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唐-第1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门翀迟疑地说道:“难道是皇上想让他们回来,又害怕殿下不放过他们,因此刻意将这份邸报拿给殿下?”
李威没有回答。
这就有玩味了,难道老子对自己这么忌惮?好象自己自去年秋后并没有做什么事了,一段时间与父母关系还十分缓和。当然,连梁积寿出征时,都来拜访一下,自己长大了,声名又好,忌惮会有的。可不会忌惮如此。再说了,父亲这样做,也是因为许敬宗已死,虽然大逆不道,但还念着一些旧情了。给许家独苗一条生路。但也只是一个孤儿,何至于如此?
姚元崇也是苦思不解,徐徐地说道:“并且陛下让殿下回西京监国,就很是无理。”
这一句说完了,三人脸色都是郑重起来。波司是贺兰敏之,是许敬宗,能掰倒,如果换成了皇上,现在太子的力量太薄了。


第180章 韦族家教 春图育女
过了半天,姚元崇又说道:“还是很无理。”
李治与李威关系看似矛盾,其实很正常的。除了李世民外,不怕儿子有本事,就怕你没本事,那怕你勾搭了候君集,一二三就弄掉了。这是一个例外,大多数君壮子长,都有类似李治父子的矛盾。担心儿子不成器,将祖宗基业败坏了。儿子成器了,又害怕将自己掀翻。连开国皇帝杨坚都脱不了这个俗,于是杨广装孙子。
再往前数,不一定完全相同,可能找出类似的事例,有好几代。
因此,总的来说,皇上会忌惮,但也在继续培养。就象这一次不知又因为什么不快,发回了长安,依是挂着监国的牌号。不过这一份邸报送来了,不是一个好意味。
可姚元崇想了半天,也没有觉得李威做错了。
许敬宗与贺兰敏之只是一个过去式。再说皇太子也不是一无是处,替皇上担上了宴商的骂名,又弄了一个多种养殖,似乎效果很好,至少小鸡小鸭的渐渐长大了,一走,又让皇上完全接受下去。还有庄稼长得也好,一旦大丰收,社稷会更稳固,太子不知能不能得利,但首先得利的是皇上。还有竹纸在替皇上正名。
贺兰敏之与许敬宗,也是对太子极度不利,太子不得不反击。实在是找不出皇太子那一条让皇上又生气。再说大臣,自从许敬宗与贺兰敏之死后,朝堂中剩下能翻起波浪的大臣,对太子大多抱有好感。即使不抱好感,也没有抱着敌意。要么明崇俨,他已经贬到了申州,想掀风鼓浪,都不行。
因此,姚元崇说还是无理。
李威揉了揉鼻子,只是苦笑。一直以来,认为父亲不大紧的,自己只要对皇权不流露野心,事实也如此,数次监国,自己也没有插手政事。担心的只是母亲。
当然,他现在确实无法插手政事,知道的还是少,骈文写得差,想插手,能力都欠缺了。于公于私,逼得他继续袖手旁观。自己又做了许多,如果这样父亲还十分忌惮,似乎也不象父亲的为人。总的来说,父亲性子还是偏软的,绝不是汉武大帝。
想不明白,只好说道:“还是孤写封信到东都,找狄卿吧。”
其实这一次,李治做得有些明显,让李威回长安,狄仁杰与魏元忠留在洛阳,隐隐有断去李威左膀右臂的意味。不过幕僚嘛,写信问问,不算忌讳的。可就是询问狄仁杰,也未必知道多少,毕竟官职低了些。但还有一个人,阎立本,是狄仁杰的救命恩人,对狄仁杰十分看重。原来阎立本似乎对自己暗中示好过,倒许时也与自己呼应。狄仁杰听不到消息,可是阎立本却能听到一些风声。
不但可以让狄仁杰问一问,还可以托王彩年在宫中打听一下,手中有了钱,可以给王彩年更多的钱去运作。只要找出原因所在,自己不行,狄仁杰也能替自己想出方法。
想到这里,开始写信。首先是许彦伯这个妻儿的事,父亲多半允许他们母子回洛阳了,因此主动做一个好人,说是高阳公许敬宗临死前种种逆行,实让人不解。可其人先前对国家社稷也有大功过,不是贺兰敏之所能相比的。现在全家灭门,仅留一子,朝廷应当要宽待一点。然后才写给狄仁杰。
但是心中依是不解,不知道父亲为什么对自己不悦。
※※※
听到韦家来人了,还是长者,李威迎了出来。
关中第一大家族嘛,没有十恶不赦的大罪,就是父亲在此,也不能怠慢的。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带着小韦月,只是小萝莉跟在后面怯怯的,两眼噙泪。心中奇怪,嘴上却客气地说道:“见过老丈。”
“臣民不敢,参见太子殿下。”老人也没有托大,施了大礼。
请他坐下,上茶,李威这才问道:“老丈前来东宫,有何赐教?”
“这一次,家族中的子女不肖,”说到这里,看着韦月,威严地喝道:“还不向太子认错?”
韦月要认错,李威将她制止住,再次不解地问道:“孤不知,韦小娘子何错之有?”
听了他这句话,韦月大眼睛投过感谢的一瞥。
“她已入东宫,身为良娣,虽然小些,可也要以身作则。来东宫不满一年,居然央求殿下让她回家。皇宫之中,岂是寻常人家,要来则来,要去则去!太胡闹了。”
不知道老人是韦月的什么人,但不是她的爷爷,大约是韦家的长老,也有可能是韦氏直属的长辈。但李威心中奇怪,韦家家教如此严厉,后来居然让韦氏变成那种样子?不解。主要他历史记得不多,韦氏一开始是好的,在房州多次安慰李显。可是李显让武则天吓成了软蛋,默认纵容她胡作非为,又被压得那么久,所以胡来了。当时又是皇后,韦家的人已经无法管制。就是这样,韦家还有许多人上书对她怦击。然而不听,后来让李隆基击杀,又屠杀了万年这一脉韦家许多人,连隔壁的杜家都受到一些牵连。但韦氏并没有因为这次屠杀倒台,严谨的门风,后来依然出了无数的人才。
历史的走向已经改变,是好是坏,要轮到自己承受。可就事论事,只是回家看看,不用如此苛刻,于是说道:“这也是孤允许的。还小,就是大些,也不违礼制,孤熟读礼书,虽是她央请过,可真违背了礼制,孤也是不准的。”
“殿下仁爱,天下闻名,但先主说过,勿以恶小而为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是,是。”对于这些老头子,李威不好太顶真了。如果顶下去,这些家族很有“教养”的,出过许多大儒,辨论经义,就是自己熟读的三本礼书,都未必能辨赢,不如不辨。再说,这个漂亮的毒饼子皇后,也要管制一些。
将老人打发走,韦月欠身施礼,道:“妾身错了。”
“别,孤没有认为你做错,不能呆在家中,去找婉儿玩去吧。”
韦月还是不乐。
但是小孩子心性,过了几天就好了,有时候拉着上官婉儿在宫中放风筝,或者喂小燕子。
这一点李威不大管制的,甚至默许了东宫一些宫女太监娱乐,不过姚元崇对此说了一句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意思李威心肠好是好事,可一味心好了,东宫规矩乱了,有可能就发生不好的事。李威犹豫了好一会儿,最后点头。虽然于心不忍,可姚元崇说的也不无可能,虽是宫女太监,娇惯狠了,胆子大,就能发生一些事。自己是太子还好些,如果是皇帝,太监娇惯了,有可能引起很不好的后果。象安史之后的宦官……
所以作为一个现代人,来到这时代,有时候种种,是感觉很无奈的。
开始去终南山。
看着李威将上官婉儿抱上马,韦月一脸仰慕,李威只好说道:“金内侍,你将韦良娣也抱上来,抱到孤的身后。”
小萝莉,紧紧抱着李威后腰,用脸厮磨着,很开心。有可能是韦家的吩咐,有可能看到碧儿、上官婉儿她们,不懂得多少事,可智慧却是有的,最少比寻常人家七岁的小孩子开的心智多。其实也想与李威亲热,当然,此亲热非是彼亲热。可是李威一直有些严厉。难得的机会,李威有些心软。默认了她这个亲昵的动作,可心中依然很警惕。
出了东宫,一前一后两个小萝莉夹着,一个是良娣,一个是良媛,不算过份的,再说又小,也不能算是抛头露面。从侍卫到百姓,觉得很正常,可是李威本人,却觉得怪怪的。
其实只是走走,又害怕群臣进谏,兜了一圈便回来了。看了看竹坑,许多地方都挖了水坑在沤竹子,然后派人看守,当初李威是如何做的,原班仿造。不过新竹才出来不久,离竹纸成型却很远。会不会污染河流,现在却看不出来。然后到东市上看了一下,同样速度很快,已经有大臣说他不该到几市上看。三品大臣都不应当过市,况且他这个“天品”。
奶糖作坊,怕人说闲话,没有看,只看了一眼几家纸铺,询问了一下纸价,果然又跌了许多。大约竹纸出现,最大欣慰也只是如此。但李威没有说,迅速就回到东宫。
几乎是一个闪电战,李显嘟咙着嘴,很是不悦,可是大臣却无法进谏。
※※※
其实梁积寿反复思量过,估计吐蕃多半不会直接出兵,太子一说,心就定了。于是速度很快,就准备离京。南诏的二十万叛军,对唐朝来说,只是浮云,南诏的战斗力,梁积寿不惧的,只是南诏的炎热环境很讨人嫌。
薛仁贵大败,确实在许多唐朝将领心中留下阴影了。就是刘仁轨,提到吐蕃,都不敢逞英雄。
至于李威说过的攻心为上,分而化之,多半忘记了。
梁积寿询问也好,或者示好也罢,李威投之以李,在他出行时,与诸位官员相送,然后说了旗开得胜之类的冠冕堂皇的话。回到了东宫,却看到上官婉儿与韦月正在埋头看一本书,看得津津有味,居然连他来到她们身后都不知道。
很是奇怪,蹑手蹑脚地走过去,将头低下去看,然而……
“你们这本书从什么地方得来的?”
不是不能看,现在的人还不象后世,有的话做父母的不好当面说,于是在子女成亲时,有钱人家便送一些春宫图,给子女看。看到没有,做夫妻就是这样的。然后再含蓄地点醒一番。这个性教育就算有了。
碧儿也有一本,大约是她家人送来的。放在枕边,放得很隐蔽,逐渐李威就注意了,不知何物,有一次碧儿离开办事去,李威在好奇心驱使下,不顾个人的隐私,悄悄打开一看,原来是一本粗糙的春宫图。当然,李威没有揭破,权当不知,又放回原处。对碧儿不反对,慢慢长大了,摸摸小身体,渐渐丰满起来。至少不象才来时,几小根小芳草,一小对小鸽蛋。
而且到了及笄之年,也要实现承诺,虽然很无语,可到时候,碧儿不要不懂……
可这两个小萝莉怎么观看起来?
看到太子看到了,半懂不懂的,两个小萝莉脸涨得痛红,韦月嗫嚅道:“是族中的姨娘们给的,要妾身再过几年,就象图上那样服侍殿下。”
说着又飞快地瞅了一眼那本书,小脸蛋更红了。
刚刚还在夸奖韦家的家教呢,怎么又出了这事……
将书拿过来,严厉地说道:“不是不让你们看,你们还太小。”
“嗯,”两个小萝莉大约感到这也是一件羞人的事,垂着头,不敢看李威。可是眼睛光还是忍不住瞅了李威的身下,也许第一次意识到男女之事,或者男体的不同。李威让她们瞅得发毛,仓惶而逃。


第181章 吐蕃傲贡 杨敏观燕
但上官婉儿九岁了,懂的事更多一些。特别是写诗,天赋渐露,回到长安后不久,看到满城飞扬的柳絮,写了一首诗:似花又似雾,非烟亦非云。风扬渭水绿,雨湿宫城青。忽东复辗西,江湖一浮萍。宝辇近重阙,翠仪迎故人。悬岁日月旧,隔年山光新。玉杯接觚酬,太平纪鸿真。
然后问李威,忽东复辗西,江湖一浮萍,怎样才能改成对偶的句子。
诗依然不算很好,特别是最后一句,对偶有了,官腔却重了,倒是前面几句写得清新自然。有感慨,有喜悦,特别是上官婉儿不喜欢的这一句,虽不对偶,可是写得自然,却想改改不起来的,想删删不起来的。
诗得写得好坏不题,开始写出自己的一些感想,这才是最喜的。
而且历史知道得不多,可是上官体却是知道的,这是唐代诗歌史上第一个以个人命名的诗歌风格称号,代表是上官仪,其次就是上官婉儿。题材是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其中大多是奉命之作,歌功颂德,粉饰升平,用词华丽,讲究绮错婉媚。因为其位显,格律工整,在骈文盛行的大气氛下,时人多佼仿之。就是上官仪罪诛,许多粉妓依然传唱。但传世佳作很少。
历史上官婉儿亦是如此,不但自己写,还帮人写,替李显写,替韦月写,替武三思写,诗同样很清媚,可传世佳作更少。
就是因为空洞,因此,看到忽东复辗西,江湖一浮萍这样带着古风之句,李威反而为喜。
※※※
委托狄仁杰之事,一时半会不会有消息。
但四月来临,发生了一些事。
吐蕃再次派了使者仲琮入贡,两国交战,不斩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