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扬帆大明-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名声吗?所以也没人敢怠慢,何况天子亲自教诲,他们几辈子修来的福分,没人不懂朱显波也是求才心切,那个皇上想施行政,没点自己的心腹主掌朝廷和地方事务是肯定不行的,但如果不分优劣,让些草包去干,只怕会拆台而朱显波是一个想干大事的人,绝对不想走崇祯的老路,绝对不想亡国,这也是他提拔杨一鹏的原因“各位爱卿,唐太宗和魏征的故事相信你们都听过,朕不送你们黄马甲,朕就送镜子给你们朕可能暂时还比不上唐太宗,但朕要求你们一个个做朕的魏征为大明、为天下百姓努力”
“臣等铭记在心”
“光铭记在心还是不够的,我大明现在内有外患,内部怠政已久,急需改变,起义军之所以此起彼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地方官员在受灾后为了不影响仕途一不如实上报朝廷,二不管百姓死活,今后你们无论是做县令还是总督,都要记住朕的话,始终保持和朕一条心,和老百姓一条心,遇事一定要全力以赴问心无愧”
朱显波的那种急切心情,这些进士们一时半会是无法理解了,不过皇上的真知灼见却彻底征服了他们也觉得自己陪伴在这样的明君身旁乃三生有幸,个个听得自然十分认真朱显波也知道对待书生不能硬来,先试图说服,再灌输,就像当初自己和徐光启一样想到徐光启,朱显波眼睛突然一亮是该找那家伙回来了,教书太浪费人才了于是另外一方面,朱显波让王拓派人把徐光启给找来回来,当徐光启强行被带回京城,跪在皇上面前时,愣了半天不说话:“朱公子?”
“哈哈,这书呆子还认得我”朱显波再见徐光启自然高兴,这小子考进士没戏,搞科研一定能行“草民该死,有眼不识泰山”徐光启似乎有点明白了,当初为什么朱公子会对一个读书人这么关照,原来就是天下人称颂的信王啊,自己还时常跟信王称兄道弟“不关你的事情,朕那时候也是除外闲逛,因为皇兄管得也不严格,就自作主张想了解下民情”
“吾皇圣明”徐光启总算明白这朱公子年纪轻轻那么有钱,还那么爱书的原因了,这么说起来身边那么多美女相伴也算正常了“起来说话,我有个很艰巨的任务,想必你在南方也有所耳闻,目前我大明朝不光政治不稳,科技也落后西方许多大国,我要你担负起这个重任,一方面学习西方先进的东西,把他们翻译过来然后在朝廷推广人手你要多少我给你多少,银两你尽管开口,先拨十万两给你我要求一年内出成绩,三五年之内有突破你做得到吗?
“草民一定尽力而为,可皇上,我只是一个秀才啊?”徐光启虽然很兴奋,但是皇上面前还是要低调,书生的本分嘛“你不是不喜欢八股文吗?怎么还想老老实实考举人吗?”我那壷不开提那壶,将军还是得用,不然激发不出他的潜能来“能具体点吗?,我接触过不少洋人没错,他们的知识也很杂啊?”徐光启去广东教书还是有用的,最起码知识面开阔了,思想也开放了,不像一般书生,最重要的是有了连接东西方的渠道“后面的事情慢慢说,你先去工部报到,给你弄个候补侍郎,从三品,你不用跟他们一样天天上朝,朝廷那些事情你不用操心,你就做你的学问,另外我给你准备了六个科进士,他们可是真正的天子门生你先把这几个教起来,把架子搭起来,不久将来,我要成立一个专门的部门就归你管”
“皇上,谢谢皇上赏识,可草民这点学识真的行吗?另外朝廷上下将如何看待皇上啊皇上要做一代圣君,切不可为了草民因噎废食啊”
“你哪里学得这么罗嗦了,朕用你是为了朕,为了大明,你一个人可能是不行,但朕要先搭起架子来,内部装饰就慢慢来,眼下你就负责帮朕搭架子不懂的,有困难的尽管来找朕,朕虽不是万能的,但天文地理还是懂些,张蕾几个人你也是见识过了,学识绝对比一般的进士广,我们会尽力帮你的”
“那草民就努力尝试”
总算这个书生愿意出仕了,大明的科技之星啊,终于就位了朱显波顿时轻松了许多,于是腾出多的时间抓紧培训那些进士“皇上,臣等回去认真研读了皇上借给臣等的书籍,确实受益匪浅,这些书籍都是皇上编撰的吗?”这个杨一鹏因为先前就身受皇恩,如今能接近皇上自然而然的跟皇上亲近起来“是朕做信王的时候会同几个人一起查阅古典,遍访名士收集的”
“那皇上何不让其他几个人来一起教授臣等,这样也能减少皇上辛劳”
“杨爱卿费心了,她们几个都是女人,不甚方便”
“哦,微臣多嘴”杨一鹏自然也想不到当初陪伴在信王左右编著书籍的居然是女人,这些女人该是何等学识啊皇上真是奇人一个“各位学子,其实知识可以慢慢积累,朕要想跟你们说的是将来如何施政,施政的目标是什么,大明的方向又在哪里朱显波觉得时机成熟了,主要是他等不起了,按照常理来这些人再去基层锻炼几十年先得让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跟自己保持高度一致才能迅提拔、委以重任
第五十八章 科技部

“谢皇上赏识,我一定竭尽全力为我大明服务,为皇上效劳”朱显波交代了学子们,又不忘找徐光启,朝廷诸多小事他基本交给了李明德,只有救灾是自己亲自抓,国防事务交给了李承宗,为了是尽快推行政“记住,要不拘一格,只要有才能,哪怕不认识字也没关系,就像朕找你一样你给朕在各省各府找出几十上百个来,不怕人多,朕一律按朝廷命官付俸禄对了,书籍不够可以来找朕,随便那本,你用得着就拿去”
“微臣明白”
“还记得朕在九江跟说的那些话吗,我大明的希望在海上,你的任务很艰巨啊,武器,舰船都要抓起来,当然第一步是发展农业科技”
“皇上的教导,微臣永世难忘”徐光启确实忘不了,那个忘年交是那样的神奇,天文地理,时事政治“农业科技方面的事情可以发动群众参与,毕竟实验是需要田地做基础的,而武器方面的研究必须找一些信得过的人,研发进度对内对外都要保密我们现在落后了,要出其不意才能制胜,等将来遥遥领先了再逐步放开不迟如果有困难找王拓帮忙”
就这样秀才徐光启,成了工部准侍郎,许多大臣议论纷纷,这徐光启不知道是皇上什么人,也有听说是皇上做信王逃难时认识的反正徐光启现在是皇上的红人了朱显波也不去管那些谣言,只要有利于徐光启的都可以朱显波的想法却不是这些重用亲信啊之类,他想成立六部之外的一部,科技部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嘛尤其是农耕技术,如果能大量提高亩产,那该能多养多少兵啊,还有武器制造技术,弓弩,火炮等,这时候小日本都用上洋枪了,我们大明的人士还将手枪当暗器再说就四把暗器能顶什么用啊,盘踞台湾的荷兰人不就是靠着自己有火枪吗,NND,我大明一定要做世界第一科技强国,然后才是军事强国朱显波明白落后就要挨打,尤其是军事落后当然要发展强大的军事,必须有稳定的农业和强大的经济做基础,因此科技领先刻不容缓很快徐光启京城的府中聚集了许多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技术带头人,有木匠,铁匠,陶瓷匠,有种植专家,也有水利专家等等徐光启按朱显波我的意见将他们分成两拨,一波搞农技,一波搞工具武器等十万两银子盖起了两个大学堂,或者说实验室,反正,徐光启也挺能折腾,按照朱显波的吩咐,尽快铺开摊子,然后面对全国招生每个学堂几个进士负责收集那些带头人的先进经验加以记录修订后印刷出书然后拿这些书进行广泛的培训一时间,京城有如建立了一所大规模的高等技校,有经验得学文化,有文化的学经验,很是热闹,朱显波很是开心搞科研嘛,人才储备很重要条件终于成熟了,找来李明德,黄鸣和工部尚书沈万培,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三位为皇上真知远见所折服但是对于徐光启的秀才身份耿耿入怀,无奈皇上心意已决成立科技部,尚书一名,侍郎两名,今后与工部并列,工部负责项目工程预算计划等科技部专门负责先进技术的实验实施和修订每省州府衙门也设立专门专员,等人员到位就开展工作主要职责是指导当地工农业生产等很快徐光启的潜能发挥了出来,当然,朱显波和张蕾他们几个的电脑也功不可没要不怎么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群女人在支持呢,套在他朱显波身上太贴切了张蕾她们每天查资料,然后写出提纲来交给朱显波他复习下再去徐光启的课堂讲课,有时候直接把一些详细的内容抄给徐光启然后再让徐光启等人传授给工匠、技师们一时间,变化最快的就是冶炼技术,现代技术在明朝,当然给力,好的钢材陆续出炉,用在刀剑上,铠甲上,效果十分明显而随着各省科技专员的到位,老百姓对朝廷的支持度也逐渐上升,老百姓就是那么朴实,一般来讲都是信任政府的,何况是免费的技术指导呢在朱显波的计划里,先优先农业发展,整修水里,让老百姓吃饱饭,不跟着起义军走,他才有心思带领大明朝着强大的路上安心的前进有时候甚至想让张蕾、周涛等人出面帮助徐光启,但碍大明的规矩,加上自己也需要这几个女人帮助,只好作罢建贞元年九月,科技部在朱显波的强推之下正式成立,徐光启任尚书,侍郎空缺朱显波的意思是让徐光启从技校里招人,这科技研究本来就是很专业的,匆忙拉个书生当副手不合适这样也能吸引很多人才投靠徐光启朱显波现在十八,只要不贪恋女色,正常情况下活过五十六十已应该没问题,那么能取得多大的政绩,徐光启的科技部可就肩负着火车头的使命现在这个火车头终于造出来了,慢慢的再增加发动机功率朱显波终于开始心里踏实点了,自从穿越到明朝以来,除了几个美女让他开心外,其他的事情真是一团糟,成立科技部也算件大事,还是件正面的当然光把希望放在徐光启一个人身上还是不行,崇祯不是也有徐光启吗,虽然自己比崇祯有先见之明,但要想挽回颓势,必须尽快化解国内矛盾,将民众的怒火导向国外才行,他这个皇上也才有空间施展才华当皇帝嘛,无非是选拔忠良,任用贤人,广施仁政,中国的老百姓还是善良的这一点朱显波有信心做一个太平皇帝朱显波平时玩电脑游戏知道,自己处得这个时代正是世界的航海世纪,而大明的前几任皇帝是下令:片帆不能出海,导致航海业、造船业严重滞后,如何抵挡住西方凶猛航海潮,这个才是最伤脑筋的另一方面,命王拓组织人马寻找三宝太监郑和传人的事情也一直没有停止,包括航海图,我那些曾经的梦想,因为我已经当上了皇上就要尽可能多的去实现这样一来,锦衣卫的改革则被我延后了毕竟眼前的科技才是最最重要的但愿徐光启和那些进士们不让我失望朝廷救灾,强兵处处需要花钱,科技进步了也许能帮朱显波省下不少钱说到用钱,那几百万募捐而来的钱该想想办法让他下崽啊,不然坐吃山空
第五十九章 铸造新币

而杭州巡抚也没让朱显波失望,陆续有银子运抵京城,据说那宋会杰为了感谢皇恩,替孙子向朝廷又捐了二十万两白银而许多地方富绅的纳税捐赠热情也高涨,朱显波知道这里面有王拓的功劳肯定又查出些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情了,那些富商们不想得罪朝廷,怕事情败露反正自己现在缺钱,为了钱,缺点德也是没办法的将来再好好补救,当皇帝的把治安搞好,把贸易线路弄顺畅了,商人还是会拥护的有了启动资金,朱显波努力翻阅资料,查电脑,发现,想尽快来钱,铸造币是最简单便捷的办法,这皇登基,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把李明德和户部尚书张瑞图两人找来,商量了好几回合,两人基本同意,毕竟总比看到朝廷库房底朝天好啊到时候无钱发俸禄发军饷怎么办?
但朱显波我不想和历朝历代一样,既然是铸造币,得有点鲜花样,当然最重要得是朝廷能赚钱一打听全国有九个造币厂,这太乱了,于是下令撤并,大部分设备人员挪到天津成立铸币总厂,南京设了一个铸造分厂其余的全部改行或者撤销张瑞图担心造币厂不够用,但是很快就意识到他的担心是多余的“张爱卿,我们这次铸造币,要分两步,第一步是普通铜钱,和前朝一样,样式稍微改动就行,第二步嘛是铸造银元”
“银元?”张瑞图没听过这玩意,不能怪他,他不是袁世凯要不是明朝落后,朱显波还想造RMB呢“现在市面流行碎银交易,每次都要称重量,十分不方便,以后由朝廷铸造统一的银元用扁平圆形状,面额只出两种,五元和一元的,一银元换铜钱一千十元换一两黄金”我耐心的跟这个财政部长解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