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魂断大明-第3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洪武二年 春,李文忠以偏将军的身份跟随副将军常遇春出塞,『逼』近上都,赶走元帝。常遇春回师途中,暴病而亡,常遇春死后,李文忠受命代替统率其军,奉诏会合大将军徐达进攻庆阳。行至太原时,获悉太原被围告急,便对左丞赵庸说:“我等受命而来,如果是有利于国家的军务,我们可以自己决定。而今大同情况紧急,我们可以顺路前去救援。”于是率军出雁门,驻扎马邑,打败元游兵,擒获平章刘帖木,进至白杨门。当时雨雪交加,军队已经驻扎,李文忠却下令向前移动五里,依水为险阻自固。元兵乘夜来劫,李文忠军坚壁清野,岿然不动。天亮时,敌军大至,李文忠委派二营将士,殊死作战,估计敌军已经疲惫,才派出精兵,左右夹击,大破敌军,擒获敌将脱列伯,俘斩万余人,穷追至莽哥仓而返。

    第二年,李文忠被授为征虏左副将军,与大将军徐达分道北征,率领十万人出野狐岭,到达兴和,降服兴和守将。进兵察罕脑儿,擒获平章竹真。驻军骆驼山,赶走平章沙不丁。驻军开平,降服平章上都罕等。当时元帝已死,太子爱猷识里达腊新立。李文忠派人探知此情,率军兼程奔往应昌。元嗣君北逃,李文忠俘获其嫡长子买的立八剌及后妃、宫女、诸王、将相官属数百人,及宋、元玉玺金宝十五件,玉册二件,镇圭、大圭、玉带、玉斧各一件。并派出精锐骑兵穷追至北庆州而返。经过兴州时,擒获国公江文清等,降服三万七千人。到达红罗山时,又降服杨思祖的部众一万六千余人。李文忠到京城奉献捷报,太祖御临奉天门接受朝贺。大封功臣,李文忠功劳最大,被授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大都督府左都督,封为曹国公,同知军国事,食禄三千石,并被授予世袭凭证。

    四年秋,傅友德等平定蜀地,李文忠受命前去安抚。李文忠下令建筑成都新城,派军戍守诸郡要害之地,然后才返回。第二年又以左副将军的身份由东路北征,出居庸关,直趋和林,到达口温,元人逃遁。军队进至胪朐河时,李文忠命部将韩政等保护辎重,而自率大军,每人携带二十日粮食,迅速赶至土剌河。元太师蛮子哈剌章率领部众全部渡河,列阵以待。李文忠率军进『逼』,敌军才稍微退却。到达阿鲁浑河时,敌军逐渐增多。李文忠马中飞箭,他下马之后,手持短器,继续战斗。指挥李荣将自己的战马交给李文忠,而自己则夺乘敌军战马。李文忠重获战马,更加殊死作战,终于将敌军打败,俘获敌兵数以万计。追奔至称海时,敌军重新聚集。李文忠便收兵据险,杀牛犒劳士兵,将所获马匹释放野外。敌军怀疑有伏,慢慢引军而去。李文忠也率军返回,错过了旧路。到达桑哥儿麻时,缺乏饮水,军中将士十分口渴,于是向天祈祷。所乘战马跑过之地,泉水涌出,三军都得以解渴,于是杀牲以祭上天。然后班师回朝。这一战役,两军胜负相当,而宣宁侯曹良臣,指挥使周显、常荣、张耀都已战死,因此太祖未予赏赐。

    六年,李文忠率军前往北平、山西边境,在三角村击败敌军。七年,派遣部将分道出塞。到达三不剌川,俘获平章陈安礼。到达顺宁、杨门,斩首真珠驴。到达白登,擒获太尉不花。这年秋天,李文忠率军进攻大宁、高州,攻克两地,斩杀宗王朵朵失里,擒获承旨百家奴。追奔至毡帽山,击斩鲁王,俘获其妃及司徒答海等。然后进军丰州,擒获元朝旧官十二人,马驼牛羊甚多,穷追至百干儿才返。此后,李文忠屡次率军防备边境。

    十年,李文忠受命与韩国公李善长一起商议军国要事。十二年,洮州十八番族反叛,李文忠与西平侯沐英合兵将其讨平,并筑城于东笼山南川,设置洮州卫。还朝之后,李文忠报告说西安城里的水含有咸卤,不能饮用,请求凿地引龙首渠水入城,以便汲取,太祖采纳了他的建议。李文忠返回之后掌管大都督府兼领国子监事。

    李文忠器量深沉而宏大,人莫能测。临阵踔厉风发,大敌当前而更显壮志。李文忠颇好学问,经常因事就教于金华范祖干、胡翰,通晓经义,所写诗歌雄浑可观。当初,朱元璋平定应天,因军队兴盛,粮饷不足,而增加百姓田租,李文忠为此请求,百姓得以减低税额。他解除兵权,闲居家中后,为人恭敬谨慎,宛如一位儒者,朱元璋十分偏爱看重他。家中因此宾客很多,李文忠曾以宾客之言,劝说朱元璋少杀戮,又劝谏太祖征伐日本,甚至说宦官过多,并非天子不近刑人之义。因此屡屡触犯圣旨,不免遭受谴责。十六年冬,李文忠得病。朱元璋亲临探视,并命淮安侯华中负责医治。第二年三月,李文忠去世,终年四十六岁。朱元璋怀疑华中下毒,便降低华中的爵位,将其家属逐至建昌卫,其他医生及妻子儿女都被斩首。朱元璋亲自写文致祭,追封李文忠为岐阳王,谥号武靖。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均位列第三。李文忠之父李贞已先死,追赠为陇西王,谥号恭献。

    李文忠有三子,长子李景隆,次子李增枝,三子李芳英,均是太祖赐名。李增枝开始授为勋卫,后提升为前军左都督。李芳英官至中都正留守。

    今日小景来,并非欣赏这里如花的景『色』,实乃为瞻仰一下这位古人, 关于这位古人,《明史》史书口碑极好。称其好学问、通韬略、交儒士、严治军、临阵奋勇,战功卓著。明史说:“文忠器量沉宏,人莫测其际”。还说其“临阵踔厉历风发,遇大敌益壮”。最为突出的是,李文忠可能是朱元璋手下大将中唯一读过书的人。“颇好学问,常师事金华范祖干、胡翰,通晓经义,为诗歌雄骏可观”。说他文武双全,恐不为过。李文忠还是一位忠厚儒雅之人。也许,他是朱元璋外甥兼养子,身份特殊,因此是敢于向皇帝老爸直言的。史书说,他曾劝过朱元璋几件事。比如,朱元璋功占应天之后,曾以“军兴不给,增民田租”,李文忠曾“请之”,最后“得减额”。这样的一个人,却英年早逝,不得不让人感叹,今日站在他的墓下,回想起六百年前的一个少年,横枪立马于敌军之中,无人能敌,让人不由得一叹。

第18卷 783章:头顶的光环

    李景隆心头一动,他万万料不到这个平日看似游手好闲的亲弟弟,居然会有这样的一番见识,让他有些惊讶之余又有些兴奋。李增枝似乎看出了他矛盾的心理,嘻嘻一笑,跟着猛的咬了一口手中的大苹果,吧唧吧唧的半响,吞下了口中的果仁,方才嬉皮笑脸的继续说道:“若招败绩,那自然是他耿炳文领兵无能,与大哥无关?这次,朝廷派遣三十万大军伐燕,上至三公九卿,下至黎民百姓都认为平燕轻而易举,大哥只不过是让耿炳文早日出兵,就算耿炳文真的败了,陛下又岂会把耿炳文战败的罪过归入大哥的身上呢?”说道这儿,李增枝望了望李景隆,咬了一口手中的大红苹果,幽幽的道:“大哥自小便以父王为榜样,难不成就此放弃不成?”

    “混账,我什么时候放弃过?”李景隆狠狠的瞪了一眼李增枝,嘟着对喝骂道。

    对于李景隆的喝马声,李增枝丝毫不在意,嘻嘻一笑道:“大哥不是一直梦想着挥军北上伐燕,学昔日的冠英侯霍去病,一战扬名么?眼前这个就是大哥扬名立万的大好时机。那燕王乃是太祖的四子,自小就藩北平,论军事实力,不比昔日的徐达、常遇春等人差多少,以我看,耿炳文并非燕王的敌手,若是耿炳文果真败了,正好是大哥扬名立万的机会,大哥自幼熟读兵书,且常年出兵塞外,就连昔日太祖也对大哥刮目相看,若是耿炳文战败,当今陛下,定会平息朝廷的怨言而要求换主帅,大哥定会首当其冲,这正好让大哥借此机会请战。“说道这儿,李增枝满脸的得意,翘着二郎腿,望着李景隆满脸的笑意。

    “你怎么就这么肯定耿炳文会败呢?这个老家伙昔日追随太祖南征北战,从广德攻长兴州,就连一代枭雄张士诚守将赵打虎以三千精兵迎战失利,逃往湖州。耿炳文攻陷长兴,获战船三百多艘。正是这个老家伙作战勇猛,太祖才改长兴为长安州,在县署内设立永兴翼元帅府,炳文任总兵都元帅。炳文纳儒士温祥卿于幕下,协助策划防守。这个老家伙长期固守长兴十年,前后历数十战,多次打败张士诚。太祖向张士诚全面进攻时,炳文带兵攻克湖州,围平江。太祖建立明朝后,这个老家伙才在洪武三年,被封为长兴侯,食禄千五百石。这些可都不是盖的,那燕王虽能打仗,但我看也只不过是一个莽夫而已,这次若不是谢贵、张禺、杨松、潘忠等人大意,又岂会被这个狗贼所败,耿炳文手中有十三万大军,却都是精锐之师,若是粮草充足,燕贼区区四万兵马又岂能是对手!“李景隆抱之一鼻。

    对于这个哥哥的轻蔑,李增枝似乎早已习惯为常,浑然不在意,嘻嘻一笑,又说道:“就算大哥所言极是,耿炳文那个老头若是真的拖到了燕王无法之时,到时候,燕王大败,耿炳文风风光光的得胜还朝,好好的一次扬名立万的机会,岂不是拱手让人?”

    李景隆被说的心中一动,他自小便向往战场,尤其他是太祖外甥李文忠的儿子,就更想以战功来树立自己的威信,眼下好不容易有了这个机会,他岂能错过,其实这次燕王以八百勇士奉天靖难挥兵南下,李景隆得知消息,心中大喜,一颗心早已跃跃欲试。虽然他贵为曹国公,但这个公爵却是靠父辈的努力而得来的。李景隆自小便是个心高气傲之人,对头上这定世袭曹国公的这个光环一直耿耿于怀。他迫切希望像他父亲李文忠一样,驰战沙场,如同昔日的冠英侯一般,以弱冠之姿,出兵匈奴,一战扬名,让世人对自己刮目相看。而朱棣以八百勇士奉天靖难,这无疑是上天给他提供了绝好的机会。朱棣是天下藩王之首,骁勇善战闻名天下,其军师才能不亚于昔日徐达、常遇春之下,若能将他击败,自己必将威名远扬,其功绩必定比父亲李文忠还要大,到时候还有谁敢小视他,一旦燕王兵败,他便是新一代的大明战神。到时候当真可以退了头上的这顶曹国公的帽子!因此,当得知燕王挥兵南下的消息传来,李景隆心中便大喜,尤其是建文帝挥兵北上的消息方一透出,李景隆便预感自己的机会来了,朝廷之中,除了他李景隆还能有谁,就在他兴致满满,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内廷却传来风声,皇上采纳了齐泰的推荐,将平燕的重任交给了耿炳文。

第18卷 784章:如愿以偿

    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惊得李景隆好长一段时间郁郁寡欢,这也难怪,在这李景隆看在,燕王虽英勇善战,尤其洪武年间的两次出塞,大败北元的残元势力,其功绩不必昔日的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遇春差多少,尤其是燕王乃是诸王之长,名头最响,话虽如此,但收了兵权的燕王就好比一只猛虎除了爪牙一般,名头虽响亮,势力却弱小如猫一般,此次北伐,既可以借此北伐灭燕之名,来扬名立万,且不会有失败的风险,实在千载难逢的一次扬名立万的机会,本以为凭借自己前些时日擒获周王等诸王的功劳,在建文帝面前能留下一个好的影响,能换的这次北伐的位置,岂料兵部尚书齐泰横『插』了一杆,推荐老将耿炳文,对于齐泰为何推荐耿炳文,李景隆多少有些知晓,四年前的那档子事情,李景隆虽不知晓,但李增枝回来一番诉说,李景隆便知这梁子便接下了,本以为齐泰回从大局出发,虽不会推荐自己,但万万也不会断了自己的后路。岂料结果出乎意料之外,建文帝当真同意了齐泰的提议任命耿炳文被北伐破燕的大元帅。这个结果让李景隆好生失望,但却无可奈何,他虽痛恨齐泰,无奈耿炳文是开国元勋,昔日追随太祖南征北战多年,战无不胜攻无不取,况且 明太祖朱元璋晚年大肆杀戮功臣,唯独留下了此人,这也让李景隆无可奈何,论资历、威望耿炳文都在他这个曹国公的头顶之上。故而他虽然失望,却也无法可想。

    但眼下李增枝的这番话,却让他即将破灭的心,又再次燃起了希望,若是如当真如增加枝所言,怂恿耿炳文早日出兵如燕王一战,以燕王的谋略定能打败耿炳文,若是若耿炳文失败,那按着顺序排下来,下一任的北伐主帅就会在自己和武定侯郭英二人产生,徐辉祖、徐增寿兄弟二人虽是能征善战的好手,无奈他的姐姐谁都不嫁偏偏嫁给了朱棣,这就注定了他兄弟二人不能参战,这点李景隆还是能看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