就指使人把各官员家中闺秀参选的花名册搬了过来。
皇后无精打采的随手拿起一本,翻了几页,一个“贾”字引起了她的注意。再看下去,皇后转身问道:“秋实,这个父为五品工部员外郎的贾元春是不是和两淮都转运盐使司都转运使林海的夫人有亲?”秋实是皇后身边的活字典,前面各个品级的官员和家眷的名字不但记得清清楚楚,而且哪家和哪家有亲,哪家和哪家不和,……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秋实扫了一眼名册,回道:“回皇后娘娘,林夫人出身荣国府,是荣国府史夫人的女儿。这个贾元春是史夫人的孙女,她们是亲姑侄。而且据说林夫人和贾元春都是由史夫人教养长大的。”
皇后听见秋实提供的信息喃喃自语:“是亲姑侄?而且都是由史夫人教养长大的。”皇后手托着下巴,望着贾元春的名字若有所思。不知道这个贾元春有没有她姑姑的聪敏,不要赶上她,哪怕只要有她的一半就不错。尽力回想着每年她的寿辰时,来拜寿的诰命夫人中史太君的模样,想了半晌,未果。
“将这贾元春挑出来,放在我宫里。”皇后思考半晌做出决定。不管怎样,还是要看看。若是贾元春是个好的,她也有个好帮手。否则,兴庆宫大的很,也不少那一口饭。选定了贾元春,皇后继续翻着名册,挑选着采女。……
皇帝离了兴庆宫,回到立政殿,继续翻阅那些未曾看完的秘折。看到金陵守备送上来的秘折之后,皇帝勃然大怒,摔了折子道:“好个薛家,薛俭薛茂约,真是胆大包天,到了这个时候还不想着向朕请罪。还四处钻营,难道真以为朕就这么好蒙骗?还是以为朕会念着你祖上的功劳,顾及旧情,拿你不得吗?”
发完脾气,皇帝就叫来传旨太监,往外发出一连串的旨意和上谕,其中就有发往扬州的给林海的上谕。林海很快就收到了皇帝的上谕,其中有对他献上秘密立储之法的奖赏,当然也有对他烧了密帐的斥责。不过正如皇后猜想的那样,皇帝对林海的申斥不过雷声大,雨点小,根本无碍。
接到皇帝的上谕,林海心中萦绕已久的事情被解决,一身轻松的回到家中。第一件事就是去看他的胖儿子。
“老爷,这薛家自从我怀孕到全哥儿下生以来,已经接二连三往家里送了好多次礼,而且礼单一次比一次厚。尽管我们一次次把东西送回去,可是薛家依旧故我。今日又上门来了,是不是还是像以往一样还回去?我家和薛家素来没有交情,如今薛家频频上门,到底为何?”贾敏从外进来,手里拿着薛家的礼单,对正在逗弄儿子的林海说。
林海并没有看贾敏手中的礼单,径自抱着全哥儿玩闹,不以为意的说:“这次薛家的东西尽管留下来,不用按照以往的规矩送回去。皇上说这些物件就赏赐给我了,是我辛劳职事的赏赐。”
对上贾敏疑惑的目光。林海轻咳一声,解释道:“薛家世代执掌通政司,是皇帝的耳目,帮着皇帝监察百官。茂约子承父业,无可厚非,只是他行事犯了大忌,存了私心,结交外臣,因此本是皇帝在外面的耳目通政司没起到应该起的作用,皇帝被蒙蔽住了,否则你以为皇帝若是知道的话,会坐视义忠亲王的势力扩大到如此地步才下手。” 自从立储和密帐之事之后,林海在贾敏面前对外面的事也不在闭口不谈。
涉及到四大家族中的薛家,贾敏认真的听着。林海叹道:“去年年初皇上就已经开始着手要收拾义忠亲王,那个时候皇帝尚未察觉到通政司的不妥,不过对通政司的成绩并不满意,已经下旨申斥好几次了。后来随着义忠亲王的势力一点点的被揭开,若是皇上再察觉不到通政司出了问题那才怪了呢。只是不知道茂约怎么想的,竟然不想着向皇上请罪,反而四处拉关系,所以我才叫你不要收他家送来的礼。”
贾敏听了恍然大悟。当初的四大家族,贾家是一等公,作为非宗室的爵位里,已经是最高的民爵,而且掌管兵权。史家是保龄侯尚书令,侯比公次一等,尚书令正二品,相当于副宰相;王家是都太尉,爵位是统制县伯,比侯次一等,虽然不高,可是太尉是三公之一,正一品高官。
到了薛家,无爵,不过是个五品上的紫薇舍人。官职中下,和前三家的官职相比,根本不够看。纵然再有钱,可是在这个阶级分明的社会,泼天的财富也买不来社会地位。士农工商,商户的地位低贱,哪怕是隶名户部为皇家宫廷采办各种物资的皇商,也脱不了一个“商”字,凭什么和其他三家并称为四大家族?
官商结亲虽然是以姻亲换钱权,许出一个女儿,商家换得行事方便,权贵得银钱分成,两厢皆好。向来都是富庶的商家之女入权贵之家为妾,哪怕是嫡女也很难嫁入高门大户做正室,除非是庶子。官商间有着天壤之别,商户之家能娶官宦之家的庶女也是高攀的。在王夫人这一代,王家竟然把嫡女嫁入薛家,怎不叫人纳闷,就算祖辈上联络有亲,在为钱财,也没有这样“牺牲”嫡女的。因为王家行事根本违背了社会的基本法则,不但会惹人笑话,而且对王家以后女孩的婚配对象也不利。
就连贾赦那样把女儿卖了五千两银子的,虽然是个暴发户,可男方到底也是官身。若是贾赦肯降低身价的,大可以把迎春“卖到”商户人家,保管拿到的钱比五千两还多。薛宝钗算是个例外,她嫁给贾宝玉的时候贾家已经败落了。宝钗虽是皇商出身,可是她母亲出身王家。王夫人是她的亲姨妈,而且贾政的官职并不高,贾宝玉更是白身一个。就这样,她还费了老鼻子劲,用心的去讨好贾家的每一个人,在贾家衰败的时候才如愿。如果宝钗和黛玉的身份对换一下,她也是官宦人家的女儿。凭她的才貌,何至于那么苦心费力巴着贾家不放,早已经议定好亲事,甚至比宝玉的条件还好。
原来薛家在遍地做生意的同时为皇家监察天下,握有相当于“粘杆处”的暗探。有了这个在手,的确有资格和贾王史三家并称“四大家族”。而且也有能力娶官宦之家的嫡女为妻。不过听林海这番言语,似乎薛家现在的主事之人,也就是宝钗之父犯了错误,惹恼了皇上。
贾敏想了想问道:“老爷,这薛家掌管通政司的事情,各地官员都知道吗?”在她印象里,只知道薛家是皇商,还真不知道他们有另外一个身份。
林海道:“以前薛家行事机密,除了老一辈的人知道高祖皇上曾经设立过这么一个机构,但未必知道是薛家,所以知道通政司存在的都很少。不过自从茂约接任以来,茂约为人粗犷,行事上不免露了些痕迹,所以官场上很多人隐隐约约的有个猜测,不能确定。我若不是此次来扬州任职前,觐见皇上。皇上担心我人单势孤,在盐政上打不开局面,所以告诉我,可以和薛家联络,我也不知道薛家手里还有这么个职司。”
贾敏从林海的言语中做着推测。四大家族的称号也许并不是因为他们是的权势,而是因为他们都曾经一起组建通政司,从而被并称。这也说得通。贾敏正在琢磨薛家,林海抱在怀中的全哥儿突然大哭起来,林海的衣襟也开始往下滴水,被儿子的哭声惊醒的贾敏再也无心思考其他,赶紧从林海怀中把全哥儿抱过来,让林海去换衣,她从奶娘的手中接过尿布,给全哥儿换上。此刻贾敏满心满眼都是儿子,什么薛家,什么通政司,什么四大家族,早给丢到九霄云外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晚上码字码着码着睡着了,所以更晚了,请见谅。大家六一快乐!
早年的贾王史三家族可以称为金陵最有权有势,极富极贵的大乡绅,薛家实在是不起眼,就算是再有钱,可是也无法和其他三家相比,让人感觉有凑数的嫌疑。打个比方,国家总理级别的,和一个地方个人企业能够相提并论吗?要是李嘉诚那个级别的还差不多,可是后面薛家的表现,明显没到那个级别,就算薛蟠不肖,在败坏也没有那么快就败光吧。
何况人脉上,也明显看出,除了贾王史三家,似乎和其他官宦人家根本没什么来往。若是真有能量,薛蟠为香菱打死人的时候,绝对不会求到贾家,只要自家和当地官绅那里打点好了就行,何必要等贾雨村上任后才能结案。




☆、第叁五章

且说贾元春被选进宫,王夫人在心里盘算着,以她女儿的品貌家世和根基,不知道会给安排到什么样的人家。可是眼看着指婚已经完毕,都没有元春的名字。正当他们焦虑的时候,宫里来了个小太监传旨,告诉他们,元春被留在宫中了。
府里急了,忙打听元春进宫后发生了什么,是不是得罪了什么贵人,否则怎么明明是入宫参加指婚纵使或者权贵的采选,怎么留在宫中了,成了第一拨里的人了呢。只是那个传旨的小太监也不知道缘由,只知道元春被皇后点名留在了她的兴庆宫。
这下府里更慌了,担心元春是不是得罪了皇后,不然她一个小小的采女怎么入了皇后的眼,还被点明要了过去。忧心皇后此举会不会对府里有什么影响。所以急得四处寻门路,打听其中的情况。花了不知多少功夫,耗费了多少钱财,请托了多少人情,最后还是贾母出面,仗着和北静王府老一辈的交情,请托老太妃进宫帮着打听。
老太妃不负所托,进宫之后把事情打听了个七七八八。待听说皇后是此举并没有为难府上和元春的意思,相反是听闻元春出自荣国府,而且还有个衔玉而生,颇有来历的弟弟,所以就把她挑到了身边,并不是就这么一直留在宫里,过几年,一定会给元春找个满意的对象。
北静老太妃话说的含蓄,可是意思已经透出来了。皇后看中了元春,有意将她许给皇子,不过还是要放在眼前看看品行。贾府的人听了立刻转忧为喜,觉得元春好造化。荣宁两府的人虽然在外耀武扬威的,但是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就府里现在的情形,元春嫁给皇子可不够资格,不用说正妃,就是侧妃都不够格,除非做个妾室。
元春勉强嫁给宗室子弟也不过是血缘较远的,不敢想皇家直系血脉的。但是皇后的举动给了他们一个念想。元春在皇后呆上几年再出嫁,因为是被皇后教导过的,身份无形中高了几分。再由皇后做主,元春给母族势力低微的皇子做正妃还是勉强可以的。若是能够进入皇后膝下的四位皇子府中,正妃身份不够,为侧妃,也不错。退一步讲,就算不能许给皇子,将来从皇后指婚的对象也差不了。元春在兴庆宫里呆过,背后有皇后站着,比此次皇帝采选指婚还要体面,她在婆家的底气十足。至于元春那时是否过了婚嫁年龄,谁会在意这一点。
不管元春最后花落何处,贾家都会从中得利是显而易见的。阖府对元春满口称赞,都说她生的时辰好,是个有福气的。王夫人听了虽然面上不显,心中早已经乐开了花。而由于老太妃话里提到了皇后娘再说元春的时候提到过宝玉,贾母和王夫人她们一致认为是宝玉衔玉而生的名声传到了宫里从而引起皇后对元春的看重,这还没长大呢,就帮到了姐姐,给家里带来这么大的福荫,若是长大成人之后岂不是更不得了。因此本来就疼宝玉的贾母更是因此把宝玉捧在的心尖上。
王夫人虽然为女儿元春有了好前程而开心,可是府里的事却让她笑不起来。府里的花销只有增多不见减少的,而产业又不比旧时,收上来的银钱若是精打细算,倒也勉强持平。可是今年却不能够了,前一阵子因为打探元春的消息四处托人,花了一大笔钱。又临近年关,府里因为元春的事情,人情往来又多了几家,又增加了开销。
贾敏送来的年礼依旧都是些光鲜亮丽的样子货,拿不上价钱,而且比旧年的例还要薄了几分。尽管贾敏解释为因为皇上整顿江南官场,所以府里收入大不如前,所以减了年礼。这话王夫人是不相信的。林海是从三品的高官,深得皇帝信任,江南那么变动,林海还不是在盐政上做的稳稳的,盐政上的差事又是天下有名的肥缺,怎么会没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