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这从报名人数中也可看出:报现代110多人,报当代40多人。
调剂细则3月12日
走出考场,其实考研还远未结束。
从成绩公布到准备复试,甚至寻求调剂,都还有很多功课要做。多数考生基本上认为考研答卷一结束,就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了。于是,默默等待成绩公布、默默等待分数线,过线的等复试名单,未过线的独自黯然神伤。其实,在任何时候,不放弃努力地寻找机会都是必要的,尤其是那些走在复试边缘的考生。
在考研成绩公布之前,就应当开始了解所报考专业的导师情况了,即使你和他们素不相识。因为在成绩和分数线出来的时候,他们是最先知道消息的。一般来讲,导师对学生都是非常亲切和关心的,即使他并不认识你,也不会拒绝在电话中和你交流的。至少,你的积极争取会给老师留下一定印象。如果能够通过导师所带的学生,帮你介绍或间接询问一下就更好了。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旦有本专业的调剂信息或有破格录取的可能时,他可能会首先想到你。
了解调剂信息,从考研成绩出来之后就要开始了。认真研究一下各相关专业的分数分布情况。那些达到分数线人数较少的专业,接收调剂考生的可能性最大。虽然也可以准备跨院系的调剂,但要注意专业的相关性,一个计算机系的专业是不可能接受中文系考生的,艺术系的文艺学相关方向却是可能的。
除了和导师直接联系之外,到系里教务处打听消息也很重要:外系的调剂信息他们第一个知道的。比如我在申请调剂的时候还有一个选择就是艺术系,那边的招生名额有空缺。教务老师帮我询问了艺术系所要求的分数线、招生导师等情况,这无疑是增加了一个参加复试的机会。
如果能够申请本院系的调剂是最好的,不仅专业相关,而且各种手续也好办一些。在决定调剂的时候,一定要和所要调剂专业的导师紧密联系,因为随后的一些手续都需要导师亲自出面的,比如转专业的申请、导师签字、系里盖章等。
在本校调剂之外,还有往其他院校调剂的可能。比如某些地方院校,在招生未满的时候,会愿意接收报考一流院校的考研落榜者,这样考生质量是可以保证的。如果考生还要继续读博士,或只是想要获得一个学位而已,中小院校未尝不是另外一种选择。如果考生所痴迷的只是湖光塔影与荷塘月色下的厚重魅力,则另当别论了。
调剂申请3月13日
在了解了各方面的情况并仔细分析之后,我决定在复试之前申请调剂。到中文系研究生教务老师那里了解到北大艺术系有调剂名额。我还是愿意在中文系专业内调剂,毕竟和自己复习所学有一定的相关性。汉语专业正好有老师需要调剂一名学生,我积极联系………对于走在成绩边缘的考生,积极、及时地获取信息是很重要的,我不相信机会会主动来临。写申请,等待复试,随后的一切风平浪静。
关于专科考研,我的压力一直很大。很多学校和院系都对专科有一种天然的偏见,因而即使考生成绩还不错,也很难被录取。而在北大一类的著名高校之中,因考研录取的程序更加透明和公开,考研身份的高低并不成为录取与否的关键因素,成绩是第一位的。同时,和导师做好沟通,让导师了解我的个人综合情况,也是考研成功必不可少的一环。
经过全面考量,我最终决定申请调剂到汉语言文字专业的中文信息处理方向。我的计算机知识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中文信息处理是一门结合了计算机与中文的边缘学科。在过于激烈的现当代专业的竞争中,我选择了一条迂回地通向目标之路。日常的随笔文章让导师提前认识了我的学识,随后的接触便亲近和自然了许多。这或许也是“机遇青睐有准备的头脑”的佐证吧。
一切都经历之后才发现,必然行程中的偶然因素常能改变人的一生。
自从担任北大中文论坛(http://chinese。pku。edu/bbs)“中文信息处理”版主后,每天到论坛自己的版面上回帖删帖开始成为习惯。新开设的“版主专区”普通用户是看不到的,只有版主们在里面热热闹闹。在外故作严肃的面孔在这里一个个鲜活生动起来,好像一个家。
欲望的钟摆
………我看周渔3月15日
我在梦中看见你
犹如一团流动的水晶
你不经意的舞蹈
逐渐的淹没了我
淹没了夜晚
淹没了你自己
………陈清《理想》
日子过得有些浑浑噩噩,而如果人生能够存盘,我是否会愿意重回考研生活?人生常常是没有选择,只好在想象中为自己构造出种种可能。电影更是给观众提供了将自己映射到主人公身上的可能,蜷缩于黑暗的影院,与另一个自己对话。
媒体在“激情”字眼上纠缠了很久之后,我终于在新东安看到了那辆“周渔的火车”。两个直观印象:片子并非王家卫风格般黯淡摇摆;我喜欢这个让人有所思的故事。
一个名叫周渔的女人在欲望与虚无、现实与理想之间摇摆不定,呼啸而过的火车成为载体。没有终点和方向,“在路上”的生活状态暗示我们这个无根的时代。如果欲望可以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范畴的话,那么短暂情欲的满足与逃避空虚的奔波,则构成了情欲满足与精神追求钟摆生活的两极。如何在这两个端点之间的过程中寻找一种平衡,并不简单。
张强的人间烟火比之一个瘦弱书生,似乎可以给周渔更多现实的力量。但一个不满足的女人终究不能在一种生活状态下经历太久,因而,即使她明明知道陈清走后的城市不再有人等候,她依然会在某个虚空的日子追赶火车,走过长长的台阶,在缆车的悠荡中,去一个空荡荡有些凌乱的地方。现实欲望满足后的空虚或自责(如果有的话)在一排排落满灰尘的书架旁得到净化,或许周渔需要的只是一个精神休憩的载体。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徘徊奔波,以肉体欲望的满足为根底。或者只是编导夸大了激情而诱导了媒体,却在无意中击中一个年代的虚空所在。
“走,带你看看一个诗人去!”一句话牵连了两个男人:现实强力的与理想诗意的。我宁愿相信周渔更喜欢前者,因为她在张强那里得到了更多的快乐。影片企图告诉我们理想生活、精神世界的不可缺失,同时又显得那么不自信,以“仙湖”的虚幻表达了这种判断在一个物质年代的孱弱。诗的纸片在银幕上飘落,无人聆听。也是今天全部文学的命运。
第47节:英语口语复试
“你是喜欢我还是喜欢我的诗?”周渔的回答很聪明:“我喜欢的是,诗………人。”这个回答有点80年代,是对一段早已消逝的理想气息浓烈的岁月的追忆和怀念?
奔波的火车,奔波于城市和江南小镇之间,奔波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奔波于精神与物质之间,奔波……如何在奔波中寻找一种平衡,对于每一个现代人来讲,都是一道难解的题……
战斧飞行与SARS风波3月20日
北京时间上午10点35分(巴格达时间凌晨5点),战斧与F117出现于伊拉克上空,一切突然都在意料之中,为无辜的伊拉克人民祈祷!强权可以为所欲为的年代,任何事情都可以发生。
自春节期间广州非典型肺炎风波之后,病原体SARS依然在继续传播中,波及世界许多国家。广州、香港等都是染病人数比较多的地区。北京的街头也时常可以看到戴口罩的人们,这更增加了一种恐慌,仿佛疫情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
网上盛传着各种与“非典”有关的“小道消息”,沸沸扬扬的“传言”更加夸大了事态的严重性,许多人宁愿相信各种传闻,也不去信任来自官方媒体的报道。在这场危机中,公众以讹传讹的惶恐更甚于病毒本身。
在一个通讯交通发达、信息化程度日高的开放型现代社会,如何让公众更早更多地了解事实现状,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并科学指导公众积极有效地抵御疫情,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这恐怕比击退一次病毒袭击更具有重要意义。
英语口语复试3月29日
紧张忐忑中,到了下午两点半。3教506的门口都是中文系的考生。无心闲聊,继续嘟囔着可能被问到的问题。
英语口试并不太难:自我介绍两分钟,然后提问,涉及到电视节目、家庭情况等(都在意料之中)。因事先有了些许准备,紧张汗颜的短短几分钟,却也顺利。顺手按下随身听的录音键,记录下自己英语口语的拙劣。
继续准备明天在中文系实验室进行的专业复试。
专业复试顺利3月30日
多日之前已经在准备专业复试所可能问到的问题,这几乎是较容易预测的:无非是导师的学术兴趣、本专业要求的相关知识。其实,中文本来就是一种修养,所要准备的不是突击记忆的题目,而是如何将自身蕴藏的智慧最大限度地表达出来。这和“考研无参考书”的论断是一个道理。
上午8点钟到中文系教务处签到,然后到实验室找导师。气氛比较轻松,几个老师都挺和蔼,聊了一些关于计算机和中文的内容。笔试的几个题目并不困难,将知道的写上去已经够了篇幅。对于很多专业来讲,复试都不难通过,只要能够“将初试时的水平显示出来。如果在面试时的表现大大低于初试水准,在这一轮被淘汰也是有先例的”。
昨天准备组织的呼唤和平的游行,被三角地的捐款箱所替代。记者比捐款的人多数倍。网上热闹地充斥着对伊拉克战争的讨论和三角地活动冷淡的分析,现实的土地上留下了“致全体北大学生的一封公开信”,慷慨激昂的文字说:
“历史一定会把今日的美国钉在耻辱柱上!……”
世界和日子并不像一个论坛“水手”的签名档那样平和:
……静静地躺于这温柔的水底,望着天上的流云,如鱼儿般从阳光中游过,如蚕丝般晶莹的光线幻化出无数色彩,层层叠叠地将肉体捆绑,一切都被切割扭曲成极细极碎的片段,纠缠着我每丝每寸的神经,我是躺在你的皮肤下啊,卧在你的鳞鳍中,温暖而眩晕,当白虹铺成菱形的时候,我展开双翼,朝着那座倒插于湖底的石塔,匍匐前进那里风干着三千具残缺的诗骨,等待马蹄兰的熏染……
戴着口罩体检3月31日
今天是考研复试阶段体检的日子。上午10点先到中文系,导师对以后的读书情况提出一些指导性建议。下午6点半,到校医院体检,这时候参加体检的考生依然很多。一般情况下,能够参加体检的考生基本上是可以被录取了,但也不排除因身体原因而导致的特殊情况的出现。学校BBS上还在讨论乙肝患者如何逃避学校体检的问题,千难万险争取来的复试资格谁都不肯轻易就放弃了。身高、体重、视力、内科、外科、验血、胸透、打疫苗……在各个项目之间穿梭等待,直到将近9点钟的时候才体检完毕。
由于仍然是“非典”时期,除护士和医生之外,不少考生是戴着口罩参加体检的:在无法有效抵御“非典”病毒之前,通过某种手段来减少被传染的可能是有必要的。“非典”生活的紧张感受,在口罩的衬托下,更加被渲染扩大。这场瘟疫何时结束?
天色虽然阴沉,依然可以看到窗外的树木已经吐出嫩嫩的芽。
整日对着电脑,写字、编程,眼睛衰老了许多,走在路上雾蒙蒙的看不清每个人。一切和考研有关的事都暂时结束,只有等待5月的通知和这个可能收获的秋天。蛰伏了两年之后,我决定走出去看看未名湖的春水和博雅塔的生机。
春天,春天……
春天来了,是不是终于可以不再沉睡?
复试中的面试策略总结4月1日
当考研进入到面试的时候,距离成功其实只有一步之遥了。但越是这个时候越不可掉以轻心,原则上来讲考研复试会有一定差额的淘汰率。一般有120%的考生(按照成绩排名)参加复试,其中20%的会被淘汰,竞争也是异常残酷的。诸如经济之类的院系会有一半的淘汰比例。从我所报考的北大中文系了解的情况,在复试中只要不是特别反常,一般来讲系里会尽量争取名额让参加复试的考生都被录取。这应当是一种对莘莘学子的特别关照了。
参加面试之前,对导师的学术兴趣要了如指掌。导师一定会提出和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问题的,包括在出考研题目的时候也是如此。着重准备,有益无害。
就文科考研而言,知识面广与灵活运用是初试和复试中都着重考察的。如果能够在回答问题时将自己渊博的学识体现出来,对于增加复试分数是非常有好处的。这个是平时的积累,突击的意义不大。需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要夸夸其谈,不知道的就要老实说不知道:不懂装懂是学风的问题,没有看过只是知识面的问题,前者要更加重要得多。对于自己没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