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反对杨广的那条路子的一天,说不定便要承受废妻之痛了。他也希望这一天不要到来。
……
却不说萧铣安抚好了后院的内患之后,这些日子着实过得有些安稳。似乎重新回到了大业五年之前的样子——当初的萧铣,一点军事才能也没表现出来,万全靠修运河建宫殿这种事情上的管理和设计才能取悦于杨广。
而现在的他,也表现得好像一心扑在丹阳宫的事情上那样,每天指挥着平整修葺当年南陈被隋朝灭亡后废弃的台城遗址,重修道路,广开屋宇,然后在台城北边圈出足足比当年梁陈等朝皇宫纵深宽阔数倍的地皮,烧砖采石、调集上等木料。什么事情都亲自过问,就和真的包工头一样。
杨广刚刚南下,萧铣自然要把自己无害的一面尽量展示出来。哪怕不求别的,好歹要确保强化一下自己在南下文武心中的印象。
见萧铣如此乖觉,杨广心中本能的狐疑渐渐消散,便开始尝试问萧铣多要钱粮,好赏赐朝廷百官与跟着南下的骁果军。对于这方面的要求,萧铣也是有求必应,也不必杨广亲自过问是否需要加税摊派之类的事情。反正就是杨广要多少钱就给多少钱,两个月里头便挤出将近四五百万贯的钱财、两百万石的粮食。让杨广几乎可以给南下官员每人都赏赐百贯以上、给官员们安家费和寻租宅邸;给骁果军士兵们都额外补发了足足半年的军饷——都是此前历年慢慢积欠下来的,也有一部分是补足之后本次超发的用于收买人心。
骁果军的编制,总计有三十万人。但是多年来征战肯定会留下缺口,尤其是去年雁门郡的血战,至少超过五万的骁果军士兵在和突厥人的厮杀中战死了。算上伤残退役的,总也有七八万。这一部分今年一直没能补足。加上杨广南巡的时候毕竟没有正式提出迁都,只是先南巡营造既定事实、打算等到在江都站稳了脚跟再宣布。这么一来。骁果军自然不能全部跟着杨广南下,还要分出一部分兵力留守大兴和东都。
因此,这一次跟着杨广南下的骁果军,总数只剩下十七万人,以宇文化及为首的一批将领统帅。在南下之前,杨广用了最后的手段,把不得不留在东都和大兴的骁果军尽量置换成老弱残兵,而把精锐部队都置换到自己带着走的人马里头。至于将来的缺额部分,杨广倒不是不打算重新补满到三十万人,只是在他看来,剩下的兵可以等他到了淮南之后,再徐徐图之,到时候征发一部分两淮和江南的兵源,重新把手头的骁果军补充到三十万满员状态。
这么做,也是为了防止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风险太大。杨广并不是那种没脑子的昏君,他一意孤行南下的时候,骁果军士卒因为大部分人老家在关中和河洛,都不太愿意南下,如果百分百都靠这些士兵保护自己,杨广心中也是不放心的。为了长久打算,他当然需要在数年之内让骁果军中的南方兵兵源逐步提高比例,这样才能在江南住得安稳。
不过这个长久之计没个三年五载是完成不了的,眼下,杨广还需要依靠北方来的骁果军为主,需要短时间内出连招组合拳安定骁果军士兵的人心。
从九月到十一月,萧铣已经用江南道辖区的税赋和官营生意的钱财为杨广买单了五百万贯了,按说是仁至义尽。可惜到了十一月末,杨广终于又抛出了一桩更大的开销,而且不仅仅是钱可以解决的问题,为此还专门召见了萧铣一次。
……
“什么?父皇,这事儿……父皇虽然还在盛年,可是后宫已然……已然……还请父皇以天下为重,不要再如此大规模选取民间秀女了。”
萧铣在江都行宫内,见到杨广后,听完杨广说的第一句话,就惊讶得瞠目结舌——杨广居然让他在江南道百姓当中,花费数年时间,选出十万未婚女子,一开始萧铣还以为杨广失心疯了,已经有那么多后宫和西苑的佳丽美人,还有那么多给他龙舟拉纤的女子,还要穷奢极欲。
“别想歪了!没有未婚女子,便是战乱之中丧偶的寡妇也成,朕不是用于你想的那个用途!”
“寡妇都行?父皇这有损天家威仪啊……”
“混账!朕还没说干什么用呢——这些女子,是给家眷留在北地的骁果军将士们,在南方重新娶妻用的。你当朕真个是饥不择食之人不成!”
萧铣擦了一把冷汗,赶紧为他刚才第一反应误会了杨广之事谢罪。幸好杨广也知道萧铣是为自己好,而且这是私下召见而非朝议,听到的人不多,杨广也没丢什么面子,便不为已甚不作处罚了。
可是十万民女又岂是那么好找的?当年从南北朝的时候开始,因为南朝是汉人衣冠南渡,所以视“北伧”全部为蛮夷,隋朝相比于此前的北朝,好歹是鲜卑化较重的汉人统治的,让这种认识略微改观一些,但依然不彻底——毕竟杨坚、杨广是弘农杨氏出身,是汉人世家,只是杨坚在北周的时候改过鲜卑姓氏而已。
所以,如果不用一点强制性的行政手段,要想让江南百姓人家自愿把女儿大规模的嫁给北方人的骁果军士兵,那着实是很不容易的,这个时代性的顽固,并没有办法扭转。
“陛下……十万之数,只怕江东之地,数年之内都凑不到这许多正要婚嫁的女子,而且若是强行推广,只怕更激民变,还望父皇三思!”
“怎得不行?这事关大隋长治久安、事关朝廷能不能在江淮站稳脚跟,卿身为江南道经略,难道不是责无旁贷么?你可知晓,朕从东都南下之前,已经把留在西苑的两万宫女全数带了南下,如今除了几百个朕宠幸过的之外,其余已经分赏了**成给骁果军将校,乃至南下百官中有丧妻或家眷留在北方的。朕自己都这般忍让,你难道还办不好剩下的?给寻常士卒的女子,自然不用太好。何况林士弘刚刚战乱结束,听说江西之地也死了二三十万人丁。你当朕不知道战时多是男子战死、女子存留,你把江西多余的寡妇先籍册登记,给她们一条嫁给骁果军将士为妻妾的出路,百姓感激你还来不及呢。”
杨广口中说的把两万西苑宫女都赏赐出去了,萧铣估摸着因为人数有限,估计只能确保整个骁果军当中校尉乃至军使(校尉的副职级别)都可以人人分到一个妻子,加上一两个妾的添头,而普通士兵肯定是轮不到的,连队正级别的也够呛。至于朝廷官员们么,原本在北方就是三妻四妾的消费大户,如今没带家眷南下的这些,杨广好歹也得给他们一人六七个女人,凑足三妻四妾。
剩下的普通小兵的家眷问题,只有萧铣来办了。萧铣此刻唯有硬着头皮表态:
“是是是……父皇教训地是,臣便先易后难,先把这一部分女子给父皇解决了。”
至于这桩事情多久才能办完,只能说是能拖多久拖多久吧。
第三十六章南北断绝
杨广给北方的骁果军士兵们在南方重新娶妻的计划,显然是为了束缚住那些北方兵的心,好让他们安生在江东长住久安。
萧铣也还算给力,在他下令之后不过一个月功夫,也就是大业十一年年关将近的时候,便为杨广弄来了两万多人的寡妇——都是江西林士弘之乱中,丈夫被贼军杀了,或者丈夫本身就从贼被官军杀了的寡妇。然后送到杨广手头,让骁果军好分派给各路士兵。骁果军从北方来的足足有十七万人,两万女人怎么够分?所以少不得也要按照轻重缓急,就和后世计划经济分房子差不多,只不过他们现在是堂而皇之不把女人当人,如同货物一样分配。
最优待的,是大兴周边的关中兵,因为他们毕竟是骁果军中投军最早的一批,来江淮之后距离老家又是最远,而东都河洛乃至河东的士兵就只能先等等了。然而哪怕只分关中兵的,那也有**万人的缺口,两万人还是不够用,所以只能是优先给那些从来没有娶过妻的优先,而已经娶过妻只是妻子在北方没有跟着南下的便要等一等。
这种事情事关切身利益,尤其是自古有云: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乃是两大不共戴天之仇。别人抢了你的女人,自然会被人记恨。杨广拉拢住了一部分骁果军士兵人心的同时,不免加速了骁果军的分裂。分到了女人的欢饮鼓舞,没分到女人的望眼欲穿。
此时,若是萧铣能够给力一点。帮杨广把十几万民女凑齐,那说不定士兵的怨气便能平息一些。然而谁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寡妇容易搞到,寡妇都搜刮完之后还要弄那么多良家便难了。杨广也不会去苛责萧铣。而萧铣在给了这一批江西寡妇之后,后头只管给钱给粮伺候地好好的,凡是骁果军士卒娶妻杨广都会发放不少钱财赏赐,甚至给予屋宇安家,至于钱都是实际上萧铣掏、名义上杨广赏的。这么一来,暂时没捞到好处的骁果军士兵们思乡之情便更加炽烈了。
……
大业十二年的正月,便在几家欢喜几家愁当中来临了。身在江东的骁果军士卒们虽然思乡,却也不至于一下子爆发出来,毕竟杨广巡幸天下的老毛病又不是第一次犯了。骁果军士兵们没法回家过年的事情往年也是有发生的。比如一年前的时候,这些骁果军当中相当一部分人,便是在雁门郡过的年,当时还要和突厥军队厮杀呢,如今虽然也在异乡过年,可富庶的江都与苦寒的雁门,其间差别当真不可以道里计。
然而,元宵节前后,北方传来的一些噩耗。让朝廷大为震动。
瓦岗军大头目李密,居然攻破了通济渠北端的朝廷太仓——洛口仓!
这洛口仓,地处通济渠运河和黄河的交汇河口位置,往年都是为朝廷在东都的驻军、百官、城中百姓提供粮食的主要据点。满载的话理论上可以储备两千四百万石粮食。实际上因为连年征战滚动消耗,最多也就一千多万石的存量——那个峰值主要是在当初第二次征讨高句丽之前,此后因为黎阳仓、涿郡等处囤粮地的分摊。以及第三次征讨高句丽开始后朝廷一部分军粮靠海路水运,洛口仓的存粮连年都在下降。
在大业十一年杨广南巡的时候。洛口仓面临了最后一笔巨大的支出,那就是为南迁的朝廷和骁果军提供行粮。大致上是百万人半年的口粮左右,总计支出了一百五十万石——毕竟这么多人突然南下,杨广也要担心南方是否做好了筹粮的准备,所以带上足够吃到来年夏收为止的行粮还是很必要的。
杨广南下之后,江淮通过通济渠往洛口仓注入新粮的漕运便算是停止了。洛口仓内最后还剩下约莫八百多万石的粮食,是杨广留给留守东都的官兵军民的。毕竟他虽然打算南迁,也不好直接做出放弃东都这种丧民心的事情,也不好让东都军民饿死。此后半年多,东都军民各项消耗倒也用掉了百万石以上。而如今,在洛口仓内还剩下七百万石军粮的情况下,这处命门要害居然就被瓦岗军的李密给攻占了。
这笔军粮的规模大致上是什么概念呢?约摸可以够整个河洛和山东西部地区的全体官兵百姓吃三年!也就是说相当于后世整个河南省、大半个山东省,以及一小部分河北、湖北地区的广大范围内,哪怕所有的农民都不种地,所有人光吃大锅饭,只要省着点吃,就能吃三年。
得到了这笔军粮之后,急于扩充自己实力的李密当然是先过初一再顾十五。将来的日子怎么样且让将来再说,眼下先开仓放粮,大肆募集饥民和其他农民起义军。一时之间,李密军声势极为浩大,号称拥兵四十万众——其实是短时间内整个河南和山东地区的农民军都闻风而来名义上投靠了李密,不管将来是否听从他将令,眼下粮荒先找李密打打秋风再说,所以才有四十万兵这么夸张的数字。
李密对于来投奔的人心里头如何打算的当然也是心知肚明。但是他也并不害怕这种情况的发生,他自问以自己的手腕,徐徐分化瓦解,最多一年半载的功夫,就能把山头林立的农民军中各路草头王都拉一派、打一派,渐渐消化掉彻底变成自己的势力。
……
那么,且让我们把视线移到另一头的东都方面:东都守军难道不知道洛口仓的重要性不成?既然这里是杨广留给滞留在东都的军民未来数年的粮仓保障,为什么东都军队不好好守城,会被李密军攻破了这么重要的囤粮所在呢?
这当然不是因为东都军队不想守住,而是他们实在被杨广留下的那个数个留守官职权力并列的指挥体系给弄得够呛。理论上,留守在东都的段达、元文都和皇甫无逸权力是完全一样的;而裴仁基和王世充又比他们低半级。
可惜的是。理论永远只是理论。虽然三个留守名义上平级,需要商量着办事情。然而杨广却没想到他放在东都的那个泥塑木雕一般的孙子——越王杨侗,会成为三大留守角力的傀儡。
杨侗是已故元