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史并不如烟-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辉俑⑹纺呛芈炒蚬ぃ⑹纺呛芈炒邮虮碓В∩硪槐涑闪斯录夜讶恕

人心散了,阿史那贺鲁只能单人匹马逃命,令他欣慰的是,还有几百个忠于他的骑兵,还不算真正的孤家寡人。

如果按照以前的远征标准,到此时苏定方就可以宣布得胜回朝了,然而他却并不准备收手,他还要继续追杀下去。

苏定方兵分两路,一路继续追杀阿史那贺鲁,一路由自己带领,按原计划向前推进,沿途收服西突厥的各部落。

天公再次不作美,下起了漫天大雪,平地雪深竟然达到两尺。

下雪了,别追了,等天好了再追吧!

苏定方摇了摇头,不,越是下雪,越要追,等天晴了,他早就跑远了。

漫天飞雪中,苏定方率领着自己这一路大军踏雪而行,不断推进,日夜不停,一直挺进到博尔塔拉河,这里距离阿史那贺鲁的大营还有二百里,那里有阿史那贺鲁最后的家当。

苏定方整顿队伍,列阵出发,此时的阿史那贺鲁还陶醉于大雪之中,他以为苏定方一定不会在冰天雪地里出兵,所以他不做防备,而是享受生活,率领人马在雪地上打猎。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阿史那贺鲁一定没有读过中国的兵法,他不知道中国的兵法如此玄妙,也不知道那个叫苏定方的人竟然会如此执着。

等到苏定方如同神兵天降一般现身时,阿史那贺鲁傻眼了,赶忙催动马匹开始逃命。

这次长途奔袭让阿史那贺鲁赔大了,除了把儿子和女婿带出来之外,剩下的什么都没带出来,只能两手空空奔向石国(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市),但愿那里能有他的藏身之所。

到了这个时候,苏定方倒不着急了,他一方面命令副将萧嗣业继续追赶,一方面在西突厥境内进行安抚,迅速恢复当地的社会秩序。

等安抚的差不多了,苏定方才班师回朝,还剩下点收尾工作,就让萧嗣业完成吧。

如同丧家之犬的阿史那贺鲁一路跑到了石国西北的苏咄城,这时人困马乏,筋疲力尽,即便人挺得住,马也已经挺不住了。

还是到苏咄城里买几匹马吧!

如果阿史那贺鲁能够预知未来,估计他宁愿自己步行累死,也会放弃这次买马计划的。

在苏咄城外,阿史那贺鲁见到了城主伊沮贵族,伊沮贵族不仅给阿史那贺鲁带来了酒肉,还盛情邀请阿史那贺鲁进城休整。

本来阿史那贺鲁还保持着警惕,可是架不住城主的热情,还是跟着城主进了苏咄城。

接下来,关门,放狗!

等到苏定方的副将萧嗣业赶到石国时,阿史那贺鲁已经在那里“等待”多时了,苏咄城主将他捆成了粽子然后送到了这里,是死是活,全听唐朝发落。

萧嗣业笑纳了石国的礼物,押送着阿史那贺鲁回到了长安,阿史那贺鲁的西突厥就此灭国。

需要说明的是,东突厥、西突厥这些国家其实是松散的联邦体制,我们所说的灭国其实指的是突厥大可汗的王庭被捣毁,这一届上层政府被推翻,而其加盟的各部落其实受影响不大,所不同的是,以前听命于大可汗,在这之后,就要听命于唐朝委任的新可汗了。

这一年十二月十一日,李治将西突厥原来的土地一分为二,分设两个都护府,一个位于今天咸海及伊塞克湖之间,一个位于今天巴尔喀什湖与伊犁河之间,两个都护府分别由效忠于唐朝的阿史那弥射和阿史那步真负责。

从此,阿史那贺鲁那个与唐朝作对的西突厥汗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两个忠于唐朝的都护府,这是苏定方写进史册的第一项重大功绩,后面还有两个。

一年后,阿史那贺鲁被押往长安,李治在李世民的昭陵举行了盛大的献俘仪式,鉴于阿史那贺鲁有悔过表现,李治饶其不死,于长安城内安置。

然而不久之后,阿史那贺鲁还是死了憋屈死了。

在他死后,他被李治安葬,墓的邻居是东突厥颉利可汗阿史那咄苾,也是憋屈死的。





第二十七章 再建奇功


显庆二年的远征让苏定方功成名就,战后他被擢升为左骁卫大将军,品级正三品,正部级,封邢国公。

这一年苏定方六十五岁了。

六十五岁本应该是安享晚年的时候,然而苏定方还不准备退休,因为还有仗等着他打。

两年后,战事又起。

思结部落(蒙古国巴彦洪格尔市)司令都曼率领疏勒、朱俱波、葱岭三国背叛唐朝,并向忠于唐朝的于阗王国(新疆和田市)发动了攻击。

六十七岁的苏定方又有仗打了,他被委任为安抚特使,前去平叛。

等苏定方大军抵达业叶水之后,都曼见势不妙,退保马头川。

马头川具体在今天的什么地方,已不可考,我们只知道,在这里,有一个叫苏定方的唐朝名将把反叛的都曼逼得无路可走。

都曼听说过苏定方行兵很快,但没想到他行兵那么快。

苏定方从远征军中跳出了精锐步兵一万、骑兵三千,然后亲自带领在这一万三千人,一日一夜急行军三百里。

24小时之后,苏定方兵临马头川城下,都曼傻眼了。

都曼硬着头皮出战,没一会儿功夫就被苏定方打回到城内,而此后不久,苏定方的后续人马陆续抵达,远征军将马头川城团团围住。

想出城?

除非你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都曼没有隐形的翅膀,只能选择投降,他的叛乱,刚开头就结了尾。

至此,葱岭以西全部平定,功劳最大的非苏定方莫属。

显庆五年(公元660年)正月,苏定方在东都洛阳向皇帝李治献俘,俘虏就是那个自缚投降的都曼。

司法官员要求按照惯例将反叛的都曼诛杀,这时苏定方说话了,“我曾经承诺过他不死,因此他才出城投降,希望陛下能饶他不死。”

李治看着六十八岁的苏定方,郑重地点了点头,“好,我就违反一次法律,饶他不死,以成全你的承诺!”

六十三岁之前,苏定方闲人一个,六十三岁之后,大唐王朝没有谁比苏定方更忙。

显庆五年正月,苏定方刚刚向皇帝李治献过战俘,两个月后,任务又来了,百济又不消停了,还得准备出兵百济。

当时辽东半岛以及朝鲜半岛的形势是这样的:高句丽最强,占有辽东半岛以及今天的朝鲜;新罗次之,占有今天韩国版图的东部;百济的版图最小,他们占据的是今天韩国的西部。

以版图面积而言,百济没有新罗大,然而百济却接连不断地向新罗发起进攻,侵占新罗的领土,莫非百济头脑发热?

百济不是头脑发热,而是上面有人。

百济的上面,有高句丽撑腰,而新罗的上面其实也有人,给他们撑腰的是唐朝。

新罗把状告到了李治那里,李治便做出部署:苏定方任熊津道总管,率领十万人,水陆并进,出兵百济;新罗国王金春秋任嵎夷道总管,率领新罗兵,对百济进行夹击。

百济的苦日子来了。

苏定方率领十万大军从今天烟台荣成的成山角(民间以前称这里为“天尽头”,近些年为了讨吉利,又称之为“天无尽头”)出发,横渡黄海,直航朝鲜半岛。

百济王国知道苏定方不好惹,因此提前在熊津江口布防,想要阻止苏定方登岸。

一切都是徒劳,苏定方率领大军强行登岸成功,顺便还斩杀了数千百济兵。

由此一发不可收拾,苏定方十万大军水陆并进,兵锋直指百济王国王城泗沘城,大军一直推进到距离王城不足三十里的地方。

这时百济王国全国总动员,企图阻挡苏定方进攻的脚步,但一切还是徒劳。苏定方大军势如破竹,在斩杀一万余人后推进到了百济王城的外围。

唐军兵临城下,百济王国内部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国王扶余义慈和太子扶余隆保命心切,一路狂奔跑到了北方的边城,苏定方不去理会逃跑的国王,而是挥军层层包围了王城泗沘城。

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留在王城之中的扶余义慈的次子扶余泰居然自行宣布继位,随后号令全城百姓一起坚守王城。

国王健在,太子也在,次子却自立为王,这唱的是哪出呢?

自立为王的国王能信任吗?人们产生了怀疑。

太子扶余隆的儿子扶余文思也产生了怀疑,他对叔叔扶余泰的自立为王反应更加强烈:爷爷和父亲都在,叔叔就自立为王,就算跟叔叔一起击退唐军,日后还会有我们父子的好果子吃吗?

两害相较取其轻,还是出城投降唐军吧。

随后,扶余文思率领自己的亲信跳出城墙向唐军投降,在他的带动下,跳墙投降的越来越多,扶余泰已经无法控制。

此时苏定方趁乱派兵爬上了王城的城墙,然后将唐军的旗帜插上了城墙的墙头。

扶余泰已经没有了选择,他只能步侄子的后尘,向唐军投降,所不同的是他不需要跳城墙,只需要打开城门。

王城沦陷,国王扶余义慈和太子扶余隆没有了指望,也一并向唐军投降,百济境内所有城池接连打开城门,宣布投降。

百济就此平定,国土纳入唐朝版图。

三个月后,苏定方在东都洛阳向皇帝李治献俘,这是他人生中第三次向皇帝献俘,象征着他先后征服三个国家,生擒了三位元首。

被苏定方生擒的有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思结部落司令都曼、百济国王扶余义慈,三位元首被俘,前后不过三年。

显庆五年,苏定方六十八岁,他六十三岁那年才步入名将行列,仅仅五年,就达到了名将的巅峰。

以征服三国、生擒三元首的战绩,苏定方是可以与李靖、李世勣相提并论一番的。





第二十八章 被遗忘的名将


在平定百济一年后,皇帝李治将重点打击对象锁定在了高句丽,这个高句丽曾经让杨广抱恨终生,也曾经让李世民懊恼不已,现在李治准备啃一啃这根难啃的骨头。

或许是受到不断利好消息的冲击,李治居然萌发了御驾亲征的念头,他委任苏定方、契苾何力、任雅相、萧嗣业分别担任四个方面军的行军总管,而他自己准备亲自担任全军统帅。

这时武则天站了出来,上疏极力劝阻,李治也是一时心血来潮,想想武则天说的也有道理,于是御驾亲征也就只限于说说而已,过了把嘴瘾,再不见下文。

征战高句丽,还是要靠苏定方这些人。

显庆六年八月,苏定方率领海军横渡渤海海峡,连战连捷,一路高歌猛进,包围了高句丽的首都平壤。

然而,高句丽并不好打,虽然首都平壤已经被包围,但想要将其攻克,难度却非常大。

高句丽权臣渊盖苏文一面率兵坚守,一面派自己的儿子渊盖男生率领数万精锐坚守鸭绿江,务必将唐军挡在鸭绿江边,避免与苏定方形成合围之势。

在渊盖男生的抵御下,唐军的强行登陆没有成功,战争陷入僵局。

这时契苾何力赶到了,他眼看着渊盖男生的层层防御,也是干着急没有办法。这时老天开眼了,气温骤降,鸭绿江结冰了!

这样契苾何力他们就不需要坐船摆渡过江,只需要踏着厚厚的冰层就能冲向对岸。

形势就此逆转,唐军踏着鸭绿江上的冰层向渊盖男生的江防部队发起了冲击,此时天险已经不在,高句丽军队根本挡不住唐军进攻的兵锋。

契苾何力趁胜追击,连追数十里,三万高句丽士兵倒在了唐军的刀锋之下,剩下的全部投降。

如果契苾何力趁胜进军,便能与苏定方形成对平壤的合围之势,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李治的诏书到了,居然让契苾何力的大军班师回朝。

李治究竟是怎么想的,没有人能说清楚,总之契苾何力没能继续前进,而是掉头返回了国内。

这时在高句丽境内的征战再次进入了胶着状态,双方交战互有胜负。

沃沮道行军总管庞孝泰在朝鲜合井江与高句丽军队进行了一场血战,这一仗打的非常惨烈,庞孝泰与他的十三个儿子全部战死,最终这一路唐军大败。

此时在高句丽境内占有优势的只有苏定方的部队,然而他们也遇到了难题。尽管已经将平壤团团围住,但攻城并不顺利,几个月下来并没有进展。

就在这时,天空又下起了漫天大雪,形势对苏定方更加不利,因为这样的大雪对守方有利,而对攻方却是非常不利。

没有办法,苏定方只能班师回朝,他的远征高句丽就这样不情不愿地结束了,在他心里他是心有不甘的,总有一天,他还是要回来的。

或许是上天有意不让他过于完美,从此之后他与高句丽再无交集,灭国高句丽在不久之后将由唐朝另外一位名将完成,而苏定方却要在唐朝的西线战场上终老。

从高句丽撤军之后,皇帝李治将苏定方从东线调往西线,出任唐朝西征远征军安集大使,统御西征各军,同时安抚吐谷浑各部,防御对唐朝虎视眈眈的吐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