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财迷抗日记-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犹太人技术工人等对共济会建设进度的加快起了很大作用。马鞍山基地的化纤厂又有一个化纤项目投产了,这就是说,现在除了尼龙和维纶化纤外,涤纶也可以生产了。如果工艺成熟,就可以再建造更大的生产车间,降低成本。另外,造船厂生产的第一条船下水了,潜艇生产也开始了。

马鞍山和芜湖,在这个时空都是我国铁矿的主要出口港口,现在科辉的钢铁厂建立起来了,铁矿就自己用了。把石油炼成汽油、煤油的炼油厂建成了。可以说,马鞍山和芜湖成了这个时空我国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是我国的重工业和大型化工业基地。

相对而言犹太人到了我国后,就业率并不算高。毕竟他们是不懂华语的,对我国的风土人情也不熟,找工作毕竟要困难得多。他们中工程师、技术人员的比例还是不高的。而且犹太人并不都是富翁,坐吃老本的人也不能太多的。

不过他们还是比较团结,成立了一个在华犹太人的组织,自己捐了点钱,又向各国的同胞要了点钱、粮食什么的,设立了基金。共济会才弥先生也支持配合,在安徽和上海找了地皮给他们用,建了难民营式的群落。在这些群落又开办一些华语学校、技术学校的,又有一些食品供应,这才算把找不到工作的人都安顿得挺好。

现在说要成立军队,帮助共济会,也是这个犹太人组织在操办。

…………………………

在六月十六日,财迷带着五百多人,坐“专用船队”,从上海到了北平,以应对华北的紧张局势。原来在赤峰的黄琪翔、章芝春等抗五军军部的人也到了北平,这样,他们就不用再老是通过电报来联系了。全国人民,甚至是全世界都认为日军肯定要入侵华北了,财迷还怕在他还没到北平,战争就开始了。国内的人肯定都是希望抗五军能胜利,不过有极少数人在希望抗五军能胜利的同时,损失最好大一点。这样最后让他们再派兵进驻华北。

但一直到六月二十日,抗五军的部队全部到达预定位置,做好了工事,战争也没有开始。这下财迷等抗五军将领底气也足了点,与辽宁接壤的长城等地,都由抗五军防守了,而北平、天津和保定等河北主要城市都由二十九军、东北军和晋绥军三个师驻守,一方面也算是预备队,一方面与当地的共济会控制治安。

而热河与辽宁的边境上的抗五军,东三省中共济会的武装,以及抗一军到抗四军中抗日坚决的部队,这时对日军的战斗就多了起来。这让关东军忙于应付,压力也大了好多。

日军没进攻是因为他们一直在开会讨论。日喷政界、军界这时经过对形势的分析,经过急进派与缓进派这么多天的争论,最后觉得这时还是不能进攻华北。

面对河北的形势,以关东军现在的力量,根本没有胜利的把握。而国内不发兵支持,他们面对有准备的抗五军,怕是不能占什么便宜。现在关东军对上抗五军就没什么把握,在没有大本营命令下打这仗,如果再打个败仗,士气更低了不说,对国内就更不好交待了。

这样,他们最终还是决定不打河北了。






第七卷 1935年 第二百一十一章 心黑脸皮厚

  ◆字数:2761◆


日军虽然不敢进攻河北,但总还是要找一点不进攻的理由,并且提一点对他们有利的条件。

不进攻的理由当然不会比制造进攻的借口难,他们说,因为现在中央军按他们的要求撤离河北,又把日军提出的责任人都撤了职,所以,日军可以不对河北采取军事行动。“皇军是爱好和平的”!

这样从面子上讲,日军算是讲得过去了。但如果因为中央军的撤离,而把河北、京津交给共济会了,这对日军也太不利了!于是日军就又活动开了,他们对南京政府提出,要傅作义的晋绥军或者商震的三十二军来驻守河北,最不济也要二十九军作为河北的守军,不许用共济会及其民众武装控制河北及京津地区。

日军以为这样提了,以为可以让晋绥军、三十二军和二十九军、抗五军等互相去争夺河北这块大肥肉。如果华人们能够互相打起来,那就更好了;不行的话,至少可以让一些部队离开河北,如果以后日军要攻打华北,压力也小一点。

日军对中央使了压,让他们来压抗五军。中央一看日军说可以不打河北,但是要求不让抗五军和共济会控制河北和京津,而让傅作义、商震或者宋哲元来驻扎河北。这在中央政府看来也不是什么坏事,共济会的势力已经太大了,河北当然不如给商震、傅作义或者宋哲元来掌控。看来这件事上,中央与日军方面方向是一致的。

于是,他们就开始做才弥先生的工作,并且与宋哲元、傅作义等人协商。以中央来选,当然是商震来当河北省的主席为最好,这些人中,他与中央的关系最好一点。这傅作义现在还是察哈尔的主席,而宋哲元名义上已经不是省主席了,所以,可以让宋哲元和二十九军的人来当北平、天津的警备司令。

南京政府方面想过,共济会就算自己不派人当河北省主席,至少也会讨价还价让宋哲元、傅作义当,因为宋、傅与他们的关系好,这样商震就只能当北平或者天津的司令了。中央没想到,才弥先生马上同意了他们由商震当河北省主席的提议!财迷历来是低调的,对这种官位不是很在意的,而且他现在对商震的印象挺好。不过宋哲元他们是怎么想的?财迷就没怎么考虑到。

经过协商,抗五军因为要加强热河的兵力,所以,二十九军又调两个师来到河北。抗五军在河北留了两个师,都算是二十九军的编制。东北军的那个师,也留在了河北,算是新的保安师,反正这个师确实是新成立的。傅作义最好商量,晋绥军的那个师就回到了绥远,当然共济会也给了他们一些经济奖励。

商震没有打任何仗,官升一级,算是白得的。不过财迷觉得他能主动违抗中央的命令,留下抗日,已经是相当难得了。当然,商震与共济会的关系也变得相当好了。

宋哲元和二十九军接到了天上掉下的大元宝,一下就得到了北平、天津和河北的部分地方作为驻地,二十九军名义上有了六个师的编制!

东北军也算有点收获,这样就多了一个保安师(三个团)的编制,也算是白捡的。

共济会也多了两个“二十九军”下属师的编制,军费可以从中央多要一点,更重要的是京津、河北的不少地方官员由共济会的人来担任了。这是与商震、宋哲元他们商量的结果,二十九军的人也知道,他们在行政、经济管理上的水平是比不上共济会的。

这时,理论上说,地方税收要上交中央,然后中央拨发驻军的军费等开支。但实际上的操作是倒过来的,这些军费是要从河北和京津等地的税收中来,有多的,才给一点上缴中央。如果你收的钱不够军费,想要从中央要,怕也是要不到的。所以,在管辖的地区发展经济、收取合理的税收,是很重要的事情。这样的事,让共济会来做,肯定会比那些军队方面的人做得好。

就这样,共济会与二十九军、三十二军、晋绥军商量没几天,就公布了结果。把河北当前的总兵力撤走了五个师,抗五军的四个师加上晋绥军一个师,而新加入两个从察哈尔调入的二十九军的师。对外宣称抗五军全部撤到热河了,实际上三个师到了热河,一个师到了山西灵丘,这是山西离涞源最近的地方,号称就是撤下去的三十六师。

地方低级官员的调整还没怎么开始,能看到的只是军队的安排和省主席等的任命,看上去这样也算是符合日军的要求了,日喷方面也只能接受了这个结果。

于是,天津日军司令梅津美治郎、上海日大使有吉明分别发表声明:冀察事件结束,希望中国对于全国排日风潮之禁绝,更作进一步之努力。

这次事件中,得分的是共济会,失分的是南京政府。实际上,抗五军这次没有打仗,就在河北扩大了势力,也是有收获的。新编了三个师的部队就不解散了,又从各地方有经验的干部中抽一些到河北,不够的再从共济会政务干部班的学员中调入、补充。最主要的是抗五军名声又大了,国内进步报纸都说,日军不敢与英勇的抗五军打仗,这么多的中央军不敢与日军打,而抗五军去了,日军就当了缩头乌龟了!而南京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中央军的不战而逃,特别是东北军也跟着逃,都给人骂得体无完肤!蒋中才、张少帅名声都臭了一层。

不过南京政府的水平也是相当高的,他们也开动了宣传机器,说现在河北事件取得和平解决,完全是中央的功劳!是中央军的忍让,是政府的忍让,以及外交交涉,才保住了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忍让是华人的美德,是以柔克刚的好办法。现在列强强大,我们只有忍让!只有牺牲!和平不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放弃!

对民众来说,和平总比战争要好,只要不打仗,人民就不会流血牺牲。你们看,共济会捅了娄子,还不是我们中央政府以忍让的精神,最后取得了和平友好的结果?说明中央的和平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当然,政府不是说东北爱国民众武装对日军的抗击、一些爱国军队在长城的防守是不对的,中央不是这个意思。不过武装争斗只是手段,最终还是要以谈判来解决问题的!这次事件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也充分证明中央实施的和平政策是对的!今后,中央要继续执行与日军的“和平政策”,要与“友邦”“睦邻友好”下去。希望全国爱国军民,都要坚定地站在中央的正确政策下,听从命令,共同努力,不要私自乱说乱动,破坏了中央的步骤,对人民造成麻烦,甚至是灾难!

可以看出来,政府是在影射抗五军、共济会是麻烦制造者。

当时因奇文《厚黑学》而名噪一时的李宗吾先生就在报纸上发文章说,他创建“厚黑学”是让国人学来对付列强,特别是东洋人的。政府学了去,只是用错了方向。他要政府对国外心要黑,对国内脸皮要厚,可是现在政府用反了!

不过有些人还是听进了政府的宣传的,他们认为抗五军毕竟还是太毛燥了,打是打得痛快了,可是屁股还不是蒋中才的中央来擦的!

还有人说,这是中央和共济会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唱得好啊唱得妙!






第七卷 1935年 第二百一十二章 义勇军进行曲

  ◆字数:2592◆


在日喷政府宣布“冀察事件结束”之后,中央政府也马上对日喷方作出“积极”表示。七月六日,外交部为《闲话皇帝》事件向日喷道歉。七月九日,上海法院对《新生周刊》对日皇“不敬事件”宣判,总编辑杜重远处徒刑一年两个月,不准上诉,不准缓刑或改科罚金。《新生周刊》案在开庭时,杜重远据理力争,但没有将责任推到刊物已经过新闻审查机关方面,而是强调这是篇正常的文章,写的是作者正常的观点,没有任何贬低天皇的意思;所以,作者及刊物没有任何触犯现行法律。不过这些话,在法庭上是没有任何作用的,中央的意思就是要对“友邦”要有个交待,而法律什么的是没什么关系的。宣判后,杜重远先生责问:法院是按什么法律判刑的?是我国的法律,还是日喷国的法律?

舆论对这个案件是很关注的,现在的“新闻检查制度”已经严格得很了,这样下去,谁敢写文章?舆论哗然,但中央政府已经不管舆论了,他们就是要进一步压制人们的抗日言论、反政府舆论。《新生周刊》当然是被查封了。

一些进步团体对这事提出了抗议,如孙夫人等也提了抗议,但都没有效果。

才弥先生七月中旬从北平回到上海,也向政府交涉,结果是让杜重远先生“保外就医”了。

以前邹韬奋的刊物《生活》被封,杜重远接着办新刊物。这次杜重远的刊物被封,邹韬奋就又回国,到上海又创办了一个《大众生活》。

虽然蒋中才政府对抗日宣传控制得比较严格,但一些进步的宣传还是不少。像今年上海的电影界又拍了两部进步的影片,虽然不是直接宣传抗日、直接宣传抗五军,但大家看了都知道拍的是什么。一部是《风云儿女》,讲上海的几个进步青年的事情,最后相恋的男女主角在经历一些坎坷、离散后,分别参加了抗日义勇军,在东北的义勇军队伍中重新相聚。这电影的主题歌,是《义勇军进行曲》,电影还没拍完,小凤刚拿来歌谱回家,财迷一看就会唱了。小凤和杜丝娜等人就说徐辉学歌的水平还这么高!以前没发现!而财迷只好说,是这歌写得好,太好了!

另一部电影是《大路》,讲一群青年人,人物有工人、苦力、扒手、大学生、卖艺少女、女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