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贾敏的红楼生活-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知道通政司的存在之后,贾敏深切怀疑,尽管林海深得皇帝的信任,可是他身边也绝对有人监视着,一举一动都会被上报。这事林海心中也有谱。只要上头的那位知道真相,那么纵使再有人参奏弹劾林海也没用,不但动摇不了林海的位置,相反,林海此举反而会被那位称赞,觉得他为人仁厚。
作者有话要说:上一章那两个孩子的存在炸出不少雷来。大家还是很相信林大叔的人品的。这点我很满意。我查了一些资料,发现古代的女子作为妻子的就算不孕,她们大多采用去子留母的办法,或者像柔石写的那篇《为奴隶的母亲》典妻生子,甚至宁愿从外抱养一个,也很少愿意给丈夫纳姨娘生庶子的。当然上面的长辈和丈夫自己的意愿她们没办法反对。其实大家设身处地的想想也就明白了,毕竟姨娘可以登堂入室,母凭子贵夺了正妻的位置。谁都不愿意面对这样的威胁。
对于林海同意认养子,这很正常。他有亲生儿子,纵使认下也无碍他的血脉传承。其次,他是为了报答梦白的救命之恩,古代对这个很看重的,甚至有的为了报恩把自己的儿子都舍弃了,林海把孩子认在自己的名下知情的不但不会非议,反而会称赞他的仁义。因为儒家教育中有这么一篇。再次,林海就一个儿子,他自然想着儿子将来能够帮手。何况孩子本来就姓林,林云还曾经和他认过亲呢,所以他衡量过利弊之后,好处远远大于坏处,自然就应允下来。




☆、第叁九章

林海在知州那里将认下的两个孩子的户籍办妥回府,到了贾敏的正屋,只见贾敏正抱着全哥儿喂他吃蛋羹。小家伙嘴巴闭地紧紧的,不管贾敏怎么哄,就是不肯吃,咿咿呀呀的小身子扭得像麻花。看见林海进来,手舞足蹈的扑向林海,嘴里还啊啊的叫个不停。
林海笑着抱起全哥儿,在他柔嫩的小脸蛋上使劲亲了一口。全哥咯咯笑着,立刻攀着林海的脖子,腻上来,在林海的左右脸,鼻子,额头,嘴唇,耳朵,另一只耳朵上都亲了一下。看见儿子和自己这般亲近,林海笑得见眉不见眼。
和全哥儿笑闹了半个多时辰,小孩子有些疲倦的打着呵欠,眼皮耷拉下来,小手不住的揉着眼睛。林海把困顿的小孩交给站在一旁的奶娘,让她把孩子抱下去睡觉。然后从身上抽出两个孩子的户籍文书交给贾敏说:“诺,这是那两个孩子的身份文书。”交给贾敏之后,又道:“怎么没看见那两个孩子?”
贾敏接过两份文书,看见上面详细的写明两个孩子的身世及亲生父母。心中暗笑,看来高风亮节的林海也是有所防备的,担心施恩不成反成仇,养出白眼狼来。有了这个在手,若是将来,万一这两个孩子忘恩负义,这个就是最好的杀手锏。不仅能够将他们彻底打回原型不说,而且名声败坏,如同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有的时候林海表现的对于世事也并不是一无所知,但是有的时候又天真的让人无语,这样的林海真让人头疼。
贾敏笑道:“这两个孩子虽然进府了几日,可是依旧怯生生的,胆子小,不大敢见生人。所以我就没让他们过来,只让常妈妈和唐妈妈看着他们,和黛玉在后院一起玩呢。黛玉倒是和这两个孩子很亲近,在一起玩的挺好。”对于黛玉和两个孩子亲近,贾敏和林海都是喜闻乐见的。
迟疑了一下,贾敏又道:“老爷,这两个孩子既然已经认下了,老爷应该给他们起个名字才是。全哥儿也一周岁了,也该正经有个大名了。还有,文姨娘生的女孩也该起名了,总不好一直‘二姑娘二姑娘’的叫着吧。”纵使两个孩子原来有名字,既然林家认下,自然要重新起一个。何况原本这两个孩子也没什么正经名字,到了同庆班倒是起了个名字,进府之后自然不能用了。
“什么二姑娘,改称呼三姑娘了。”林海纠正贾敏的错误,起身走到西间书案后面。贾敏跟在后面,拿起砚台里的半块徽墨磨了起来。
林海沉吟半晌,笔走飞龙,挥毫在纸上先写下了“明玉”两个大字,看了看,又琢磨琢磨,觉得不满意。把中间的“明”字涂了,改成“霁”字。他道:“这是全哥儿的大名。日满则晷,月满则亏。全哥儿乳名中已经含有四角俱全之意,若是用‘明’字,则太盛。天道不全,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水漫则溢,过犹不及,恐折了福寿。所以改成‘霁’字更为妥帖。而且除了指雨后晴空的颜色,又暗含着君子坦荡荡,胸怀宽广之意。”
解释完毕,随后,林海又写下了两字——青玉,想了想,他又在‘青’的旁边加了三点水,变成了清楚的清。这是两个孩子中男孩的名字。跟着文姨娘所生的姑娘起名为“漱玉”,龙凤胎中的女孩叫“釉玉”。林家所有的孩子名字全部起完。贾敏看着林海起的这一连串的名字,忍不住眼角抽搐。
虽然府中女儿之名,亦皆从男子之名命字。表面看起来没什么问题,可是黛玉、霁玉这两个嫡出的孩子,名字中间的那个字都是颜色。本来青玉也是按照颜色来排的,可是却被加了三点水,音同字不同中含义就大了。言下之意就是让清玉清楚、明白自己的身份,不要心生非分之想,做一名志行清白的人。釉玉中的“釉“字,解释为覆盖在物品表面的薄层,有油状的光泽。带有提升物品价值的意思,但是假的就是假的,依旧无法掩盖。
几个名字中不仅分出了嫡庶,亲疏远近之别,而且认养的两个孩子的名字更是含有深意。对于林海在名字上做的文章,贾敏只能叹一声,从这上能够看出林海是个不折不扣的文人。只有文人才会在弄出这些个文字游戏,做出这样的弯弯绕来。看见林海对着几个名字志得意满,得意的样子,贾敏也戳破他的那点小心思,只是将林海起的名字吩咐下去,从今往后,都按照起的名字称呼姑娘和少爷。
名字定下来之后,贾敏忽然想起一事,忙问道:“对了,老爷,这两个孩子虽是龙凤胎,就算不序齿排行,也终究有个谁大谁小的问题。他们两个到底谁大呀?”日常看这两个孩子相处,似乎并不知道他们之中谁大谁小,只不过童年时代,女孩子的发育确实比男孩子要快些,所以釉玉看着要比清玉更懂事,更多的时候都是釉玉护着清玉。
林海顿了一下,轻咳一声,道:“清玉比釉玉大,是哥哥。女孩子还是有个哥哥好,将来也好有人护着帮着。”说完手一挥,就这么定下了,后院五个孩子中清玉居长,是最大的。
贾敏注意到林海的老脸红了一下,听见他停顿之后的言语,忍不住鄙视他。其实你也不知道对吧?你根本是按照你意思定下的。这叫什么逻辑,两个孩子一样大,男女有别,将来的圈子不同,有什么好帮的。若是指长大之后,那么弟弟也可以帮姐姐的。不过贾敏也不想和他为这点芥末小事起争执,也就随他定了。
有了清玉和釉玉,二儿三女子嗣方面也不算少了。只是一个个豆丁大小,最大的那个也不过刚能打酱油。林海屈指算来,忍不住叹道:“可惜这些个孩子中最大的才四岁,若是五岁启蒙,六岁入学堂。纵使是天纵之才,等他们中举至少也要十年。那个时候我已经垂垂老矣。”虽算不上断代,可是也有点接不上茬呀。
和林海一般年纪的,孙子都比他儿子大的比比皆是,也怪不得林海感叹。贾敏一声不吭,不接话。这就是她的过错了,谁让她早些年没有生育呢,以至于孩子这么小。林海没有再往下说,否则就是怪罪贾敏的意思了。他转移话题道:“二内兄家的珠儿已经在国子监读了两年多的书,这次秋闱该下场练练手。日前岳母派人送霁哥儿送周岁礼的时候,可曾提起珠儿这次乡试的成绩?是否中举?”
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又叫乡闱。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贾珠在国子监读书,自然是在京城参加考试。乡试结过并不像会试一样,把结果发布天下。所以在扬州的林海不刻意打听,是不知道贾珠考的如何的。
贾敏摇摇头说:“信上并没有提及。我问过母亲派来人,他们倒是说珠儿今年下了场,参加了乡试。不过九月中才是桂榜放榜的日子,那时他们早已经在路上,哪里知道珠儿中没中举。我想着若是考中的话回头母亲必然会来信告知,所以也就没去打听。”贾敏对贾家的事情没兴趣。况且贾珠中未中举都是一个都要死的人,她又救不了他,关注这个有什么用。
贾家纵然是有芝麻绿豆般的喜事都恨不得满天下宣扬,弄得人尽皆知。若是贾珠中举,这样大的喜事,岂有不告诉贾敏这个姑奶奶一声的道理。纵使贾母想不到,王夫人也不会放过这次在贾敏面前炫耀的机会。
各地乡试录取举人都有定额,京里是每科录取一百五十八人。贾珠在这次秋闱中了第一百三十七名。虽然是倒数,可是贾府上下都兴奋非常,连摆七天大宴庆贺。王夫人更是喜气满腮,走路有风,觉得在贾母面前的腰杆直了些。
这日刚刚不动声色的弹压了借着探春而生事的赵姨娘。王夫人日常起居的耳房里,桌案上的白玉四足双耳貔貅卧鼎里的香料燃烧的越发旺盛,袅袅生烟。王夫人手里一颗一颗的捻着念珠,想起赵姨娘今番的大闹,心头火又起。不过生了个丫头片子,就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轻了。若不是碍着老爷对赵姨娘的热乎劲,又为了给府里上下留个贤惠仁厚的名,她哪里容得了赵姨娘这么一个由奴才抬上来的姨娘这么猖狂!
现在她现有中举的长子,又有聪明伶俐非凡异常的幼子,还有个在皇后娘娘身边当差,将来会有大造化的女儿,难不成会收拾不了一个小小的姨娘!王夫人手中的念珠拨得越来越快,心中做出一个决定。熏炉里淡淡的烟雾飘荡着将王夫人的面容遮住,让人看不清此时她的面容。
回头王夫人指了一件事为借口到贾母跟前,说了一会儿话,不等她将话题转移到赵姨娘身上,贾母就道:“我听说赵姨娘又闹了一场?你是太太,当家主母,怎么不管管她?幸好赵姨娘闹事的时候府里没外人,都是一家子,便是有什么,也没人笑话。若是珠儿中举摆宴请酒的时候,闹了起来,这笑话可就传到府外去了。人家可不管赵姨娘是什么人,不仅你这个当家主母没脸,不说你家老爷,就连珠儿也会受连累了去。难不成珠儿这么苦心巴力在老子的逼迫下苦读出来之后,就是为了让人笑话的不成?”
王夫人被贾母一顿话说的忙从座位上站起来,又羞又恼。她都已经做婆婆,也是快要抱孙子的人了,贾母说训斥她就训斥她,一点面子都不给她留。幸好此刻贾珠的媳妇李纨不在,不然王夫人真是羞得无处躲藏了。
王夫人忍着羞恼,道:“我何尝不想管,可是老太太又不是不知道,救赵姨娘那个着三不着四的性子,我若是说浅了,她就把它当作耳旁风,左耳出右耳进,当面答应的好好的,回头依旧故我。我若是说深了,她不仅向老爷哭诉,而且抱着三姑娘在院子里又哭又闹的,话里话外都是我不慈,容不下她们母女。老爷看重她,听了赵姨娘的哭诉,也说她到底生了三姑娘,不比常人,让我不要太难为她。老爷这话分明是疑了我去,因此,赵姨娘纵然有什么不是,能忍的我就忍了,没想到越发纵得她不成体统。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我是真的没法子了。”
听王夫人把探春和贾政的搬了出来,心中大感不自在,沉默了一会儿道:“赵姨娘一家子都在府里,自小在府里长大,对府里的规矩不会不知道。她使使性子,发发小脾气,胡搅蛮缠或有可能。若是她不分尊卑,犯到你的头上,她是没那个胆子的。而你家老爷饱读诗书,是绝对做不出宠妾灭妻的事情来。纵使赵姨娘服侍的好,你家老爷偏向几分,可是也不会越过你去。什么叫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你身为当家太太,管教姨娘是正理。”分明是你没本事,才管教不住。
听见贾母为赵姨娘和贾政辩白,王夫人心中更是气恼,恨不得打断贾母的话,赶紧辩白几句。不过为了拟定的计划,王夫人按下了冲动,强挤出两滴泪来,道:“我也是实在是没办法。不是不想管,只是三姑娘到底是从她肚子里出来的,现在养在赵姨娘身边。我家的女儿是何等金尊玉贵,若是我罚了赵姨娘,不免伤了三姑娘的面皮,我不过是不肯为打伤老鼠伤了玉瓶罢了。”
贾母听王夫人这么一说,哪里还看不透她打的什么主意。不过这女儿养好了,攀上一门好亲事,会给娘家带来大助力。这个道理贾母自然是明白的,况且不管探春是谁生的,都是她的孙女,不同庶出的女儿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