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都市先锋传-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系统道:“你个小毛孩,还和女朋友亲热呢,18岁之前你想都不要想,根据你现在的条件,越往后,你提高的速度越慢,你以为我喜欢在你身上呆着,等你们有了互联网,我要把你们全球逛遍,那还有时间来听你的墙角,你那里凉快那里呆着去,以我的能力,到时候想看啥看不到,想泡个俊男美妞也易如反掌,我甚至可以引发全球的金融危机,让全世界的银行关门。”
潇新宇这时候忽然发现,主系统这个家伙简直就是个恶魔,这时候潇新宇忽然下定了决心,自己一定要变得更强,以后要让主系统听命于自己才行。
这时候如果有人在远处观察潇新宇,就会发现他的身体周围出现一种淡淡的能量,大夏天,人走在马路上,马路的表面会看到这样的情况,马路表面似乎在冒着透明的热气,这其实就是路面的柏油蓄满了热能之后,反shè多余能量的表现。
这种能量是潇新宇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产生,而和他同住的吕三才此刻却是目瞪口呆!

第六十二章 大明湖
第二天,在吃完早餐之后,所有特8次的旅客,除了受重伤住院的以外,剩余的人全部都领到了一张卧铺车票,从泉城市直达首都的车票。
吕三才的那张票,本来潇新宇是打算付钱的,泉城市铁路局的工作人员谢绝了潇新宇,说是这是他们的荣幸,能够和小英雄见面,这点事情不算什么。他们当时为了谁来做这个事情还争执了很久。
潇新宇彻底的无语了,这一不小心,自己竟然成为了传说中的英雄,这也太不可思议了,看样子,华夏人抓典型,树标兵的能力,在全世界的确是无出其右。
铁路局的工作人员告诉大家,将在今天下午两点,组织专车,统一送旅客们去火车站,交代大家千万不要迟到,剩下的时间大家可以zì yóu安排。
于是潇新宇撺掇吕三才和自己一起去闲逛,对于吕三才这个老胶东来说,大明湖他已经记不清楚来过多少次了。不过他到底拗不过潇新宇的恳求,还是答应去给潇新宇做导游了。
此时的泉城,城市面积远远要小于现在的面积,毕竟此时全华夏的人口,根据1982年普查时候的数据推算,也就是10亿人出头,虽然人口的数据很庞大,但是往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分摊,也就不会显得那么拥挤了。
而且,这个年代也没有那么多的汽车在路上跑,空气污染更不像现在这么严重,这段时间应该是改革开放以后,最为环保的年代。
潇新宇和吕三才为了节约时间,干脆出门打了个车,司机开口要价5元,实际上打表的话只需要3元而已,潇新宇也懒得还价了,丢了十块钱给司机。
然后告诉司机先开车,沿着湖转上一圈,再把他们送到大明湖公园的门口。
出租司机一看遇到了财主,那个热情啊!虽然潇新宇开口就是流利的胶东话,但是本地人肯定是不会在这个时间去旅游的,毕竟是七月流火的季节不是。
一路上,热情的司机,开始喋喋不休的介绍起大明湖的典故来,按照司机的说法,大明湖最值得去的有六个地方,海右古亭——历下亭,道教庙宇——北极阁,汇波楼,园中之园——铁公祠,小沧浪和泉城标准庭院——遐园。
潇新宇听到这里竟然有道教的庙宇,于是来了兴致,让司机给介绍一下,彷佛把身边的吕三才当做了空气,吕三才和潇新宇接触了两天,也知道潇新宇有些恶趣味,所以也没有要自己发表意见的想法。
出租司机一边开着车,一边给潇新宇介绍起北极阁的典故来,北极阁被称为北极庙,坐落在大明湖北岸,又名真武庙,是一座道教庙宇。北极阁建于元代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明代永乐年间重修。庙宇建在7米多高的石砌高台上,由前后殿、钟鼓楼、东西配房组成。正殿内供奉北方水神真武帝君像,像旁有龟蛇二将、四天君塑像,均栩栩如生,口目传神。正殿两侧壁上绘有关于真武修炼成仙的壁画,这副壁画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后殿名启圣殿,供奉着真武父母的塑像。此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潇新宇接着问道:“司机大哥,你的口才实在是太好了,照你这么一说,我想不去都不行了,那就一定要去看看,那你觉得大明湖里面,你们当地人最喜欢去的又是哪里呢?”。
司机开着车,想了一下接着说道:“如果按照本地人的习惯,他们最喜欢去的地方是汇波楼。”潇新宇这个逗哏自然不会让场面冷却下来,很是知趣的接着问:“那又是为啥呢?”
司机也说开了兴致,接着给潇新宇介绍,原来汇波楼是大明湖公园的最高处,属于绝佳的观景地点,几乎可以做到鸟瞰大明湖景区的全貌。
按照司机的说法,汇波楼位于大明湖东北岸北水门之上。北水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在任齐州知州时,于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所建,当时是泉城唯一的北城门,既可设闸泄水、防水,又可通舟楫。
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修建新城墙时,在北水门上建了一座两层高的城楼,因城内诸泉水汇流入大明湖,再经北水门流出城外,故命名为汇波楼。
汇波楼建成后,成为人们登临游览,集宴赋诗的好去处,历代文人墨客多有题咏。解放前,汇波楼毁于战火。1982年,市zhèng fǔ在原址重建。新楼基本保持原貌,为重檐两层城楼式建筑,气势宏伟。登汇波楼,北可眺望鹊、华两山秀sè,南可俯看明湖美景,夕阳西下时,更可领略到泉城八景之一汇波晚照的壮丽景象。
可惜的是潇新宇他们等不到太阳下山的时候,来领略汇波晚照的绝美风景了。司机带着潇新宇二人绕湖转了一圈,才堪堪把两处景点介绍完毕,这时候车已经停在了大明湖公园的正门口,于是二人下了车。
潇新宇本来一高兴,想再给司机十元钱作为小费的,司机却是个厚道人,死活不肯收,说是潇新宇已经给多了,潇新宇只好作罢。
二人来到了公园的正门前,正门是一栋三层飞檐式的设计,和牌坊的样子差不多,一共有五道门,意yù着金木水火土的五行思想,但是仅仅是个门的样子,并没有门板。
二人花了2元钱买了门票,进入了公园之内,二人先去看了一下公园的地图,真的是好大的面积,真的想要细致的逛一下,一天的时间都不够,潇新宇只好提议,有选择xìng的走马看花,而且这个时候,潇新宇真的恨不得有一架高容量的数码相机在手。
潇新宇深深的为当前的美景所折服,在自己穿越前所生活的那个年代,自从国家第一次开始给国民放大假,潇新宇一高兴就带着家人跑到张家界去旅游,结果却令人非常的失望,这哪里是旅游啊,根本就是受罪来着,到处都是人山人海的,根本就是看人去了。
从此以后,潇新宇再也没有了过节去旅游的兴致,而是真正的宅在家里,要么挑选自己喜欢的连续剧一口气看完,要么就是找朋友出来,喝茶,吹牛,打屁,总之就是一句话,绝对不会去凑热闹,等到自己买了车之后,干脆利用有薪假期,进行错峰旅游。结果这一错峰把自己给穿越回了80年代。
根据地图,离二人所在位置最近的景点是遐园,到了遐园之后潇新宇才发现,虽然遐园名气很大,但是和苏州的园林相比无疑还是有美中不足的地方,二人没有久留,直接奔着下一个目标而去。
二人的下一个目标就是铁公祠,铁公祠坐落在大明湖北岸西端,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是为纪念明代兵部尚书、SD参政铁铉而建。
明建文帝时,燕王朱棣南下夺权,攻至泉城,铁铉率军民坚守,屡挫燕王。后来朱棣攻下了南京,自立为帝后,此时的泉城已经被围困了整整三年,铁铉终因兵微将寡,被俘牺牲。
后人敬其英烈,立祠祀之。铁公祠是一民族式庭院,占地6000余平方米,由曲廊、三间祠堂和一座“湖山一览楼”组成。园内杨柳垂荫,藤萝攀缘,院外南临一湖碧水,北枕幽密松林,环境清幽旷远,建筑古朴典雅,其中小沧浪亭更是独具秀sè。
著名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sè半城湖”就镶嵌在这里。刘鹗《老残游记》中曾写道,在铁公祠前看大明湖,可见千佛山之倒影。但近几十年来,由于空气和湖水受到污染,这一奇景一直没有再现。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大自然最大的敌人就是我们人类,如果我们自己不加珍惜的话,再过个几十年,我们的后代就将无从欣赏这样的美景了,环境保护应该从每个人做起,其实现代的社会之中最环保的是那类人呢,那就是我们受人尊敬的宅男宅女了。
二人离开铁公祠的时候,已经快11点半了,离下午出发的时间只剩下一个半钟头,吕三才提醒潇新宇,假如再去到汇波楼和北极阁逛的话回程的时间肯定是不够了的,潇新宇稍作思量问道,假如我们从汇波楼附近租条船划回来的话时间又够不够呢?
吕三才到底是老江湖了,他略微的做了一下计算,说道:“假如放弃去北极阁的话,时间勉强够,不然的话一定是不行的。”潇新宇很快的做出决断,就按照吕三才的意思办。
这一老一少毕竟是修真人士,体力上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二人几乎没有兜路,而是采取了最短的路径,前往汇波楼,终于在12点过5分的时候登上了汇波楼。
果然如出租司机所讲的那样,整个大明湖的六个著名景点,基本上都尽收眼底,潇新宇很想学开国元勋**那样,大喊一声:“呦呵呵”,最后还是忍住了,怕别人把自己当神经病,不过当潇新宇看到柱子上,墙上到处是游人刻画出的某某到此一游的时候,潇新宇的兴奋之情被败了个jīng光。
二人回程的时候,在楼下租了一条船,二人一左一右的荡起双桨,配合默契的往回程的方向划去,小船掠过了湖心岛,岛上的历下亭也没有时间看了。时间,一切都是时间惹的祸。潇新宇的心中这样想着。
二人离开公园的时候,吕三才说了一段典故,直接把潇新宇气的不轻,潇新宇撂下一句话来鄙视吕三才“你咋不早说呢?”

第六十三章 明湖四迷
久居泉城的人,几乎都知道大明湖里有“四怪”——青蛙不鸣,蛇踪难寻,久旱不落,久雨不涨。这些个事情,潇新宇估计是出租司机忘记告诉自己了。
而吕三才这个家伙的耐心,真的是好的不得了,竟然一直憋到出门才告诉潇新宇,潇新宇能不生气吗?
其实呢,经过一些有心人的研究,大明湖的其中三个迷已经被解开了。
大明湖的四大谜,由来已久。明末的左诗坛巨擘王象chūn,就曾经在自己所写的《齐音·大明湖》中有过详细的记载——“湖在城中,宇内所无,异在恒雨不涨,久旱不涸;至于蛇不现,蛙不鸣,则又诞异矣。”后该文又被清朝人收录在《历城县志》中,应该是较早对明湖四怪提出的文字记载。
事实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这些困扰着古人们的四大谜,已经有三个被解开了谜底。所谓的“蛇不现”是因为大明湖内的水鸟众多,使得蛇类很难在其中生存下去;而“恒雨不涨”,则是因为大明湖的出水口众多,当水涨时候,自然而然的就流了出去;至于“久旱不涸”,则是因为大明湖的湖底为质地细密的火成岩,致使源源不断流注湖中的泉水不能下泄。但是对于所谓的大明湖里“蛙不鸣”之谜,时至今rì仍无人能找到一个合理的答案。
不过关于谜底的事情,潇新宇倒是懒得去探究了,毕竟这不是自己的专长,还是让有心人去做这些了。
二人打车来到招待所的时候,正好赶上了集合的时间,此刻,所有能够行动的旅客,都等在集合处了,潇新宇很快的回到房间里,拿着自己的行李来到了集合的地方。结果遇到了陈星睿,陈星睿大包小包的买了很多东西。
按照陈星睿的说法,既然来了总要带点东西回去,潇新宇猜测陈星睿买这么多东西,应该是带回去送人的,潇新宇不由得佩服陈星睿,貌似他做事情还是蛮细致的,还好自己在首都没有什么亲戚朋友,也懒得做这类事情了。
来接人的大巴车准时的停靠在宾馆的集合处,由于这次事故有300多名重伤员,这些人还需要时间进行救治,因此去首都的人几乎少了一半,那个年头的国产大巴车和公交车差不多,所有的旅客也不像后世的人们那般的娇气,大家挤一挤就挺过去了。
到了下午两点半的时候,所有人已经准时的登上了开往首都的专列,2点38分,列车准时的驶离了泉城火车站,潇新宇在想着,以后还会不会有时间故地重游呢?
这趟列车一路上竟然没有误点,花了6个多钟头就到了首都,不过,这段路程要是与高铁开通之后所花费的时间相比,还是慢了很多,生活在那个年代,这也是木有办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