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官婉儿支吾了一下说道:“禀天后,昨天夜里一只猫在发……然后就在臣妾寝室窗户前叫,叫了一夜。”
一只野猫发春,武则天没有在意。
继续批阅奏折。
从此以后,二个少女每天都在盼望着狄仁杰生病,然而狄仁杰身体十分健康,无病无灾。二个少女急得象却象两只猫在发春一样。就到了九成宫。皇上到了九成宫,一套班子也到了九成宫。不是原来的狄仁杰,现在怎么着,也是一个六部侍郎之一,尽管刑部与工部是六部中最轻的二部。所以狄仁杰也到了九成宫。
大宴群臣,二女是东宫的妃子,并没有机会出席。倒是武则天真让上官婉儿草拟了三四道诏旨。武则天看过后,十分满意,中规中矩,并且诏书内容写得很生动妩媚,颇象武则天自己写的诏书,只是缺少了武则天诏书中的一股大气。
这个年龄来说,已经颇得难得。但她代写诏书,并不是宣读诏书,那是太监做的活计。还是没有机会见到刘仁轨与狄仁杰。有些急,于是也想出一个主意,对韦月说道:“良娣,你明天对蕙姐姐好姐姐说,就说在九成宫了,她们应当看望一下狄侍郎。”
九成宫面积很大的,有许多宫殿,皇帝与皇后住的是一殿,太子的这一群妃子住的又是一殿,还有后宫的几个妃子,只是这些妃子几乎全是一个摆设,李治已经很难得一见,但带了过来,又住在一处。大臣同样也住在一些偏殿里。虽大,可没有长安城大。又道:“然后你再跟她们一道过去。”
只能让韦月去,她执掌诏命,需要避讳。
“好。”于是第二天韦月与狄蕙狄好交谈,一个有心,一个无心,渐渐话题引到狄仁杰身上,很自然地窜夺二女前去探望狄仁杰,顺便再问一声,太子什么时候能回来。
看着她有些幼稚的脸蛋,狄蕙狄好都没有想起来,认为她是想太子了,于是第二天拜望义父,将她带上。
两个义女到来,虽不是亲生的,可放在他府中也生活了许多年,狄仁杰十分开心,又是倒茶,又是搬椅子。但让二位女子将这些活计接手过来。坐了下来,狄蕙问道:“父亲大人,殿下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啊?”
狄仁杰脸上有些犹豫不决,道:“这个不好说。”
韦月在一边插言道:“我倒是听婉儿说过一句话,就是殿下回来,也不是马上就能回来的好,也要等适当的时机。”
“上官良媛说的?”狄仁杰惊奇地问。
“嗯。”
“她倒也是一个奇女子,说得对啊。”
“狄侍郎,殿下应当什么时候回来才最好呢?”很自然就将这个问题问了出来。
看着她天真无邪的小脸,狄仁杰也骗了过去。
史书上对她的记载,如何如何的。可都忽视了许多问题,为什么武则天后来派使者一去房州,李显就想自杀?使者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史书未记。但有一点,肯定相逼过的。而且那时候武则天杀气凛然,杀了无数的宗室,李显的种种做法,比李贤让她更失望,绝不会戒意再将这个儿子杀死的。但为什么没有死成?
难道仅是韦氏安慰了几句?这中间韦氏又做过什么?史书没有记,或者直接抹杀!
进了宫,难道仅仅是昔日的诺言,李显真能坐看她为所欲为?为什么五王这么快就被驾空倒台?这中间却是有许多智慧与手腕的。虽不及没禄氏,可这个手腕也远远超出了普通人。
而且连丈夫都敢授意女儿毒死,可见其心性果决。
狄仁杰就答道:“最好嘛,明年三月回京。”
“为什么呢?”
“韦良娣,这不是你能管的,但放心,臣等正在想办法。你们在东宫只要小心行事,特别是上官良媛,不要授人话柄。”
足够了,明年三月!韦月记下。倒是狄蕙隐隐有些狐疑,这个小韦月来的时候,可不是这样说的,她要做什么?韦月已经站了起来,开始走来走去,东张西望。
回去的路上,狄蕙又试探了几句,但韦月嘴风紧,生生地没有问出来。然后告诉了上官婉儿:“明年三月!”
知道时间了,上官婉儿心中有数,开始放缓对李贤的态度。李贤让她扫了一个没兴趣,心稍冷,于是看到李贤探望武则天,居然冲他娇媚地笑了一下。
冬天来了,可这一笑,在冬天里生起了一把火。李贤神魂再次颠倒。
若即若离,不能一下子变得热情,李贤会怀疑。还有一个分寸,无人时,对李贤态度好,有人在的时候,态度依然很冷漠。接着野辞明月到了九成宫。没有敢声张,直接放在东宫。武则天将她与裴雨荷喊来,说道:“记好了,若有人问起,就说野辞明月是去年就进入东宫的。”
进东宫时间越长越好。
“喏,谢过天后。”
“不用谢,野辞明月,你也要对你家人这样吩咐。”
“是,”有些蒙,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壮丽的宫殿。幸好,没有到大明宫与太极宫,否则更蒙。
然后又问了一些青海的事,与党项人的事。圈了起来,党项人也是唐朝的正式子民,要了解的。让武则天一番询问,党项的大约情况,已让武则天得知。有好的一面,有不好的一面。也不是外面传言的那样恶劣。让她二人回去。
在九成宫呆了很长时间,到了新年到来时,李治又回到长安。过了年,又听到太子在青海的举动,安抚嘛,没有大臣有意见的。可是郝处俊却上了一疏,青海大局已定,太子殿下什么时候回京?
总不能将一个堂堂的太子当作边疆大臣使唤。
李治有些不悦,可不大好说,支吾道:“郝卿,论钦陵回去后安抚国内,有可能来年必然有一场恶战,没有弘儿坐镇,朕不放心哪。”
郝处俊只是觉得皇上很无耻,不放心青海不是真的,不放心你那个座位才是真的。只好说道:“太子这一次出征,时间太长,前后达到一年半,这样下去,也不合体制。”
休说太子,就是边疆大臣,也不能一呆就是十年八年。
李义琰等人,也一起上奏要求李威回京。
但这时候裴炎说了一句:“臣以为再等一等,看一看吐蕃人的动静再说。毕竟青海是国之重,关系到河西走廊与西域安全。朝廷为了青海,花费无数,牺牲的将士达到十几万人,若是包括各个胡人、蕃子达到了二十万人。国事为重,不能有丝毫闪失。”
“裴卿此奏,正合我意,”李治大喜地说道。
就将这件事压下去。但各地有许多官员闻听后进奏,你是皇上,可也不能胡来,先是让武则天为二圣之一,又让她拜祭泰山封禅,现在又让太子两次出征,出征完了,还耽在青海,不让他回来。
上官婉儿也在后宫中看到这些奏折,只是武则天一看到后,立即将奏折扣压不批。也就是史书中说的不报。
可这么多人上书,让李治心中又再次担心起来。
然后做了一件更有争议的事,带着武则天,以及一些大臣,到了李贤府上,与李贤妻妾以数子欢聚一堂。只是一次家宴,可意义不同的。雍王余党复振。
而且户部尚书许圉师与戴至德先后因病而亡。前者是一个清臣,前度宰相,与太子关系不大。后者却是朝中的重臣,又是支持太子的。这面大旗一倒,太子又在青海不能回来,郝处俊与李琰开始着急了。
东宫里也在抱怨,碧儿说道:“陛下究竟想做什么?”
“碧儿,不能乱说,”狄蕙说道。
陛下想做什么,无非还想多做几年皇帝。但越是这时候,东宫越要平静,否则皇上头脑一发热,说不定拿东宫动动手,压一压殿下的风头。
晚上,上官婉儿与韦月又在嘀咕:“良娣,就是现在殿下回来已经晚了。”
“婉儿,为什么要这么说?”
“陛下不理政务,我看到的几乎所有政务是皇后在审批。朝堂中已经不知不觉,有许多大臣暗中被皇后拉拢。陛下,大约成了皇后手中的一枚棋……”
一个子字不敢说出来。也就是说,若是没有太子这面旗未倒下去,皇帝都快成傀儡皇帝了。
“婉儿,发动吧。”
“我好怕。”
“不用怕,有殿下呢。回来后我替你证明。”
几天后,李贤进了后宫问安。上官婉儿冲他嫣然一笑,然后等武则天挥手,让李贤退出之前,走了出去。
李贤跟了上来,说道:“婉儿。”
“这样不好,”十分娇腻地说了一句,却自己儿转到了一座安静的偏殿。
李贤喜不自胜地跟了过去。看到四下里无人,追过去说道:“婉儿,听我说一句话。”
“什么话?”
“我很喜欢你。”
“这样不好,我是东宫的良媛。”
“以婉儿的才智,怎么做一个普通的良媛呢,就是做皇后,也足足有余。”倒是心里话,可是上官婉儿不相信,你家里面还有一个王妃,如何自处?不过嘴上娇声说道:“我那有那个福份?”
“你有的,”就过来拉手。
“你是无礼,”总之,给他暧昧的表情,暧昧的举动,在言语上不能留下任何暧昧之处,毕竟有可能会审问的。
笑嘻嘻的,欲拒还迎,李贤心里就象猫挠的一样,开始动手动脚。还在说:“不得无礼,再无礼我就喊人了。”
说一声,衣服少一件,还不停地做着小扭动,头发也乱了,发饰也掉在地上了,李贤还恍然不觉,认为自己终于如愿以偿,然后上官婉儿就大声喊道:“来人哪,雍王要非礼我啊。救命哪,那一个来救救我啊。”
第456章 肠断竹马儿童(中)
这一喊,李贤魂飞天外。
急忙穿衣服,但这是二月天,虽然长安天气渐渐暖和,毕竟不是夏天,只穿着单衣,总有几件衣服的。
而且这一殿虽然偏,毕竟是在大白天,殿外还有许多太监宫女。要命的还是在内殿,武则天的寝殿旁边,太监宫女对李贤印象不大好。除了李首成等少数几个心腹知道李贤留下还是有用的,能做皇后的一个挡箭牌。其他的人并不知,对李贤又是仇恨,于是立即奔过来。
进了殿,李贤还在穿衣服,没有穿好,上官婉儿让他扒得,仅剩下一件亵衣,披头散发,蹲在墙角哭泣。一个太监喝道:“雍王殿下,你好大的胆子。”
李贤反应过来,气愤地喝问:“婉儿,我待你不薄,为什么害我?”
婉儿这才穿衣服,不理他的责问,一边哭一边低声说道:“殿下他刚才看我进来休息片刻,跟了进来,对我许诺,以后给我做什么皇后,就要非礼我。”
这才是曲解。不过李贤是说过类似的话。
说完,掩着脸,立即离开大明宫,披头散发地一路跑,跑回东宫。许多侍卫一起看到了,东宫的小才女嘛,这是怎么回事?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但得立即回东宫,跟在皇后后面越久,越觉得皇后的可怕。有可能为了长远打算,皇后说不定来个杀人灭口的啥。
从大明宫到东宫,这一段路很长的,大明宫纵深四里多地,自出事的内殿到丹凤门就有两里多地。出了丹凤门,从丹凤门街再到延喜门街,进延喜门,又有三里多地。平时上官婉儿进内宫时,皆是乘车到丹凤门外下,再进大明宫,谒见武则天后,然后陪在旁边听旨。
现在受了侮辱,失了态,车也不乘了,只顾着捂着脸一路狂奔。驾车的太监急忙追上来,问道:“良媛,怎么啦?”
不问不知道,披头散发,也没有人认出来,一问,终于有人想起,良媛,又是这个年龄,长相清秀动人,还是从大明宫出来的,不是民间传扬的上官婉儿是谁?
上官婉儿也不停下,只是哭嚎:“我不想活了,雍王他在大明宫亵渎我。”
一下子全炸了营。
跑了几百步,让太监将她强行拉上车,送到东宫。可这一条劲爆的消息,就象长了翅膀一样,立即传遍整个长安城。而且民间本来就有了许多议论声,太子渐壮,皇帝掣肘可以,可也别做得太过份。让太子留在青海不算,雍王李贤不顾国家安全,勾结太监导致几万唐军牺牲被俘,太子九死一生。可是现在又要扶持雍王上位。
这一回好了,竟然连太子的侧妃,名满天下的上官婉儿也亵渎了。再想想这些年,太子因为皇帝,受的苦难,一下就象爆竹桶点燃了,这时候是没有人振臂高呼,否则有可能会立即有百姓闯入雍王府,将李贤揪出来,活活打死。
武则天此时也得到消息。
知道不好,不过似乎不大相信,道:“怎么可能?”
这可是在后宫,在她的领地,这个不孝子胆子怎么会这么大?
一个太监小声说道:“奴婢都想起来,这些天,雍王殿下,来探望天后,比以前更勤快,然后出去,寻找机会与良媛搭讪,只是良媛态度一直不冷不热的。”
也不大相信,可以前的情况来看,似乎李贤有了“作案的动机”。
“带本宫去看看。”
太监将武则天带到那个偏殿,在一片树木花卉后面,有时候上官婉儿无聊,到这间偏殿来坐坐,很安静的环境。至少上官婉儿今天来这间偏殿,也不会让人怀疑。
走了进去,看到李贤还在歇斯底里地吼道:“这个小骗子,这个小骗子。”
想做太子,想做皇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