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他后一连发射数颗子弹,子弹打在地上擦出火星,战士身上被打成马蜂窝,惨不忍睹。
沿途别的没有,地里的谷草随处可见,当走到渭源时,炎林已打了七、八双草鞋,自己留了三双,另外几双送给杜医生和女兵,不知为什么她们总也打不好草鞋。杜医生在急行军时摔伤,好在没伤着骨头。
“跑路有问题吗?”大家都很关心她。
“我哪有那么娇气啊?咱们红四军的人是经得起摔打的,没事!”杜医生说着就举起受伤的手臂晃了晃,引起伤口一阵疼痛。
“夺取革命胜利有一部分来自脚上功夫,追赶敌人要跑得快,撤退动作也要快,我们靠的就是一付好脚板啊。”与炎林并肩行军的承启看着脚上的新草鞋感叹起来。
“是啊,想起我们小时候追野兔真亡命啊,光脚还跑那么快。”炎林从山上摔下来,腿上留下一道伤疤。
十月上旬,一方面军红一师师长陈赓带领一队人马赶到界石铺前面迎接一纵队,疲惫饥渴的红军指战员顿时来了精神,在徐向前、陈昌浩率领下一纵队高举红旗精神抖擞穿过界石铺、清江驿、瞿家所,向会宁前进。
就快到会宁了,前面欢迎的队伍在高声喊叫,“来了来了!快!”炎林和战友们看见会宁城楼高高飘扬的红旗,一队队敲锣打鼓的人群从城里涌了出来,锣鼓打得更欢畅了。
“啊!我们到了!快快快,整理一下着装,别给咱们四军丢脸。”炎林和红四军指战员激动万分,要会师得拿出点样子来,大家自觉掸掸衣服上的灰尘,把帽子戴得端端正正,连绑腿都重新打了一遍,要把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展现出来。
有人指挥部队喊口号,一纵队让所有的红旗手走在到最前面,部队持枪喊口号迈着整齐的步伐前近。炎林回头一看笑得合不拢嘴,军医院的男兵女兵象是接受检阅,昂首挺胸大踏步从欢迎的人群中走过。
走在红四方面军队伍里的妇女独立团最为抢眼,她们立刻成为万众瞩目的一枝独秀,一个留男士短发的红军女干部铿锵有力的喊道:“一、二、三、四!”
“一、二、三、四。。。。。。”清脆的声音跟着喊起来,欢迎的部队和群众齐刷刷把目光投向她们,发出赞叹声。妇女独立团的女兵清一色是男兵打扮,留短发、腰扎皮带、打绑腿,肩挎长枪,看起来和男兵别无两样。从八角帽下露出一张张清秀的面孔和闪动的大眼睛,人们发现来自四川的女兵是那样的美丽。
这些二十岁上下风华正茂的女青年是红四方面军在川陕根据地组建的一支妇女独立团,长征中她们和男兵一样爬雪山过草地、抬担架运伤员、运送武器粮食。。。。。。她们多次参加战斗,立下赫赫战功,在战争中经受住考验。
“向妇女独立团致敬!欢迎红四方面军到会宁!”兄弟部队的口号响起,她们的手臂甩得更加有力。
回到党中央身边,红四方面军指战员感到有了主心骨。
会师了,在县城文庙大成殿前举行的联欢晚会上充满了笑声、掌声,还有敌机的轰鸣声。敌机是来搞侦察的,会宁县城突然间变得热闹起来。
蒋介石可不想让红军胜利会师,他紧急调动了十万大军向陇东重镇开来,为保卫三大主力的会师联欢会能如期顺利进行,红五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在离会宁县城六十里开外的地方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整整一天,七架敌机在头顶轰炸,红五军血流成河,罗南辉副军长和近千名红军指战员在这场阻击战中壮烈牺牲。。。。。。
蒋介石十分震惊,红军三大主力会合如熊熊烈火大有燎原之势,如不立刻铲除等于放虎归山,后患无穷。也迎来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他可集中优势兵力,全歼红军主力而快之。
狭路相逢,两军都在做战役前准备。
第三节 悲壮的西路军
三六年十月中旬,红四方面军执行中央军委关于“宁夏战役计划”的命令,按照军委部署准备西渡黄河。
为保证方面军主力部队能顺利过河,红四军、五军、三十一军拓展到界石铺、通渭至宁远、葛家岔沿线阻击胡宗南、王钧、毛炳文等敌部。敌军象蝗虫般铺天盖地的向红军扑来,双方一交手就展开激战。
中央军委命令四方面军以一个军率技术部造船,并担任主攻。红三十军匆匆赶往靖远城南,滚滚黄河边找不到一艘船,都被敌人拉走破坏了。三十军成立一支造船队,李先念政委亲自带领他们连夜赶造船只。光靠造几只船还远远不够,程世才军长与李先念指挥一批战士在渡口旁架起一座浮桥,保证大部队能顺利通过黄河。
由三十军八十八师二六三团担任突击任务,一百多名党团员和战斗英雄组成“渡河先锋连”敢死队员。
“誓死冲过黄河!坚决完成任务!”他们在迎风飘扬的战旗下立下誓言,滔滔黄河奔腾翻滚,对岸敌军碉堡林立,虎视耽耽,敢死队员将冲破险阻为主力部队打通道路。
二六三团原是炎林所在的红十师三十团,三三年在通江整编为三十军八十八师二六三团,如果当时炎林没有负伤住院那他现在也留在这个团,这里有他的战友、兄弟和小老乡。在三十团学兵连的那段日子里,曾经历过几次国内战争史上最惨烈的血战,他们是在战斗中成长起来的红小鬼。
王宏坤曾经评价:“十师三个团即二十八、二十九、三十团,其中三十团战斗力最强。” 如今这支战斗力最强的部队正在黄河边上演练夜间渡河,登陆,强攻等全套战术动作,这些久经沙场的红军老战士,一丝不苟为渡河后杀敌做各种准备。
三十军架起浮桥,十多支木船也已造好,万事俱备,只等一声令下。
十月下旬,中央军委命令三十军西渡黄河,九军跟进。
战斗打响,先锋二六三团组成各小分队开始行动,他们箭步如飞登上木船,中途因船吃沙包未能登陆。第二天夜晚星光闪烁,一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敢死队员在火力掩护下渡河成功。过河的勇士在沙滩清楚看到四处的碉堡,他们被各处碉堡中喷出的火舌压制,第一批勇士倒下了,第二批勇士冲上去,第三批勇士又冲上去,敢死队员冒死前进!
二六三团的勇士几乎人人带伤用手榴弹炸碉堡,敌人慌忙把冒着白烟的手榴弹向外推,推不动,勇士用坚实地胸膛堵住冒烟的手榴弹炸毁敌碉堡,用鲜血和生命为后续部队打开前进通道。
先头部队二六三团勇士成功炸毁碉堡,红三十军全部渡河,用两个晚上从靖远虎豹口突破黄河天险,在一条山又接连取胜。
两天后,四方面军总部直属队随五军、九军、妇女独立团,以及儿童团等共两万多人在虎豹口渡过黄河。杜医生在会师当日被调去总医院,也随之过了黄河。
红四军和三十一军在蒋家大道至宋家河畔沿线掩护主力过河与敌激战。。。。。。
对红四方面军来说这是长征的延续,他们奉中央军委命令,西渡黄河去执行宁夏战役计划。
十一月,按照中央军委战略部署过河的红四方面军改为西路军,即要在河西走廊建立根椐地,还要打通国际路线争取苏联的国际援助,两个重任一肩挑。二万一千八百人的西路军在绵延的河西走廊进行着生与死,血与火的殊死较量。
谁也想不到这一去竟是阴阳两相隔,历经了军阀马步芳马步青骑兵大部队触目惊心的血腥屠杀,成为中国战争史上的骇人听闻。
炎林自从和学兵连兄弟分别后,他们就天各一方,他带出来的一帮好兄弟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当地气候十分寒冷,红军身上披着破毡布,脚上穿的是草鞋,手脚被冻得象胡萝卜一般粗,有人把耳朵冻掉,有人把脚冻坏,但西路军纪律严明,冻成这样他们也不进老乡的家,怕老乡受牵连。
当西路军来到荒凉的河西走廊放眼望去,到处是光秃秃的黄土地,这是一个不毛之地,晚上温度可直下到零下三十几度。这是个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风吹石头跑,鸟都不拉屎的地方。可见其早晚之寒冷,巨风之猛烈的程度。
甘肃青海两省被军阀马步青、马步芳统治着,拥有正规军三万,民团数万,总兵力近十万,还有精良武器。
马步青、马步芳共有七个骑兵旅,有白马营、红马营、黑马营、花马营等,这等威风在国民党军队里也极为少见。骑兵派头十足耀武扬威,他们头戴羊皮帽身穿羊皮袄,将羊皮袄的皮子反穿在里面,羊毛翻在外面露出一片雪白色,这种穿法更突显他们的野蛮,剽悍。
马匪与红军的穿着有天壤之别,更看出红军物资馈乏的窘迫现状。
马家军骑马挎刀给各家各户村民放出狠话,谁敢卖食物给红军吃就全家抄斩!他们断红军的水、粮就是要断红军的后路,要让红军不战而败。
红军先头部队出征后打了几个胜仗,鼓舞了过河部队的士气,但很快就面临到极大的威胁。大冬天的竟没有水喝,也没有草,人饿马也饿,饥寒渴成了西路军一大难题。
眼看天上下雪了,可是接不到雪吃,雪一落下就融化了,河边有冰,战士们冒着危险在河边找到冰,等装回去时冰已被化掉,一口也喝不到。拿着银两买不到粮食,老百姓不敢卖,否则与红军同罪,寻找食物和水的红军战士被马家军骑兵抓住。
西路军指战员经历过长征,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部队。不少是从鄂豫皖打过来的红军团,曾分别被红四方面军总部授予光荣的:“守如泰山”七十三团、“攻如猛虎”七十五团、“钢军”二六三团、“夜老虎”二六五团、“百战百胜”二六八团、“夜袭常胜军”二七四团、“百发百中”二九六团。
二六三团指战员在河西四十里铺一次战斗中,一个连红军战士血战后人人身负重伤无人退缩,他们举着大刀与敌英勇搏杀壮烈牺牲,他们的平均年龄还不到二十岁。
一马平川的戈壁滩适合骑兵作战,马家军骑兵旅横冲直撞。打到后来西路军弹药严重不足,许多战士身背一把大刀和一、两颗手榴弹,子弹早就打完了,一个红军战士握着没有子弹的空枪仰天喊道:“枪没有子弹,还不如扁担!”
这声音透出一个能征善战的红军战士心中无尽的悲凉,西路军得不到任何补充,仅凭着原有的一些武器弹药背水一战,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河西部队在天寒地冻的黄土高坡无日不战,开阔的戈壁滩没有任何掩体,部队行动极其危险。西路军在军委直接指挥下服从大局,时而东进时而西进,坚持五个月后仍未等到援兵,他们孤军奋战,饥寒交迫,没有外援没有供给也没有休整。
西路军将领很英勇,战士也打得顽强,直到弹尽粮绝,被马家军各个击破,西路军在最后四十多天的血战中几乎全军覆没。
三七年三月中旬,突围撤到祁连山区的西路军在军政委员会紧急会议上决定:徐向前、陈昌浩离开部队回陕北向中央汇报西路军失败的情况,以李卓然、李先念领导剩余部队编成三个支队在祁连山打游击。
分散打游击等于自行解散,战士们在艰难困苦中没有流泪,现在马上就要失去组织失去党,他们痛苦的流泪了,那是什么样的感情啊,从鄂豫皖打过来的老红军战士誓与部队共存亡,不愿领一块烟土和几个银元就地解散,但他们说了不算,一切只能听天由命了。
詹明山在寻找狗蛋和朱冬伢两兄弟,最后时刻他死也要和兄弟在一起,朱小伢在寻找哥哥,部队散了,哥哥就是他的一切。。。。。。
满山都能看见向前奔走的战士,敌人追过来,一发发炮火打在山坡,随便打到哪里都是一片倒下的西路军战士。
马家军近在咫尺,想分散打游击都没有机会了,战士们空有武器没有子弹,在这生死之间他们没有想到自己,在敌人猛烈的枪炮下自动组成两道人墙护送方面军首长和一支主力部队撤离。
轰隆隆的炮火不断袭来,人墙中不断有人倒下,已被打散的战士们自动形成两道新的人墙,没有人号召掩护首长和部队撤退,是他们自觉自愿的。两道人墙坚不可摧,李先念含泪带领一支主力在重多奋不顾身的西路军指战员掩护下撤离。
祁连山区血流成河,流淌着西路军指战员的鲜血和泪水,他们用年青的生命谱写了一曲西路军在河西走廊英勇作战壮丽的悲歌。做为军人就没有选择,面对敌人他们含恨而亡!
黄河在咆哮,戈壁滩发出痛苦的呻吟。。。。。。
第四节 妇女独立团。马玉莲
河西走廊生灵涂炭 ,红军儿童团到处躲藏,有的被老乡救走,有的被马匪抓住,他们也走在红军俘虏之列饱受摧残。
马家军折磨红军战士的手段惨无人道,对待红军战俘挖心、挑筋、剥皮、点天灯等数不清的招数。从军长到士兵无一幸免,一个个死得都那么惨烈。
西路军指战员面对死亡大义凛然,宁死不屈,表现出革命者大无畏的高尚气节,连凶悍的马家军也不得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