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心存侥幸的动机; 还是有意地在会晤中直截了当地挑逗这位头
号强国的总统; 要求“ 全力以赴地全面进攻; ?? 把战争扩大到鸭
绿江边; 攻击中国境内的”供应基地。
聪明而圆滑的艾克躲过了这个话头。
这实际上就是在说“ 不!”
整个朝鲜战场给艾克的印象极其糟糕。
他对新任国务卿约翰?杜勒斯说:
“美国在亚洲只采取了杂乱的不协调的守势; 而并没有一个真
正有效的长期、全面的战役计划。”
他得到的结论是:
我们不能永远停留在一条固定不变的战线上; 继续承受着看
不见任何结果的伤亡。小山丘上的小规模进攻是不可能结束这场
1112
开
国
第
一
战
战争的??我们不能容忍朝鲜冲突无限期地继续下去。
然而总统也承认; 解决朝鲜战争问题; 自己也没什么秘方。
虽然在与第八集团军高级将领们的谈话时曾经论及发动全面
攻势的问题; 而且“ 战场指挥官们都同意; 如果一定时间内谈判还
不成功; 我们惟一的办法最后只能是不顾一切危险全力发动一场
进攻。”
然而艾克还是认为; 这是“ 最不诱人的方案”———尽管“ 这种讨
论是有价值的”。
这一点; 他得到了内定的下一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阿瑟?雷
福德海军上将的支持; 海军上将认为; 美国军队不应该这样分散部
署; 而应当集中在北美洲或北美附近; 成为一支战略性的后备力
量。
“前线的防务将主要由非共产党国家正在建立的当地军队来
负担; 万一发生战争; 美国的机动力量可以静待机会向敌人的要害
出击。”
富有战略眼光的雷福特很愿意给“ 亚洲人打亚洲人”唱颂歌。
即或是杜勒斯这样的反共疯子; 也认为“ 美国不大可能沿着共
产党这么大的整个地区; 在四周都驻上充分和固定的防御力量; 虽
然他们也许会从这些地方出击。”
这位新任国务卿还说:
美国应该用维持一支足以迅速地向侵略大本营还击的巨大报
复力量的办法; 来集中力量吓退进攻; 而不要把防御力量到处分
散。
这一切; 成为后来那个“大规模报复”战略的基点。
这个“ 大规模报复”战略; 狠狠地误导了许多美国人。
既然无法打下去; 那就维持现状拖下去得了?
而艾森豪威尔认为; 这也是“不能容忍的”。
清醒一点的美国军人都认识到; 美国军队“ 正遭受着严重的伤
亡; 即使有所收获; 也是微不足道的”。就这样看不到头地消磨下
1113
第四十六章
战和两难
艾总统举棋不定
上下一致
毛主席决策果断
去; 吃亏的只能是美利坚合众国。
那就只有谈; 谈出一个“体面的停战”来。
然而就是谈; 现在也遇到了很大麻烦。
就在艾克在朝鲜视察期间; 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个决议。这
个决议的议案是根据印度提出的提案修订后通过的; 内容是关于
朝鲜战争中的战俘遣返问题。
而中国和朝鲜断然拒绝了这个提案。
这个问题僵持已久; 各方都在寻求解决问题的渠道。
也有不少热心的国家想在虎视眈眈的双方之间充当“ 和事
佬”。
先是波兰政府代表团在大会开始的第四天———10 月18 日提
出了一项《关于消除另一次世界大战威胁加强国际和平与友好》的
提案; 在这项提案的开头; 就对朝鲜战争的交战各方建议:
立即停止陆上、海上与空中的军事行动。
按照国际准则将全部战俘遣送还乡。
外国军队包括中国志愿部队在内; 在两三个月之内撤出朝鲜;
本着由朝鲜人民自己在一个委员会的监督下统一朝鲜的原则; 和
平解决朝鲜问题; 该委员会由直接有关的国家和其他国家; 包括没
有参加朝鲜战争的国家组成之。并建议将此列入议程的第一项;
由政治委员会首先讨论。
这个很原则的议案因为提案者的阵营属性; 立刻就遭到否决。
10 月24 日; 美国国务卿迪安?艾奇逊在联合国大会政治委员
会发言; 抛出了美国招呼了英国等21 个国家提出的提案; 坚持所
谓“ 自愿遣返”的原则; 对中朝方面施加压力。
29 日; 苏联政府代表团维辛斯基也在联合国大会政治委员会
发言; 在波兰提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更具体的提案; 要求“ 双方
停止一切陆上、海上及空中的军事行动; 战俘全部遣返的问题则交
给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委员会去解决; 在这个委员会中一切问题要
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的多数赞成决定。”关于这个“和平解决朝鲜
1114
开
国
第
一
战
问题委员会”; 苏联提出的名单是: 美国、英国、法国、苏联、中华人
民共和国、印度、缅甸、瑞士、捷克斯洛伐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
和国和南朝鲜。
从这个提案可以看出; 美英法韩为一个阵营; 中苏朝捷为一个
阵营; 印缅瑞为中立国; 不偏不倚; 应该算是一个公平的提案。
然而仍然遭到政治委员会的否决。
这个时候; 热心当和事佬的印度人出场了。
11 月17 日; 印度政府代表团团长梅农在联合国大会政治委员
会作了长篇发言。11 日; 这个委员会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印度等
国提出的关于谴责南非当局种族歧视政策的提案。兴头之上; 印
度对扮演大国角色更加跃跃欲试。
印度提案的主要内容是:
建立一个遣返委员会来处理朝鲜战争中的战俘问
题。该会由4 个中立国组成; 并由4 国推一公断人; 遇到
不能决定的问题; 由公断人裁决。
朝鲜停火后90 天; 尚未遣返的战俘由高一级政治委
员会解决。
30 天后; 如仍有未回家和未做出处理决定的战俘; 交
联合国收养。
21 日; 印度总理尼赫鲁在印度国会演说; 呼吁各国在印度提案
的基础上实现朝鲜的停战。
艾奇逊立即就看出了这是个机会。
24 日; 艾奇逊再次发言; 声称如果印度提案能够做些重要修
正; 美国将“ 衷心支持”。26 日; 这个提案被作了重要修正。27 日;
美国发言人表示; 该案符合美国遣返原则; 美国代表团决定支持这
个提案。
12 月2 日———艾森豪威尔到朝鲜视察的同一天; 联合国大会
1115
第四十六章
战和两难
艾总统举棋不定
上下一致
毛主席决策果断
政治委员会以53 票对5 票通过了这个方案。3 日; 联合国大会也
通过了这个提案。
联合国大会这项决议有一个至关重要而又自相矛盾之处:
一方面; 该决议“ 肯定战俘释放与遣返原则按照1949 年8 月
12 日《关于战俘待遇之日内瓦公约》国际公法中确定的原则与惯例
以及停战协定草案中有关的规定执行”;
另一方面; 却又“肯定不应对战俘施用武力以阻止或使他们返
回家乡”。
关键之处在于这个“ 或使”以后的句子。
《关于战俘待遇之日内瓦公约》规定; 拘留国在停战生效后只
有迅速释放与遣返全部战俘之责; 而决无使用武力、使用特务来侮
辱和扣留战俘之权。有这个前提; 后面那个“肯定”就不能成立; 而
“ 肯定”后面的那个“ 或使”; 也使前面那个“肯定”毫无意义。
在强权政治的字典中; 从来就没有什么真正的“ 公法”啦“ 公
约”什么的———那不过是一张纸。美国政府如果真是“ 人权”的卫
道士; 为什么支持的都是像蒋介石、李承晚、吴庭艳、蒙博托这一类
独裁政权?
53 个国家当然不会都是在美国压力之下才举手投这一票的;
应该说他们当中多数还是抱着尽快结束战争寻求和平的善良愿望
来参与这个重要决议的制定的; 他们对战俘问题中的复杂内幕全
然没有了解; 许多人不明真相或者出于反共偏见也人云亦云; 真正
相信了美国政府的宣传; 认为战俘们确实不愿意回到“共产党统治
之下”; 以武力逼迫他们回去同以武力扣留他们同样是违反人道主
义精神的。他们认为; 按照这个决议执行; 对战俘解除了军事控
制; 从拘留一方的收容之下释放出来交给遣返委员会; 而且所属一
方还可以进行解释; 这个问题就可以公平合理地解决了。
他们全然没有想到自由女神像下那些“ 人权卫士”的卑劣程
度。
12 月14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致
1116
开
国
第
一
战
电联合国大会主席; 一针见血地指出: 这个决议是艾奇逊提出的
“21 国提案”的翻版。所谓战俘“不愿回家”的谎言; 完全是不可置
信的。
中国总理还明确表示;“就将全部遣返战俘回家这个任务交给
中立国所组成的遣返委员会去作; 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因为??
美国方面曾派大批李承晚和蒋介石的特务冒充朝、中战俘; 混杂在
朝、中战俘当中; 利用战俘已被强迫刺上背叛祖国字样或盖上拒绝
遣返血书指印后所产生的耻辱、顾虑等心理失常状态; 经常对他们
进行胁迫行为; 如果不把这些特务同朝、中战俘隔开或孤立起来;
那么; 一切访问和解释都不可能顺利进行; 而那些被刺过字和打指
印的朝、中战俘仍有被特务胁迫拒绝回家以至带走的可能。因此;
要从朝、中战俘中隔开或孤立特务分子; 这在遣返委员会管理战俘
的情况下; 是根本无法办到的; 只有将战俘移交给对方保护; 然后
才能办到。”
以后战俘遣返的实际情况; 完全证实了周恩来的这一断言。
勿庸置疑; 在此时此地此问题上; 中朝方面的地位相当被动。
山姆大叔很有点沾沾自喜; 认为确确实实难为了中国人一回;
国防部副部长罗伯特?洛维特在记者招待会上情不自禁地露出一
付得意相来:
“ 联合国拒绝强迫遣返战俘的立场; 从军事上来说; 也是适当
的; 因为很多战俘是由”联合国军“ 宣传人员劝导而背叛的; 因此;
如果强迫他们遣返; 便会失掉信用; 也将损害联合国心理战争方面
的努力”。
一语道破天机; 只需将句中“劝导”二字改为“胁迫”。
笔者建议; 所有讲授国际关系学的教授们; 应将洛维特的这番
言语作为《关于战俘待遇之日内瓦公约》的参照文章; 一起在课堂
上宣讲; 以为学子们加深记忆。
这是对美式人权的最好诠释!
如果艾克要在这种情况下得到“ 体面的停战”; 那么他失算了。
1117
第四十六章
战和两难
艾总统举棋不定
上下一致
毛主席决策果断
毛泽东正在准备打; 而且还在准备大打。
准备和克拉克进行一番登陆与反登陆的大较量。
就在范佛里特在上甘岭大打出手之时; 克拉克也玩了许多花
活。
10 月;“联合国军”举行4 次两栖登陆演习。
11 月;“联合国军”举行3 次两栖登陆演习。
12 月;“ 联合国军”的两栖登陆演习猛增至15 次。同时; 中朝
军队东西海岸守备部队还发现和捕获了大量特务; 这些特务的使
命都是刺探中朝军队后方情况和收集地理、水文资料。
与此同时; 韩国军队也新组建了第十二、第十五两个步兵师、6
个独立团、28 个炮兵营。这样;“联合国军”第二线的兵力达到了美
军3 个师、韩军两个师另3 个团的机动兵力。
克拉克这个意图行家们一看就懂。
其一、利用海空优势的威慑效应; 对正面战线上的中朝军队实
施牵制; 给范佛里特在金化前线的进攻作战以配合;
其二、为正在酝酿和策划中的那个“ 以两栖登陆向平壤———元
山一线发起正面进攻”的计划进行实际准备。
彭德怀很重视克拉克的这个动向。
这时; 彭德怀已回国主持中央军委工作; 仍兼任志愿军司令员
兼政治委员; 志司的工作交由代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邓华主持。
1952 年11 月23 日———也就是上甘岭战役取得胜利的前两
天; 彭德怀致电代替回国汇报工作的邓华主持志司工作的杨得志
副司令员; 指出: 敌军秋季损失较大; 冬寒逼近; 美国新旧总统
正处在交替时期; 今冬大举进攻的可能性较少。朝鲜战争拖延下
去; 美军重点陷在东方; 时间愈长对其愈将不利。过去美国曾多
次妄想以军事压力逼我就范; 企图达到他们希望的“光荣停战”;
但均遭失败; 最近向五圣山前沿的进攻也系此企图; 敌不会因此
次失败而死心。我们“必须预防来春' 敌人' 从我侧翼登陆; 配
合正面进攻”。
1118
开
国
第
一
战
彭德怀已经在未雨绸缪了。
一星期后; 美国新总统艾森豪威尔到朝鲜前线视察; 回国后又
声称准备用“行动”而不是“ 语言”来“打破僵局”; 极端反共的杜勒
斯又入主美国国务院; 与艾森豪威尔同属共和党人的道格拉斯?麦
克阿瑟、罗伯特?塔夫脱和约瑟夫?麦卡锡等人还吵吵嚷嚷地说什
么“ 共和党人取得政权后要全力打赢这场战争”。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