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帝师-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史又讲给台下的学生的时候,那心中盈满的愤怒和不甘。

    深吸了一口气,夏鸿升坐下在了书房的书桌后面,然后铺开纸张,奋笔疾书了起来。

    夏鸿升一般情况下是不写奏疏的,因为比起奏疏,他更加倾向于当面向李老二进言,能够讲解清楚。然而对于需要系统的、长远的进行的计划时,为了能够尽可能的完善,把自己能想起来的东西都融汇到一起。尽可能的详尽,这时候夏鸿升才会选择书写下来,想起来一些,就补充一些,一直到再也想不出其他的了,才算完成。这是草稿,然后夏鸿升会对草稿进行整理和修改,使其逻辑通顺,形成正是的奏疏。自然,格式用语之类的同其他大臣的可不一样。夏鸿升所写的奏疏。更像是后世里公文的格式。

    夏鸿升将自己关在书房里面了两天的时间,才最终整理出来了这一份奏疏来,从头到尾又读过一遍,觉得已经详尽了。这才从书房里面走了出来。

    天色到底亮的早了,晨风习习,从早晨起来就开始带着些熏暖的意味了,远远的空中飘过来一团团白色的飞絮,沾在了脸上一痒,这才惊觉已然又到了飘絮时节了。

    “公子。该上朝了。”齐勇已经准备好了马车,过来叫夏鸿升了。

    夏鸿升点点头,出门之后乘上马车,奔向朱雀门去了。

    朝堂之上,李世民也并未再提起突厥之事,不过看迟迟没有动静,似乎李世民并不打算现下立刻就对突厥动手了。也或许李世民仍旧正在考虑之中,或者已经同那几个心腹大佬有了某种定计。

    几个臣工上奏了之后,李世民便问了一句:“诸位爱卿,可还有什么事情要奏?”

    夏鸿升并未从队列中走出来上奏,袖中的奏疏是准备等散朝之后去当面呈送给李世民的。在这种公开的场合并不适合说这些事情,既然是保密工作,自然要让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了。

    “若是诸卿都无事了,那便退朝吧!”李世民哼站起来挥了挥手,然后便转身离开了。王德在后面喊了声退朝,文武百官便开始齐齐告退一礼,然后离开太极殿了。

    夏鸿升每走,慢吞吞的留在后面,见百官都差不多快要出去完了,就请了内侍前去通报,自己则在前面等着。

    很快,内侍就前来告知夏鸿升,可以过去了。

    夏鸿升走到后面,李世民正坐在前面,准备要翻阅奏疏,见夏鸿升进去了,就问道:“怎么,可是那《三国演义》又写出了新章回来?”

    “启禀陛下,是又写出了几回来。”夏鸿升躬身施了一礼,说道:“臣今日……”

    “那且先呈来给朕过目,其他事情等朕看过之后再说。”李世民打断了夏鸿升的话,然后便令王德过去,走到了夏鸿升的跟前来。夏鸿升只得先将书稿给了王德呈送上去。

    李世民伸手就一把从王德的手中拿走了书稿,立刻埋头看了起来。

    夏鸿升见李世民看的投入,也只好等着,等他看完之后再说技术保密的事情了。

    “好!哈哈哈哈!……”李世民忽然一拍桌子:“好!真是神乎其神!哈哈哈哈,草船借箭之策出人意料,这诸葛孔明真乃奇才也!”

    夏鸿升正眼观鼻鼻观心的走神儿呢,李老二突然间一拍桌子哈哈大笑吓了夏鸿升一跳,抬眼一看,就见李老二正看的津津有味,心道这三国的威力果然不是盖的。连李老二都能被迷成这样,莫非真的正应了那句不是英雄,不读三国?

    李世民看的十分投入,很快又翻过了几张纸来,看着看着,又突然眉头一皱:“这……这也太……借东风烧赤壁,东风也能借来?”

    说完,抬起头来看向了夏鸿升,说道:“夏卿,这诸葛孔明智谋过人不错,可这借东风之行径,却也未免太过神乎其神了吧?有这等仙家本事,又何必花费那么大的功夫去对付曹孟德?”

    “启禀陛下,这哪里是什么仙家本事,不过是那诸葛亮拥有十分丰富的格物知识,所以预测到会有东风,因此在七星坛上只是装腔作势装作使用法术,同时震慑江东而已。”夏鸿升笑了笑,对李世民解释道:“陛下,赤壁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江上本就多风,夏季风向东南,冬季风向西北,其中常有往复,冬日虽常吹西北风,可当中也有某些时日里面因为气温的间段性回暖升高,而在局部地区挂起东风。诸葛亮并非是会仙家本事,而正是熟识这些格物知识,感受到了气温的升高,故而推测出会有东风来。然后为了制造玄机,扩大孙刘联兵中刘备方面的贡献和影响,也增加东吴对他的忌惮,同时制造机会,逃离三江口合周瑜的陷害,故而才故意设坛作法,故弄玄虚,说是从天上借来了东风而已。”

    “原来如此!”李世民恍然大悟:“这格物之道,当真是包罗万象,犹如神技啊!”

    李世民感叹着,将手中的书稿交给了王德。这已经是习惯了,夏鸿升新写出来的书稿让李世民头前看过之后,李世民就会交给王德命人抄录下来,再让宫中禁卫送回夏鸿升家中。

    “正是,陛下,格物一道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若是我大唐能够有无数个犹如这诸葛亮一般精通格物之道的人才来,何愁四夷不服,天下不定?何愁国家不富裕,军队不强大?何愁百姓不安居,臣民不乐业?!”夏鸿升笑着向李世民说道。

    李世民盯着夏鸿升看了看,继而笑了起来:“夏卿这是话中有话啊?”

    “臣的确有这个想发。臣常常想,倘若有一天,大唐学习格物之道的人能如同书生士子学习先贤之言一般多,如同文人墨客精研儒家经文一般精研格物。那时候,咱们大唐该是多么的强大!”夏鸿升向李世民行了一礼,说道:“不过,微臣还没有想到应该怎么做,等微臣想到了,一定禀告陛下斟酌。”

    “呵呵,也好,朕有的是时间,等夏卿考虑清楚。”李世民笑了笑,又问道:“夏卿今日前来,还有何事?”

    夏鸿升掏出了奏疏来:“臣今日前来,是想要奏请陛下召集心腹之臣,制定技术保密之策!”
………………………………

第246章 流水线生产法

“技术保密?”李世民一愣,看了看夏鸿升:“夏卿且细细道来。”

    夏鸿升点了点头,说道:“启禀陛下,微臣所说的技术保密,就是说为了维护咱们大唐的技术权益,我们应当制定出来一套明确而具体的保密规定,形成国家规范,然后按照国家规范程序,对咱们大唐所拥有的技艺及其成果,进行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类保护措施进行保护,而不被他国人员学去的事情。”

    “你是说,就像朕严令禁止私铸百炼钢,禁止百炼钢刀外传一样么?”李世民皱了皱眉头,说道:“朕自然知道其中利害,也已经严令这些东西不能外传了。”

    “陛下,微臣觉得做到这种程度还远远不够,并没有最大程度的发挥出咱们的技术领先优势来。”夏鸿升对李世民行了一礼,说道:“陛下,微臣先来说一说什么是技术领先优势。打个比方来说,就好比种植粮食,中原人祖祖辈辈种植粮食,知道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浇水,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除草,什么时候收割。这些所知道的东西,就是种植粮食的技术。因为有这些技术,所以只要不逢天灾**,不天下离乱,那中原的百姓就可以依靠这种种植粮食的技术去耕种田地,进而收获许多粮食来。而突厥人,不知道如何获得种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播种,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可以种植什么,没有这些种植粮食的技术,所以他们吃不上粮食,只能吃牛羊肉来,只能从中原花钱买来粮食,而且就算是把粮食给了他们,他们也不会耕种。相比之下,自然是中原人获利。陛下,这就是技术优势。如今咱们大唐有许多远远领先于周边他国的技艺,比方说您刚才提到的百炼钢技术。咱们有百炼钢的技术。所以咱们可以做出百炼钢刀,更加的坚韧锋利,更加的坚硬。而突厥人没有这种技术,所以他们做不出来百炼钢刀。如此一来。作战的时候咱们就有了兵器上的优势。可若是有一天这百炼钢的技术被他们学了去,他们也会打制百炼钢刀了,到那个时候,咱们在兵器上的优势就不存在了。”

    夏鸿升向李世民解释道:“反过来说,突厥人有更好的驯马、养马的技术。所以他们的战马比咱们的战马健壮,体力更好,跑得更快。而咱们没有这种养马的技术,所以咱们的战马就不如突厥人,所以突厥人进献来的战马也不少,可因为咱们不知道该怎么养,所以就渐渐消耗殆尽,终究还是没有像突厥那样好的战马。可若是有一天咱们得到了那种养马的技术,咱们就能够根据这种技术也养出好的战马来,那突厥的优势便不复存在了。所以。对于领先的技术的保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接着说。”李世民面无表情,静静的听着。

    “经过这几个例子,相信陛下已经明白技术保密的重要性了。而反观我朝,技术保密工作其实十分不到位。当然,前几日里阎尚书去了微臣家中一趟,微臣这才知道已经有了军机坊,这就是咱们大唐在技术保密方面的一个巨大进步,也是陛下圣明的体现。将这些事关重大的机要技术单独罗列出来,由单独的专门机构负责。这只是技术保密工作的第一步。后续,还有人员选择方面,以及相关人员的方面。这些陛下已经注意到了,陛下让阎尚书选择无家室的工匠。避免工匠被人胁迫,这就十分有效。除此之外,咱们还可以采取其他的措施,比方说将工匠的家人聚集起来单独僻处一个地方让工匠家眷居中,并派兵保护,如此一来既能够让工匠安心。又能够将工匠的家室反而成为咱们手中的人质,避免有哪个工匠被人收买。还有,关于生产制作方面,如何运用一套行之有效的生产方法,避免工匠全部了解某件机要物件的全部过程,这也是十分重要的。”

    “等等,夏卿,你前面所言二者,朕都明白,也十分用心。命阎尚书督管军机坊,也是出于这一番思量。如今我大唐有太多不能让其他人得到的东西,比如百炼钢,比如新式马刀,比如马掌,比如制盐之法,比如夏卿的望远镜……这些东西万一落到了敌人的手中,那对我大唐来说危害甚大,故而朕才命阎尚书单独设立军机坊,专司这些机要的物件制作。”李世民对夏鸿升说道:“可夏卿所言,避免让工匠知道机要物件的制作,朕却是要问了,若不让工匠知道如何制作,那这东西又如何能够做得出来?”

    “关于此,微臣正有一套工匠制作方法献于陛下,同时还有如何更加发挥出技术的优势来,通过技术最大程度的为我大唐谋利的具体方法。微臣都写在这本奏疏里面了,还请陛下过目!”夏鸿升躬身一礼,伸出双手呈上奏疏,王德便立刻过去取过来呈给了李世民。

    “恩,朕看看……《关于进行技术保密、利用技术优势获取经济效益以及标准化流水线生产法的报告》……呵呵,夏卿的奏疏还是这么……恩,直白!”李世民接过夏鸿升的奏疏之后,低头看了看封面,不禁哑然失笑,摇了摇头,翻开到第二页开始看了起来。

    那是,千百年之后的后人说不定还能发掘出哥留下的奏疏,到时候惊死他们!哈哈,到时候新闻里面怎么写都能想象的出来――震惊!昭陵发现现代公文文体,经专家鉴定属于唐朝!巧合?穿越?

    夏鸿升心中臆想着,一边看着李世民的反应,就见李世民看着看着眉头就紧皱起来了。在奏疏里面夏鸿升写的可比方才说的更加具体细致的多,相信李老二只要没有糊涂,就能够意识到这份奏疏的含金量。

    果然,就见李世民越往后看,脸上的神色就越是惊讶,待看到后面,猛地抬起了头来,冲夏鸿升说道:“夏卿,这标准化流水线生产,且速速为朕道来!”

    “微臣遵命!”夏鸿升躬身行了一礼,然后解释道:“其实很容易理解的,陛下。还请陛下准许微臣问王总管几个问题。”

    李世民一愣,看了看王德,见王德也是一脸吃惊,于是点了点头:“问。”

    夏鸿升再次行礼,然后问道:“王总管久在宫中,可知道这宫中衣物,是由谁来做的?”

    “回夏侯的话,宫中衣物,皆为尚衣间中宫女裁缝所做。”王德躬身向夏鸿升行了一礼,答道。

    夏鸿升点了点头,又问道:“那我再问王总管了,这一个宫女裁缝制作一件衣物,需要几天的时间?”

    “这……这怕是还要看是如何的衣物了。若是寻常宫娥内侍穿的衣物,裁剪缝制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