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 华 人 民 共 和国十大元帅-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13年朱德调入部队,在云南南部临安(今建水)、蒙自、个旧一带指挥部队在深山密林中同法帝国主义支持的土匪武装作战,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套流动游击作战的经验。 

1915年升至团长。同年,参加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战争。 

次年,在川南纳溪一带山地同敌人激战一个半月,以善打夜战和白刃格斗而著称,常以少胜多,出奇制胜。 

1917年升旅长,在四川参加反对北洋军阀段祺瑞的护法战争。 

1922年到上海、北京寻找共产党,曾会见陈独秀并提出入党要求,陈予以拒绝。 

1922年9月,他前往德国留学, 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6月在柏林参加德国共产党组织的声援中国运动大会,被德国当局逮捕并吊销护照。 

1925年7月赴苏联学习军事。 

1926年回国,被派往川军从事争取杨森的工作。 9月,英国军舰炮轰万县,造成中国军民死伤近千人的惨案。他鼓励杨森对英采取强硬态度,截击英舰并通电全国。11月,他和杨闇公、刘伯承组成中共重庆地方军事委员会,策划沪州、顺庆起义,策应北伐。 

1927年初,遵照党的指示,到江西南昌创办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培训军事干部。 

1927年4月,兼任南昌市公安局局长。 

1927年 8月,他参与领导南昌起义,任第九军副军长、军长。 

1928年 1月,同陈毅发动席卷十余县的湘南起义,将革命武装同农民运动结合起来,先后成立工农革命军第一、第三、第七、第四师。 

1928年4月,同陈毅率部队到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合,成立工农革命军(不久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任军长。 

1929年初,他和毛泽东率红四军主力下井冈山,向赣南转移。 

1929年 2月10日,他和毛泽东率部在江西瑞金以北的大柏地歼灭追军近千人,才摆脱国民党军的跟踪追击。随后,他和毛泽东率部转战于赣闽边界,建立了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后发展为中央革命根据地)。 

1929年12月,他在中共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上作了军事报告。 

1930年 6月,他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总指挥。 

1930年8月,任第一方面军总司令、红军总司令。 

1930年9月,在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 

1930年底至1931年 9月,他和毛泽东指挥第一方面军,挫败了国民党军的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围剿。 

1931年11月,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1933年春,同第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周恩来一道,,粉碎了蒋介石发动的第四次反围剿。 

1934年 1月,他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1934年10月,参加长征。 

1935年 1月,在遵义会议上,他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他继续任中革军委主席、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后摆脱了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于 6月同第四方面军会师。 

1936年 6月,第二方面军和第四方面军会师后,他和刘伯承、任弼时、贺龙、关向应等一起,维护中共中央的领导和红军的团结,继续同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进行斗争。 

1937年 7月,卢沟桥事变后,同周恩来、叶剑英代表中国共产党到南京参加国防会议,就国共合作抗日问题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1937年 8月,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后改为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率领八路军东渡黄河开赴华北前线对日作战,取得平型关等战斗的胜利。 

1937年10月,率八路军总部和一二九师挺进晋东南。 

1938年 4月,与彭德怀等指挥部队挫败日军对晋东南抗日根据地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同年秋,根据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指挥八路军各师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 

1938年……1939年间,他先后兼任第二战区东路军总指挥和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曾指挥部分国民党军队同八路军一起对日作战。 

1940年2月,他和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主力一部,在平汉铁路两侧先后进行卫(河)东战役和磁武涉林战役。 

1940年5月返回延安后,参与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领导,协助毛泽东指挥全国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对日伪军作战。 

1941年 11月,负责领导新成立的军事教育委员会并兼任军事学院院长。 

1945年 4月,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总结了八路军、新四军对日作战的经验,阐述了中国人民抗战的路线、人民军队的建军原则和养兵、练兵、用兵的方法。 

1945年6月,在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1946年 6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协助毛泽东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 

1947年3月,中共中央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后,同刘少奇、董必武等组成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到华北进行中央委托的工作。 

1947年秋季,亲临华北前线指导作战。 

1947年10月,指导晋察冀野战军取得清风店战役的胜利,对扭转华北战局起了关键作用。1947年11月,指导晋察冀野战军取得石家庄战役的胜利。此战开创了解放军攻占坚固设防的大城市的成功先例。 

1948年 5月,代表中共中央出席在河南濮阳召开的华东野战军前委扩大会议并视察华东部队,作重要讲话。 

1948年9月后,参与组织、指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949年4月,同毛泽东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部署渡江和解放华南、西南、西北等重大战役,解放中国大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并继续任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1950年参与制订抗美援朝的决策、并亲自向中国人民志愿军干部作赴朝参战的动员。 

1954年9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1976年 7月 6日在北京病逝。 


 


横刀立马彭德怀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毛泽东 

彭德怀(1898~1974),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者,军事家,共和国元帅。1922年考入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学堂,参加过北伐战争,后升为团长。1928年4月参加共产党,组织了平江起义,率部上了井冈山。担任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参加了历次反“围剿”。抗战爆发后任八路军副总指挥。解放战争中任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解放后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抗美援朝战争中任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1955年被授元帅军衔。彭德怀元帅为中国革命以及国家和军队的建设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1. 平江起义上井冈 

彭德怀出身于湖南湘潭县一户穷苦农民家庭。少年时期只读过两年书,十岁就靠给人放牛维持生计,饱尝了富人的凌辱和压榨。他还当过挖煤工人和修堤的苦力。彭德怀生性刚强正直。从小就对剥削阶级的压迫剥削充满仇视。 

1916年3月,彭德怀(当时名彭德华)投到湘军当了一名二等兵,由于作战勇敢几年后升为连长。与黄公略等青年秘密组织了“救贫会”,因秘密处死恶霸区盛钦遭通缉而逃离部队。 

1922年8月,彭得华改名德怀入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学习。次年毕业,在湘军中任连长。1926年任营长,参加了北伐战争,在自己的营中建立了士兵委员会。他所在的一营各连都成立了士兵委员会,该会章程的核心就是“救贫”。1928年初彭德怀升任团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自己的团里成立了党委会,自任党委书记。 

1928年7月22日,在彭德怀的军事生涯中发生了根本的转折,与膝代远一起率领他的第一团发动平江起义,建立起工农红军第五军,任军长兼第十三师师长。同年十一月率部向井冈山进军。从此开始了建立和扩大革命根据地的军事斗争。到1930年春,率部把湘赣边区根据地扩大到十个县城的范围。同年七月率部进攻长沙,三天打了四仗,追击敌人百余里,顺利攻占长沙城。筹款数十万元,缴获枪械四千余支,解放被关押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数千人,招收红军战士七千余人。这是红军建立初期的一次辉煌胜利。 

红一方面军成立之后,彭德怀任副总司令,协助毛泽东、朱德指挥反“围剿”斗争。在第一次反“围剿”斗争中,他率第三军团配合一军团一举歼敌万余人。在第三次反“围剿”中,战斗异常激烈,敌人两个团占据有利地势把我军一个连压在山腰。在危难之际,彭德怀挥刀杀出,身先士卒,一个猛冲重创并击溃了敌人,为受压制的连队解了围,随后率部组织反击,消灭了这股敌人。在毛泽东受排斥后,协助组织并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一直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撤离中央苏区,彭德怀始终率兵为根据地的巩固和扩大而苦苦地冲杀。 

2. 横刀立马长征路 

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彭德怀较早地认识到“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对荒唐的军事指挥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但他作为一个军团的领导无力左右局势,虽然率部奋勇冲杀,但却不能挽回根据地被丢光的颓势。 

彭德怀在江西率红三军团开始了长征,他指挥部队冲破敌人的重重封锁,进入湖南境内,与湘军展开激战。他亲率两个团抢战湘江渡口,指挥部队与敌人激战三个昼夜,掩护中央纵队和后卫部队安全渡过湘江。在遵义会议上,他坚决支持毛泽东的主张,赞成更换领导。 

遵义会议之后,中央军委决定把一、三军团和干部团交彭德怀指挥,形成较强的战斗力,北渡赤水、回师攻娄山关。娄山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彭德怀亲临前沿察看地形,然后以两个团迂回敌后,两个团正面进攻,经夹击夺占娄山关。随后乘胜直逼遵义城。敌人急调两个师的兵力增援遵义守军。彭德怀在城西老鸦山一带以逸待劳,伏击敌人,经激战击败了敌军,再占遵义城。这是红军开始长征后的第一个大胜仗。 

1935年夏,当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地区会师后,张国焘提出了与中央相背的进军路线,在危机关头,彭德怀坚决支持北进陕甘边区的意见。9月12日,中共中央在川甘边界俄界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把红一方面军与军委纵队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由彭德怀任司令,毛泽东任政委。下辖三个纵队。中央成立五人军事小组,由毛泽东、周恩来、王嫁祥、彭德怀、林彪组成。俄界会议之后,中央红军继续北上。 

1935年10月19日,毛泽东随陕甘支队一纵队到达陕北保安县的吴起镇,不久,彭德怀率二、三纵队到达陕北与红二十六、二十五军会合。红军到达陕北后,敌人几个师的兵力追击而来。毛泽东当即对彭德怀说:“我们打退追敌,不要把敌人带进根据地。”彭德怀立即布置歼敌阵势。10月21日,彭德怀率师在吴起镇西南山上对准马鸿宾的三十五师骑兵团下手,一举将该团歼灭。随后又打垮了东北军白凤翔的骑兵团。红军乘胜进攻,打挎了敌人另外三个团。敌人受此迎头痛击,溃退回去,不敢进入陕北根据地。吴起镇战斗胜利后,毛泽东异常兴奋,立即挥毫赋诗一首:“山高路险沟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足见毛泽东对彭德怀军事才能和功绩的肯定。但彭德怀不居功自喜,立即把诗的最后一句改为“唯我英勇红军”。 

3.血雨腥风战太行 

抗日战争时期,彭德怀任八路军副总司令。他坚决支持毛泽东提出的“坚持独立自主的游击战”的方针,同时,根据自己对形势的认识,提出了“不放弃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思想,对毛泽东的抗日战争原则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1937年底,彭德怀等率兵东渡黄河,深入太行山区,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经过八个多月的浴血奋战,在国民党七十万华北驻军全面崩溃、十万日寇疯狂进攻的条件下,硬是逆敌而进,在五台山、太行山、恒山、华北平原展开了全面游击抗战。到1938年底,建起了晋察冀、晋冀豫、晋西北三块根据地,发动民众数十万人,八路军的队伍也由三万人上升到十五万人之多。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初步形成规模。 

抗日战争中,既是坚持联合抗日一致对外的方针,又要对付国民党军队制造的磨擦。彭德怀是位敢打敢拼的勇将,历来对反动派仇视痛恨,对阎锡山、蒋介石的进逼也窝着一肚子火,但还是忠实地执行毛泽东团结抗日的方针。对待国民党军队制造的磨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