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于游惰,限于温饱。”胤祯直言不讳的说道。
康熙也没料到胤祯说的如此直接,不由微微一怔,沉吟片刻,才道:“详细说说。”
微微沉吟,胤祯才道:“京城底层旗人入关之初,分房分田,略有薄产,由于不善经营,几十亩田地早已经折腾干净,虽然朝廷禁止旗产交易,但他们在手头拮据之时,仍通过种种办法将田地出手,租借,典当,如今,大多数人家都是依靠家中子弟的兵饷度日。
由于天下太平,没有战事,驻京禁旅兵丁员额有限,为防旗人断了生计来源,聚众滋事,各旗官吏便将兵丁名额进行平摊,基本上是一户一名额。
马甲因为要养马匹,实际收入跟步甲差不多,一年也就二十石粮食和二十两银子。供养一家老小七、八口,由于居住在内城,他们每年还要雇请大车领粗米、舂米、买水,这些花费虽然不大。经年累月却也不是小数目,原本还要雇请人挑粪,有了公厕之后,这笔钱倒是剩下了。
这种情形下,旗人所得钱粮已经只够解决温饱,习练骑射已是奢谈,况且骑射再精。亦无批甲的名额,时日一长,自然也就懈怠了,成日里无所事事,也就安于游惰了。
但也有极少数旗人做鞋或雕刻等营生,妇女则是刺绣或做纸花等,籍此稍获赢余,弥补家计。不过,都是偷偷摸摸,百般掩藏。
儿臣在内城偏街窄巷中游走。曾听到一首儿谣,‘今晚月儿怎幺那幺高,骑白马,跨腰刀。腰刀快,剁白菜,白菜老,剁皮袄,皮袄厚,剁羊肉,羊肉肥。剁毛贼,光着脚丫上八旗,没马褂干着急,当了裤子买炕席,豆汁饭就萝卜皮儿,看你着急不着急。’”
听到豆汁饭就萝卜皮。康熙不由微微有些动容,朝廷花了诺大的物力财力‘恩养’旗人,底层的旗人生活居然仍是如此清贫,他不由喃喃的道:“何至于如此?即便京城物价贵,一年二十石米、二十两银子也足够解决七、八口之家的温饱了。”
胤祯生怕康熙动怒,连忙回道:“皇阿玛,这些年,旗人已经养成了处处高人一等的风气,即便家里在穷,一身好行头,那是必不可少的,出门在外,必然衣着光鲜,该有场面,也是绝不能少的,生怕被民人看不起,丢了旗人的脸面,这既是虚荣心做怪,也是出于维护旗人的尊严,儿臣委实不知该如何评说。”
经胤祯这一说,康熙的心情也为之好转起来,旗人确实是死要面子活受罪,谁能想到大街上衣着光鲜,论及吃喝玩乐,口若悬河的他们回到家里会是如此光景?不纠正这股风气,再多的钱,也经不起他们折腾。
想到这里,他沉声说道:“整顿旗务,必须彻底扭转他们爱虚荣、好攀比的习气,否则,他们有了钱,会更加助长这种不良习气,旗人的尊严不是靠摆阔气挣来的,而是通过在战场厮杀,通过无数次的胜利竖立起来的。”
“皇阿玛能否下道谕旨,训诫旗人。”胤祯连忙顺口说道。
康熙瞅了他一眼,暗笑老十四这算盘打的精,整顿旗务还不忘把朕顶在前面,不过,这事确实该大力支持,当下,他便颌首道:“整顿旗务的具体方案出来之后,朕给你圣旨,只管放手施为,无须顾忌。”
“儿臣谢皇阿玛体恤。”胤祯忙躬身道,起身后,又是微笑道:“旗人进了作坊务工,挣得都是血汗钱,想来不会再如此摆阔。”
“但愿如此。”康熙微微点了点头,沉吟着道:“旗人好虚荣,让他们入作坊务工,恐会有抵触现象,此事只能诱之以利,晓之以理,你与各旗旗主,王公勋贵详细商议一番,以自愿为主,切不可强迫,以免另生事端。”
“儿臣尊旨。”胤祯忙躬身说道,心里却是不以为意,旗人固然好面子,但岂能受得住银子的诱惑,一个月二两银子的工钱,还担心他们不干?
“听闻嵩祝今日早朝祈求还乡养老,是否需要朕允准?”康熙却是突然问道。
胤祯听的一楞,康熙这是试探?还是想刻意维护他的威信?嵩祝可是康熙一手擢拔,而且跟着他出征过噶尔丹的得力大臣,再说,嵩祝退了之后,康熙又会擢拔谁?总不会是提拔他十四党的人。
胤祯瞬间便有了决断,忙躬身回道:“儿臣谢皇阿玛体恤,嵩祝熟悉军务,又久在地方任职,了解各地军事民情,实乃难得干才,如今尚不到六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岂能让他还乡?儿臣身为储君,若这点气度和自信都没有,岂不贻笑大方?儿臣恳请皇阿玛成全。”
康熙微微颌首道:“旗务整顿、八旗制度革新必然反对者众,朕担心朝中一众老臣食髓知味,你既如此自信,朕便依你。”说完,他略显疲倦的说道:“跪安吧。”
“儿臣谢皇阿玛体恤,儿臣告退。”胤祯忙躬身说道。
回到毓庆宫,胤祯仍是欣喜不已,终于给八旗制度撕开了条口子,现在要做的便是将这条口子慢慢的撕大,在殿里踱了几圈,他才叫来包福全,吩咐道:“谴人去通知胤禟过来,另外谴人通知京城一等公以上的王公勋贵明日参加早朝。”(未完待续)
【第525章 宗藩关系】
待包福全躬身领命退下,胤祯又在殿内缓缓踱了起来,之所以叫老九胤禟前来,他是想把天津的军工作坊这一块暂时交给老九打理,旗人入作坊务工不是件小事,这些个旗人个个都是大爷,七弯八拐都能跟一众王公勋贵拉上关系,没个得力的人坐镇,根本镇不住他们。
再则,跟八爷党关系亲密的王公勋贵不少,由老九前往天津坐镇,不仅可以省却很多麻烦,而且也易于获的大多数王公勋的大力支持,这事关系甚大,他可不想出任何纰漏。
包福全很快就去而复返,进来躬身禀报道:“太子爷,上书房王掞、富宁安二位大人在外求见。”
“请他们进来。”胤祯停住脚步,随口吩咐道,而后缓缓踱回书案边落坐。
王掞、富宁安二人来的极快,进来请安见礼后,富宁安便躬身道:“禀皇太子,大清皇家海军一众将领皆系青年俊杰,因战功而白身晋三、四品者比比皆是,实属罕见,今海军又征日大胜,年少高位,既不利于人才作养,亦恐遭物议,奴才恳请押后封赏。”说完,他便躬身呈上早已写好的奏章。
胤祯接过奏章,含笑道:“坐下谈。”说着翻开奏章略略看了看,而后抬头瞅了富宁安一眼,稍稍沉吟,才道:“富大人知道皇家海军现在的规模和初步的计划吗?”
不待富宁安开口。他就自顾接着道:“不算并入海军的水师。也不算仍在上海和天津的二万新兵,仅是现在海军征战的就有三万余人,如今海军才几个总兵和副将?五年之内,海军的规模就会在十万以上,这仅仅才是开始,近几年,海军还会源源不断的提拔大批将领。
远征欧洲在即,征日又系国战大胜,若不封赏,如何激励将士?远征欧洲四万里。不知有多少将士会葬身大海,埋骨异国他乡,朝廷岂能吝啬这点封赏?
我知道有不少官员嫉妒,但海军的封赏凭的是实打实的战功。有功不赏,何以彰显朝廷的公正?何以激励将士用命?
皇上早已有旨意,必须尽快封赏有功将士,富大人这份奏章,还是自己收回去吧。”
听的胤祯这番话,王掞、富宁安二人都是震惊不已,海军在五年内要扩到十万?那得要多少战舰?战舰维护、火器火药的消耗,再加上兵饷,一年的开支至少要上千万,朝廷如何养的起?难道象打日本一样。通过不断的战争获取赔款?
富宁安不敢多想,既然康熙已经下旨,他这份奏章除了得罪人之外,不会再有任何作用,听的胤祯让他收回,他赶紧的起身上前取回奏章,心里暗暗感激胤祯厚道。
见富宁安碰了个大钉子,王掞自然不想多事,朝廷是否有能力维持那么庞大的兵力,不关他的事。海军可是皇太子的心头肉,在这上面与皇太子较真,纯粹是自找苦头,不过,日本和亲一事。他仍是想一探究竟,这很可能暗示着大清对外政策有重大变化。指望胤祯主动解释,可能性不大。
沉吟了下,王掞便欠身道:“日本既已称臣纳贡,便是我大清藩属国,派遣公主和亲,无例可循,皇太子乃是我大清储君,如此和亲,众藩国必然趋之若骛,大清藩国众多,若都蜂拥效仿,该如何应对?微臣愚顿,还请皇太子指点。”
“无例可循?难道事事皆有例可循?什么事不是从无到有?”胤祯连声反问道,稍稍停顿,又语气沉重的说道:“尔等都是饱学之士,不可一味的因循守旧,人云亦云,这个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变化,要与时俱进,要勇于创新,敢于创新。
就以火器来说,最初的火器是什么样子?不是经过无数次的创新,改良,能有今日之威力?以律法而言,远有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近有张居正变法,我朝的‘摊丁入亩’也是变法,哪有一成不变之法?岂能事事尊循旧例?
而今海贸昌盛,各种新奇事务层出不穷,一味的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便会落后,落后便要挨打,日本为何称臣纳贡?愿赔巨款?本宫今日明白告诉你们,因为海军在江户一战就杀了他数万人,而自身仅仅伤亡二百余人。
如今大清的敌人不在周边,而是远在四万里之遥的欧洲,因为欧洲各国勇于革新,在不断的进步,大清如是不思进取,不知革新,不知与时俱进,不消数十年,日本就是我们的前车之鉴。
二百年前,谁敢想,谁会想到欧洲人会横跨四万里之遥来到我中华,看看京城的这些欧洲传教士,传教士能来,他们的军队同样也能来,西班牙的舰队不就很好的例子?西班牙能来,难道英国、法国、荷兰等国的舰队就不能来?”
王掞、富宁安都没想到,问一句日本和亲之事,胤祯却抓住无例可循,借题发挥,大加痛斥,二人都是人精,从这番话隐隐猜到胤祯又要开始革新了,听他的语气,似要进行大变法,两人都是颇为的担心,历来变法都没什么好结果,大清更是以少驭多,大变革自然也就更为艰难。
大清入主中原以来,一直就动荡不安,如今好不容易天下太平,却又摊上这么一个喜欢革新的皇太子,两人都是暗暗长叹,看来又要穷折腾了。
胤祯稍稍停顿,呷了口茶,才接着道:“大清能派公主和亲,各藩国为什么不能派公主来大清和亲?堂堂宗主国,难道还不敢接受一众藩属国的和亲请求?来多少本宫都照单全收,诺大的紫禁城,难道还容不下几个藩国女子?不仅如此,本宫还有意着各藩国谴质来京,岁岁纳币,各藩和亲也要形成定例。”
王掞、富宁安不由暗暗心惊,大清众多的藩属国,实际上只是每年或者是隔年甚至隔上三、五年谴使朝贡,表示臣服,大清对各藩国的内政外交向不干涉,皇太子令各藩国和亲,押质,纳岁币,显然是准备实际有效的控制各藩国的内政,此举虽然能大大加强对各藩国的控制,但也极易遭到各藩国强烈反对,难道大清皇家海军准备对周边各藩国动武?
这可是天大的事情,胤祯又是刚从小汤山行宫回来,难道康熙已经允准了?王掞、富宁安都拿捏不定,自然也不敢轻易表态。
胤祯也只是先吹吹风,借二人之口传出去看看朝中的反应,并不指望两人能够表态,说完之后,便淡淡的道:“跪安吧。”
待二人退出,胤祯也松懈下来,惬意的靠在椅背上,他放出这个风声,确实是有意改变大清目前的宗藩关系,大清虽然是宗主国,但对一众藩属国根本没有实质上的管理和控制,完全可以说是徒有虚名,各藩属国除了谴使朝贡,册表请封、名义上臣服之外,不受任何限制。
谴使朝贡就不用说了,那完全是赔钱赚吆喝,大清皇帝赏赐朝贡使者的钱物远远超过各藩国朝贡的那点东西,而且还特许朝贡使团在会同馆免税贸易,这种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事,自然是使各国趋之若骛,各藩国都是千方百计的来朝贡,特别是爱占便宜的朝鲜,每年除了贺冬至、贺正朔、贺圣节、纳岁币的四次固定朝贡使节外,各种不定期使节更是源源不断。
朝鲜每年纳岁币的情况,胤祯只知道之前是黄金一百两,白银一千两,但经多次减免之后,他就不清楚了,这点子银钱根本就不够塞牙缝的,相比起他们的使团贸易免税和回赐的钱物,大清完全是亏本,仅是名义上好听而已。
各藩国的册表请封也不过是表面文章,上表请封,鲜有不允准的,即便是如此,各藩国也并未及时的上表请封,小小的琉球连换了两任的国王,都未上表请封,别说责备,根本就无从知道。
胤祯此举,不仅是要改变这种松散的宗藩关系,这只是一个信号,大清从今年开始,要对各藩国步步紧逼,有针对性的,逼到他们一个个造反,好有出兵的借口,周边沿海各藩国,要让他们造反是亡国灭种,不造反,也亡国同化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