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在黑土地-第1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母叨龋⑾至四持旨O蟆
经过反复推敲,他的眼光不由瞄向布留赫尔的重兵集团。虽然他没有猜出整个战略布局,但是他敏锐的大脑还是想到了这一点。乖乖,要吃掉200万苏军,这需要多大的气魄,哪嘛撤兵鲁布佐夫思科就不难理解了。如果坚守鲁布佐夫思科,势必影响整个全局的部署。
林彪已经猜出,如果大战开始,鲁布佐夫思科势必二次攻占,哪嘛对这个军事重镇非常熟悉的林彪和他的连队,必然首当其冲,他有些迫不及待了。





第五部走向辉煌 233章逆袭贝如
   

站在一望无际的贝加尔湖岸边,两名军人风风尘仆仆的举头眺望。他们手里拿着棉帽,光头散发着热气,脸上带着焦急的神色,明显看出从远道而来。此刻,两匹战马悠闲地在湖岸边寻找枯草啃食着,不时发出哕哕的叫声,彷佛在向主人炫耀。
“贝加尔湖真是名不虚传,北海的名字绝不是徒有虚名,好大的一个湖泊。现在已经是春暖花开季节,我真担心徒步是否能走过去。”陈赓面色焦急、似乎心事重重。杜聿明似乎很有信心道:“老兄,你未免有些过滤了,现在虽然是开化季节,可是贝加尔湖毕竟纬度偏北,你瞧已经快晌午了,气温只有零度左右,你不用担心掉下去的。”
陈赓依然紧锁眉头道:“不瞒你说,我们团作为旅部的先锋团,同时也作为整个方面军的先遣部队,肩负着开辟北部战线的重任,切不可掉以轻心,对于整个部队而言,你我凡事应该想在前面,容不得半点差池。”
杜聿明道:“偷袭贝如得方案早已定下来,我猜测一会儿旅部就要召开军事会议,你我执行命令就是了。不过这次道米什哈没有见到蒋先云、陈明仁他俩,的确有些遗憾,没有想到他们早已在斯留丹卡热火朝天的干上了,真让人手痒痒。”
陈赓附和道:“是呀,紧赶慢赶还是落后一步,不知这哥俩到底怎么样了,真想他们呀。不知他们是胖了还是廋了,听说杜聿明在攻打那霸的时候负了伤,不知他现在的情况怎么样。”哥俩正在唏嘘不止,旅部的通讯员打马过来,通知他们速去开会。
旅长亲自主持军事会议,话说得非常简练。不一会儿军事会议进入尾声,旅长最后说道:“陈团长,偷袭贝如,你们肩上的担子很重呀,由于我们对贝如的情况一点也不了解,困难可想而知。你们必须保证在明天拂晓打响,快速占领贝如,保证我全旅人马顺利在贝如布防,为整个方面军,迅速开辟北现战场创造条件。”
赤塔攻坚战结束后,由于团长身负重伤,陈赓被任命48团团长,杜聿明任团参谋长,同时兼任一营营长。陈赓所在的48团首先到达米什哈,而47团、49团还在路上,因此48团要首先越过贝加尔湖冰盖,向贝如发动进攻,为全旅迅速在贝如站住脚创造条件。
夜幕降临,经过一个下午的休息,全团官兵沿着米什哈码头,悄无声息的踏上贝加尔湖冰面,向着对面的贝如方向前进。深入湖区,气温迅速下降。白天的阳光直射下,湖内的积雪变得十分粘稠。此刻积雪表面冻成一层薄薄的雪层,一脚踩下去便深陷其中。
因此,部队前行十分困难。米什哈到贝如的直线距离约有80公里,明天早晨必须到达贝如,接着又要投入战斗,时间紧迫不说,行军速度至关重要。部队分两路纵队,间隔约50米,所有官兵都披着白色的斗篷,远远望去几乎很难发现部队的行踪。
临晨4点左右,正是人们熟睡的时间段,部队终于望见前面黑乎乎的岸边。那长长地黑影如一条巨龙,绵绵延延似乎没有尽头。尤其是岸边的高山,有一股居高临下的压迫感,使人几乎喘不过气来,一夜急行军的官兵顿时陷入疲劳和紧张状态。
由于地壳运动和断层形成,造就了贝加尔湖——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他的淡水储量相当于世界淡水河、淡水湖泊的百分之20。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湖泊,据考证,它已经存在了2500万年,至今依然保持它壮观的景色。
贝加尔湖西岸贝如所在地,处在贝加尔山脉西南末端。贝如三面环山一面临湖,它的西南方向,有一条不足百米的狭长山谷,是和外部联系的唯一通道,也是通向伊尔库斯科的唯一路径。和贝如相比,米什哈的地势要平缓和开阔许多。
由于米什哈附近有一条流向湖区的小河,米什哈正是处在小河流的冲积地带,地势平缓视野开阔,最初成为连接远东的重要的水上通道。当初苏俄人到远东来,几乎都是沿着这条水道前往。后来西伯利亚大铁路修到贝如,使贝如到米什哈的水运更加繁忙。
再后来,西伯利亚铁路绕道贝加尔湖西南端的斯留丹卡,沿湖转到米什哈。这条水路才渐渐衰落下去,但是它依然保持着一定的货运量。眼下一座壮观的码头,出现在官兵们面前,夜色中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距离贝如码头还有1公里,陈赓命令部队停止前进。部队迅速成散兵线,我倒在冰雪之中,瞬间冰面上没有了人影。
陈赓用望远镜观察了一下贝如和码头,视线相当模糊,什么也没有看清楚。陈赓命令团部的侦察兵前去侦察,必须抓两个舌头回来。冰雪中跃起几个矫健的身影,迅速向码头摸去。由于码头下方的湖面上,冻满了密密麻麻、大小不一的船舶,为侦察兵提供了很好的掩护作用,不一会儿他们的身影消失的无影无踪,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大约40分钟后,几名侦察兵带回两名苏军哨兵。事不迟疑,陈赓、杜聿明亲自审问。一名团部的参谋用俄语问话,其中一名年青的苏军哨兵,显得异常暴怒,呜啦哇啦试图反抗。一个高大的侦察兵迅速上前,双手抱住苏军哨兵的脖子,没等人们看清楚怎么回事,只听咔嚓一声,这名苏军哨兵的脖子被扭断了,另一名岁数偏大的苏军哨兵很快就范。
苏军哨兵交代:贝如城里有一个营的苏军,西南山谷约20里地,有一个旅的苏军驻扎在那里。陈赓和杜聿明简单商量了几句,很快形成了战斗方案。当东边的天空露出一抹亮光的时候,陈赓发布了向贝如偷袭的命令。很快卧在冰雪之中的士兵向贝如包抄过去。
贝如城的最高长官苏军营长,此刻在一处俄式房屋里,正搂着情妇呼呼大睡。枪声突然响起,苏军营长被惊醒,情妇也吓得失声尖叫。这名苏军营长反应很快,迅速穿戴整齐。这时一名哨兵狼狈的跑进来大声说:城内出现大批中国军队。
震惊的苏军营长没有犹豫,迅速拿起电话,结果不通,电话线早已被掐断。接着他命令向旅部发报,可是为时已晚。枪声在门外响起,只见他的副营长,没带帽子、衣衫不整的从外面踉跄的跑进来。浑身是血的副营长扑通倒在地上,只有出气没有进气了。
披着白色斗篷的我军士兵冲进了营部……。战斗没有任何悬念,一个小时后贝如被占领,接着陈赓命令杜聿明带领两个营,迅速抢占西南面的山口,设置阻击阵地,防止苏军向贝如增援。与此同时,陈赓向旅部发报,贝如偷袭成功。
20里外的苏军,惊闻贝如传来的枪声,行动也很果断。在联系未果的情况下,迅速派出一个团的苏军向贝如增援。然后迅速上报伊尔库斯科司令部。布留赫尔司令官接到报告,大吃一惊。立即责令该旅火速向贝如前进,接着又派出一个师的兵力随后增援。
按说精明的布留赫尔,不重视贝如那是假话。关键是斯留丹卡我军发动的强大攻势,使布留赫尔忽视了贝如。还有一点,贝加尔湖将面临大范围解冻,中国军队不可能从十分危险的湖面上发动进攻。但是贝如传来的枪声,使他如梦方方醒。
早在中苏大战前,由于苏军的整体战略是放弃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因此在伊尔库斯科地区形成了大纵深防御体系。中国开辟第二战场后,这条防线还在不断的加强和完善。然而,布留赫尔清楚的认识到,中国一旦在贝如开辟北部战线,将和斯留丹卡形成南北两条进攻路线,他的伊尔库斯卡防线,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因此贝如绝不可丢失。
天大亮后,陈赓接到杜聿明的电话:说发现一个团的苏军沿着山谷向贝如而来。陈赓命令杜聿明务必坚持到天黑。随后激烈的战斗开始,苏军发动了潮水般的进攻。战至中午,杜聿明打退了苏军的四次冲锋,苏军的旅部外加两个团赶到了。
战况变得异常险峻,陈赓把另一个营也投入了战斗。由于我军所占的阻击阵地位置俱佳,苏军的攻势总算被遏制。天黑以后旅部和另外两个团赶到了,而苏军的一个师也增援上来。苏军在晚上没有发动猛烈的进攻,而是进行了猛烈的炮击。
激烈的战斗一直打了三天,就在全旅官兵危急时刻,我一个轻装步兵师又增援上来,然而苏军又拉上来两个师,战况变得越发激烈。由于考虑湖面解冻的原因,我重武器无法通过湖面,因此在苏军的炮火下,我防守官兵遭受了很大的伤亡,尤其是陈赓团,战损竟然达到三分之二,几乎被打残了。5天以后,米什哈新开辟的野战机场,我轰炸机群投入了战斗,战线才算稳定先来。10天以后,斯留丹卡被我军攻占,苏军被迫结束了对贝如的攻击。下一步,我南北两条战线将对伊尔库斯科防线发动新的攻势。





第五部走向辉煌 234章战友重逢
  

5月初,第四方面军顺利的开辟了北部战线。随着斯留丹卡被我军占领,武器弹药、装备和后续部队,沿着米什哈、斯留丹卡、的铁路线,源源不断的运到贝如。眼下苏军已经全部龟缩到伊尔库斯科防线,同样在做着应对中国军队新一轮的进攻。
不到10天时间,随着气温的升高,贝加尔湖已经不能通行。此时湖岸边已经悄悄冒出嫩绿的幼芽,它们较小的身躯似乎无声无息,在和大自然做着顽强的抗争。由于纬度的关系,贝加尔湖的春季将非常短暂,很快就要进入夏季,迎接温暖的怀抱。
此时,一群后勤部队的官兵正在拾掇湖岸边的船舶,为即将开通贝如到米什哈的水运航线做准备。偷袭贝如、接着又进行了一场残酷的阻击作战,陈赓所在的团处在休整阶段。今天陈赓早早来到湖边,站在码头上观看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打发闲暇的时光。
码头一侧,杜聿明急匆匆的跑过来,人未到声音先传过来:“好消息、好消息。”“什么好消息,看把你急的。”陈赓似乎心不在焉,扭头看着跑的气喘吁吁的杜聿明道。杜聿明依然喘着气道:“到处找你,没想到你跑到湖边来了,你可真有闲情逸致?”
陈赓笑道:“怎么。我上哪儿去,还得向你请示汇报不成。”杜聿明见陈赓一副悠闲自得的神态,反而卖起了关子道:“不想听拉到,到时候你可别后悔。”说完杜聿明拔腿就走。陈赓站在原地没有动,依然摆出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
杜聿明走出一段距离回转身大声喊道:“你不想听蒋先云、陈明仁的消息。”陈赓闻听精神一爽,拔腿就追杜聿明道:“你说什么,蒋先云、陈明仁?他俩怎么回事?”杜聿明反而扬起头颅,显得高深莫测的样子,同时加快了脚步。
陈赓一把扯住杜聿明笑道:“瞧你小心眼那,报复心到挺强的,说说到底怎么回事?”杜聿明嗔怪道:“你不是不想听吗?”陈赓投降道:“想听、想听,我给你赔不是还不行吗。”杜聿明道:“早上在团部,你出去后我接到来自斯留丹卡车站的电话,你猜怎么着原来是陈明仁和蒋先云从车站打来的电话,说他们坐一列8点始发的列车专程来拜访咱们。”
陈赓大喜道:“哈哈,真是好消息。你我四人南征北战,一晃快两年没见面了,这份思念之情始终折磨我。奥,这不时间快到了吗?”说完陈赓掏出怀表看了一眼。二人急迫的向车站走去,有关四人的话题一路上不间断的探讨着。
蒋先云和陈明仁与兄弟部队一到,艰苦的完成了斯留丹卡的攻坚作战。部队休整期间,进行了人员调整。叶挺就任25军军长,最让人眼热的是蒋先云就任88旅旅长,陈明仁也顺势荣升团长的位置。这一举动引起了广泛的猜测和质疑,不满之声响起。
原因就是,蒋先云和陈明仁擢升的速度太快了。各种不和谐的声音最后汇集到方面军司令部。最后远在科布多的姜春波打来电报,说是国防部直接下达的命令,与方面军司令部没有关系,方才平息了一场风波。为此事叶挺军长亲自把蒋先云叫到军部,一来是安慰蒋先云,让他不要有顾虑,二来他也有许多困惑的地方,向蒋先云探寻。
眼下叶挺恐怕是全军最年轻的军长,不到三十岁就做到军长的位置,这在国防军序列里几乎是凤毛麟角。前几天兵团司令授衔时对他说道:“叶军长,祝贺你荣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