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拿出一张通行证,一边抱怨说这么冷的天不如呆在家里喝杯酒,
摊上这么个差使真倒霉。卫兵不理会他们的唠叨,验看了通行证后又到车上
检查工具箱去了。这两个人对视了一眼,神情有些紧张。
正在这时,后面又来了一辆货车。司机不停地摁着喇叭,嚷嚷着:“喂!
能不能快点?!”卫兵一看,气呼呼地朝这两人挥挥手,转身对付第二辆货
车去了。
原来这两个人是挪威抵抗运动战士。那个满头金发,有着一双安祥而
英气逼人的蓝眼睛的小个子叫麦克,另一个小伙子是他的朋友格雷戈斯。他
们正奉命要去炸沉一艘德国运兵船“蒙特丽莎”。他们的工具箱底部藏着十
二枚水下爆破弹。而那辆替他们解围的货车自然也是抵抗战士开的了。
麦克和格雷戈斯卸下工具箱,拖着它来到船坞边上的梯子旁。船坞上
也有一个哨兵,见他们走近,又喝问起来,麦克解释说:“我们要去修这下
面的电缆。长官,这箱子太沉了,您能不能帮一把手?”哨兵打量了他们几
下,走过来帮他们抬起了箱子。
麦克和格雷戈斯在哨兵的注视下走下了船坞,假装开始忙活起来。然
而,等哨兵一走,他们便飞快地钻进船坞下面的一个横梁。这条横梁可以通
到另一端,“蒙特丽莎”将在那里停泊。横梁离地基板不过两尺来高,仅容
一人爬行通过。他们一手推着箱子,一手扶着油腻滑溜的洞壁,在黑暗中匍
匐前进,地基上伸出的钉子常常划破他们的皮肤。
横梁中有一个豁口,他们冒险回去带来一只橡皮艇。好在门卫认识他
们,没有细加盘查。
这样,麦克和格雷戈斯在船坞尽头的横梁洞中猫了下来,刺骨的寒气
… Page 85…
侵凌着他们的肌肤,洞中潮湿而恶臭的气味几乎要使他们窒息。他们靠一瓶
白兰地和一些三明治熬了过来。
入夜,耗子在他们周围窜来窜去,闪闪发光的小眼睛里闪出贪婪而邪
恶的光,似乎要把他们俩连同他们的三明治一起吞下去。麦克和格雷戈斯不
得不轮番守夜,以防这群邪恶的精灵真的咬掉他们的鼻子。
第二天,他们听见头顶上一阵嘈杂,又听见轮船的汽笛声。“蒙特丽莎”
终于靠岸了。
它在船坞停泊了整整两天,麦克和格雷戈斯也在潮湿漆黑、恶臭扑鼻
的横梁洞中陪了它两天。船要起航的最后一刻,他们潜到水中,把十二枚水
雷装在了船体上。当他们装完最后一颗时,轮船已呜着汽笛起航了。巨大的
吸力几乎要把他们的橡皮艇吸附在轮船上。他们用力抓住横梁上一颗突出的
钉子,才避免了被这艘庞然大物卷走的命运。
几天后传来了意料之中的消息:“蒙特丽莎”在哥本哈根港口爆炸了。
不久,麦克和另一位伙伴故伎重施,炸毁了“蒙特丽莎”的姊妹船“多
瑙河”号。
事实上,在德国侵略者占领挪威期间,麦克·马纳斯的爆炸杰作远远
不止“蒙特丽莎”号和“多瑙河”号,他的爆炸对象包括飞机制造厂、化工
厂、炼油厂、轴承厂、机车厂、挪威国家铁路局的行政大楼等与战事密切相
关的工厂和建筑。在这些活动中,他常常是主心骨和领头人,有时他几乎是
单枪匹马地去完成任务。他使纳粹侵略者闻风丧胆,成了挪威人民家喻户晓
的抵抗英雄。
侵略者对麦克既恨又怕。他们千方百计地要抓住他。有一次他们已经
抓住了他,可他靠自己的机智勇敢和朋友们的帮助又逃了出来,之后,他辗
转去英国学习各种各样的爆破技术。然后又历尽辛苦,偷偷潜回挪威,继续
他的地下抵抗活动。在英国的学习使他更熟练掌握各种爆破技术和装置。纳
粹分子到处通缉他,可他总是小心谨慎、机智灵活地躲开了他们。
1945年5月8日,在挪威的德国军队宣布投降。麦克终于从地下
状态中解脱了出来。现在他可以堂堂正正地随便走在奥斯陆的街上,而不必
担心有人盯梢或拿枪顶着他的后背了。
不久,挪威国王哈康和女王储玛莎接见了这位著名的抵抗英雄,授予
他“挪威英雄”的称号,并和他一起上街游行,欢庆挪威的解放。
麦克·马纳斯终于过上了他渴望已久的正常人生活。
“魔术师”似的密码破译专家
罗彻福特是个幽默而风趣的人。1905年2月12日出生于美国纽
约州的一个普通中学教师家庭。他的父亲是个数学教师,培养起他对数学的
热爱。
1928年,罗彻福特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数学系。在他的毕
业意愿上,他要求做一个与数字打交道的密码译电员。他的愿望如愿以偿,
他被分到国务院密码室担任译电员。罗彻福特对密码破译的偏爱,使他在短
… Page 86…
短的时间里,就成为密破破译的能手。他甚至能打开他不知道暗码的保险柜。
他的同事们都认为他有特异功能,称他是“魔术师”。
1936年,在密码破译上小有名气的罗彻福特被派往日本大使馆当
翻译,同时也是更好地研究日本密码的破译。
1941年5月,日美关系日趋紧张,罗彻福特从日本回国后,被推
荐到珍珠港太平洋舰队工作。他组织一支专门进行密码破译的特别情报小
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42年4月份,罗彻福特的情报小组收到日本联合舰队发出的神
秘而异常的情报:“AE”是日军即将发起重大军事行动的地点。但“AE”
到底是什么地方的代号呢?罗彻福特为“AE”伤透脑筋,彻夜未眠。
突然,有一个人想起日本突袭珍珠港时曾使用过“AE”。罗彻福特的
情报小组的成员们立即翻查以前堆积如山的电文。
经过各方面的推测和分析,罗彻福特断定:“A E”是太平洋中中途岛
的代号。
“A E”的军事行动是一场决定美国命运的大战,在美军太平洋舰队司
令部中极受关注。很多人不相信罗彻福特的推测。在这紧要关头,罗彻福特
找到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要求中途岛守军司令部用明码发份密报:请求
供应淡水。
尼米兹同意罗彻福特的请求。很快,罗彻福特和他的小组成员们收到
并破译了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大将从海上发往日本大本营海军部
的一份密电:“据报 ‘AE’缺乏淡水,请速增派淡水供应船!”罗彻福特略
施小计,终于证实了自己的判断:“AE”就是中途岛。
5月中旬时,罗彻福特掌握了日本联合舰队“AE”行动的全部计划和
部署,包括日本舰队出发的准确时间、航线和准备发起进攻的海城……日本
联合舰队山本司令还在梦想着再度取得太平洋珍珠港那样的辉煌胜利,却做
梦也没有意料到他的所有计划都在美军的严密监视之下。
1942年6月4日,日本做好充分准备的中途岛攻击失败,日本的
航空母舰陷入一片混乱,美国舰载机从高空投下雷雨般的高爆炸弹,鱼雷穿
梭袭来……中途岛海战中美国人以劣胜优,击沉日本4艘主力航空母舰,取
得了辉煌的胜利,这一胜利扭转了太平洋战争的局势。
“中途岛的胜利是情报的胜利。”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骄傲地说
道。
“中途岛海战的胜利”。是英明地利用情报的胜利。”这是美国海战史专
家莫里森分析后的总结。
中途岛胜利取决于罗彻福特为首的情报小组对情报的截取、分析和判
断。
1943年4月13日,日本人发出一份绝密电报,经过紧张的工作,
罗彻福特小组成功地破译出这一情报的内容: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海
军大将在下一个星期从腊包尔到布干维尔视察,然后返回的详细日程安排。
山本是日本军方认为有胆有识,精明能干的指挥官。1941年12
月,他成功地偷袭了珍珠港,使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灭。
罗彻福彻凭着他敏锐的判断力,断定这是一个绝妙的机会:为珍珠港
事件报仇雪恨。
这份情报迅速地递送给司令部的情报官,再转往美军太平洋舰队总司
… Page 87…
令尼米兹。
1943年4月14日上午11点。尼米兹将这份情报亲手递交给美
国总统罗斯福。当天下午14时,罗斯福的命令传到了尼米兹将军的手中:
“复仇”。
1943年4月18日6时,山本的座机于东京时间6点整准时起飞。
7时35分整,美国“仙人掌”航空部队第339大队的18架P— 38“闪
电”式战斗机也同时起飞。9点35分,双方相遇,展开激烈的空中作战。
9时38分,山本大将被击毙。
美国海空奇袭山本,是太平洋战争中最富有戏剧性的事件之一。山本
的死,是日本在战争爆发后受到的最沉重的打击,被日本称为“甲级事件。”
尼米兹在战后不无骄傲地说:“当时我们可以破译日本方面的所有密码,我
们完全掌握了山本被击落那天的行动计划。击袭山本的成功,罗彻福特的功
绩不可低估。
罗彻福特在密码破译上的天才,为美军的胜利做出了“默默无闻”的
奉献。直至1986年10月,美国国防部才做出早在44年前就该做出的
决定:为表彰罗彻福特在中途岛海战中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补授给他一枚国
会功勋勋章。
走上领奖台的是罗彻福特的儿子约翰·罗彻福特。1983年,罗彻
福特带着遗撼离开了人世。
希特勒的“敌后武工队”
1942年6月中旬的一天夜里,美国联邦调查局纽约办事处的值班
员迪安·麦克沃特接到了一个奇怪的电话:一名略带外国口音的男子说,他
刚从一艘德国潜艇上登陆,有重要情报必须亲自交给埃德加·胡佛——联邦
调查局局长。此时,珍珠港事件刚过不久,联邦调查局差不多每天都要接到
一些稀奇古怪的电话。因此,麦克沃特把这个电话记录了下来之后便不再去
想它了。
然而第二天,一名海岸警卫队员向联邦调查局报告说,他昨天夜里在
纽约阿曼甘塞特海岸遇到四个装扮成渔民的偷渡者,并在海边岩石里发现了
大量爆破器材。麦克沃特想起了昨夜那个电话,觉得事情严重了,便立即向
华盛顿总部报告了此事。
这名打电话的男子叫约翰·戴奇,是德国谍报局“帕斯陀雷斯行动”
的第一小组组长。
“帕斯陀雷斯行动”的内容是:派遣一些经过严格训练的特工人员潜入
美国,对一些军工企业和交通要道实施破坏活动,使美国工业陷入停产,并
在一些影响最大的公共场所设置炸弹以制造恐慌。
“帕斯陀雷斯行动”的负责人是德国情报局的沃尔特·卡普文中尉,他
招募了一些在美国生活和工作过的德国人,对他们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强化
训练和纳粹主义教育。这些训练包括体能训练、各种纵火和爆破技术、联络
密码和密写技术以及各种常规武器的使用方法。
… Page 88…
经过训练,这些人能够在普通商店买回各种原料,自己动手把它们配
制成燃烧剂、引爆装置和密写药剂,能够徒手对付两三个成年人。同时,卡
普尔还拼命向他们灌输纳粹主义的“爱国主义”思想,并向他们许诺说,除
了从现在起每月发给他们高额薪金外,战后还将给他们在政府里安排一个舒
适的位置。
卡普尔指示戴奇他们,要先在美国站稳脚跟,把自己混迹于普通人之
中。与此同时,可以不惜工本地发展成员,特别是发展那些德裔美国人,向
他们许诺一切条件。当然,首先必须要保证自己的安全,一旦有人危及他们
的使命,要毫不留情地予以消灭。当戴奇等人成功地建立秘密破坏网络之后,
卡普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