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唐精神:直面历史与经典的13堂课-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太宗把天下治理得这么好,是因为他纳谏,纳谏确实成为唐太宗治理天下成就“贞观之治”很重要的方面,为何千古以来大家都承认唐太宗做得好呢?因为不太容易,有两大方面的难题:一是人性的弱点,大家都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批评;还有一个权力的弱点,权力越高越听不得不同的意见,官当大了会自以为是,喜欢自以为是。要越过这两关确实不容易,但唐太宗为何能克服呢?他怎么就不怕呢?我以为有以下的理由:

第一,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求治心切。

唐太宗晚年曾感叹,人做一千件好事人们未必记住,做一件坏事可能就被人们念念不忘,但仍是要多做好事。唐太宗求治心切,靠一个人的聪明才智不可能治理天下,要发挥大智,充分利用大家的聪明才智。李世民是军事将领出身,战场上计划的时候要开军事会议,这里面最能体现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你有看法没有及时表达,可能导致战事完全失败,在战场上大家有话就说,有见解就提出来,战前会议是讷谏的前提。李世民在武德四年的时候,实现了对洛阳王世充的包围,他听说窦建德率领四十万大军支援王世充,李世民打了半年已经筋疲力尽,有可能造成腹背受敌。开了几次会,大部分人说赶快撤,只是要撤到的地方不同,有少数人认为应当把王世充包围去打窦建德。结果李世民率领精锐去打窦建德,窦建德率领的十万人被一网打尽,窦建德以十万人谎称四十万人。窦建德一败,王世充自然就完了。这是李世民纳谏传统的来源,也成了他的一种习惯,对他战场上决定胜负很关键。他习惯听取不同意见对他的统治很有好处,大臣的进谏也很重要。为什么在贞观时期魏徵留下的意见最多,是因为魏徵一直处于一个进谏的角色,魏徵后来在审核皇帝命令的机关,他一生主要的工作就是专门给皇帝提意见。魏徵除了职务的需要,完成分内的事,确实对国家的事情尽心尽力,能够看到问题不同的侧面,就如同册封和买马的事情,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提意见很讲究方式方法,特别值得我们注意。我们在单位可能有些问题,你是用什么态度、方式、方法提出你的意见呢?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经验,给领导提意见,领导会觉得你提意见的动机有问题,就是为了和他找别扭。有的领导拒不接受意见,拿官位卡人,不是比谁的意见更正确。领导为何会这样?提意见的人的方式方法还是需要注意,我们提意见不是问题,改正或加强工作本身才是问题,是要更好地做好工作。





唐太宗从玄武门之变到贞观之治(10)


工作必须经过领导来做,不是提意见的人去完成,而是经过领导去完成,所以提意见要讲究方式方法。仔细研究魏徵的建议书,他不仅是提意见的人,且是善于提意见的人。他把皇帝的作用、位置突出出来,希望通过皇帝来完成这件事。贞观后期有太子之争,魏王和太子的关系很紧张。皇帝很喜欢魏王,魏王经常打小报告,有一次说朝廷有些官员对亲王不礼貌不尊重,唐太宗大怒,召见满朝文武,说了许多狠话。一到这个时候,像房玄龄那些老臣就很紧张,马上给皇帝道歉,魏徵站起来说:“皇帝说话未见得都有道理,从古以来,如果稍微不注意就会酿成大错,我敢保证在座的大臣没有谁敢不尊重亲王。隋朝亲王凌辱大臣,不是我们的榜样。大臣是国家的栋梁,应当尊重大臣,皇帝就很尊重大臣,为何亲王会这样认为呢?我们的皇帝是古往今来难得的,尊重大臣,发挥大臣的作用。亲王的说法没有根据。”他不是以完全批评的口吻。淑王妃的父亲犯了罪,王妃的哥哥在皇帝身边工作,是皇帝的保镖,说大臣羞辱他的父亲,魏徵说:“皇亲国戚背后有皇帝这样的大靠山,没有官员敢随随便便得罪他们,肯定是他们有错在先,大臣依法办事。我们的皇帝是古往今来难得的好皇帝,肯定会明白其中的道理,我们的皇帝是第一位能够治理皇亲国戚的皇帝。”首先承认皇帝的地位,承认皇帝能做这件事,大臣做得对。你作为手下,看到问题所在,是调动领导的积极性去完成,而不是越过领导独立去完成。一味批评领导会破坏领导的情绪,进谏时这样的方式方法是不可取的。

这样的事很多,在贞观时很重要的长孙皇后善于用表扬的方式批评唐太宗,让唐太宗高兴地接受她的批评意见。唐太宗有一次被魏徵抢白,回来发脾气,皇后换正装向皇帝表示祝贺,皇帝不明所以,皇后说:“特地向陛下表示祝贺,古人云,臣要是忠臣,君主必定是贤明的。魏徵提出自己的见解,说明他是忠臣,你是贤明的。天下的百姓有了这样的好皇帝是他们的福分,有了这样的好皇帝,我表示祝贺,陛下是圣明的,是好皇帝。”她实际上是要批评唐太宗心胸太狭窄,听不得批评,但是用的是表扬的方式,寓批评于表扬,唐太宗才明白魏徵是忠臣的表现,魏徵的存在表明了他的贤能,立刻和言悦色起来,继续接受魏徵的建议。皇后的进谏方式也是“寓批评于表扬”。提意见能看到意见本身是水准,能够用合适的方式提出来也是水准,也要考虑作为下属,提意见的方式是否合适。

要讲的故事很多,我在中央电视台讲了20集,在这里很遗憾时间不够。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的光临。





解说武则天(1)


蒙曼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隋唐五代政治、军事史与中国古代妇女史。1975年生,河北承德人,1999年9月至2002年7月,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隋唐史专业,师从荣新江教授;2002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代表作《蒙曼说唐:武则天》、《蒙曼说唐:乱世红颜》等。

解说武则天

◆ 蒙 曼

武则天是个经历传奇、故事很多、性格丰富的人,我们怎么样记住这个人,这个人的存在对今天意味着什么,对我们了解中国历史又意味着什么?我觉得我们讲武则天要讲她一生的大关节,是什么造就了这个人物,这个人物能突破的东西是什么,不能突破的东西又是什么,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有效地了解这个人。

武则天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给她两个定位,第一个定位:武则天是插在大唐王朝身上的一根刺。大唐王朝280多年的历史,中间被武则天拦截了一下,有15年改唐为周,对李唐王朝来讲是个中断。第二个定位:武则天是大唐王朝开出的一朵盛世之花,我觉得武则天可以称为大唐盛世的形象代言人。可能有人不能同意我的观点,大唐王朝要找形象代言人怎么会找到武则天呢?唐太宗、唐玄宗放在哪里?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唐太宗、唐玄宗为何不能成为大唐盛世的代言人。

唐太宗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创造了“贞观之治”,他死后的一千多年人们都以他为楷模,称他为帝王的典范,他为什么不能做大唐盛世的代言人呢?唐太宗统治时期大唐王朝太穷了,政治虽然很清明,但经济发展上不去。当时唐朝的中心有两个,一个是长安(今天的陕西西安),一个是洛阳(今天的河南洛阳),洛阳是一个非常发达的地区,可是到唐朝初年的时候洛阳是千里皆为茂草,即一千里地都长满了草没有长庄稼,形成一个普遍的现象是经济衰退、人口减少。落实到皇室也生活得很可怜,大家经常听说唐太宗非常俭朴的例子。有一个故事流传得很广,说唐太宗有一次和儿子李治一起吃饭吃现在的肉夹馍,唐太宗用饼夹着羊肉吃,李治已经当了很多年太子,看到羊肉很肥就吃不下去,把肥油抹到饼上,想把肥油扔掉单吃瘦肉,当他拿起沾满油的饼想扔出去的时候,看到唐太宗鹰一样的眼光,他爸爸盯着他看他怎么办,他停下要扔的动作把饼送到嘴里,意思是你看我连油都不放过都吃下去了。一般人认为这个故事说的是唐太宗教育子女特别好,其实反映的是当时社会太贫穷了,连皇帝都不过过着这样的生活,这样的生活能叫盛世吗?唐太宗统治的时期不能叫盛世。唐玄宗时期能叫盛世吗?大家都知道大唐最辉煌的“开元盛世”是唐玄宗创造的,也是中国历史上没有争议的一个盛世,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并不多,一般人认为“开元盛世”是中国最厉害的一个盛世,这个盛世的缔造者唐玄宗为何不能做盛世的代言人呢?因为唐玄宗有始无终,开始确实不错,唐玄宗把国家搞得兴旺发达,长安城是整个东亚的中心也是世界的中心,长安城里有各色各样的外国人,比现在的北京城还热闹,但后来发生了“安史之乱”,在天宝的时候他任用了不太好的宰相,在边疆地区和少数民族搞不好关系,在朝廷里宠信杨贵妃,几个因素结合在一起爆发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的转折点,甚至也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在“安史之乱”中大名鼎鼎的唐明皇居然抛弃了爱妃杨贵妃,让杨贵妃当了他统治失误的替罪羊。连自己的爱妃都保护不了的皇帝,怎么能做形象代言人呢?





解说武则天(2)


唐太宗、唐玄宗都做不了大唐盛世的代言人,武则天就可以。武则天时期政治上没有发生大的动乱,虽然她改朝换代,但政治处于相对清明的状态,经济持续发展,武则天统治50年,人口增长将近一倍,疆域保持了唐太宗时期的局面,领土没有收缩。我想武则天的精神是最能够代表大唐盛世的,她身上所体现的宽容的、开放的和进取的精神,是我们评价大唐盛世的最重要的指标。一个时代是否在上升之中,一个时代是否值得留恋是否值得追忆,不仅仅在于当时打造的成功还在于它创造的精神力量是否能够延续下去,武则天的精神体现了宽容、开放和锐气,是当之无愧的人物。我们给她一根刺和一枝花的两个定位,她身上具有矛盾性,是很复杂的人物,今天用两个小时的时间怎么交待清楚呢?今天我重点回答五个问题:第一,武则天是怎么当上皇帝的?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帝制史,除了武则天都是男性,武则天如何突破性别障碍当上皇帝?第二,武则天怎么会失去皇位?武则天统治时期没有发生大的问题没有农民起义没有大的自然灾害没有民族入侵,为什么武周王朝只传了15年一代皇帝?第三,武则天的武周王朝灭亡之后她本人为什么还会受到尊重?一般来讲,历史上亡国之君的命运很悲惨,我们都知道明朝的末代皇帝祟祯,亡国后吊死在煤山之上,景山公园现在还写着“祟祯皇帝殉国处”,武则天丢掉王朝之后继续受到儿孙的尊重且得到历史相当多的正面评价。第四,武则天的情感问题。武则天在政史上留下很多事迹,在民间人们其实最关心的是她的绯闻,这体现了人们对她人性的一种关怀,武则天有感情吗?如果有感情是什么样子的?第五,武则天的无字碑问题。武则天死后留下一块无字碑,现在立在陕西乾陵,为什么会有这样一块碑出现?它和武则天有何关系?它又从哪些方面体现了武则天的精神?

第一,武则天为什么会当上皇帝?

首先武则天对时局有一种很好的把握和利用,换句话说是“时势造英雄”。武则天利用和把握的时局是一个什么样的时局呢?我们讲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武则天时期文化环境是相对宽松相对多元的。这是一个对武则天极其有利的时局,文化环境如何宽松、多元?在武则天生活的年代,中国在思想领域是儒、释、道三家并立,思想没有定为一尊。儒、释、道各管一摊,儒家负责处理人文关系,人除了有日常关怀之外,很多人还希望知道死后是什么样子的、人是否有灵魂、人的灵魂是不朽的还是和肉体一样消失、命运改变是在今生还是来世,这样的问题找佛家,佛家是对人的精神有关怀,如果一个人想要强身健体找道家,当时儒、释、道有各自关怀的重点,这样一个思想界的状况为什么会对武则天有好处呢?因为儒家学说最反对女性干政,在周朝的时候儒学就讲过母鸡打鸣是家门不幸,儒家对女性干政有一种最本能的厌恶态度,特别强调阴阳秩序、内外秩序,如果全社会的思想定为一尊的话,武则天当皇帝将会缺乏思想支持。当时有三种思想在左右老百姓,儒教不可用,道教和佛教还可以利用;道教利用起来不方便,还有佛教。佛教对女性是什么样的看法?





解说武则天(3)


在中古时期都有男尊女卑的思想,但佛教没有儒家那么强烈,因为佛教主张此生是虚幻的,什么才是真实的?彼岸世界才是真实的,在现实世界中男人和女人甚至和动物草木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