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5种这类现象:不定、相违、所立相同、理论相似、过时。均为逻辑推理
中的错误,使推理不能成立。
第十四,曲解;即为了击败论敌而故意曲解论敌言词的意思。曲解的类
型很多,主要是利用一字多义,故意避开论敌的真正用义,而以另外的意思
解之,使论敌的论点成为谬误。
第十五,倒难,即为击败论敌而故意立相反的戏论。《正理经》列举了
24种倒难论题,如有人立声无常的命题,因为它是被产生的。倒难者则反立
声常命题,因为它听得见,它不是象瓶那样被制作出来的。
第十六,堕负,即辩论时失败的迹象。《正理经》中列出22种情况,凡
在辩论中出现其中情况的便被认为是失败。这些现象除了理论上的错误或辩
论程序、逻辑上过失之外,还有无言对答,语无伦次,或经3次询问不能回
答等等,只要在辩论中出现其中一种情况的就是失败了。论辩者要设法使对
方堕入这些败绩之中。
总的来看,《正理经》的16句义全与知识论、逻辑学或辩论术有关。其
… Page 120…
中如量、疑、见边、论式、结论、谬误等项属于认识论或逻辑学范畴;而关
于论议、诡辨、论诘(坏义),曲解、倒难、堕负等项则完全是辩论术的论
题。由此看来,《正理经》所声言的了解这16种知识就可以导致解脱的观念
是人为地附加上的,其目的是要与传统的信仰相协调,以便利用大众的心理,
传播自己的学说。这16个论题似乎与信仰与解脱毫无联系。但是,后来的一
些正理派经典中将“所量”这一范畴加以发挥,使其成为一种本体论概念与
包括解脱在内的伦理概念的混合体。这一点与胜论哲学很有些相似之处。
正理派最突出的哲学贡献在于,它以实证主义的态度,严肃认真地研究
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知识问题,在认识论和逻辑学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在印度哲学中所有研究这些问题的人,无不受了正理派精神的启发和影响。
与胜论派一样,正理派强调精神之外的世界是真实的,知识是对象的显
现。但是,这种显现有可靠与不可靠之分,知识也就有确凿与不确凿之别。
确凿知识是关于对象的、确定的、如实的呈现,也就是真知。离开了这三条
标志的知识便被认识是不可靠的,甚至是虚假的知识。在这3个标志中,正
理派特别强调第3个,即如实性。一种知识如果如实地反映了它的对象的本
质,与它的对象的本质一致,它就是真实的,否则便是虚假的。那么,如何
判定一种知识是否如实反映了对象的本质呢?正理论提出了一个我们都很熟
悉的命题,那就是实践。他们认为,确定一种知识的真伪,只能是在它经过
实际生活的检验之后。如果在实践中达到成功的结果,那便是真实的,反之,
那便是虚假的。例如,海市蜃楼中的水的知识不能让人解渴,因为它是虚假
的;而池塘中的水的知识真能让人解渴,因为它是真实的。正理论的这一哲
学命题近似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现代科学观念,是古代印度哲学
发展史上的一个最有意义的命题。
我们如何才能获得真知呢?正理派提出了量这个范畴。量是获得真知的
手段,分为四种,《正理经》称为“四量”:一是现量,即感觉;二是比量,
即推理;三是比喻量、即比喻;四是声量,即言词证据。“量”是主观见之
于客观的过程。它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量者,即能够感知,认识事物的
“有觉之实”——自我,是认识的主体。二是所量,即是被认识的对象,是
认识的客体。三是量,即认识方法。四是量果,即认识的结果,是主观通过
一定的方法见之于客观的产物。
《正理经》认为四量中最重要的是现量,也就是感觉。这是一种由感官
和对象直接接触而产生的知识。富差耶那解释说,“当人于事物由声量得知
时,彼或尚求由比量知之。当人于一事物,已由比量得知,彼或尚欲直接见
①
此事物。但如此人已直接见此事物则彼已满足而再无他求。”这很象中国的
那句有名的格言,“百闻不如一见”,现量就是这“一见”。它是人对于事
物的直接认识,其他三种量的知识都以别的知识为先决条件,如推理必须有
确定的前提和条件;比喻也必须以已知比喻的对象为前提等等,而现量则不
须要有先决条件,而是直接感觉。乔达摩在《正理经》中对现量的定义是:
②
“现量者乃生于根与境相接之知,无误、决定、并不可显示。”“根”即心,
是认识主体之感官,“境”即对象,是被认识的事物,“无误”即不虚假,
无差错,是正确的,“决定”是说感觉之知应直取自身,无增无减,“不可
① 转引自汤用彤《印度哲学史略》,中华书局1988 年版,第128 页。
② 汤用彤:《印度哲学史略》,第129 页。
… Page 121…
显示”是说不需名言。这就是现量的特征。根据这些特征,他们认为有两种
现量:一是无分别的或不确定的现量;二是有分别的确定的现量。依其不可
显示性而有无分别现量,这种现量是关于事物表象和一般性质的纯粹直觉,
就象初生婴儿初见物,脱离任何名称。概念和言词,不作任何确定性判断。
有分别现量是确定的感觉,就象人们日常生活中对外界事物的具体经验,它
需要有具体事物的名称、概念、与一定的言词联系在一起,对它是这个或那
个事物作出陈述性的判断。无分别现量反映事物的表相和共相,具一般性;
有分别现量反映对具体事物的了知,具个性。有分别现量必须以无分别现量
的直觉为前提。正理论认为,这两种现量都是真知,这一点与否定具体知识
的瑜伽般若智和佛教因明学有明显的不同。
《正理经》主张,部分和全体都是实在的,现量不但可以感知部分,也
可以感知全体。有人认为现量只能感知部分,而不可能感知全体,认识全体
必须依靠其他量。如一个人看到一棵树,实际上他只是看到了树的一部分,
其余的部分他根本没有看到,而是运用比量 (推理)而得出的。《正理经》
不同意这种看法。它与胜论一样持原子积聚成物的主张,并将它运用于知识
论中,认为知识也是部分聚合成全体的。参与聚合的包括无分别现量和有分
别现量。无分别现量提供的是无名言的、独立的、分散的、部分的感觉。如
当我们看到一头黄牛,首先看到一种黄色之物,继之看到这个黄色之物具有
的外部特征(牛的特征),但这时因是无名言的,所以这些颜色、特征只是
一种映象,不与任何概念、名称相联系。有分别现量发生作用时,给这些特
征加上名称概念,并将各种特征 (部分)结合起来,得出全体的结论,并以
语言形式表述出来,“这是一头黄颜色的牛”,即“黄牛”。在这个知识里,
不但部分是实在的,全体也是实在的,因为它们分别来自无分别现量和有分
别现量,而无分别现量和有分别现量都是实在的。
获得知识的另一重要方法是“比量”,也就是推理。它是根据所知某一
事相而推知、判断与之相关联的事物的过程。如见此山有烟(相)而断定此
山有火。因为烟和火之间具有普遍的共存关系,凡有烟者必有火,根据对烟
的了解便可以推知有火。在这个推论中,“有烟”是判断的根据,叫做“因”
或证据,“有火”是所要下的判断,叫做“受证”,是依靠推理想要知道的
东西,“此山”则是对之下判断的对象,叫做“翼”,是推理过程中附带考
虑的,正理经将这推理过程分为宗、因、喻、合、结5个步骤,即5支论式。
例如:
①此山有火。——这是宗;
②因为它有烟。——这是因;
③如灶中是有烟有火的。——这是喻;
④此山也是如此,有烟——这是合;
⑤因此,此山有火。——这是结。
在最早的5支推论中,喻量只是举一个为人们所熟悉的个别事例,还没
有能够发展到陈述一个普遍原则的水平。其中强调的是因与喻的相同,其特
点是从一特殊到特殊,没有注意到普遍原则的运用。这两个特殊事例之间必
须有一种相随关系。《正理经》把相随关系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有余,二是
有前,三是平等见。如果B是A的结果,B能被说成是推断A的可靠的因。
换句话说,在B和A之间存在一种可靠的相随关系,这种关系叫做“有余”。
例如,看到江中有新的混浊的水,便可推知上游有雨。这是见果推因的推理,
… Page 122…
如果B是A的原因,B被说成是推断A的可靠原因,这种情况叫做“有前。”
比如,看到黑云而推断有雨,这是一种由因推果的推理。所谓“平等见”是
指:如果在A和B之间发现存在有一种关系,而在别处也发现存在有同样的
关系,其中已是一种类似A的因素,那么,人们就能推断出另一种类似B的
因素D。如见一物体移动时,其地位变迁,而由太阳在白昼中地位的变迁而
知道太阳是移动的。
很明显,除非情况相同得到明确规定,即上述关系被明确标明了,否则,
这种推理不能作为检验所提出的相随的可靠性的标准。推理的根据在普遍关
系,佛教逻辑学家称为宗因不离关系或在其自性同,或在其因起。自性同指
的是宗和因之间存在着属性关系,因起也就是宗因之间有因果关系。除此之
外,正理宗师还论证一种无因果关系的比量,如说凡有分蹄者必有角,这种
关系是通过经验实证为普遍关系的。
正理宗也研究了推理错误的问题。它们是歧异 (或不定)、相违。(也
就是自相矛盾)、自违。例如:如果一个人依据相随论证一切可知物可燃烧
(如灶),这显然是错误的、因为可知物中既包括灶,也包括湖,湖是不会
燃烧的,就个推理是不定的,也就是歧异。又例如,如果一个人论证“声音
是常住的,因为它有原因”。这就犯了相违的错误,因为它与正理宗所主张
的被产生的东西都有终结的论点自相矛盾。第三种情况,例如:“火是冷的,
因为它是被产生的。”这种推理虽不与其他推理相矛盾,但是它与某种来自
感觉的知识相矛盾,因它感觉证实火是热的,而不是冷的。这种错误叫自违。
第三种量叫比喻量。这是一种由已知物的相似而知未知物的判断。例如,
一个人从来没有见过水牛,但听说它类似于家牛。以后,当这个人遇到一种
动物与已知的家牛相似,此人判定这是水牛。这就是运用了比喻量。比喻量
有两个要点,一是关于未知物的知识,(闻其似家牛)、二是要找出相似点。
也就是知道一种事物的名称,而要建立起这一名称所表示的事物之间的联
系,这种联系的媒介就是一种已知的与所名之物相似的事物。例如,已知:
“水牛”这个名称,但未识水牛这个名称所示的实物,又知水牛与家牛相似,
家牛则是已熟知的事物,当见到这种与家牛相似的动物时,便以家牛为媒介,
判断这种动物就是名称所示的水牛。这种从已知物相的比喻中推知未知物的
认识活动就是比喻量。
第四种量是“声量”。声量是从可信的人的言论中得到的知识。这种知
识是否可靠,取决于传播言论的人的德性的可信程度。他必须是真诚的,深
知真理,又要以正确的表达能力和方式表达出来。正理宗认为无论哪个阶层,
种姓的人,都有可信的言论。如,对于一个病人来说,医生的医方是可信的;
对于一个迷路的人,指点路径的老人的话是可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