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鸦片战争实录-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过这个条约,明文规定了割让香港岛,并开放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作为通商港口,中国保证偿付没收的鸦片价款六百万元、公行负债三百万元和英国远征费用一千二百万元。其中有的赔款虽已在广州付清,但英国索要了双重的赔款。
    另外还规定了释放英国俘虏;释放因同英国有往来而被捕的中国人;关税问题及建立对等外交关系等条款。
    第二年又在虎门补充签订了有关治外法权及其他细目。

    不义之战

    比如说,在日本高级中学的世界史教科书中,关于鸦片战争就有这样的论述:“为了打破中国不正常的贸易形式,借口英国商人的鸦片被烧毁,英国(对中国)宣战。”
    只能通过公行的贸易形式,也许是不正常的。但是,打破这一形式是否就是战争的真正目的呢?鸦片被没收是否只是借口呢?
    事实真相恰好相反。迫使中国承认鸦片贸易才是战争的主要目的,打破不正常的贸易形式不过是一个借口。
    贸易形式是根据该国的情况来决定的,外国不应以武力来进行干涉。英国“爱国的”历史学家可能是这么想的:武力干涉外国的贸易形式已经是不义之战,但和为鸦片而战相比,其不义的程度还要轻一点,因此而歪曲了战争的主要目的。日本的教科书的编写者不知不觉地也采用了这个说法。这个重要的问题是必须要弄清楚的。
    公行的垄断制度,缩小了清朝的对外贸易窗口,这对英国来说,也许带来了种种的不便。但是,在鸦片战争开始的六年前,英国本身不是也采取了由东印度公司垄断对清贸易这一不正常的形式吗!    
    清朝方面并没有反对通商,就是在英国人退出广州之后,林则徐等人仍然以谕帖的方式苦口婆心地劝说:只拒绝鸦片,其他的商品都可以自由地交易。    
    如果说公行的制度不便,那也有商谈的余地,而且打破贸易形式所带来的利益也决不值得派遣远征军。即使取消了公行,窄小的贸易渠道也许会增多,但也不可能想象贸易量会大量增加,中国对外国商品的需要是有限的。
    义律不准本国国民保证“不带进鸦片”,这正是因为他始终打算要带进鸦片。
    对于孟加拉政府疲弊的财政来说,鸦片可以说是一笔救命的收入。中国如果不买鸦片,英国对印度的统治就会动摇,英国必然要为鸦片而战。
    为这场不义的战争——为了鸦片的战争——辩护的观点在当时就已经存在,在那个有名的《中国丛报》撰稿人的论文中就可以发现这种观点,如约翰·马礼逊的观点就是这样。他认为英中两国间冲突的根本原因是清朝政府傲慢的中华独尊思想与英国人进步的自由精神的矛盾,极力辩解鸦片贸易不是“根本原因”。这是明日张胆的偷梁换柱手法。
    英国国会同意支出战费,决不是只为了打破“中华思想”这一目的,英国的国会议员是因为对英国臣民的财产——鸦片遭到没收而感到愤慨,才投赞成票的。
    总之,鸦片战争始终是为了鸦片的战争,所以打击“中华思想”或打破“公行垄断”的不正常贸易,只是战争的结果,决不是战争的主要目的。   
    受到产业革命的洗礼、国运隆兴的维多利亚王朝的英国,同兢兢业业为乾隆盛世收拾后事,处于衰世的道光朝的中国不得不交战,这确实具有讽刺的意义。
    道光皇帝的精神世界,简直可以说是仅由一个“俭约”的细胞构成的。道光皇帝除了为盛世收拾后事外,没有其他任何才能。
    英军第一次进攻舟山群岛时,定海三营守军仅有二千人。这里是海防的要地,原来常驻一万多大军,为了俭约而把兵员大量削减了。而且军队的薪饷极低,定海的二千守兵平时都从事木工、瓦工或酿酒的副业,这是一支“半工半军”的军队。
    两个义律把军舰开到天津洋面时,北京大惊失色,道光皇帝动摇了,其实这也是有原因的。天津的守军只有八百人,而且很多士兵是在看守仓库、监狱和城池,或从事传令杂役。实际的战斗兵力只不过六百人。在北京的附近天津发生战争,那就一切都完了,决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他们大概是这样想的,因此削减了兵员。
    林则徐没收了英国商人二万箱鸦片,每箱赏给茶叶五斤。关于这件事,林则徐在奏文中特意提到这笔款子由自己来筹措,好使皇帝放心。国库里支出一两银子,道光皇帝都会不高兴的。    
    在广州缔结停战协定时,道光皇帝首先发出的命令是:裁撤(削减)防兵,节约靡费(军费)。
    本来应当增强军备,以防敌人再犯。两江总督裕谦风闻英军窥视浙江,恳求暂缓裁减军备,而道光皇帝却用歪理驳回了这个请求说:如果英国真有这样不逞的意图,为什么事先泄漏(进攻浙江的)秘密,使其变为风闻呢?
    所以,当时的中国只能说是“厌厌无生气”,根本无法敌过“七海之王”大英帝国。    
    当时中国的有识之士不了解外国情况,乃是不得已的。拿林则徐来说,他也是到广州赴任之后才大量吸收外国知识,当他了解了情况,才理解到问题的严重。所以他把收集到的各种资料交给有文才的魏源,劝他从事关于外国的著述。
    林则徐从浙江军营流放新疆的途中,于道光二十一年六月(一八四一年七月)见过魏源一面。当时英军已撤出舟山,舞台再次转到广州,英国正在上演更换特命全权大使的丑剧。
    第二年,英军进攻华中,溯长江而上,魏源居住的扬州也是一片混乱。扬州在镇江的对岸,镇江正经历了一场惨不忍睹的战斗,战火幸而没有延烧到扬州。有人说这是因为扬州的商人向英军付了赎城金(ransom),因此才免遭了进攻。其实英军的进攻目标,在镇江之后是南京,计划中根本没有扬州。从军翻译马礼逊对所谓的“赎城金”要价六十万元,扬州的商人还价为一半。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进攻扬州,赎城金等于是白赚,所以马礼逊半价也同意了。这就是事实真相。
    在南京条约签订那一年的十二月三日(阴历),魏源的五十卷《海国图志》脱稿。
    对于渴望了解外国情况的知识分子来说,在一段时间内,除了这部书外,没有其他可供参考的资料。日本的情况也是如此。据说此书传到日本后,数年之间刊刻达二十余种。这是一部把东亚有识之士的眼光引向海外的宝贵的著作。
    另外,在一些报告中谈到中国人在鸦片战争中种种不爱国的行为。确实有不少中国人充当英军的走狗,为英军侦察,焚烧中国兵船,或充当军夫,为英军拉大炮,袭击清军。这在英国人的眼坚看来,好象是中国人道德上的堕落。
    但是,有必要记住当时的中国是满族政权。在一个受异民族统治的国家,向当时的政权宣誓忠诚,应该说是违反民族大义的。满洲人也好,英国人也好,对于汉民族来说都是异族。同样的道理,充当英军的走狗也好,当上清朝的将军也好,同样都是卖身于异族。
    “与其把国家交给满人,还不如交给洋人。”——这两句话是日本是非闲人作的《清季佚闻》中作为龚自珍所说的话而介绍的。当然出典不明。    
    清代的“文字狱”十分可怕,凡是触及到种族问题的人,都要受到血腥镇压。所以不论怀有多么强烈民族意识的人,都不能在其著述中公开地表白出来。龚自珍大概也是害怕血腥镇压,所以没有把上面的话变为文字。他那晦涩难懂的文章恐怕也是由于他极力想掩饰他的思想。
    不过,这更加令人不得不重视林则徐从北京去广州赴任时,给龚自珍所说的那句“事势有难言者”的含义。



第九章  三棱镜的时代


星斗南
    给鸦片战争点火的是主张严禁论的黄爵滋,实际站在第一线上的是林则徐。林则徐遭左迁后,在扬州拜访魏源,把在广州收集的资料交给了他。这些逸话很具有象征性。林则徐把黄爵滋提出的问题同现实联系起来,魏源又把它传之于后世。宣南诗社集团在进行接力赛。
    在英军进攻华中的前一年,龚自珍在丹阳突然去世,有人说是被毒害死的。他以诗人的直感预感到了时代危机,而他的死就好似表明他已完成了预言家的任务,以后将委让于鸦片战争及战争后的现实。    
    鸦片战争时的台湾道员名叫姚莹,此人在道光十年宣南诗社成立时因不在北京,所以没有参加。但从思想和人事关系上来说,理应视为宣南诗社系统的人物。他和林则徐的诗友张维屏及被人们称为狂士的张际亮等人关系亲密,尤其同黄爵滋更是亲密的盟友。他是嘉庆十三年的进士,比林则徐中进士还要早三年,但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林则徐已经历任巡抚、总督,而他不过是台湾道员。他虽是台湾的民政长官,但当时的台湾是在福建省的管辖之下,所以道员当然在巡抚之下,与按察使同格。
    英军预定进攻的路线中并未包括台湾,但台风把台湾与这场战争联系了起来。
    一八四一年九月二十六日,英国的运输船纳勃达号在台湾的基隆洋面遇难。当时正是英国舰队一度占领厦门,又从厦门退走之后不久。
    这只船上除了船长外,乘有航海士二人、事务长一人、第五十五团的白人士兵十七人、印度军伕一百七十人和印度水手七十人。船上小艇被海浪冲走或冲坏,能使用的只剩下一只。船长等高级船员加上白人士兵共二十一人,卑怯地丢下印度人,乘上这只小艇逃走(一说加上菲律宾人共二十九人)。对于英国这种无耻的“海国魂”,连西欧的史学家也称之为“shamefully”(可耻)。
    在被遗弃的二百四十名印度人当中,很多人淹死,游到岸上的有些被炮台里的中国兵杀死,一百三十三人当了俘虏。其中又有十九人疲劳而死,活着的只有一百一十四人。    
    正当台湾当局等待北京的指示时,北京下了谕旨:所有的俘虏在进行审讯和录取口供后,仅将头目暂时关押,其余一律正法,以抒积忿、快人心!
    当时英军的残暴行为已传遍全国,中国人都极其悲愤。    除九名头目外,可怜的俘虏们全部被斩首。
    第二年三月,英国三桅兵船“安”号又在台湾洋面遇难,爬上岸的五十七人中,四十四人被斩首。
    后来在南京媾和时,这些事件被提了出来。
    英国方面要求处分负责人,北京政府派总督怡良去台湾调查。结果了解到英国船不是被击沉,而是触礁沉没,台湾道员姚莹以伪奏罪被捕。    、
    这样,台湾的战胜英夷,实际上是被当作“捡来的功劳”。但是,尽管纳勃达号即将沉没,基隆炮台肯定是对准它开过炮。事件的调查是在媾和之后,肯定有着英国的压力,怡良的调查当然也要考虑到“不影响媾和的大局”。
    另外,各地的大官儿们都败在英军的手中,他们觉得大家都无例外地打了败仗才好。这样,英军就成为“不可抗拒的力量”。如果一个地方有了战胜的功绩,借口是“不可抗拒的力量”就说不通了,所以台湾当局一直受到其他地方打败仗的官员们的忌妒。怡良当然不能不考虑这些同僚大官儿们的利害关系。    
    姚莹被押往北京时,据《台湾通史》说,台湾“兵民汹汹罢市”。    
    问题是在于有没有进行炮击。处死俘虏是来自北京的命令,台湾没有责任。将士们确实开了炮,这是居民们亲眼看见的,所以大家不服,因此发生了罢市。对此事只能作这样的解释。
    姚莹并不想不加区别地把夷人全部杀死。同年十月,有二十五名英国平民在淡水洋面上漂流,他把这些人救起后,全部释放了。他的脑子里有着非战斗人员无罪的概念。
    姚莹只在牢房里关了六天,出狱后又被起用。这实际上也证明他所说的进行了炮击是真实的,同时表明处分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
    他被捕时,好友张际亮表示“与公共患”,带病来到了北京。姚莹获释,他高兴过度,一杯接一杯地痛饮庆贺酒,最后烂醉而死。他的死说明他确实是人们所说的狂士。林则徐在新疆听到张际亮的死讯,曾作诗哀悼他。
    前面多次提到的这些进步分子,虽然称之为反“维持现状”派,但他们都有自己的局限性,还不能说是反“体制”派。其中可能有一、二人(龚自珍的可能性最大)具有民族主义的反体制——反满清——的思想。但是,如果真要推翻中国传统的礼教体制时,他们恐怕还会站在防守的一边的。
    鸦片战争十年后,发生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而当时还活着的宣南诗社系统的人们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